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冲吧 关注:8,140贴子:191,303

回复:给冯幽姨盖新楼啦,把新观点都集中在这里说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小说中的何碧珍是个才女,她原来的老公魏琢人也很有才,但其为人又龌龊又虚伪。何碧珍在对老公有了深入了解以后,非常看不起老公,却感觉老公的表弟章池客英挺磊落,于是非常爱慕,两人做出了越礼之事。何碧珍早就想着,直接跟章池客跑掉算了,却又害怕被抓回,不敢轻举妄动。忍了两年,实在忍不住,想着她老公这种伪君子最怕别人将他做的那些不可告人的龌龊事公之于众,于是留了封信给她老公,说你若抓我到公堂,我便在公堂上公开你的帷薄之玷,然后带着丫鬟跑去找章池客。她老公得信,果然不敢派人追。她见了章池客以后,表示她这个人,对她不喜欢的男子,哪怕让她当嫔妃、福晋、一品夫人,她都不愿意;对她所倾心的男子,就算让她当外妇、私窝、通房丫头,她都乐意;在章池客妻子面前,她会低头服小,尽她做妾的道理。然后就有了我在152楼所贴文段展示的那两幕。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3楼2020-12-07 22:43
收起回复
    小说作者是在夸何碧珍、章池客和章妻平氏这三个人,但这三个人我都欣赏不来。
    何碧珍口口声声说自己恶虚伪慕磊落,但她自己的行为也未见得很磊落,她在给她老公的信中说,尽管她发现老公是伪君子,但她对老公长期怀有积极的情感,一直希望她老公改过自新,最后见她老公终无悔意,忍无可忍才走的,然而事实上,她迟迟不走并非对她老公有所眷恋,而是怕被抓回。
    章池客早就与何碧珍发生关系了,见何碧珍来私奔居然还叫她表嫂,他的坦荡体现在哪里?体现在将越礼之事向老婆坦白吗?他也就是仗着老婆不会将他怎样才坦白的,他对他表哥敢坦白?
    平氏在宗法时代愿意老公纳妾没什么好批的,厚待老公的妾也算她为人和善,但她对老公睡表嫂、宿娼都表现得如此云淡风轻,她真能算是个宗法时代的贤妻?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5楼2020-12-08 00:08
    回复
      当然我贴这个的重点并不在于评价他们三位,主要是想让大家体会一下妻妾之礼与姊妹之礼的差别。姊妹之礼,两人行同样重的礼,小的先拜,大的后拜。妻妾之礼,妾向妻叩头,妻不用还礼,两人走路不能并排走,妻就算喊妾妹妹,妾也愧不敢当,妾还要给妻倒茶装水烟。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7楼2020-12-08 00:14
      回复
        印象中《红楼梦》里贵族之家的妻和妾,也就王熙凤、尤二姐是姐妹相称,其他的妾全都管妻叫太太呀奶奶的。就连狂妄泼悍,仗着是贾琏父亲所赐,不把王熙凤、平儿放眼里的秋桐,对着王熙凤也是奶奶长奶奶短的,哪里能叫姐姐?为什么性格远比秋桐温柔的尤二姐敢叫王熙凤姐姐?因为尤二姐之前被贾琏等人哄得迷迷糊糊,以为王熙凤病得快死,等死了自己就可以名正言顺进贾府做继室了,自己大姐能当贾珍继室,自己有啥不能当贾琏的继室?贾琏和贾琏下人又一口一个奶奶叫她叫得亲切,导致她自我定位出现了严重问题。故而王熙凤来找她,她不等王熙凤开口叫妹妹,就主动叫起姐姐来。至于王熙凤,她纯心想骗尤二姐入大观园,再来个软刀子杀人不见血,自然不会训斥尤二姐你配叫我姐姐吗,而是顺势装亲热叫起妹妹来。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2楼2020-12-08 13:22
        回复
          比较滑稽的是,平儿她从来不敢叫王熙凤姐姐,尤二姐却一边叫王熙凤姐姐,一边叫平儿妹子,对平儿说你我是一样的人。可见尤二姐虽然一点都不泼悍,却非常非常地糊涂。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3楼2020-12-08 13:25
          回复
            元玉仪:我理解黑子烟雨被“无忌以母丧罢”刺激抓狂,然而李世民封了韦贵妃母,不给长孙后母封诰命,不代表元宏不封幽后相关亲属。
            -------------------
            玉仪好意思说我是冯幽姨黑?我对冯幽姨再不客气也比玉仪对冯幽姨客气多了。我一没YY冯幽姨玩7P,二没YY冯幽姨是泼妇,三没YY冯幽姨和玉仪同一智力水平,四没替冯幽姨强抢杀高照容的锅。说到黑幽姨我敢跟玉仪比?玉仪你骂我黑子的时候经过冯幽姨同意了吗?
            史书记载长孙母亲死于儿女兄长都显贵都扬眉吐气后,我高兴都来不及,还抓狂?玉仪你就别以己度人了好不好?你无所谓常阿姨什么时候死能代表我无所谓高夫人什么时候死?你有这功夫整天YY高夫人没丑闻没囧料=活得憋屈,不如去操心一下,常阿姨有没可能和冯幽姨同年同月死。
            长孙母为国夫人实锤俱在,铁板钉钉,你跳脚也没用。宏大帝不认常阿姨为岳母,不给常阿姨诰命,你找宏大帝理论吧。韦贵妃父母待遇根本没法跟长孙父母待遇比,这对所有不拿韦贵妃当枪的人来说,都是显而易见的事实。尽管如此,我也不会去YY韦贵妃的母亲住贫民窟,李世民给不给韦贵妃母亲钱另说,韦贵妃本人至于如此缺德,当了贵妃,有固定收入,都不给母亲一点钱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6楼2020-12-17 11:25
            收起回复
              按照硬性制度长孙母高氏一定有诰命,除非皇帝搞特殊,
              -----------------------
              附上能保障长孙母封国夫人的硬性制度实锤:
              大唐外命婦之制:皇帝妃嬪及太子良娣以下為內命婦,公主及王妃以下為外命婦。今內命婦具職員令中。其制大約皆出於漢魏,不復重敘。諸王母妻及妃、嗣王邵王母妻亦同。文武官一品及國公其非始封者,帶三品以上,亦同。母妻為國夫人,三品以上母妻為郡夫人,四品母妻為郡君,若勳官二品有封,亦同四品。五品母妻為縣君。若勳官三品有封者,亦同五品。散官同職事。若勳官四品有封,母妻為鄉君,其母邑號皆加太,各視夫子之品。若夫子兩有官及爵,或一人有官及爵者,皆從高蔭。其不因夫子別加邑號者,夫人云某品夫人,郡君云某品郡君。縣君、鄉君準此。諸庶子有五品以上官封者,若嫡母在,所生之母不得為太妃以下。無者聽之。其承重者不合。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7楼2020-12-17 12:47
              回复
                当然,幽姨苏会把长孙皇后的母亲高氏YY成长孙晟的妾(估计接下来还会YY长孙晟另有个妻在世,YY硬性制度也不足以保障高氏有诰命),
                不过呢,史书已经盖章高氏是晟妻了(长孙皇后本人的传记明确记载:晟妻,隋扬州刺史高敬德女,生后),再说,曾为皇族的高家在隋时虽已没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也不是史称“本微贱”的常阿姨可以碰瓷的,
                看看长孙舅舅高士廉那时候的条件,有比妾高档的媵(后舅高士廉媵张氏,于后所宿舍外见大马,高二丈,鞍勒皆具,以告士廉),有大宅,本人被谪岭南仍对大宅有绝对的处理支配权(没族人来争,说他无权为妹卖大宅买小宅),其妹怎么可能给人当妾?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9楼2020-12-17 13:53
                回复
                  问下韦贵妃母有诰命是哪里的记载,貌似韦贵妃墓志铭没有吧
                  ---------------------
                  《韦贵妃墓志》有句“及母氏□夫人薨於里第”,估计她们见了“夫人”两字就臆测韦母有诰封吧。然而,单单“夫人”两字,是可以作为对已婚妇女的尊称,并不一定指命妇。刺客聂政的职业是屠夫,其姊聂荌就一普通的劳动妇女吧,去哭弟尸时想来也不会作什么贵妇装束,路人见了问她为什么敢认,对她的称呼都是“夫人”(此人暴虐吾国相,王县购其名姓千金.夫人不闻与?何敢来识之也)。吕后的身份还只是个亭长妻子,要下田干活时,有老人路过向她求饮食,也管她叫“夫人”。(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吕后与两子居田中耨,有一老父过请饮,吕后因餔之。老父相吕后曰:“夫人天下贵人。”令相两子,见孝惠,曰:“夫人所以贵者,乃此男也。”相鲁元,亦皆贵。)既然两劳动妇女都可被称作夫人,贵妃的母亲纵无诰命,不至于连人客气地道一声“夫人”,她都当不起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1楼2020-12-17 15:04
                  收起回复
                    尊夫人一词,中古时期用来敬称别人的母亲,近古时期用来敬称别人的妻子。你只需表达敬意就行了,根本就不用管别人的母妻是不是命妇。韩愈称孟郊的母亲也是尊夫人。孟郊落拓一生,很晚才中进士,当官当到从九品下,他的母亲在唐朝有什么资格获得诰封?可一样不妨碍韩愈对他的母亲客气。韦贵妃的母亲待遇再普通,也好歹生了贵妃,贵妃也好歹生了亲王和公主,这个面子,至于连孟郊的母亲都不如吗?冯幽姨黑苏见个墓志里的“及母氏□夫人薨於里第”也能脑洞大开,联想那么多,只能说她们读史完完全全就是为了借古人皮囊释放自身戾气,连学点常识的耐性也没有。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2楼2020-12-17 15:44
                    回复
                      韩愈是把对孟郊母的敬称“尊夫人”写进了孟郊的墓志铭里。
                      贞曜先生墓志铭
                      唐元和九年,岁在甲午,八月己亥,贞曜先生孟氏卒。无子,其配郑氏以告,愈走位哭,且召张籍会哭。明日,使以钱如东都,供丧事。诸尝与往来者,咸来哭吊,韩氏遂以书告兴元尹故相馀庆。闰月,樊宗师使来吊,告葬期,征铭。愈哭曰:“呜呼!吾尚忍铭吾友也夫!”兴元人以币如孟氏赙,且来商家事。樊子使来速铭,曰:“不则无以掩诸幽。”乃序而铭之。
                      先生讳郊,字东野。父庭玢,娶裴氏女,而选为昆山尉,生先生及二季鄷、郢而卒。先生生六七年,端序则见,长而愈骞,涵而揉之,内外完好,色夷气清,可畏而亲。及其为诗,刿目鉥心,刃迎缕解,钩章棘句,摇擢胃肾,神施鬼设,间见层出。惟其大玩于词,而与世抹摋,人皆劫劫,我独有余。有以后时开先生者,曰:“吾既挤而与之矣,其犹足存耶!”年几五十,【始以尊夫人之命】,来集京师,从进士试,既得,即去。间四年,又命来,选为溧阳尉,迎侍溧上。去尉二年,而故相郑公尹河南,奏为水陆运从事,试协律郎,亲拜其母于门内。母卒五年,而郑公以节领兴元军,奏为其军参谋,试大理评事,挈其妻行之兴元,次于阌乡,暴疾卒,年六十四。买棺以敛,以二人舆归,鄷、郢皆在江南。十月庚申,樊子合凡赠赙而葬之洛阳东其先人墓左,以余财附其家而供祀。将葬,张籍曰:“先生揭德振华,于古有光,贤者故事有易名,况士哉!如曰‘贞曜先生’,则姓名字行有载,不待讲说而明。”皆曰:“然”。遂用之。初先生所与俱学同姓简,于世次为叔父,由给事中观察浙东,曰:“生吾不能举,死吾知恤其家。”
                      铭曰:呜呼贞曜,维执不猗。维出不訾,维卒不施。以昌其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3楼2020-12-17 16:00
                      回复
                        按照硬性制度长孙母高氏一定有诰命,除非皇帝搞特殊,
                        -----------------------
                        史书已经盖章长孙无忌在贞观朝“礼遇尤重”“礼遇群臣莫及”了,同时盖章李世民对长孙皇后“深重之”“弥加礼待”。
                        如果史书是写李世民薄长孙无忌,礼遇在朝臣中倒着数;轻皇后,不以礼待之,那我也会合理怀疑,即使有硬性制度保障,李世民也没准要搞特殊不给他们母亲诰命。
                        问题实际情况正好相反,两兄妹一个在朝中是礼遇第一,一个在宫中是被礼上加礼,史书能用这样的形容,说明不仅硬性制度保障的待遇(像母亲封国夫人),李世民会给他们,就是硬性制度不能保障的优待(像父亲得以被浓墨重彩突出亮点,名垂青史永不朽),李世民也很乐意给他们。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4楼2020-12-17 16:30
                        回复
                          按照硬性制度冯幽后之母常氏一定没有诰命,除非皇帝搞特殊。元宏当然不会搞。
                          -------------------
                          别的不说,仅看宏大帝将出身不够高贵的无过弟媳们统统贬为妾媵,还有选官坚持先门地而后贤才这两件事,就可知宏大帝一定不会对常阿姨搞特殊。
                          宏大帝的无过弟媳们出身再不高贵,也比被史书盖章“本微贱”的常阿姨体面,常阿姨怕连良民都不是,应该就是保太后常氏族人的婢或妓,像郑樱桃、谢芳姿一样跟着主人姓,被主人当礼物一样送给冯熙。宏大帝既然连出身比常阿姨体面的女人,都觉得她们不配作正,文明已经批准她们作正了,宏大帝还非要把她们硬拉下来,能抬举常阿姨就怪了。
                          治国经邦,人才为要,这道理宏大帝并不是不懂,他又一心想当千古名君,更该求贤若渴。然而,出身至上、血统至上的观念,已在宏大帝头脑中根深蒂固,贤才再重要也重要不过门地。李冲批评他专取门品,不拔才能,他表示出身好的人无才也有德,出身不好的奇才旷世乃有一二。李彪批评他没真正领略儒家经典的精髓,韩显宗批评他以贵袭贵,以贱袭贱,他表示除非是高明卓然、出类拔萃者,他才不拘门地。常阿姨是高明卓然、出类拔萃者么?呵呵呵呵(虽然常阿姨应该有些理家能力,但有些理家能力=令宏大帝惊叹不已的旷世奇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6楼2020-12-17 17:43
                          回复
                            同样的宣华夫人之母依制度就不应该有任何诰命,因为她嫡母柳敬言已经封公爵太夫人了,对于施姬给房子给钱财,已经不错,虽然谈不上厚,至少没有反过来把私府拿去。
                            -----------
                            宣华夫人生母施氏出身低(连攀附都攀附不到什么名人作祖先,好难好难才攀附到一个吴将施绩,居然还与施父同名。施父官居八品,大约还是女儿诞育皇子后,皇帝赏的官,在此之前可能无官),在陈宫位分低(史称施姬,很可能连嫔甚至连婕妤都不是,按《陈书》书写惯例,嫔和婕妤好像都直书封号不称姬),生下两个皇子、一个绝美加聪慧的公主,位分也依旧没上去。
                            像她这么个出身低、位分低的女子,入隋没诰命再正常不过了,杨坚也只是在诰命方面没对她搞特殊,钱可没少给她。她不仅能获得非固定的赏赐,还有固定收入。“太妃以移居戚里,优赏既隆,汤沐之资,成从檀挎(舍);式营寺宇,事穷轮焕”,这个“汤沐”可别等闲视之,说的就是她的汤沐邑保证了她有固定收入,这个固定收入还不只是一点点,她吃完用完,还有余资施舍佛门,营建寺宇。
                            说到汤沐邑,大家可能很奇怪,宣华母亲入隋连封号都没有,怎么会有汤沐邑?然而,这“汤沐”不是我编的,是宣华母亲墓志上明明白白地写着的。事实上,封号与汤沐邑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西汉昌邑王刘贺,只当了二十七天皇帝就给废掉了,原来的王号也没还给他,侯爵也暂时没封他,但朝廷并不想把事情做绝,在他没任何封号的情况下,赐他汤沐邑二千户;西汉清河王刘年,与妹刘则私通生子,事发,刘年被废为庶人,迁居房陵,给予汤沐邑一百户;东汉楚王刘英,做下犯禁忌之事,汉明帝赫然震怒,夺刘英之爵,将其徙至丹阳,给汤沐邑五百户。由此可见,没封号照样能有汤沐邑,杨坚对宣华母亲是不给荣誉给实惠。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7楼2020-12-17 23:43
                            回复
                              估计黑苏又要跳脚,说杨坚都让宣华兄弟当农民,日晒雨淋辛苦劳作了,这叫给宣华家人实惠?然而,赏赐不动产田地等于叫当农民,纯属黑苏脑洞太大,黑苏咋不YY明孝宗叫张渣妈的两个弟弟当农民亲自下田呢?咋同样是赐田,杨坚赐陈氏兄弟就是叫当农民,明孝宗赐张氏兄弟就是叫当地主?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8楼2020-12-17 23: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