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总结一下霉菌出现的时机对应到群落状态再到处理的方式理论上应该为:
1.新后期间抵抗霉菌能力较弱, 如果饲养环境内出现霉菌能换巢(换到另一干净试管巢)改善较为单纯且理想。
2.若是出工小群且尚未换巢 在饲养环境出现霉菌则代表群落状态不佳(原则上出工后群落抑制霉菌的能力是提升的,新后时期若是没有长霉原则上出工后长霉的机率应该更低)或饲养环境潮湿且含有有机物利于霉菌生长, 处理方式为改善简化巢内的环境(可能原巢有机垃圾堆积太多 或有溢出的糖水跟呕吐物)即可。若持续死工/长霉则换到一个不要太大的巢体(可换到另一试管巢)先观察为佳。
3.若是出工小群换巢后出现霉菌则应该避免巢体太大,且应拿捏喂食固体饲料之频率。 这个阶段不一定要马上换巢因为群落要再新环境重新建立免疫都不容易, 所以尚可以观察待群落数量提升一般霉菌问题都可以解决。如果真的要换巢则建议换回原本的巢体或是较小一点且环境单纯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