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吧 关注:31,736贴子:39,265

90%自闭症孩子挑食,70%自闭症孩子存在胃肠道问题,有人说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90%自闭症孩子挑食,70%自闭症孩子存在胃肠道问题,有人说就没有见过胃肠道完好的自闭症孩子,是真的吗?
食物不耐受、便秘、腹泻、过敏、痤疮、湿疹、免疫低下怎么办,问题在哪里,留下你的问题,我们一起探讨。
微:wpq19960705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7-01 15:45回复
    自闭症孩子胃肠道的特点:
    1.研究发现大部分自闭症孩子不能很好的消化含谷蛋白和酪蛋白的食物。
    2.因为肠壁有破损,无法消化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分解吸收脂肪和纤维矿物质(因为如果肠壁破损,哪怕是最好的食物和膳食补充剂都没有机会被分解吸收)。
    3.肠道菌群紊乱,没有益生菌的帮助,一些食物的成分根本不能被人体很好的消化吸收(给大家举膳食纤维的例子,大家知道多食用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能促进肠道蠕动,能抑制肠道炎症,但是大家并不知道膳食纤维在肠道内是如何被消化吸收的。之前我们也说到,人体消化系统根本处理不了膳食纤维,只有拥有健康的肠道菌群的肠道可以部分的降解纤维为低聚糖、氨基酸、矿物质、有机酸等营养物质来供养肠壁和身体,所以食用膳食纤维对健康肠道有益,但是对于菌群异常的肠道来说就是伤害。)
    4.因为自闭症孩子体内缺乏乳糖酶,同时缺少降解乳糖的双歧杆菌等菌种,所以存在乳糖不耐受。
    5.很多维生素和其他一些活性物质在人体内保留时间非常短暂,无法不断地供给营养。
    6.因为身体免疫功能低下,肠壁淋巴细胞大大减少,使得肠壁缺少了保护。
    肠道菌群状态对身体免疫系统的有效运作极其重要。免疫系统缺乏抵抗力,肠道菌群遭到破坏,使产生免疫球蛋白A的细胞大量减少,制造免疫球蛋白的能力大大降低,从而大大削弱肠道保护自己的能力。肠道健康与身体免疫力是相辅相成的。
    当然还有其他症状,这里不在列举。至于为什么会有这些症状,后面后时间给大家分享。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7-02 08:51
    回复
      很多家长问我,自闭症是不是食物不耐受引起的,其实食物不耐受不会引发自闭症,自闭症的成因并不是因为食物不耐受,而食物不耐受会影响情绪,因为身体不舒服会让孩子容易激动暴躁。但是自闭症很多孩子都有食物不耐受,如果食用了不耐受的食物,孩子情绪和身体状况会出现许多问题,自闭症孩子大多对小麦的麦胶蛋白、牛奶中的酪蛋白不耐受。当他们禁食不耐受的食物后,大多数人的皮肤炎症会消退,也不再像以前那么兴奋性了,语言、认知和理解力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7-02 11:25
      回复
        在食物不耐受中为什么牛奶不耐受的闭娃最多?
        其实90%的中国人口是缺少乳糖降解酶的,也就是说,以遗传学的角度来说,90%的国人是无法消耗牛奶的。
        如果我们宿主的基因缺失了乳糖降解酶,那我们只能够依靠肠道的双歧杆菌,来进行降解我们的乳糖。
        我们发现,如果双歧杆菌的含量更高,那么他们的奶制品的摄取量也相应的更高。说明我们的肠道菌群能够补充我们基因的缺陷,与我们基因组取长补短,共同影响我们的饮食代谢。
        自闭症孩子肠道内缺乏双糖酶以及双歧杆菌,不能及时将双糖降解成单糖,吸收利用。这样,乳糖就成为了肠道病原菌、念珠菌、病毒等的美食了。这些致病菌多了以后,不仅破坏肠壁,形成肠漏,而且产生的毒素也会扩散到肠道外的血液里,进入大脑,损害神经系统。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7-02 15:58
        回复
          很多自闭症孩子的消化道问题开始于断奶用配方奶粉替代母乳或开始引入辅食的时候。很多时候,家长能清晰地记得孩子在第二年开始发生腹泻或便秘。再回想就会记起孩子在第一年发生过肠绞痛、呕吐(食物倒流)或其他消化道问题。有些患者并没有孩童时期孩童时期的消化道疾病史,消化道问题是在后期因为一些损害健康的事件引起的。
          在出生第二年,很多孩子开始挑食,他们吃的食物很有限,通常是含淀粉的食物,而且对甜食尤其偏好,不喜欢吃蔬菜水果、鱼、肉、鸡蛋等。
          自闭症孩子大便大部分不正常,他们经常便秘或者腹泻或者便秘和腹泻交替发生。闭娃的大便经常会有非常重的、令人不舒服的气味,有时候大便会非常稀,有泡沫,不成形,憋不住。有的时候大便会非常酸,还会刺激穿纸尿裤的孩子的皮肤;有的孩子大便暗淡发白,能漂浮在水面上,这种现象说明 孩子无法消化脂肪;有的孩子有严重的便秘,导致大便粗大干结,排便疼痛,导致孩子害怕排便,从而让情况更糟糕。很多家长并没有注意到孩子的排便异常,可能只知道孩子胃肠积气和胀气。有时候孩子有睡眠问题,家长并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当胃肠积气放出来或者挪动到肠胃的其他位置后,疼痛消失,孩子就安静下来了。
          因为孩子不能用语言很好的表达,他们通过其他方式表达给父母,比如自我刺激、自我破坏、发脾气、拒绝进食等,为缓解腹部的不适,很多闭娃会摆出很多奇怪的姿势,通常还会用坚硬的家具抵住肚子。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7-03 08:45
          回复
            在补充一点,有的孩子大便只有一点渗出物,不能排空直肠,原因在于大量旧的、压实了的粪便黏附在肠道壁上。在一些公开发表的研究报道中曾经提到过,当一些自闭症孩子经过检查、X光显影发现他们的消化道有粪便压实的状况。这些粪便待在那里长达数月之久,形成各种寄生虫、细菌、真菌以及病毒繁殖生长的发酵腐败环境,不断地产生毒素,进入到孩子的血液当中。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摄入的新的食物只能在一个狭窄的大便通道中渗入,所以孩子的大便就形成了渗出物的情况。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07-03 13:56
            回复
              导致癫痫的因素:
              发烧、肾或肝衰竭、电解液不平衡、低血糖、缺氧、血钙低、激素异常、代谢过程中各种错误、开始吃某种药、断药、创伤、脑瘤、大脑血管畸形、中风和毒素。在自闭症儿童中,癫痫是很常见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07-04 17:14
              回复
                常用抗癫痫药物:丙戊酸钠:用于对付全面性癫痫及其综合征。
                卡马西平:对付部分行癫痫及其综合征。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07-07 08:55
                回复
                  我们建了一个孤独症的群,想进的朋友私聊我,拉你们进群!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07-08 09:06
                  收起回复
                    丙戊酸钠有一长串的不良反应:消化问题、恶心、运动失调、颤抖、掉头发、食欲增加、体重增长、凝血功能问题、皮疹、胰腺炎、血细胞异常。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0-07-09 08:37
                    回复
                      在胃肠道里有一个很伟大的、值得我们探索的系统,我们的人体除了皮肤和其他,这个系统可以占到80%这样一个体量,那就是微生物系统,它包括了细菌、病毒、真菌还有其他的,我们习惯叫肠菌。正式这样的系统,它所引起的疾病涵盖了人类大约65%的疾病,像自闭症这样的神经发育障碍正是其中之一。
                      肠道菌群其实就是以神经递质、还有它们产生的代谢产物或者一些生物毒素,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等这样一个高速通道,最终作用在大脑,引起了发育异常,导致自闭症,这就是这些菌群的力量!
                      人体肠道的微生物中,超过99%都是细菌,这些数目庞大的细菌大致可分为有益菌、有害菌和中性菌三类。
                      有害菌,数量一旦失控大量生长,就会引发多种疾病,产生致癌物等有害物质,或者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中性菌,是具有双重作用的细菌,如大肠杆菌、肠球菌等,在正常情况下有益,一旦增殖失控,或从肠道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就会引起许多问题。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0-07-10 08:52
                      回复
                        肠道菌群
                        与孤独症的神秘关联
                        孤独症的孩子出现便秘等其他胃肠道症状真的不需要特别注意吗?其他正常的孩子也都有便秘等情况难道都需要做肠道菌群检测吗?
                        孤独症儿童的消化道症状也许就是由特定的肠道微生物引起的,而肠道早期定植的微生物出现异常很有可能会干扰大脑发育,引起或促进出现孤独症症状。
                        孤独症儿童大多数发病都是在3岁以内,这与婴儿肠道菌群发育过程的时间节点具有相似性,可能婴儿的大脑发育需要伴随肠道微生物的发育而完成。也许各位家长也会发现孤独症的孩子通常存在多种饮食问题,他们对味道、质地和气味等感官刺激极端敏感,并对吃的东西极其挑剔。
                        于此同时,肠道症状也很明显。61%的孤独症儿童同时伴有至少一种胃肠道症状,并且所有伴有消化道症状的儿童,情感问题都比较严重。具体来说,患有孤独症的儿童中有25%伴有腹泻,25%伴有便秘,并且胃肠道炎症影响了他们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再加上普遍挑食、厌食,他们营养不良的比例也很高。这都是因为孩子的肠道菌群已经出现紊乱了。
                        肠道菌群是人体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神经内分泌、神经免疫和自主神经系统影响大脑的发育和行为。研究人员强调了所谓的“微生物-肠-脑”轴的存在,影响着我们的情绪、行为甚至认知功能。肠道微生物群的破坏与多种神经、精神疾病密切相关,包括焦虑、抑郁、自闭症、精神分裂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等。
                        很多研究都表明,孤独症患者的肠道菌群发生了改变,而胃肠道症状与孤独症的严重程度似乎存在很强的相关性。饮食或肠道细菌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可能是引发孤独症的环境因素。
                        目前,研究人员已经鉴定出了几种与孤独症相关的肠道微生物,包括梭菌属,普氏菌属,粪球菌属,脱硫弧菌属和萨特菌属。这些菌在自闭症患者体内与正常对照组都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脱硫弧菌的数量与孤独症的严重程度有强相关性。所以,我们有充足的理由怀疑孤独症是婴儿早期肠道微生物发育异常导致的。
                        如果我们可以通过肠道微生态检测的话,分析肠道内微生物组成的菌群全面评估孩子的肠道健康,从微生物定植、营养膳食定制、运动指导等方面入手,制定精准调理方案,从而就可以改善孤独症孩子的健康情况。
                        孤独症不仅仅是一种神经或心理障碍,除了认知行为障碍和大脑发育异常,孩子往往出现全身症状,比如菌群异常,胃肠道症状,食物不耐受和慢性炎症等。
                        我们只有充分了解孩子的身体机制,对症下药,配合干预,同时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和照顾,才能使其逐渐康复。如果只一味地干预而不考虑身体因素的话,效果其实不会特别明显,而且需要的时间也会更长,所以我们还是希望家长们能够知道,孤独症并不只是神经或心理单方面的疾病,我们必须把它当成一个综合性疾病来治疗,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关于肠道菌群以及肠道菌群所对应的”粪菌移植“观看往期精彩内容。
                        所有疾病始于肠道肠道菌群移植技术及其流程
                        北京富玛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欢迎各界人士咨询合作:18631146726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0-07-27 21:16
                        回复
                          肠道健康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器官,担负了人体大部分的排毒任务,同时还承担抵御疾病的重任。
                          肠道被称为人类的第二个“大脑”。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大约99%由肠道消化,100%靠肠道吸收。
                          肠道不通导致便秘
                          人体经过一夜的内外循环,第二天早上将体内的毒素**通过大便的方式排出体外。但对于肠道不通畅的人来说,不排便会将原本应该排出体外的毒素,又会重新吸收回人体,造成宿便的累积。
                          很多人早上起来都有口臭,其实口臭真正的原因不是嘴巴,而是肠道惹的祸!是肠胃不好导致而成。
                          肠毒影响情绪
                          身体累积的毒素多,体液偏酸气血不足,使脑部细胞得不到充分的氧气和营养,思维会比较迟缓,脑筋也不灵活。还容易造成焦虑的情绪,莫名其妙地想发火,一切都是身体里压抑的毒素在作怪。
                          身体代谢障碍引起肥胖
                          很多人肥胖,并不是因为吃得太多,而是因为排的太少,身体的代谢发生障碍,导致“出不敷入”,**堆积在体内而引起的。
                          毒素不出造成失眠
                          肠道不健康,长久了会影响身体其他部位的正常功能。毒素不出,身心不畅通,就很容易造成失眠,睡眠质量也不高。
                          肠胃运作不佳使脸色变差
                          肠胃运作不佳,毒素累积,身体对营养的吸收不充分,就影响人体的气血运行。特别是女人,气血一旦不好,整个人都不好,脸色常常晦暗、长斑、长痘,这些都是身体毒素没有排除的表现。
                          肠胃不好引发精力不佳
                          肠胃不好,引起的失眠、消化不良、吸收不好等问题,都特别消耗人体的能量。“坏毛病”把身体好的东西都消耗掉了,你还拿什么去拼搏,所以往往觉得比起以前精力不足,容易疲倦烦闷。
                          维护肠道菌群平衡
                          “益生菌的作用”
                          1.维护肠道菌群平衡,维护每日肠道健康
                          在新生儿时期,肠道细菌中90%都是益生菌,而成年人肠道细菌中益生菌所占比例只有10%-15%,60岁以后比例则更低。体内益生菌占总菌数的比例直接反映肠道健康状况。
                          2.预防抗生素引起的腹泻,辅助抗生素治疗各种疾病
                          服用益生菌,能够在抗生素杀死大部分致病菌的同时作为“肠道保安”的角色。
                          分泌有机酸,过氧化氢,提升免疫球蛋白、吞噬细胞活性等短期补充可以防止抗生素引发的腹泻,长期服用可以减少服药的数量和次数,真正达到预防保健的目的!
                          3.预防旅行者腹泻,让您的旅行真正“一帆风顺”
                          旅行者腹泻最通俗的讲法就是“水土不服”,是感染性腹泻病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是由于新环境食品中“不熟悉”的细菌、病毒或者肠道寄生虫等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一组急性肠道传染病,其中80%是由细菌引起;商务出差人士、游客或是旅行团服用益生菌预防腹泻变得尤为必要!
                          4.预防便秘
                          益生菌在肠道内的大量繁衍可保持肠内PH值稳定,促进新陈代谢和B族维生素的合成,并帮助肠道蠕动,提高食物的分解吸收率,帮助消化吸收、使排便畅通。
                          5增强免疫力
                          益生菌能够定植于肠道粘膜、细胞之间形成生物屏障,这些屏障可以阻止病原微生物的定植,起着占位、争夺营养、互利共生或拮抗作用,并可以刺激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提高自然杀伤细胞(NK)的活性,增强肠道免疫球蛋白IgA的分泌,改善肠道的屏障功能;服用益生菌能有效降低伤风、流行性感冒等一般疾病的风险。
                          6.延年益寿
                          老年人由于疾病较多,所以经常服用抗生素等药物,这样会严重减少体内的益生菌数量,所以得病的老年人更加需要补充益生菌。老年人体内的益生菌只占到总菌群的1%-5%左右。每日服用益生菌,可解决老年人腹泻、便秘等常见肠胃问题及降低某些疾病的风险,增强消化吸收能力,增强免疫力。
                          7.净化
                          对于有不良饮食嗜好(酗酒,油炸等食物)的人,服用益生菌,排除体内累积的毒素,缓解精神压力,使其重新建立一个健康、平衡的生活和饮食方式。
                          8.降低血清胆固醇
                          服用益生菌可使胆固醇转化为人体不吸收的粪甾酮类物质,从而降低胆固醇水平。
                          益生菌万万不可随意补
                          既然肠道菌群如此重要,益生菌有这么多益处,是不是大家可以放心服用,越多越好呢?
                          在这里必须跟大家说明的是,有益菌和有害菌之间的界限或许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清楚。整体多样性和菌株间的相对比例才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如果比例失调,某些对健康有益的菌株也会面目狰狞起来。比如说,鼎鼎有名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能够产生维生素k,但也能引发严重的疾病;能够引发消化性溃疡的幽门螺杆菌也会正面调节胃口,这样人们才不会吃得过多。
                          益生菌好处多多可以补,但是不可随意补充,通过肠道菌群检测可以知道有益菌缺失的具体情况,针对性补充,从而达到肠道微生态的平衡状态。
                          关于肠道菌群检测以及肠道菌群所对应的”粪菌移植“观看往期精彩内容。所有疾病始于肠道肠道菌群移植技术及其流程
                          联系我们
                          微信号 :18631146726
                          北京富玛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0-07-30 20:46
                          回复




                            肠道也会抑郁吗?
                            原来肠胃的心情不好,精神状态也会不好。
                            通常情况下被临床诊断为抑郁症的症状,有持续的痛苦、不适、焦虑、躁动、疲劳、性欲低下、记忆力差 、烦躁易怒、失眠、绝望无助以及情感平淡、不知所措、陷入困境。
                            在英文里, “直觉(intuition)”的另一种说法是“gut feeling”,直译成中文就是“肠道的感觉”。最新研究表明,这种说法不仅仅是一个俗语,它还符合一定的科学道理。我们的小肠和大肠,以及在那里生活着的数万亿细菌以一种我们无法想象的力量影响着我们的情绪、焦虑症、选择,甚至还有我们的个性。
                            肠道不通导致便秘
                            肠道微生物不仅控制着身体内炎症化学物质的产生,成为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而且控制人类吸收欧米伽-3脂肪酸等营养物质以及制造与心理健康息息相关的维生素的能力。
                            肠毒影响情绪
                            在20世纪初,科学家和临床医生就已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认为肠道生产的有毒化学物质会影响人的情绪和大脑健康。80多年前,一组科学家团队写道:“人们很难相信所有精神疾病都具有一个基本的致病因素,那就是肠道中出现的有毒条件。”
                            肠道菌群与喜怒哀乐
                            开心我就笑,难过我就哭,这些喜怒哀乐的情绪是我们认为的人之常情,但其实这些情绪和肠道息息相关。例如,有的人在处于紧张的状态时,常会出现肠胃不适的反应,明明没有什么糟糕的事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等,多与肠道有关。
                            毒素不出造成失眠
                            实验发现,抑郁症患者与健康群体的粪便菌群存在很大差异,前者的菌群多样性和丰度有所下降,其中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含量增高,而厚壁菌门含量降低。
                            有学者把抑郁症患者和健康人的粪便菌群分别移植到无菌(没有肠道微生物)小鼠体内,发现接受抑郁症患者粪便菌群的小鼠出现快感缺失、焦虑样行为增加,其表现与提供了菌群的抑郁症患者的症状一致。
                            肠胃运作不佳使脸色变差
                            澳大利亚有一名29岁的女性双相障碍患者,曾因10次抑郁、躁狂及精神病学症状入院治疗,经过相当多的药物治疗,疗效都不理想。
                            后来,医生建议她接受粪菌移植的方法(粪菌来自其丈夫,他无精神疾病史且体型苗条)
                            这个患者接受了9次粪菌移植治疗后,再无出现抑郁症状和躁狂症状,且体重下降了33公斤。
                            所以抑郁症可能是一种肠道疾病
                            关于肠道菌群检测以及肠道菌群所对应的”粪菌移植“观看往期精彩内容。所有疾病始于肠道 肠道菌群移植技术及其流程
                            联系我们
                            电话18631146726(微信同步)
                            北京富玛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0-08-04 14:24
                            回复
                              皇家墨尔本理工学院资深作者和副教授希尔-雅丁曾表明:“我们知道大脑和肠道共享许多相同的神经元,现在我们首次确认它们也共享自闭症相关的基因突变。” 根据研究调查显示,多达90%的自闭症患者患有肠道问题,自闭症儿童与肠道菌群健康且平衡的神经型相比,肠道细菌多样性较差。某些微生物,例如乳酸杆菌,产生的代谢产物,例如SCFA和毒素代谢产物,可以穿过肠道从⽽而影响大脑功能 。因此,肠道也被称为人的 “第⼆大脑”。寄居在肠道⾥的细菌不仅可以调节肠蠕动和肠黏膜对营养成分的吸收效率,还可以影响人的行为、思维、记忆和情绪。中枢神经系统和肠道之间,通过神经递质,细胞因子以及细菌代谢产物,进⾏着有效的双向交流。而肠道菌群移植,Microbiota Transfer Therapy(简称MTT),就是希望⽤粪便中健康的菌群,代替不利于健康的菌群, 从而达到缓解和治疗⾃闭症的目的。
                              2017年,由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组织开展的一项名为“微生物转移疗法改变肠道生态系统,改善肠胃和自闭症症状”的开放性研究,为肠道菌群移植治疗自闭症打下了基础,并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
                              该设计是一项开放性临床试验,涉及18名ASD儿童(7至16岁)。 作为对照组,招募了20名没有胃肠道疾病的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儿童,这些儿童被监测18周但未接受治疗。
                              该试验包括10周的微生物群转移治疗(MTT)和治疗停止后的8周随访观察期。 示意图的时间轴表示在MTT(顶部)期间进行的一系列处理,样品收集和GI /行为评估的频率(底部分别为绿色和紫色的神经型和ASD组)
                              治疗开始到结束,平均GSRS评分下降了82%,甚至在治疗停止后8周仍保持了改善(比基线降低了77%) [GSRS: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 Rating Scale 胃肠症状等级量表] 除儿童肠胃症状得到了改善之外,在进行粪菌移植之后,自闭症症状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善。 通过PGI-II评估,试验检测了17种与ASD相关的症状,显示治疗期间有明显改善,治疗结束后8周无任何逆转。CARS评分(ASD的核心症状评分)从治疗开始到结束降低了22%,而在没有治疗的8周后降低了24%(相对于基线)。
                              总之,这些试验表明,粪菌移植在7至16岁的ASD儿童中是安全且耐受性良好的,并且可以显著改善肠胃疾病和自闭症相关症状。与这些临床改善相吻合的是,来自供体的微生物群和噬菌体似乎已经至少部分地植入了受体中。
                              北京富玛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可以评论区私信评论留言了解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0-08-06 09: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