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迎风吧 关注:3贴子:142

回复:忆江南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3
     必须承认,纯净的黑夜,有特殊的含义,比如撒旦的降临,比如圣诞老人的礼物,都在黑夜中悠悠而来。噩梦、幻觉或者是无法抗拒的持续亢奋,犹如生活中的最强兴奋剂,在黑夜的最深处成为生命的构成,并因此有了一双从未发现的慧眼,就像夜魔侠,他双目失明,却因此在味觉、触觉、听觉等各方面都有了异常的发展,这让他的生活超越了白天黑夜,那黑夜的他,犹如戴着红外线瞄准仪的美军三角洲部队士兵一样,畅快爽心的开始了他的除恶扬善之旅。而据说在瑞典有人因为一次车祸,丧失了睡眠的脑细胞,从此再也不需要睡眠,于是他下决心要成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因为他能利用别人所不能利用的黑夜来完成他的功课,而这丝毫不会影响他的正常生活,看来,他也必定如那夜魔侠一般,具有别人所不能拥有的超能量。
     《坛经》上一句话说:见自本性,直了成佛。疑心这样的顿悟,也只能在这黑夜里完成,除了如此完美的黑夜,怕是没有其他的时刻能让人真正摆脱那些尘劳著境,总不能在阳光下每分每秒都闭上眼睛,除非真的下决心走入黑夜去生活。在黑夜里,闭上眼睛和睁开眼睛,是生活的两端,一端是幻梦,一端是正在跳跃的心,白昼的生活只是这两端的假象,并不真实,永远与幻梦摇手相望,又永远与自己的心捉迷藏。纯净的黑,生和死因此不再重要,哪怕只是片刻,或者已成涅磐,变为遥不可知的沧桑。
     尼采在《瓦格纳在拜伊洛特》的开篇写,人世间哪怕是最伟大的天才死亡,也不会对这个世界产生丝毫的影响,青山常在,绿波依旧东流,即使火星爆炸,地球干枯,对于这宇宙也仍旧无变化,不过是毁灭或者重生。因此有了万劫不复,因此有了预先被原谅的人类一切所作所为。一切都预先被原谅,何需徒劳无益的再次原谅?70年前,那个被攻击为从不会原谅人的人已经病入膏肓,并且在最大的灾难来临之前彻底隐去,而今,几人又还能想起他写长长的信来诉说黑夜里他那盏灯的不好?
     “出生,入死,生之徒之十有三,死之徒之十有三,动辄之死地者之十有三,何故也?以其生生也”,“未知生,焉知死?”“死生亦大矣!”……关于生死的论述可以找到成千上万,但那死不过是一个刹那,闭上眼睛不再睁开,如此而已,谁也无法预测者一刹那在何时到来,无论他何时来都可,除了灵魂之外,他是一切的主宰。人固有一死,相信或下地狱,或升天堂,并相信地狱和天堂都是一样的颜色,纯净的黑,如黑夜一般,不同的是只在天堂里,匍匐于大地的心才可窥见一丝光明。未死之前,一切却可不必计较,即使死去,也不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足道,托体同山阿”,不如想那恒有的三乐:世间因果报应,能为人此为一乐;世间依男子为贵,此为二乐;世间生死无常,仍能苟活,此为三乐。
     是以这夜魔不过是这死亡的恐惧而已,尤其是对于这死亡时时刻刻在身后窥视令人毛骨悚然,所以需要一些刺激,比如魔鬼僵尸之类。但夜魔仍在,除非你对着他笑,如那一生抑郁而死的文弱书生对酒当歌:慷慨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那一部《夜魔》也不过讲了如此的故事:躺在床上的蒂姆亲眼看到爸爸被“夜魔”吸进阴暗的壁橱,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过,他害怕哪一天“夜魔”再次返回,像以前一样夺走他的一切,从此不让自己的公寓有任何阴暗的角落,当然更不可能存在壁橱,甚至连床也紧贴地面,不给夜魔藏身的地方,但最后他还是不得不在他母亲去世之后回到他爸爸被“夜魔”吸走的黑屋里,他下决心去打败“夜魔”,但却不知不觉和一个数年前便失踪的小女孩走到了一起……
     相信有一天,我们终究会如此分不清真相或者假象,梦或幻觉,除非选择在黑夜的窗前,静看那略带些寒意的白月光。
    
  


23楼2010-02-12 07: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