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吧 关注:30,917贴子:554,542
  • 22回复贴,共1

经典谣言之“郭嘉善断不善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L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7-22 10:44回复

    随便用BD搜索“郭嘉善”,就能出现以下条目,第一条便是“郭嘉善断”,最后一条是“郭嘉善断不善谋”,所以从结果来看足以说明郭嘉善断是公众普遍认知,而亦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郭嘉虽然善断,但并不善于谋划。


    IP属地:北京2楼2020-07-22 10:48
    回复




      搜索“郭嘉善断不善谋”的结果,就大概看一下第一页出现的部分内容,很多人包括嘉黑都认为郭嘉是善于决断而非谋划,几乎快成网络上的一种定论式论调,甚至在某些人眼里你不说上一句“郭嘉善断不善谋”就显得你对史实了解程度不够,诚为可笑。
      可惜得是我在郭嘉吧里也经常看见持这种论调的吧友,虽然不知道他们是否受网络上这些谣言的影响,但是郭嘉吧都有义务把历史记载给原本真实地呈现出来。


      IP属地:北京3楼2020-07-22 11:10
      回复
        先说郭嘉之“善断”
        《三国志郭嘉传》:征吕布,三战破之,布退固守。时士卒疲倦,【太祖欲引军还】,嘉说太祖急攻之,遂禽布。语在荀攸传。
        孙策转鬬千里,尽有江东,闻太祖与袁绍相持于官渡,将渡江北袭许。【衆闻皆惧】,嘉料之曰:“、、、”策临江未济,果为许贡客所杀。
        从破袁绍,绍死,又从讨谭、尚于黎阳,连战数克。【诸将欲乘胜遂攻之】,嘉曰:“、、、“太祖曰:“善。”乃南征。
        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诸下多惧】刘表使刘备袭许以讨太祖,嘉曰:“、、、”太祖遂行。
        《傅子》:太祖欲速征刘备,【议者惧军出】,袁绍击其后,进不得战而退失所据。语在武纪。太祖疑,以问嘉。嘉劝太祖曰:“绍性迟而多疑,来必不速。备新起,衆心未附,急击之必败。此存亡之机,不可失也。”太祖曰:“善。”遂东征备。
        ————————————
        重点本人用【】都标注了,郭嘉的对答太长,不想占字数就不引用了。总之《郭嘉传》、《傅子》都在刻画一种每当曹操怀疑、诸将趁机进攻、众人听闻恐惧、议者以为不可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做到一锤定音的效果。
        又《郭嘉传》记载曹操上表内容“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可以说曹操亲口承认的策划、谋议不决之时,郭嘉总能解答众人疑惑而促成方案,提高了决策效率。
        所以,郭嘉“善断”为事实,无论事迹、评价方面皆可相互印证。


        IP属地:北京4楼2020-07-22 11:26
        回复
          每次看风定的镇楼都想知道什么时候拍的……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7-22 12:12
          回复
            其次很多网民认为郭嘉“不善谋”主要是由于“同行衬托”
            《荀攸传》:后从救刘延于白马,攸画策斩颜良。语在武纪。太祖拔白马还,遣辎重循河而西。袁绍渡河追,卒与太祖遇。诸将皆恐,说太祖还保营,攸曰:“此所以禽敌,柰何去之!”太祖目攸而笑。遂以辎重饵贼,贼竞奔之,阵乱。乃纵步骑击,大破之,斩其骑将文丑,太祖遂与绍相拒于官渡。军食方尽,攸言于太祖曰:“绍运车旦暮至,其将韩荀锐而轻敌,击可破也。”太祖曰:“谁可使?”攸曰:“徐晃可。”乃遣晃及史涣邀击破走之,烧其辎重。
            冀州平,太祖表封攸曰:“军师荀攸,自初佐臣,无征不从,前后克敌,皆攸之谋也。”于是封陵树亭侯。
            攸与钟繇善,繇言:“我每有所行,反覆思惟,自谓无以易;以咨公达,辄复过人意。”公达前后凡画奇策十二,唯繇知之。
            ——————————————
            荀攸在官渡之战中画策斩颜良,与曹操不谋而合诛文丑,荐徐晃破走韩荀烧辎重。曹操后来认为“前后克敌,皆攸之谋也”,世又传闻荀攸曾经给曹操画策十二条,只有钟繇知道,可惜没有流传下来。对比之下,似乎郭嘉的谋略相关事迹就单薄许多,这也是很多人坚称郭嘉“不善谋”的理由,大概这样就能够成立所谓荀攸善谋,郭嘉善断的理论,而达到一种逻辑平衡,不会造成任何倾斜。
            甚至有人以为荀攸、郭嘉形同唐朝房玄龄、杜如晦的著名典故“房谋杜断”。


            IP属地:北京6楼2020-07-22 13:00
            回复
              荀攸、郭嘉为曹操之军师、祭酒,堪称司空霸府之左右手,这点是史学界公认的事实,本人在吧内也多次提到这点,不再赘述。
              问题是“房谋杜断”真得适用于荀攸、郭嘉吗?
              《旧唐书》:“世传太宗尝与文昭图事,则曰:‘非如晦莫能筹之。’【及如晦至焉,竟从龄之策也】。盖房知杜之能断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谋。”
              如果说只有杜如晦到了以后,李世民才会听从房玄龄之谋,那么岂非说只有郭嘉在曹操身边,曹操才会听从荀攸的计谋?简直荒唐。
              何况“房谋杜断”本为【世传】,不足为铁证,而且此典故本意是李世民知人善任,将房、杜之才各尽其能以成佳话。荀攸、郭嘉本身从来没有类似的配合事迹,也没有相关的传言,二人同样为曹操出力,而且都堪称为【多谋善断】。


              IP属地:北京7楼2020-07-22 13:09
              收起回复
                还是先反驳郭嘉“不善谋”的谬论
                其实曹操在上表“臣策未决,嘉辄成之”,也即很多人认为郭嘉“善断”的依据后面还说道“平定天下,谋功为高”。可以说【谋功为高】四字已经承认了郭嘉长于谋划,其谋略之功对于曹操平定天下的过程中堪称为大。
                当然,例子也有不少
                《傅子》:河北既平,太祖多辟召青、冀、幽、并知名之士,渐臣使之,以为省事掾属。皆嘉之谋也。
                曹操在平河北后征辟三州士人,都是郭嘉本谋,一句“皆嘉之谋”反倒被网络上的一些人称之为“不善谋”?真是贻笑大方的三国圈特色笑话。
                此外《魏书》记载刘备被吕布打败后投奔曹操,郭嘉劝曹操不要杀刘备,而《傅子》中记载郭嘉劝曹操要重视刘备将其视作敌人,并且和程昱一齐阻止曹操放刘备离去,但为时已晚。这两本书的记载基本上都被视作郭嘉主张既劝曹操不要杀刘备,同时也不要放刘备离开许都,类似于周瑜劝孙权扣押刘备,挟关张等部曲军的计谋。这样有先见之明想法的人,却被某些人以“不善谋”而相称,真是令人齿冷。


                IP属地:北京本楼含有高级字体8楼2020-07-22 13:38
                回复
                  顶帖
                  其实我觉得这个谣言之所以能广泛传播,主要是因为它“讨好”了几乎所有群体。
                  嘉黑不会放过任何鄙薄郭嘉的机会,认定郭嘉“善断不善谋”大可以为“附议”“阿谀奉承”等论调张本。
                  中立党则希望自己显得理智客观,他们觉得全盘否定郭嘉就是盲从现在的嘉黑风气,但本身也不知道荀攸郭嘉这群人到底干了啥。所以他们倾向寻找一个网络上传播甚广的“中立说法”,让自己看上去不偏不倚,其实这也不是正确的态度。
                  而嘉迷则希望自己喜欢的人物有“独特”的一面。或者说,部分嘉迷对历史的了解不甚深入,觉得郭嘉的官职、履历等不能满足他们对郭嘉的想象,所以必须给郭嘉找出一个特别的“长处”,保证其无可替代。我觉得这种行为也很没必要,郭嘉一辈子担当军师祭酒,在当时的情形下恰恰说明他是曹操最信任的心腹之一。史书记载已经足够说明郭嘉的功绩和才能,不需要给他安排“善断”“只有郭嘉说话曹操才听”等人设来粉饰了。
                  当然我相信绝大多数嘉迷在论证郭嘉“善断”“善于说服曹操”等优点时,也不是故意想说明什么,而是因为郭嘉确实有能断大事的才能,也确实很得曹操宠爱。我想说的是大家不要为了装“理中客”,强行传播“郭嘉其实不擅长谋略而擅长决断”“郭嘉才能没什么特别的,只是曹操特别喜欢他、特别听他的话”这些理论。凡事要实事求是。如果三国志本传明确称之为“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深通有算略”的人都不擅长谋略,那真不知道怎样才算有谋了。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07-22 14:03
                  收起回复
                    某些人也许会辩称“郭嘉不善谋指得是军事谋略”
                    曹操在给荀彧的书信中提到“其人见时事兵事,过绝於人”,郭嘉对于军事的见解过于常人,这是君主曹操在郭嘉死后的盖棺定论,不管某些人如何抨击郭嘉,事实就是从来没有史官或什么当时、后世人物认为郭嘉不擅长军事谋略的。
                    再谈谈具体例子
                    曹操速征刘备遭到很多人反对,而郭嘉却指出了实质性问题“备新起,众心未附,急击之必败”(《傅子》)。《魏书》记载这件事就更为夸张“备初谓公与大敌连,不得东,而候骑卒至,言曹公自来。备大惊,然犹未信。自将数十骑出望公军,见麾旌,便弃众而走。”拥有“众数万人”的刘备见到曹操亲自来征讨,竟然吓得直接丢弃部众而走,虽然有夸张之语,但是显然从事实来看刘备从起兵数万到败亡奔北仅旬月而已。郭嘉如不知虚实之兵要,何能支持曹操要趁此良机出兵?
                    再如最著名的曹操征讨乌桓,郭嘉提出“兵贵神速”,迅速出击蹋顿可一战而定,虽然天公不作美,但是在田畴的帮助下及时调整路线,在经过千难万险后终于也达成了目的,自此以后乌桓衰落。关于“兵贵神速”表现的军事思想详见拙作《论“兵贵神速”》,简单来说郭嘉确实通晓兵法,至少他对于先秦时兵书都颇有涉猎,最终又是郭嘉大力支持下曹操才敢于出兵而获得胜利。
                    以上征徐州、乌桓都是郭嘉鼎力支持得战役,刘备、蹋顿纵然为汉、胡之杰,各控弦数万,也是外强中干,难逃曹操一战而败的命运,说郭嘉无军事之计谋,有此二例也当噤声了。


                    IP属地:北京10楼2020-07-22 14:24
                    收起回复
                      因此,称呼郭嘉“多谋善断”毫无问题,而非什么所谓的“善断不善谋”。
                      荀攸其实虽然并未有被评价为善断,但是从事迹来看和郭嘉也差不多
                      《荀攸传》:会许攸来降,言绍遣淳于琼等将万馀兵迎运粮,将骄卒惰,可要击也。【众皆疑】。唯攸与贾诩劝太祖。太祖乃留攸及曹洪守。太祖自将攻破之,尽斩琼等。绍将张郃、高览烧攻橹降,绍遂弃军走。郃之来,【洪疑不敢受】,攸谓洪曰:“郃计不用,怒而来,君何疑?”乃受之。
                      许攸建议奇袭乌巢,众人皆疑惑,只有荀攸、贾诩力劝曹操可以为此,后来袁绍将张郃高览前来投降,曹洪不敢接受,又是留守官渡的荀攸直接打消了曹洪的顾虑。以此观之,给荀攸评价一句善断也是可以。


                      IP属地:北京11楼2020-07-22 15:03
                      回复
                        其实吧,不知道我对于这两个字的理解对不对
                        我觉得“断”是决策,是根据已有的方案拿出最佳方案;“谋”是谋划,是自己那出决策
                        就像14中的评论没有“谋”就没有“断”
                        退一步,就算是真的分开看的话,水淹下邳、坐观二袁内斗、远征乌桓、料定孙策、算定刘表等等一系列的由郭嘉本人提出来的东西(值得是别人没有说的)不都是“谋”吗?
                        (不善言辞逻辑可能有点乱)


                        15楼2020-07-28 22:59
                        回复


                          IP属地:西藏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0-10-16 14:44
                          回复
                            所谓的不善谋 只需要曹魏官方自己表郭嘉功的一句话就能打肿黑子的脸
                            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虽清治德业,殊於荀攸,而筹画所料,是其伦也。
                            军祭酒郭嘉,自从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都谋功为高了


                            青铜星玩家
                            百度移动游戏玩家均可认证(限百度账号),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18楼2023-03-05 22: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