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食吧 关注:14,357贴子:189,439
  • 0回复贴,共1

宏渡法师 | 经常发出慈善的心就是每天在布施 比如说。有一位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宏渡法师 | 经常发出慈善的心就是每天在布施
比如说。有一位要饭的乞丐。向你讨要。请问。如果你给了他一定的财物。这种条件下。是你度他呢?还是他度你?你们想一想。谁度谁?(众师兄都回答:他度我。)可惜啊。可惜。明知道他在度我。你还是不给。还是吝啬。这就不是证到。是悟到了。而没有证到。明白这个道理。你不愿意去布施。那就是没有证到这个境界。这是画饼充饥。
那么从根本上来讲。实在不能说是谁度谁。他需要财物。你给了他。算得上你救济了人家一回。同时。反过来。因他的出现呢。也度了你的悭贪之心。这都是相互的。所以。佛菩萨不舍众生。有很大的利益。那么行菩萨道者。最高境界。是若无其事度众生。《法华经》上讲“随顺行大道”。要随顺行大道。在生活中。如果遇到一些事情。随心随力帮助一下。发善心。这个叫随缘。不是说。你要专门找个地方。要到很远的地方。我到那里去施舍。到那里去施恩。这才叫行善。不是的。这叫执着。东南西北都有苦难。在你生活周围都有苦难的人。
日常生活中。常发善心。都是布施。你布施财物叫善举。善举可能是一回二回。但是你的善心呢?你常发吗?你们回答。你们有没有常发善心?善举和善心是两回事情噢。有的人是有善心没有善举。有的人是有善举没有善心。经常忘掉那个善心。那个慈善的心。经常发出慈善的心。就是每天在布施。你发慈善心。在周围。一百由旬。都有很多众生。因为你的善心而快乐。你自己无法感受到。他们能够感受到。如果一个人莫名其妙发怒。烦恼。恼害众生。那么在一百由旬内。有很多众生因为你的恼火。怒火。点燃他的怒火和嗔恨。
所以说。慈善心是我们的财富。是宝藏。有没有钱财。那是随缘。布施钱财是帮助我们发善心。你看。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有没有给你送财来呀?有没有给你送钱来?他已经慈悲圆满了。他这个慈悲心时时现前。就是在度众生。他在因地。就是修这个布施持戒。度自己。令自己慈悲心、慈善心。时时刻刻显发。
——摘自宏渡法师《金刚经》讲记第77讲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6-10 14:3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