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吧 关注:182,817贴子:7,619,381

回复:〖20200818〗〖科普〗蚁后种类及饲养原则深度探讨科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而刚刚一直提到常见的黄霉又称长黄花,是常见于环境中的黄麴菌(Aspergillus),是一种致病性病原(伺机感染型)。


IP属地:中国台湾来自iPhone客户端64楼2020-08-18 20:02
回复
    我们可以从刚刚几个我饲养新后的环境中发现当环境过度潮湿,且还有一些有机的养分(死卵或没吃完的饲料),在这些局部的地方长出霉菌是不少见的。代表霉菌是已经同步存在于环境中的。
    所以根据(Hölldobler and Wilson 1990)的结论推敲在新后时期如果环境中如果我们设计的太复杂或者是有污染物导致环境有利于霉菌生长则 对于新后是可能有致命性的影响(后本身有基本的抵抗力 但是无法抑制环境中的霉菌)。


    IP属地:中国台湾来自iPhone客户端65楼2020-08-18 20:05
    回复
      所以在新后孕育的初期如果发现有霉菌的形成那么直接换到一个更单纯的环境是比较理想的(虽然在转换环境中有可能会损失卵幼, 但是只要后不死都还有机会 正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
      但是如果是已经出工的小群落,理论上都不会在原新后培育的试管或环境长霉, 通常是换巢之后因为工蚁数量不足以压制新环境的霉菌,又或者是新巢的环境我们控制不好导致过度潮湿且有机物堆积(巢大蚁小导致垃圾堆于巢内)而爆发霉菌。


      IP属地:中国台湾来自iPhone客户端66楼2020-08-18 20:07
      回复
        所以大概总结一下在小群落会发生霉菌的原因尚有:
        1. 新后或是工蚁数较少的群落对于病菌之抵抗能力较弱,容易爆发感染。
        2. 换巢导致群落巢体免疫力需要重新建立,移巢后将有一段高风险期,且高频率的换巢会提高感染的风险。
        3. 群落本身状况不佳或是已经感染。
        4. 巢过大蚁过少导致小工蚁无法负担 (此四点是节录Mazu 粉专)


        IP属地:中国台湾来自iPhone客户端67楼2020-08-18 20:08
        回复
          所以总结一下霉菌出现的时机对应到群落状态再到处理的方式理论上应该为:
          1.新后期间抵抗霉菌能力较弱, 如果饲养环境内出现霉菌能换巢(换到另一干净试管巢)改善较为单纯且理想。
          2.若是出工小群且尚未换巢 在饲养环境出现霉菌则代表群落状态不佳(原则上出工后群落抑制霉菌的能力是提升的,新后时期若是没有长霉原则上出工后长霉的机率应该更低)或饲养环境潮湿且含有有机物利于霉菌生长, 处理方式为改善简化巢内的环境(可能原巢有机垃圾堆积太多 或有溢出的糖水跟呕吐物)即可。若持续死工/长霉则换到一个不要太大的巢体(可换到另一试管巢)先观察为佳。
          3.若是出工小群换巢后出现霉菌则应该避免巢体太大,且应拿捏喂食固体饲料之频率。 这个阶段不一定要马上换巢因为群落要再新环境重新建立免疫都不容易, 所以尚可以观察待群落数量提升一般霉菌问题都可以解决。如果真的要换巢则建议换回原本的巢体或是较小一点且环境单纯的空间。


          IP属地:中国台湾来自iPhone客户端68楼2020-08-18 20:12
          回复
            另外霉菌本身也会互相竞争,不是只有黄霉才有致命性(黄霉本身也不代表真的致命)的影响。


            IP属地:中国台湾来自iPhone客户端69楼2020-08-18 20:15
            回复
              这边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个拟哀弓背蚁的巢体内因为饲料太久没换(饲料真的要定期收!)结果长出了黄色和白色的霉菌并互相对抗着


              IP属地:中国台湾来自iPhone客户端70楼2020-08-18 20:16
              回复
                但是有趣的是 霉菌只出现在活动区巢体入口(放食盆的位置)并没有入侵到群落栖息的空间内(一后二工)。
                再一次验证了群体免疫要是够(合理的工蚁数和空间)是能有效抑制霉菌的。


                IP属地:中国台湾来自iPhone客户端71楼2020-08-18 20:19
                回复
                  这些都是新后死亡1~3周的状况, 有些霉菌是在新后死亡隔天就冒出来 有些是一周后才慢慢长出来(不确定后死亡后真菌爆发的时间跟速度能不能代表真菌致死的程度)。
                  有些则是依旧保持的干尸的状态(代表死因跟真菌无关)。


                  IP属地:中国台湾来自iPhone客户端72楼2020-08-18 20:27
                  回复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73楼2020-08-18 20:29
                    回复
                      再来我们来看突发性死亡(Spontaneous death)
                      也是俗称的蚁后暴毙, 当我们找不到任何蚁后死亡的原因时候则称之。
                      当然有时候我们找不到原因不代表环境是完全没问题的但是确实在自然环境下, 还是会有一些带有基因缺陷的,不知名疾病,被捕获时的压力(如 密闭的环境内喷酸),或者是某些我们没有仔细看是看不到 如螨虫的影响。


                      IP属地:中国台湾来自iPhone客户端74楼2020-08-18 20:33
                      回复
                        所以如果找不到任何可能导致蚁后的原因,并且在干净,密封的容器中存放几天后没有任何真菌发芽, 就只能说是自身运气不好吧。
                        (后面会有提供玩家的实验 基本上新后是有一定的几率自己挂掉的)


                        IP属地:中国台湾来自iPhone客户端75楼2020-08-18 20:37
                        回复
                          最后总结一下
                          单纯在新后饲养如果是fully-claustral 的后时, 原则上是可以不用喂食的 野外环境是会自行消耗能量到出工。
                          所以很多玩家会问 新后是否需要喂食? 如果有人跟你说基本上不用喂食 这样讲是没有错的。


                          IP属地:中国台湾来自iPhone客户端76楼2020-08-18 20:48
                          回复
                            但是但是 我们人工饲养下就是为了提高新后出工的机率, 如果是那种大量婚飞捕获的如日弓 拟光腹这些就放着不理他是没关系的。 但是如果是我们想要挑战的目标蚁种, 则喂食于否就可以再稍加讨论一下


                            IP属地:中国台湾来自iPhone客户端77楼2020-08-18 20:49
                            回复
                              根据b站某分享影片 有玩家对此有做了一实验


                              IP属地:中国台湾来自iPhone客户端78楼2020-08-18 21: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