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吧 关注:3,611,400贴子:72,951,442

高考分数陆续公布了,本人作为一名临床医学大五老学长,可以给想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高考分数陆续公布了,本人作为一名临床医学大五老学长,可以给想报考医学专业的学弟妹一点建议以及答疑。再次开贴,介绍时可能有所不全,欢迎学弟学妹们补充提问。


IP属地:德国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0-07-20 09:11回复
    1、医学出来当医生的路线是一个很稳妥,收入上限高但培养周期相对较长的一种策略。很多人都因为培养周期长而劝退,因为读到硕士博士不是所有人都熬得起的,但以我目前见到的来看,基本只有一线城市的三甲医院的热门科室才是博士起招,而一个硕士无论是回老家找个市级三甲或者选择不那么热门的专业都能找到工作,不一定要博士。
    关于不读博就没工作的谣言,实际上要看城市看医院级别看科室抢手程度,希望大家不要被长学制劝退。


    IP属地:德国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0-07-20 09:20
    回复
      2、接第一条继续说,学医至少硕士起步!一定要读到硕士毕业!能拼到博士毕业,以后找工作基本上横着走。所以对于想学医的学弟学妹来说,优先选本硕连读的5+3专业和本博连读的八年制专业,如果分不够,那也不要委曲求全选五年制的,可以退而求其次选取次一点学校的本硕连读专业!(这里不是歧视五年制哈,楼主是站在高三学子的角度表达最优的策略)
      选了五年制本科毕业不考研等于失业,考上了研究生选硕士生导师也会比那些本校的本硕连读同学晚一批次,只能选他们剩下的,极大程度的增加了选到坑科室或者坑爹导师的风险(当然要是大神有自信考的top高校的医学院,也可以考研来一场人生的跃迁)


      IP属地:德国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0-07-20 09:30
      收起回复
        3、关于医学生期末考试复习到头凸的问题,这是真的。你想好好打下医学知识基础,考出好成绩,就得去认真听课认真理解,课后复习,考前刷题。上述说的是一个学霸的学习路线,很多普通学生情况是偶尔翘课,不到期末从不复习,期末只背老师给的重点(对没错,医学期末考试都是会有重点的,保证你不会挂科),这样搞得好成绩也能维持中上游。
        两种学习方式,一种较为辛苦一种就很清闲(甚至会怀疑自己这么闲真的是在学医吗),表现出来的区别就是五年本科前者奖学金拿的多一点,后者拿的少一点或者不拿;五年后选硕士生导师的时候成绩高的选择权高一点(但只有部分导师有成绩限制,大部分选导师都是先到先得!)


        IP属地:德国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0-07-20 09:43
        收起回复
          4、想学医当医生的,不要选护理专业,临床医学和护理专业相差甚远;不建议选中医,因为我不了解中医在此不过多赘述;选择正儿八紧的临床医学5+3或者八年制是最稳妥的;
          另外医学院往往是不允许转专业进来的,你可以在大一从医学院转出去,但别想从其他专业转进来,这点需要注意。


          IP属地:德国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0-07-20 09:51
          收起回复
            5、关于医学生学制的问题在此楼展开,医学学制混乱繁多是这二三十年常有的事情了,五年制、七年制、八年制、5+3、甚至最新的九年制等等。一一介绍区别之前得先介绍硕士和博士的分类:硕士分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性硕士,博士同理;学术型偏重科研发论文,专业型偏重临床实习而论文要求低;此外最重要的一点是专业型硕士/博士能让你在毕业时拿到执业医师规范化培训证明,简称规培证,规培证在以前都是需要医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前先找个医院轮转三年才能拿到,随后才能正式成为一个医生。而现在规培证的获取直接融入了专业型硕士/博士的三年里,硬生生的节省了你三年的时间。在本人心目中:学博》专博〉专硕(远远)》学硕。有了这个基础概念,再来介绍学制会容易理解的多:
            五年制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医学本科学制,五年读出来就只能工作或考研。不推荐选。
            七年制,现在几乎全面取消,为五年本科+两年学硕的学制,出来以后没有规培证,想要直接工作得先找医院规范化培训(规培)三年(规培期间也有工资,但不多,规培完有可能留本院),才能成为真正医生,开始晋级之路。另一条路选择考专博,花三年时间既拿了规培证又拿了博士学位,逆袭的不二之选但难度略高。
            5+3学制,为五年本科+三年专硕学制,出来后获得硕士学位+规培证,可直接工作,也可以选择读学博,次一点可读专博(因为已经有规培证了,读专博性价比稍低)。
            八年制,为六年本科+两年学博(有的学校可能是5年本科+3年学博),出来后博士学位,无规培证,并且两年学博生涯往往时间不够,大部分人会选择延迟毕业一年,因此基本是九年。性价比略高于5+3,毕竟谁都能规培但不是谁都能读博的。
            九年制,我目前只听说到了南京医科大学有这个新出学制,九年帮你拿到博士+规培证,是用时最短的学制,但分数估计也出奇的高。
            理论上:九年制优于八年制优于5+3由于七年制优于五年制


            IP属地:德国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0-07-20 10:15
            收起回复
              6、关于医学院校选择问题,对于已经想学医的同学来说,最头疼的可能就是这个了。我个人的看法是选取分数高选取好学校,分数一般选取普通学校但是医学院强势的那种(也可以是专业医学高校)。如果是大神,那么肯定能选的学校又好专业又强的了。
              另外还有一点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城市!医学就业有较强的地域性,你在哪个地方上的学读的研究生,就会在那里积累更多的就业优势和人脉资源,这些优势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硕博毕业后直接留在高校的附属医院工作或者留在那个城市的其他三甲医院工作。不要小瞧这些地域优势带来的便利性,很多时候找工作轻不轻松就看你导师在这一片有没有影响力。
              所以我觉得优先选和家乡同一个省份的医学院(前提是医学院不能太差),如果家乡没有好的大学或者医学院(比如深处内陆的同学)那就尽力往大城市选吧(北京南京上海深圳成都重庆),以后留在大城市工作也是个好出路。


              IP属地:德国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0-07-20 10:38
              收起回复
                8、所以在选取一个学校的医学专业前,一定要了解清楚:
                我报考的是哪一种学制(能不能给我保底硕士)?
                你们说的这个医学院它厉害嘛(学校本身厉害吗,医学院强势吗,它所拥有的附属医院厉害吗?)
                个人优先选能读博的,在选好大学。


                IP属地:德国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0-07-20 11:06
                收起回复
                  先更到这里,有什么问题欢迎楼下补充。


                  IP属地:德国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0-07-20 12:06
                  回复
                    楼主只是一个普通医学院的学生,各位不要再问楼主的私人信息了,有什么专业相关问题,欢迎提问,楼主尽力解答。


                    IP属地:德国来自iPhone客户端25楼2020-07-20 20:54
                    回复
                      9、洗完澡继续更贴:
                      关于医学生的课程安排,一般大一上学高数、物化、英语、vb这类基础课程,大一下和大二开始接触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组织学、病理生理学等基础医学课,大三大四开始上临床课(内外妇儿神经精神眼科耳鼻喉口腔中医等等),大五被分配到学校附属医院实习一年。
                      所以从大一下开始,医学生的期末考试就变的比较劳累,平时不努力,期末火葬场,以后当了研究生导师说个基础概念都不知道是啥。
                      这些课程看似很多,实则还好,说不定隔壁法学班还在背民法典
                      每个专业期末都不容易,尤其是当你想拿奖学金时,学习压力和脱发程度都是大差不差的。


                      IP属地:德国来自iPhone客户端33楼2020-07-20 21:43
                      收起回复
                        10、关于医学生最重要几个里程碑节点:
                        1-填志愿时非长学制不选,能博则博。
                        2-本科学有余力则早进实验室早接触科研,院里哪个老师有什么科研项目找人厚着个脸皮也要去看看;至于社团、学生会楼主觉得是比较浪费时间的东西。
                        3-三年级开始提前预选导师,蹭实验室参加导师的组会,甚至在大五可以翘实习去实验室做课题。
                        4-导师的选择方面个人兴趣很重要,但导师的科研经费、平台规模等能分给你多少是极其重要的,建议选择大佬,博导,钱不说花不完也不至于窘迫的那种。也可以选择青年才俊型导师,事业上升期,博导且科研经费足够。
                        不要相信小老板能更好的带你之类的话,没钱什么也做不了,临床忙三年水个文章毕业,读博都没法读。
                        虽然可能有点心酸,但正应了那句话: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要坐在自行车上笑。
                        5-导师人品排第一位!人品差的,对学生压榨的你再有钱我也不选!(这一点应该放在第4前面)


                        IP属地:德国来自iPhone客户端35楼2020-07-20 22:02
                        收起回复
                          12、楼主看了很多学弟学妹的问题,也和一些过来人有过简单交流,在此用单独的一楼来讲些求学路上的心得(价值观),不一定符合所有人胃口,大家可以理性交流但勿喷。
                          1-关于阶级跃迁,这也是高考和大学最突出的作用了吧,就像很多父亲常说的那句话:我不希望我的小孩以后没文化跟我一样出来干着体力活拿着低工资(此处楼主无歧视体力劳动者的意图,每个劳动者都值得尊敬)。一个普通家庭出身的人通过高考,实现了从低产像中产阶级的转变,那么可以说在这一代你是成功的。
                          阶级跃迁不仅仅指代收入提升,还伴随着文化程度提升、人脉资源提升、居住城市的改善、社会声望的提升。
                          当你有了阶级跃迁这个目标后,你对你将要做的选择才会有更准确的认识,这些选择包括“我是去小城市读书还是去特大城市读书”、“我是要读个本科就回县城工作安居乐业还是老子***要干到博士”、“读研期间我是安心做临床工作呢还是把重心放在做科研发文章上”、“我选导师是凭借对科室和导师的兴趣选呢还是说冲着读博留本院留本城市的目标选”。
                          就像49楼老哥说的人生的选择很重要,几乎不会时光倒流让你重来。
                          但无论你是想安居乐业过小日子类型的还是想拼到底成为大佬实现阶级跃迁型的,楼主在这里给的建议都是:去大城市、去大平台(大导师、大医院),这样你的机会才是最多的,很多时候人生都不是编程好的,很多东西不会如期而至,安居乐业的小确幸很可能被什么意外打乱,只有机会多了,才能给你抓住,而且在大平台机会会越来越来越多,路被你走宽了。
                          第2点下一楼更,字太多了。


                          IP属地:德国来自iPhone客户端50楼2020-07-22 22:51
                          回复
                            12-2、关于找对象和结婚生子以及婚姻和事业的抉择问题。
                            很多人怕学医可能是担心以后别人都带娃了自己还没找到对象还在读书,或者好不容易研究生结婚了结果因为工资不高养不起娃。
                            以上的担心都是存在且真实的,除了家里条件稍好一点的可以帮你买了房结婚(但女孩子在结婚上压力会小很多),家境一般的就只能苦读学历。
                            但楼主私以为医生是个大后期职业,事业起来后爱情和婚姻双丰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作为一个高学历且收入不错的人设,基本不会缺对象,在大城市三十几岁结婚属实正常现象。
                            另外,无论学弟学妹们选了什么专业,楼主的建议依旧是:在爱情和事业里请选择事业,在儿女情长和个人命运里请选择命运。
                            比如不要因为女朋友/男朋友未来要在哪工作就去委屈自己的事业跟过去;不然多年以后会看当时的自己可能追悔莫及。


                            IP属地:德国来自iPhone客户端51楼2020-07-22 23:04
                            回复
                              12-3、经常找个过来人聊聊,不要用自己年轻的幻想去揣测一种事物。很多时候一个过来人的一句话能让你少走n个弯路少进n个坑。家里有学医的或者有当医生的,那是最好不过的。以后上了医学院也可以找找直系老学长学姐吃个饭,听他们吹吹牛也是很快活的一件事。


                              IP属地:德国来自iPhone客户端52楼2020-07-22 23: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