老子吧 关注:160,656贴子:2,998,543

回复:对老子之“道”最形象解释:宇宙的秘密程序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有缘者见


IP属地:广东29楼2021-12-06 17:18
回复
    支持


    IP属地:广东31楼2021-12-23 10:23
    回复
      极端自由就是自私!
      做人做事,动机至关重要。
      稻盛和夫小时候是孩子王,有时,为了保护伙伴,稻盛和夫明知不行也要出面,被人打得趴下也不能躲着走。他那时就明白了一个道理:有私心的人,当不了孩子王。这也为后来稻盛开悟“利他之心”种下了种子。
      当后来稻盛和夫经过一系列身心磨炼,完全放下了创业之初所怀抱的个人动机,将京瓷的存在意义从“利己”转变为“利他”时,稻盛和夫才能觉得自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
      当你以利他之心为社会、为世人倾注力量时,自己的人性就能得到磨炼,幸福感和充实感就会降临,人生也就有了更深的意义和更大的价值。稻盛和夫先生就是在这看似简单的道理中,悟出了人生无数转机的力量。
      宇宙具有一种生生不息的意志和力量,这是一种“向善”的力量。利他之心符合“向善”的宇宙意志,因而将会协助企业家打开“智慧的宝库”,让大家享受灵光一现的惊喜。
      稻盛和夫说:尽力抑制自身的欲望,以亲切的关爱之心为他人尽力。这也可以说是上天赐予我们生命的重要意义。
      真正的成事者,都是在成就他人中完成自我的展现与圆满。
      感恩心
      感恩惜福,是做人的根本。缺少感恩心的人和不知感恩的人的精神是没有办法得到成长的,不懂得惜福,大肆挥霍浪费的人本身就受不住福报,


      IP属地:广东32楼2022-02-22 10:55
      回复
        老子曰: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一个真正有道的人,民族、国家,都需知道这一点,总是自我显示优点的人反而显得不高明;自以为是的人反而不能明辨是非;总是夸耀自己功劳的人反而是在抹杀自己的功劳;妄自尊大的人反而不能长久,自己抬高自己的人也做不了首领……
        自古以来,中外名人豪杰,自见者、自是者、自伐者、自矜者,比比皆是,大多因为过于自我,自私狭隘,骄傲自大,过于狂妄,最后功败垂成。这些轻躁的举动、自炫的行为都是反自然的行径,短暂而不能持久,故需慎之又慎……


        IP属地:广东33楼2022-04-25 15:57
        回复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IP属地:广东37楼2022-05-09 09:43
          回复
            ○修好的人多,得好的人少,是因为什么呢?就因为心里存的都是别人的不好,又怎能得好呢?
              ○找人好处是‘聚灵’,看人的毛病是‘收赃’。‘聚灵’是收阳光,心里温暖,能够养心;‘收赃’是存阴气,心里阴沈,就会伤身。人人都有好处,就是恶人也有好处,正面找不著,从反面上找,土匪还有个‘义’字,若是出卖朋友,‘义’字一倒,一定落网。所以我说,找好处是‘暖心丸’,到处有缘,永无苦恼。
              ○心里长存别人的好处是存阳,常存别人的坏处是存阴,不可不分别清楚。愚人好自用,自以为是。不找人好处,所以多怨,多怨就多苦。贤人能就下,只怕自己有不是,好取人长处,所以多益,多益就多才。
              ○找好处能生启发力,能接万缘,是破罪障的根。能存一分好处,就多一分阳光,聚得惬人的阳光,就是聚万灵。
              ○找好处是真金,要想找好处,就得以志为根,在没有丝毫的好处里,找出真好处来,在忍无可忍时,还能忍得住,就是‘大义参天’。
            ○能在恶人身上找著好处,怨恨自解,因果自消解。我的老婶和我过不去,天天骂我。我想就是恶人也有好处,不然难活在世上。我昼夜地寻思,终于找著她的好处啦!我对她说:‘性是福星,心是禄星,身是寿星。你老的心眼好,遇事热心,身子成,对人也有功,就是性子不让人,才没享著福。’说得她心服口服。要找人的好处,可别争理,争理离道就远啦!


            IP属地:广东39楼2022-06-18 19:13
            回复
              朱熹


              IP属地:广东42楼2022-06-22 13:14
              回复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此句出处:
                【南怀瑾参悟人生】
                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IP属地:广东44楼2022-09-23 17:46
                回复


                  IP属地:广东46楼2022-10-02 11:10
                  回复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有名天下之始,无名万物之母……


                    IP属地:广东49楼2022-10-18 19:01
                    回复
                      记住一句话就可以了,积善 多练 多学 少欲 方可改命。


                      IP属地:广东50楼2022-11-09 15:19
                      回复
                        伦理疗病
                        有一天,又领俩位善友到下坎子村老廉家,宣讲善书。老廉家是我兄弟媳妇的娘家。大家起哄,硬说我会讲病。离下坎子三里路的高家杖子村老赵家来人请我去讲病,当时我说不会,可是人家都不信,作揖磕头地非请我去不可,逼得我满头是汗,看情形不去还真不中。我把心一横就去了。到了病人家中一看,原来是一个老太太,领着一个又愚又笨的孙子,和一个极其聪明的孙媳妇,三口人过日子。这个媳妇,二十多岁,因为厌恶他男人无能,得了大肚子病(气鼓),已经半年了,怎么也治不好,只有等死了。她奶奶喂她吃喝,她还嫌不中用,急头摆脑的。我一看就知道她的病是从气上得的。
                        我问她:"你是愿意活,还是愿意死呢?"她说:"人都求生不得,哪有愿意死的呢?不过我的病太重了,恐怕活不了啦。"我说:"你若是信我的话,准能有命,若是不信,过不去三四天,就要死了。你看肚子鼓得有半人高了,你到底是愿意怎的呢?"她说:"我真信,你老怎说,我就怎做。"我说:"你要翻出良心来,病就会见好。"她问:"得怎样翻呢?"我说:"你是年轻人,卧床不起,已经半年多了,你奶奶偌大的年纪,天天不眠不休地给你煎汤熬药,接屎送尿。你不但不知感恩,反而急头摆脑地生气,哪能不生灾长病呢?我看你大概自从过门那天起,就嫌家穷,又讨**人愚笨,天天不乐,心里烦闷,这种怨恨还说不出口,日久天长,才作的这病。你违背了天理,丧尽了良心。你若是真想好病,我告诉你一个方法,你只要照法实行,就能好病。第一、你奶奶再服侍你的时候,你要从心里感恩,还要说我有罪了,累了奶奶的心,真亏孝道啊。每次服侍你,都要这么说。第二、有空时,你要向你奶奶追问,你爷爷怎样过家,你奶奶多大岁数过的门,什么时候生的你公公?多大岁数娶的你婆婆?公婆是什么时候死的?当时你男人多大?你奶奶是怎样把你男人扶养大的?你男人娶你时,你奶奶怎样设法办的喜事?有空就问,你这样问常了,才会知道你奶奶一生的千辛万苦。不用想你自己的病,问来问去,能把你的私心问没了,良心就翻出来了。只要能诚心诚意,照着我的话去做,就能好病。不用想别的法子,也不用请先生吃药。"病人说:"我已经是死定的人了,幸得你老指给我这条明路,我若再不照着做,就誓不为人了!"我走后,她真照我的话实行了。三天后已能起炕,七天后就能下地行走,十天后已经能自己走回娘家去了。
                        劝妻化性
                        我教完儿媳妇,叫她去西院走后,我就对我女人说:"你看着吧!等一会儿,媳妇回家,便能说会道的了。"她说:"我不信。"我说:"她若变了,你怎么办呢?"她说:"她若真能变了,我不吃饭。"我说:"对!媳妇七天的工夫愚化贤,我们若再不专心悟道,就不如孩子了!"下午,西院的媳妇和姑娘来送她。三个人手拉着手,有说有笑的进了大门,媳妇进屋以后,行礼道偏,又让西院姑嫂二人坐下,闲谈了几句,才送走了。
                        我女人一声不响地回屋,便躺在炕上了。我说:"你好好地思考思考当婆婆的道吧!我也不吃饭助你得道。"我便到坟上去了。第二天回家看看,她没有一点动静。第三天回家,她一听我讲话,便起来说:"先天无私,后天自私。先天人知足常乐,后天人争贪苦恼。......"便滔滔不绝地讲起道来。我一听她是化性了,便劝她不要把话讲多了,休息休息养养神,叫媳妇做稀饭给我们吃。《中庸》上说:"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她是看媳妇愚化贤,才动心,我又用义气助她,她才下了决心悟道。我告诉她格物婆婆道,是叫她在本分上求,要不给她个宗旨,她躺八年,也得不着道。
                        后来她们娘俩帮助我给人讲病,有时远处的人请我去讲病,多亏有我女人住在坟上代守,才能离开。因为她们俩这一变,邻村的风俗就马上都变了,有分家多年的,又合了伙。人为了尽孝、尽悌,若能把自己管好,家自然会齐,家齐国也治了。《大学》上说:"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若能按照书上的话去实行,就能得道。可惜现在的人,爹爹盼儿子好,丈夫盼妻子好,都不肯从自己身上下手。所以你管我,我管你,管得互相成仇,这叫"舍本逐末"。人管人,像拿着棍子唤狗似的,越唤越远。所以我才说:"管人是地狱"。管别人是假的,管自己才是真的!


                        IP属地:广东55楼2022-12-30 15:48
                        回复
                          凤仪老人善言:
                           1、 受了和受不了
                            一切事,莫不由因果中来的。事来时,如能乐哈哈的受过去,以为是当然的,自能了却。如果受而不了,心里含有怨气,这事虽然过去,将来必定还有逆事重来,正因为受而没了的原故。
                            注:养浩然,不动心,即此等意味。
                            2、 德与孽是相连的
                            德与孽是相连的,倘不知机妄动,虽然表面是做德,而其中不免造孽了。
                            注:无知妄作者,正犯此病。此“笃行”所以在“学、问、思、办”之后也。
                            3、 什么样是成人
                            成人不在地位之尊卑、能力之大小,只要守本分、能尽职,便算是成人。
                            注:常人不在本分上注意,专好虚荣,所以不成。此种说法,提醒俗人不少。
                            4、 人都轻视自己
                            朱允恭问:人的烦恼,怎么不易去呢?我说:人都轻视自己,忘却自身是与天地相等的。如视心性之动,像天塌地陷一般,自然就不肯轻易烦恼了。
                            5、 人要去的三个字
                            告朱允恭说:人生的要道,就是去争、去贪、去搅。如你在外教学,不争薪金,不贪名誉,不与同人搅扰,便近乎道了。
                            注:能将争、贪、搅三个字去了,便是划氣禀、除物欲的人,岂不是近乎道了吗?
                            6、 明白人不可嫌恶愚人
                            世道之坏,是由于明白人看不起愚人坏的。明白人嫌愚人无用,侮辱他,打骂他,愚人就越发愚了。但愚人的罪,无形中又加到明白人的身上。世上人,还不知道呢!
                            注:智不生愚,智者又有何用呢?吾人须自省。
                            7、 宗教所以败坏的原因
                            各宗教所以败坏的原因,不是创教的教主不良,都是由于门徒有执着处,所以败坏了。
                            注:“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孟子之言诚然。(语见《孟子·尽心上》)
                            8、 不会当人正是有过有福不会享
                            人人都觉着自己无过,其实当儿子不会当,也是过,当丈夫不会当,更是过。推开说,当什么人不会当,都是有过。敢说无过吗?人人都愿意享福,怎么都没有福呢?有道才有福,若是不明道,有福也是不会享呢!
                            注:圣人之所以戒慎恐惧者,正是怕有过。圣人所以致知力行者,正是会享福。
                            9、 念书的人不学古人,是看不起古人
                            今人念了许多的书,知道许多的古人。但是一位也没看得起,一位也未合心意,所以一位也未去学。就是看起自己,自己且常闹脾气,不知足,这又是自己看不起自己。我看他太也愚了。
                            注:看不起古人,看不起自己,此等人真是无所归宿。
                            10、 境遇的好坏要认识
                            受宠受敬的地方,正是堕落人的地方。受诬受辱的地方,正是提拔人的地方。人必能受侮辱,受骯臓(肮脏),才是真人,不能受者,便不能成道。
                            注:受一番侮辱,长一番志愿。所以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IP属地:广东56楼2023-01-19 21:14
                          回复
                            一切的勇气与智慧,都来自于佛陀与老子的教诲。
                              ——人世间最大的颠倒,莫过于悖天逆理,现在全人类在悖天逆理,挖掘养育生命的基础物质,竭泽而渔以自肥,是及其可怕的行为!
                              未来,这个果报,是可以招致全体人类毁灭的!不仅害自己,还在伤害生态系统中一切生命,包括地球这个巨大生命,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而能参究出这个问题所在,正是因为《金刚经》的引导。
                              我看到过一篇文章,说其实人类已经被毁灭过很多次了。是的,历史,一直在轮回,毁灭的方式和原因,都是相似的。所以,中国的文字,本,就是开始有这个寓意;末就是结束有这个寓意。中国的文字,具有哲学奥义,是对事物发展规律的纵深总结。
                              我在思考关于患失能源起源的问题时,突然领悟了很多文字的奥秘,并且把部分文字的奥秘按照我的理解写在《化石能源起源轮》一书中。现在,把书中关于本末二字的论述,转帖到这里,以飨诸位仁者:
                              最具深义的就是“本”“末”二字了。
                              在这里,木代表的是植物,再衍伸到整个生物界。当油气田深埋地下,不断厚积而薄发,整个生态系统就运行起来了,这是生命之根本,是为“本”字。而当油气田被作为商品开发出来,不再在地层中穿梭移栖为菌类提供食物,而是直接被制造成使用的游离于生态之外的商品,导致直接的结果就是大部分碳程进入大气层中,覆盖了整个大地,并令地球表面温度升高。它是从植物下方的大地深处上升到了空中,并且气势强大笼罩了整个植物甚至生物界,就成为了“末”字。这似乎也描述了新大陆板块初成时烃类在大海底下汩汩涌溢,海洋里生命繁盛,物种渐渐繁衍,丰富多样。这是生态之本,是上古的石炭纪。经过地质变迁,工业化时代来临,科技发达,足以将大地深处有限的油气田采尽挖空,正如目前地球变暖,环境污染,物种大量灭绝,生态系统进入末势,是为“末”字。
                              ......
                              大家想想,现在的大气层,多了很多温室气体,像个大罩子照在我们头上,形成雾霾、厄尔尼诺、气候变暖等等不安定因素,是不是:末?
                              所以,现在是末法时期,“江河消减,百果失味”。极度的向自然索求和贪婪掠夺,人类设计的每一个伟大理想,无不是对地球新的伤害,尤其是现在享受福报的人们,在未来时代,人寿十岁时,会感召极其痛苦的果报:土地坚硬,植物都带刺,像剑一样能刺伤人;食物短缺,物种及其稀少;人们互相嗔恨,这个种子是什么时候种下的呢?
                              ——就是现在啊!
                              轮回千万世只为遭遇:真理的回眸


                            IP属地:广东57楼2023-02-10 15:16
                            回复
                              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废经废伦,治安败坏根由。贪瞋痴慢,人心堕落原因。
                              欲致天下太平,须从根本着手。图挽犯罪狂澜,唯有明伦教孝。
                              误根本为枝末,认枝末为根本。求为解决问题,反倒制造问题。
                              君子唯有务本,本务邦国自宁。
                              俗云:[教儿婴孩,教妇初来],儿童天性未污染前,善言易入;先入为主,及其长而不易变;故人之善心、信心,须在幼小时培养;凡为父母者,在其子女幼小时,即当教以读诵经典,以培养其根本智慧及定力;更晓以因果报应之理,敦伦尽分之道;若幼时不教,待其长大,则习性已成,无能为力矣!
                              三字经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教之道,贵以专。],而非博与杂;故一部经典,宜读诵百至千遍,苏东坡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现在教学,坏在博与杂,且不重因果道德及学生读经、定力之培养,至有今日之苦果……
                              企盼贤明父母师长,深体斯旨;此乃中华文化之命脉所系,中华子孙能否长享太平之关键,有慧眼者,当见于此。


                              IP属地:广东59楼2023-03-16 14: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