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冲吧 关注:8,139贴子:191,308

回复:给冯幽姨盖新楼啦,把新观点都集中在这里说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潘金莲管财务时,为了显示自己廉洁无私,她娘来看她,她连轿子钱都不帮忙打发。吴月娘都说算了,你拿一钱银子给你娘,写账就是了。潘不肯,说西门庆没叫她私用账目上的钱。孟玉楼看不过去,给出了钱。潘觉得很没脸,回房把娘狠狠数落一顿,数落得娘呜呜咽咽地哭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409楼2021-02-16 09:22
回复
    再看探春理家时,她亲舅舅死了,她严格按照规矩,不肯多添二十两赏银。她亲妈赵姨娘来闹,她表示太太“如今因看重我,才叫我照管家务,还没有做一件好事,姨娘倒先来作践我。倘或太太知道了,怕我为难不叫我管,那才正经没脸,连姨娘也真没脸”,赵姨娘还跟她争,她寸步不让。由此可见管家的人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有时还会刻意严待自己的血亲。常房老会不会也这么刻意严待冯幽姨,我不清楚,总之看后面,她出于自保的目的,是可以把罪责全推女儿身上,让女儿挨百余棍的。所以呢,要说女儿病重,她肯不肯多拨女儿一点钱,然后记账上,我不敢说一定不肯;可要说女儿想嫖男人,她会为之拨kuǎn记账?呵呵,劝黑苏还是少做白日梦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411楼2021-02-16 09:26
    收起回复
      妾主家事跟妾礼匹于嫡比起来,其实不算个事。冒辟疆不管皇帝知不知道他,他都算是个名士,他让妓出身的妾主家事,没见士林有非议他;而钱谦益以匹嫡之礼迎娶妓,当地绅士一片哗然,迎娶的过程中,有人向他们丢砖头丢石块。


      来自Android客户端424楼2021-02-21 12:09
      收起回复
        虽然妾礼匹于嫡的真爱率远高于妾主家事,但礼匹于嫡也并不绝对就是爱等伉俪。像高洋的段昭仪,就应该是凭着出身而非宠爱礼匹于嫡的。从新婚之夜,段昭仪嫂子按弄女婿的风俗戏弄高洋,被高洋终身记恨,喊着要杀来看,高洋很不乐意以匹嫡之礼娶段昭仪。


        来自Android客户端425楼2021-02-21 12:56
        收起回复
          说到爱等伉俪,北海王元详传就盖章其宠妾范氏爱等伉俪。尽管元详不把妻当妻,而把宠妾当爱妻,可也是在宠妾死后,才向恪大帝为其求得平昌县君的封号。而常房老,别说什么爱等伉俪了,其得幸程度,连被冯熙传提一笔的资格都没有(冯熙在洛幸之为妾的那群美女,传记可都提了哦),靠和冯幽姨一块干出了囧事,才有机会在幽姨传露几回脸(再没机会在别的传露面了,她就有兄弟侄子,宏大帝也压根不屑于抬举,就任其永远微贱下去,她兄弟侄子又怎么可能有传为她多提供一个露脸机会呢?),真不知玉仪哪来的底气,居然YY她至少郡君,甚至还比郡君高得多。


          来自Android客户端426楼2021-02-21 17:02
          回复
            估计在宏大帝生前,范氏就已经很得元详的宠了,但元详并不敢为她向宏大帝求什么。别看宏大帝爱弟弟,恪大帝忌叔父,在抬举低出身的人这方面,恪大帝可比宏大帝好说话。


            来自Android客户端427楼2021-02-21 17:59
            回复
              关于汉惠帝与刘肥行家人礼,还有个不大容易被人注意到的小细节,就是这事发生在汉惠帝二年冬十月(当时每年十月开头,而非一月开头,所以十月是年头,不是年尾),而戚夫人被吕后做成人彘,这事发生在汉惠帝元年夏以后,两件事大概就相距半年吧。因此惠帝看人彘应该是精神上受了刺激,但史载“因病,岁馀不能起”这个受刺激程度却被夸大了。(如果真是病到“岁余不能起”,又咋半年就能与刘肥燕饮太后前,并起身欲为寿?)


              来自Android客户端492楼2022-01-11 18:13
              回复
                惠帝以此不听政也是夸大,几个地方可以证明他有过问政事:一是他很关注曹参为何那么懒,并且非要答案不可;二是他要收拾审食其,吕后不敢求情;三是他打算废除三族罪、妖言令,虽然朝议未决他就死了,但最后吕后完成了他的遗愿。所以他应该只是管得不勤,而非完全撒手。


                来自Android客户端493楼2022-01-11 20:15
                回复
                  司马蕤是庶出的哥哥,司马冏是嫡出的弟弟(嫡庶这点史书虽未明确交代,但从弟弟得袭齐王之爵,哥哥只能当低一等的王可以看出)。司马蕤性情凶暴又酗酒,屡屡侮辱司马冏,司马冏也未必不怀恨在心,看他后来的种种举动对哥哥也挺无情的。可行动虽无情,嘴上却一直是客气的,从不以辱骂回怼哥哥的辱骂。他为什么要表面对哥哥客气呢?史书解释说,因为那是他哥哥呀。所以,为了保持自己有长幼之节的形象,哪怕自己是嫡出,哪怕自己官爵比哥哥高,也让哥哥占点口头便宜吧。如果是弟弟,那很可能就要厉声训斥,甚至直接体罚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495楼2022-01-12 16:22
                  回复
                    记得清代小说《兰花梦奇传》里,松宝林和松筠这对富贵人家的姐弟,都是嫡出,同母,父亲早早死了,姐姐也没比弟弟大很多岁,就承担起管教弟弟的责任,弟弟不好好读书,姐姐狠狠地骂;弟弟出去闯祸,姐姐重重地打,弟弟虽然顽劣又会武功,但面对姐姐的打骂,只有痛哭求饶的份,弟弟告诉外人,自己怕这姐姐就像怕严父似的,外人也没觉得这有啥悖礼之处。
                    《兰花梦奇传》虽然远不如《红楼梦》经典、出名,但也是礼法很普及年代的人写的,所以也有史料价值。


                    来自Android客户端496楼2022-01-12 16:36
                    回复
                      杨勇宠妾云昭训也礼匹于嫡,位分昭训被误解过
                      本来以为隋朝昭训和唐朝一样很低,后来才知道是第一妾
                      --------------
                      刚刚才知道沈氏曾到处说隋朝昭训地位高,杨坚夫妇没亏待云昭训,还亲自抚养、非常心疼云昭训生的大孙子。隋朝昭训地位高这个理论来源于《礼仪志》,倒还有说服力,可违背杨勇、云昭训意愿把大孙子带进宫养=非常心疼大孙子就不见得了。杨坚夫妇当时还没打算换太子,也就是说,只要太子妃一直无子,这云昭训所生的大孙子就会成为皇位继承人,而太子妃一直无子是很有可能的事,因为杨勇似乎始终不肯碰她,那么将会成为皇位继承人的大孙子由云昭训养,跟云昭训亲,甚至被云昭训掌控,是杨坚夫妇愿意看到的吗?当然不是,他们要自己养、自己掌控这个没准会继承皇位的大孙子。


                      来自Android客户端497楼2022-01-12 23:39
                      回复
                        冯幽姨如果有对妹妹各种跳脚辱骂,那魏收直接来句“数陵侮后”得了,就像史载司马蕤“数陵侮弟冏”一样。
                        问题冯幽姨她没有啊,她只是希望自己能在妹妹跟前得到个姊姊的待遇而已。魏收他再讨厌冯幽姨,他好歹也是个大才子,有那么高的水平,干嘛要用这么低端的手段黑人哪?
                        能说实话就尽量说实话,再故意玩点文字游戏,嘿嘿,冯幽姨就算做了鬼,也不敢敲他家门;就算敢敲他家门,他也大可脸不红心不惊地说:你是真不肯对皇后行妾礼呀,皇后也真没为此打你呀,我诬蔑你了吗?看官看得不细,想得不深,觉得你泼悍,你不找看官,你赖我?我有用一个悍字来形容你吗?我明明就是说你媚说你慈。
                        当然像元玉姨、管静姨这种低端黑,是永远无法理解魏收那种高端黑黑人竟能黑得天衣无缝,妙笔生花的,毕竟他们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上。对元玉姨、管静姨来说,她们无底线地扯谎,无底线地造谣,扯一个谎、造一个谣露出了破绽,她们需要扯一百个谎、造一百个谣去圆也乐此不疲,反正她们闲得发慌,堕胎享福论者既不用自己上进,也不用养儿育女,对吧?扯谎造谣能扯出造出巨大的成就感来。


                        来自Android客户端502楼2022-01-14 16:05
                        回复
                          黑起人来很有水平的史学家,除了魏收,司马贞也算一个。以司马贞为《史记•吕太后本纪》写的索隐述赞为例:
                          高祖犹微,吕氏作妃。及正轩掖,潜用福威。志怀安忍,性挟猜疑。置鸩齐悼,残彘戚姬。孝惠崩殒,其哭不悲。诸吕用事,天下示私。大臣菹醢,支孽芟夷。祸盈斯验,苍狗为菑。
                          看起来说的都是真话,然而却是有选择性地真话只说一半。


                          来自Android客户端503楼2022-01-14 21:23
                          回复
                            其它倒还罢了,写那句“孝惠崩殒,其哭不悲”用心真是……司马贞不但看过比较完整的《楚汉春秋》,而且还很熟。吕后死了儿子有多难受,他是心知肚明的。就算不以《楚汉春秋》,单以《史记•吕太后本纪》为据,也得不出吕后真不悲的结论。


                            来自Android客户端504楼2022-01-14 21:50
                            回复
                              其实他完全可以不用这八个字,再以另外八个字概括司马迁“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这段话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506楼2022-01-14 21: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