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江上日月。本公众号不定期发布考博经验和经济金融热点知识,欢迎大家关注!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0sCzpyiFdCZ9dLRnjIQJ-A
我们只谈干货。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
第一,为什么要考取博士?
第二,为什么选择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第三,心态建设。
第四,备考方案。(这里只谈笔试环节)
一、首先谈谈选择读博的原因。我认为读博的好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寻求内在的提升,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和研究能力;二是获得良好的发展机会;三是一定程度上增加与人交往对方的认可度,扩充社交圈。缺点是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从时间成本考虑,在职读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受疫情冲击就业等因素影响,今年博士研究生名额预计可能会扩招,备考的同学需抓紧准备。
二、为什么选择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社科院大学的前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声誉,这里不做赘述。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社科院大学允许在职读全日制博士,这在北京高校非常罕见(现在清北人三校几乎都不允许了),为在职人士提供了提升自己的机会。而且社科大选拔方式目前主要为统一考试制,相较于其他大多数学校采取的申请-考核制,为没有较多论文成果的考生提供了读博的机会。(不了解考试制和申请考核制的同学请自行百度)学校具体介绍和报名方式详见官网。部分报名材料需要单位人事盖章,应尽早准备。社科院老师人都很好,可在官网找联系方式,发邮件与想要报考的导师提前沟通。
三、如果读了前两条,你决定考博了,我们下面谈谈心态建设。
我不赞同裸考或者准备不充分的心态,例如有人认为我第一年试试水,第二年再认真准备。原因也包括两方面:最主要的原因是未来考博的竞争会更加激烈。社科大已经建立了本科硕士博士一体化的招生体系(以前社科院研究生院不招本科生),以后有可能会像国内其他高校一样,有本校保送博士的指标,占用一部分招生名额。同时现在高校博士招生逐渐转向申请考核制,未来手里没有较多论文成果的考生考取博士的难度可能会加大。疫情期间大家有充分的时间准备考试。
我认为做事情一开始就要认真对待,一次通过,这样既省时省力,还容易获得成就感。我在去年12月报名后就开始准备,备考时间约为两个半月,我每天下班后晚上、周末都呆在图书馆复习,过年时间也抓紧准备,保证一定的准备时间和效率是至关重要的。
四、备考方案:考试科目包括经济学,英语和专业课二(金融学)。其中经济学和英语是大多数考生都要考的,专业课二根据报考专业而定。
首先谈谈备考经济学。经济学是相对容易提升总分的一个科目,特别是与难度较大的英语比较。社科院是我国国家高端智库之一,老师们的研究方向比较关注经济时事热点。根据我个人的看法,经济学考试难度不大,要学会用经济学原理解释当前时事政策。推荐备考书主要为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以及逄锦聚的政治经济学,此外可以参考余永定老师的西方经济学教材。
我的建议是先通读一遍高鸿业经济学教材的主要知识点,注意理解和运用(如学会用IS-LM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解释宏观政策,考试作答中要多运用公式和图表)。然后把近些年题目做上一遍,针对错题巩固复习。此外,要多关注经济学时事热点,思考如何用经济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关注社科院各所和老师的微信公众号,定期收藏和摘要,着重理解老师分析问题的逻辑。如果实在找不到分析框架,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角度分段作答,也可以从公式入手,如总需求公式AD=C+I+G+(X-M)、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Y=a^x*b^(1-x)—(0<x<1)等,宏观政策改变了其中的哪些变量,起到了哪些作用。再说一遍,记住多画图和运用公式!
文章剩余部分的阅读请关注公众号:江上日月。谢谢!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0sCzpyiFdCZ9dLRnjIQJ-A
我们只谈干货。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
第一,为什么要考取博士?
第二,为什么选择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第三,心态建设。
第四,备考方案。(这里只谈笔试环节)
一、首先谈谈选择读博的原因。我认为读博的好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寻求内在的提升,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和研究能力;二是获得良好的发展机会;三是一定程度上增加与人交往对方的认可度,扩充社交圈。缺点是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从时间成本考虑,在职读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受疫情冲击就业等因素影响,今年博士研究生名额预计可能会扩招,备考的同学需抓紧准备。
二、为什么选择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社科院大学的前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声誉,这里不做赘述。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社科院大学允许在职读全日制博士,这在北京高校非常罕见(现在清北人三校几乎都不允许了),为在职人士提供了提升自己的机会。而且社科大选拔方式目前主要为统一考试制,相较于其他大多数学校采取的申请-考核制,为没有较多论文成果的考生提供了读博的机会。(不了解考试制和申请考核制的同学请自行百度)学校具体介绍和报名方式详见官网。部分报名材料需要单位人事盖章,应尽早准备。社科院老师人都很好,可在官网找联系方式,发邮件与想要报考的导师提前沟通。
三、如果读了前两条,你决定考博了,我们下面谈谈心态建设。
我不赞同裸考或者准备不充分的心态,例如有人认为我第一年试试水,第二年再认真准备。原因也包括两方面:最主要的原因是未来考博的竞争会更加激烈。社科大已经建立了本科硕士博士一体化的招生体系(以前社科院研究生院不招本科生),以后有可能会像国内其他高校一样,有本校保送博士的指标,占用一部分招生名额。同时现在高校博士招生逐渐转向申请考核制,未来手里没有较多论文成果的考生考取博士的难度可能会加大。疫情期间大家有充分的时间准备考试。
我认为做事情一开始就要认真对待,一次通过,这样既省时省力,还容易获得成就感。我在去年12月报名后就开始准备,备考时间约为两个半月,我每天下班后晚上、周末都呆在图书馆复习,过年时间也抓紧准备,保证一定的准备时间和效率是至关重要的。
四、备考方案:考试科目包括经济学,英语和专业课二(金融学)。其中经济学和英语是大多数考生都要考的,专业课二根据报考专业而定。
首先谈谈备考经济学。经济学是相对容易提升总分的一个科目,特别是与难度较大的英语比较。社科院是我国国家高端智库之一,老师们的研究方向比较关注经济时事热点。根据我个人的看法,经济学考试难度不大,要学会用经济学原理解释当前时事政策。推荐备考书主要为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以及逄锦聚的政治经济学,此外可以参考余永定老师的西方经济学教材。
我的建议是先通读一遍高鸿业经济学教材的主要知识点,注意理解和运用(如学会用IS-LM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解释宏观政策,考试作答中要多运用公式和图表)。然后把近些年题目做上一遍,针对错题巩固复习。此外,要多关注经济学时事热点,思考如何用经济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关注社科院各所和老师的微信公众号,定期收藏和摘要,着重理解老师分析问题的逻辑。如果实在找不到分析框架,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角度分段作答,也可以从公式入手,如总需求公式AD=C+I+G+(X-M)、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Y=a^x*b^(1-x)—(0<x<1)等,宏观政策改变了其中的哪些变量,起到了哪些作用。再说一遍,记住多画图和运用公式!
文章剩余部分的阅读请关注公众号:江上日月。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