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吧 关注:246,074贴子:2,619,835

回复:【德棍狂想曲】脑洞小说《宅男的钢铁雄心》相关设定集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雏鹰展翅——莱茵河级航母
航空母舰取代战列舰这在主角这个穿越者看来是大势所趋,虽然德国海军也有战列舰的死忠,但是羸弱的海军家底也让海军内部拥有不少喜欢剑走偏锋的少壮派。虽然没能像主角那样真正意识到航母在未来海战中的真正价值,但也十分重视航母的研究发展。
以万吨货轮改装的莱茵河号航母成了德国海军航母部队建设的第一步。

虽然莱茵河号航母排水量仅仅1万多吨,而且仅有莱茵河号一艘独苗。但海军得以试验包括压缩空气弹射器在内的多种新技术、新设备和新理念。
由于当时德国还没有被真正允许恢复军备,以及主角不想刺激英国和美国,所以该型航母从改装到后续试验,一直处于东躲西藏的状态。以至于莱茵河号被舰上官兵以及飞行员称为“海耗子”。
莱茵河号航母作为训练舰一直勤勤恳恳的为战争海军培养了最早一批优秀的舰载机飞行员。因为敦刻尔克战役时,德国海军必须拼尽全力,于是身为训练舰的莱茵河号也披挂上阵,参与到了敦刻尔克外围的血腥厮杀!虽然此役德国海军配合陆军和海军重创了英国皇家海军主力,但莱茵河号并没有坚持到战役结束……在忍受了英军皇家方舟号舰载机的两轮空袭后,损管难以为继,沉没于敦刻尔克外海。

1935年暴怒号空母对公众开放,德国人借机得以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了这艘由“大型轻巡洋舰”改造而来的航母。得益于同脚盆对德国退出中日战争的补偿交易,日本提供了赤城号航母最新改进型的图纸。从日本归来的交流人员带回了赤城号重达一吨重的设计蓝图,使得齐柏林航母的研发进度加快了许多。

破交战核心——齐柏林伯爵级航母
作为第一艘真正以正规航母指标设计建造的航母,当然德国人并没有直接照搬赤城号的设计,而是基于赤城号的机库推出了更为合理和实惠的双层机库设计。因为其破交战核心的定位,搭载的8门150舰炮使得其自身武备达到了轻巡洋舰的水平的同时,仍然保持了33节的高航速。


齐柏林级航母舰载机选型则直接选择了现成的BF-109和Ju-87斯图卡,舰载型的BF-109T以及舰载型的Ju-87C的研制工作并没有太多耽搁,鱼雷机方面则要一波三折的多。

大西洋的天气和海况一直以来就十分的狂暴与恶劣,双翼的Fi-167舰载鱼雷机或许是更加稳妥的方案,海军内部对此也是支持的。但是主角仍然对其性能不是很满意,不过其性能倒是比英军的剑鱼鱼雷机要高出不少(毕竟拥有钢制机身和更为强劲的发动机)
不过随着西欧战争的结束,战争海军的战区不再限定于大西洋,而当面临海域更为广阔、天气较为平静的太平洋时,海军则需要新型舰载鱼雷机了!

机会说来就来,1942年随着西欧战事的结束,空军的多用途战术战斗机FW-190进入了海军的视线。在装备新型大马力发动机以及强化机身的基础上,海军得到了和美军地狱猫同水平的新型舰载机Ta-152T
秉持着实用主义原则,Ta-152T既能充当战斗机使用,也能改进继续作为高机动鱼雷机使用。

不过梅塞施密特公司也没有闲着,BF-109T的后续机型一直在研制。到了战争后期,2艘齐柏林级航母以及其他德军航母的舰载机组成变为了Me-155A战斗机、Ju-187C俯冲轰炸机、Ta-152T-3鱼雷轰炸机。


IP属地:安徽64楼2020-10-23 15:30
回复

    战略忽悠——F级战列舰
    作为德国退出中日战争的补偿,日本必须购买德国2艘航母、2艘F级战列舰、2艘重巡。此军购案可谓是世界军购历史上最大的军火敲诈案例,德国提前收取了日本的全款费用不说,还中途反悔将2艘F级战列舰在内的6艘军舰全部强行征用!2艘F级战列舰被征用后被命名为俾斯麦号和提尔比茨号

    终极破交舰——俾斯麦级战列舰
    作为终极海盗船也是战争海军第一型货真价实的战列舰,俾斯麦级战列舰其自身战力自然优秀。虽然建造之初就考虑到破交战的前提,但是日本方面的专家也给出了改进建议,毕竟当时还是外贸战舰。不过最终主角拍板取消了坑爹的穹甲设计,而是改用更加厚实的装甲盒体+全面防护的折中设计。这一改动使得新军舰在中距离上面对敌舰炮击更加从容,而避免了原先设计在面对中远距离炮击时可能的“天窗漏洞”。
    虽然改进了装甲布置方式,但是装甲比例却和原来的设计一样,不惜大幅度的挥霍吨位来增强防御力。毕竟海军要的和黎塞留级能够面对面对决的主力舰!
    俾斯麦号服役之初就赶上了西欧的战事,第一次亮相就是敦刻尔克战役。作为海军的后备生力军,俾斯麦号在关键时刻带领格奈森瑙号战巡及时封住了英国皇家海军主力的撤退路线,让皇家海军的一众主力舰在德军精心布置的水雷阵中垂死针扎,最终在德军海陆空的联合绞杀下,皇家海军主力几乎被全歼与敦刻尔克港附近。为接下来不列颠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俾斯麦号虽然在敦刻尔克战役中被英军轰炸机击伤,但损伤不是太大,战役结束后两个月便修复一新。在接下来的“莱茵演习”中,俾斯麦号带着自己的妹妹提尔比茨号以及欧根亲王号突入大西洋执行“四轮马车”破交作战。半路虽然一头撞上了皇家海军残存的主力,但俾斯麦号也不虚,从容应战,5轮齐射就将英军主力舰队旗舰胡德号击沉,同行的声望号战巡也被俾斯麦收了人头,两艘英国战巡携手沉入了丹麦海峡冰冷的海水里。

    北方女王——提尔比茨号
    作为俾斯麦级战列舰的2号舰,提尔比茨号虽然在历史上拥有十分高的知名度,但是在战争初期却还在波罗的海训练,羞羞答答的试验着自身的武备。直到不列颠战役开始,提尔比茨号的舰员才形成战斗力,同姐姐俾斯麦号一同突入大西洋执行“四轮马车”破交行动,期间还参与了击沉了英军胡德号和声望号的战斗,并在战斗中重创了威尔士亲王号。
    西欧战事彻底结束后,提尔比茨号经过休整后,前往那个本就属于自己的北方舞台。为德芬联军攻占苏联北方军港摩尔曼斯克立下了汗马功劳!战后,提尔比茨号便和姐姐俾斯麦号一样不久便去了预备役,于1960年正式退役,并被拖往帝国的北方作为博物馆永久保存于斯堪的纳维亚省(原挪威)的港口。


    IP属地:安徽65楼2020-10-23 16:02
    回复

      这里再补充下两艘沙恩霍斯特级战巡换装380主炮后的形象(非常历史!)


      IP属地:安徽66楼2020-10-23 16:05
      回复

        由于本人小说中对时间线进行了调整,书中的德三推迟了开战时间。英军的胡德号也得以进行现代化改装,增强了装甲,换装了现代化舰桥。不过老迈的底子仍然经不住新锐的德国高速战列舰的炮火……

        两艘俾斯麦级战列舰凭借其自身优良的性能最终将老一代霸主打翻在地!


        IP属地:安徽67楼2020-10-23 16:10
        回复

          重生的大舰队——H-39 腓特烈大帝级战列舰,建造数量2艘
          H级战列舰作为Z计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根据其作战定位的不同被细化成了3种层层递进的方案。其中H-39型作为战争海军中第一款装备406毫米舰炮的主力舰,作战定位更是兼具破交战的同时瞄准了英军纳尔逊级战列舰作为标杆,海军内部对此级战列舰给予了厚望!
          不过西欧战事以及后来的不列颠战役进展顺利,1941年圣诞节,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停靠在朴茨茅斯港的俾斯麦号战列舰上签署了《光荣停战协定》。还在船坞里的2艘腓特烈大帝级战列舰和H级后续不仅没能赶上西欧的战事,连胜利都没赶上。不过H级系列战列舰还是得去远东战场去书写她们的辉煌!

          紧赶时尚潮流——H-40A 国王级战列舰,建造数量6艘
          虽然H级系列战列舰顺利开工,但是在主角的影响下,航母的建造优先级始终要高于其它军舰,因此H-39的后续舰的建造工作被耽误了一段时间。不过正是这段时间使得新型战列舰得以运用最新技术。
          1942年5月,H-39 的腓特烈大帝号载着主角前往美国同罗斯福签署《大西洋宪章》,期间腓特烈大帝号、俾斯麦号同美军北卡罗来纳号、南达科他号战列舰进行了对抗演习,演习中两艘德舰被美军军舰“吊打”,这让身为德三元首的主角面子上多少挂不住。不过此次和美国海军的交流,让德国海军再一次接触到了美国海军先进技术。回国后,主角立即对H级后续的H-40的设计提出了新的指标。
          H-40建造计划被紧急叫停,还好此时的H-40仅仅完成龙骨的铺设,尚有改进的余地。基于美军北卡罗来纳级和南达科他级的先进技术,德国的设计人员对H-40设计展开修改,最终形成了H-40A。新战舰采用了时尚前沿的前2后1 3X3的主炮布局,国王级战列舰的推进结构终于回到了主流的4轴推进,结束了以往德式战列舰3轴推进的结构,可以说H-40A不仅融合了大量美式高速战列舰理念与技术,主炮炮弹也借鉴了美军的低速重弹理念,还凝聚了德国当时最尖端的科技!国王级战列舰创新性的采用了球鼻艏的设计,该设计随后成功的惠及其它德军军舰上。
          继承了一战德国公海舰队战列舰编队主力的国王级战列舰之名,新一代的国王级战列舰也是德三战争海军战列舰编队的绝对主力,其建造数量更是一口气达到了6艘!

          巨龙之魂——H-42 大选帝侯级战列舰,建造数量4艘
          虽然H-40A 腓特烈大帝级战列舰得益于德国众多的造船厂以及法国造船厂,建造工作十分迅速。但主角并不满足于此,在情报部门获悉日本大和级的情报以及美国开建蒙大拿级战列舰的消息,H-40A后续舰经过海军内部的扯皮以及主角中二之魂的BUFF后以H-42的姿态诞生。
          由于主角要求的508毫米巨型舰炮研制进度滞后,研究人员在经过主角的同意后,采用性能更加成熟稳定的420毫米舰炮作为H-42的主炮。由于主角不喜欢兴登堡,所以一直反对以兴登堡命名任何一艘德军主力舰。最终H-42被命名为 大选帝侯级战列舰

          帝国的荣耀——H-44 德皇级战列舰,建造数量4艘,实际完成2艘
          随着508毫米巨型舰炮的研制成功,主角理想的巨型战列舰终于可以开工建造。不过由于其巨大的吃水深度
          ,让德国本土任何军港都适应不了,使得建造工作选择了法国圣泽纳尔港进行。H-44为了扛上主角钦定的508毫米巨型舰炮,舰体尺寸进一步加大,相较于H-42加长了舰体。舰体尺寸长达300米!为了改善航速采用了十分新颖的球鼻艏设计,使得其航速仍能维持在30.5节。
          1946年,德皇级战列舰2号舰大德意志帝国号更是作为日本投降仪式的会场,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标志!


          IP属地:安徽71楼2020-10-23 17:43
          回复

            德意志饺子——奥古斯特·冯·帕塞瓦尔级舰队航母,建造数量80艘,实际完成20艘
            航空母舰必定是未来海战的绝对主力,其建造优先度一直优先于其它舰种。为了加快建造速度,舰体沿用了俾斯麦级战列舰的舰型,防御方面更是吸收了英军装甲航母的技术特征,不过德国人并没有照搬装甲航母的封闭舰艏设计,考虑到装甲甲板被击穿后宣泄爆炸冲击波,继续沿用开放式舰艏,最终诞生了德式特色的量产型舰队航母。

            劳模——威悉河级轻型航母,建造数量12艘
            因为主角对新型舰队航母建造速度始终不放心,在下令开建新型舰队航母的同时,又下令以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船体为基础设计建造了一款轻型航母作为航母编队的补充。不过新型舰队航母的建造速度并没有让主角失望!威悉河级轻型航母也成了德军舰队护航、反潜的劳模。
            虽然战后威悉河级轻型航母悉数退出现役,并被出售给他国。但是不要忘记该级航母在德国海军的远东战场上立下了汗马功劳!

            以红男爵之名——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级舰队航母,建造数量6艘,实际完成4艘
            为了应对美军中途岛级航母而诞生的大型舰队航母,为了保障建造速度,舰体沿用了H-39的修长舰型。该型航母可以说融合了欧罗巴众家之所长,是名副其实的“欧罗巴”航母。虽然德美之间自始至终没有开战,但是该级航母为德国战后新式航母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IP属地:安徽72楼2020-10-23 18:14
            回复

              晴空万里——美因茨级轻巡洋舰,建造数量:18艘
              同美军克利夫兰级与巴尔的摩级轻巡一样定位的新型巡洋舰,虽然舰体沿用了希佩尔级,但是因为减轻了装甲以及采用了新型150毫米高平两用炮,该型巡洋舰侧重防空作战,因此加装了大量中口径高射炮。其吨位水平也介于传统轻巡和重巡之间,形成了极具德式特色的终极轻巡洋舰(自古以来的超重

              条顿骑士的终章——兴登堡级重巡洋舰,建造数量12艘,实际建成6艘
              该型巡洋舰是庞大的Z舰队造舰计划最终质变的产物。主炮塔采用经典布局:舰艏两座炮塔和舰艉两座炮塔,一座在后面且略高于另一座。
              在实战中欧根亲王号的防御表现更令人印象深刻,兴登堡级巡洋舰不仅继承了前辈巡洋舰出色的防御水平,还搭载了包括新型对海搜索雷达、火控雷达和声呐在内的各式新式装备。火力相较于前型希佩尔级重巡稳步提高,在装备新式长身管203毫米主炮的同时,还装备了强大的鱼雷武备!
              主炮和高平两用炮的外观和位置,以及一般的建筑和布局解决方案,使得这艘舰艇成为一艘显著加大版的欧根亲王号。但是,它完全符合德国造船的原则。从而降低建造新舰的成本,并方便船员掌握舰船的操作。兴登堡在设计时的战斗能力无疑是德国潜在对手当时设计的所有重型巡洋舰中最强大的!

              上图为在冲绳海域执行任务的兴登堡号巡洋舰,远处为美军得梅因号巡洋舰。此时的德美联合舰队即将对日本本土发动总攻


              IP属地:安徽73楼2020-10-23 19:01
              回复

                新的篇章——21型U艇
                作为海军序列里第一次用阿拉伯数字代替罗马数字命名的U艇,拥有主动声呐在内的众多先进设备的21型U艇可以算作U艇发展的新纪元。与以往的U艇相比,虽然取消了位于尾部的鱼雷发射管,但拥有更大口径的鱼雷武备。虽然该型没赶上实战,但为德国海军战后常规U艇发展开启了新篇章。


                IP属地:安徽75楼2020-10-23 20:33
                回复

                  小说《宅男的钢铁雄心》的海军篇相关设定到此结束纯属一名资深德棍的狂想,博君一笑!


                  由于本人有事,两天后再继续为大家呈现小说的空军篇设定
                  诸君敬请期待没有被赫尔曼 迈耶毒害的全新德空!!


                  IP属地:安徽76楼2020-10-23 20:40
                  回复

                    翱翔天际、展翅碧空一直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而当这个梦想实现仅仅十几年,人类便把杀戮带上了天际。经过一战的初露锋芒,以及间战期间航空工业的快速发展。当二战的战火燃起之时,空中力量已跃居上位,成为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
                    现在,我将继续为大家呈现脑洞小说《宅男的钢铁雄心》的空军篇设定


                    IP属地:安徽80楼2020-10-28 16:23
                    回复

                      Ar-68 战斗机

                      He-51 战斗机

                      Hs-123 攻击机
                      主角上台后便着手陆海空三军的重建工作,随着“兵器研发协调部”的成立,各军种的装备研发互通有无,最大程度的实现研发部门独立于行政部门的架构以避免不必要的“人为因素”影响各式武器装备的研发设计工作。
                      随着第一轮战机项目的秘密招标,各大航空军工企业便开始“打擂台”。当然由于此时德国的航空工业还是先前和苏俄合作才勉强维持下来的,所以首轮战术飞机项目性能指标并不高。投产的新型战机也只是小批量的装备训练部队。
                      随着德国航空工业的技术积累,这些双翼老爷机逐渐退出德国空军。1936年这些飞机均被作为赠品同BF-109的早期型号一同销往中国。


                      IP属地:安徽82楼2020-10-28 17:08
                      回复

                        钢铁之鹰——BF-109A 战斗机
                        由于1935年法苏签订《法苏互助协定》,以及1936年苏联、意大利和法国先后公开宣布大规模海军扩军计划。英国焦头烂额之际,主角适时的向英国示好。最终英国本着“欧陆均衡”的战略向德国抛出了橄榄枝。德国很顺利的通过贸易获得了英国新型的航空发动机来为新型战斗机项目提供航发。
                        如同三次元的真实历史一样,梅塞施密特博士利用英国人提供的发动机完成了自己的产品——BF-109原型机的研制。经过一战优秀飞行员恩斯特·乌德特的亲自试飞和评估后,BF-109V原型机通过测试,顺利的拿下了空军项目的招标。
                        经过近一轮试飞改进后,首批小规模试量产的24架BF-109A总装下线,供空军训练使用。这批BF-109A在性能更为成熟的后续型号出现后便被出售给种国。


                        IP属地:安徽83楼2020-10-28 19:43
                        回复

                          BF-109B 战斗机
                          BF-109A在试飞中暴露起落架存在缺陷容易引发起降事故的问题,梅塞施密特公司随机对起落架进行改进。在改进起落架设计和更换新型14毫米前机枪后,BF-109B开始作为正式量产的型号开始了生产工作。
                          1934年,德国觉得向东煌出售包括BF-109B、Ju-87B、He-111和I号坦克在内的武器装备。这笔贸易不仅让德国获得了大量稀缺金属,还让秘密重建的德国空军获得了绝佳的实战历练机会!
                          在“红男爵”的弟弟——冯·里希特霍芬带领下的“红鹰军团”参加了东煌与重樱之间战争,凭借其出色的性能碾压了一众重樱战机,造就了德空的首批空战王牌。


                          IP属地:安徽84楼2020-10-28 19:49
                          回复

                            歪鼻子的大蜻蜓——He-111 中型轰炸机
                            作为设计之初就谋划改装成轰炸机的He-111客机,在主角上台后不久便被拿来正式用于军用化改装。早期型号仍保留客机型的阶梯式机头。为了提高载弹量,后续新型号进行了缩短机头的改进,最终呈现出经典的一体化原型机头设计。不过由于机头靠右侧加装了一挺自卫机枪,使得机头看上去像歪鼻子一样。这种极具特色的象征被交战双方士兵称为“歪鼻子”。
                            He-111由于其前身就是民用客机,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生产线。在生产之初就具有巨大的产量。可以说是战前德国空军保有数量最多的轰炸机。其自身性能成熟稳定,由于其硕大的机翼,稍加改装便具有对海攻击能力。
                            He-111轰炸机在经过著名女试飞员汉娜·赖奇的试飞和审查后,顺利的进入空军服役。首次亮相便是淞沪会战,其中对海攻击型的He-111差点就击沉了加贺号航母(如果不是鱼雷引信故障的话……大德意志铁棍雷)徐州会战中,He-111机队的地毯式轰炸更是一度压制住了重樱军的进攻势头。欧战爆发后,He-111更是作为德军主力中型轰炸机几乎打满了所有战役,可以被看作德军战术轰炸机部队的象征。


                            IP属地:安徽87楼2020-10-28 19:56
                            回复


                              火力加强——BF-109E
                              针对西班牙内战和东煌的战事的经验教训,空军兵器局决定对BF-109进行动力升级。换装了新型发动机后,获得了更大马力。为了未来能够应对英法皮糙肉厚的轰炸机,新型的BF-109E翼下加装了2挺20毫米航炮。

                              虽然加装了2挺航炮,但得益于新型发动机,其航速和机动性并没有丝毫下降!


                              IP属地:安徽88楼2020-10-28 20: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