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吧 关注:84,654贴子:717,086

90%自闭症孩子挑食,70%自闭症孩子存在胃肠道问题,有人说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90%自闭症孩子挑食,70%自闭症孩子存在胃肠道问题,有人说就没有见过胃肠道完好的自闭症孩子,是真的吗?
食物不耐受、便秘、腹泻、过敏、痤疮、湿疹、免疫低下怎么办,问题在哪里,留下你的问题,我们一起探讨。
微:wpq19960705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6-09 21:29回复
    自闭症孩子胃肠道的特点:
    1.研究发现大部分自闭症孩子不能很好的消化含谷蛋白和酪蛋白的食物。
    2.因为肠壁有破损,无法消化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分解吸收脂肪和纤维矿物质(因为如果肠壁破损,哪怕是最好的食物和膳食补充剂都没有机会被分解吸收)。
    3.肠道菌群紊乱,没有益生菌的帮助,一些食物的成分根本不能被人体很好的消化吸收(给大家举膳食纤维的例子,大家知道多食用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能促进肠道蠕动,能抑制肠道炎症,但是大家并不知道膳食纤维在肠道内是如何被消化吸收的。之前我们也说到,人体消化系统根本处理不了膳食纤维,只有拥有健康的肠道菌群的肠道可以部分的降解纤维为低聚糖、氨基酸、矿物质、有机酸等营养物质来供养肠壁和身体,所以食用膳食纤维对健康肠道有益,但是对于菌群异常的肠道来说就是伤害。)
    4.因为自闭症孩子体内缺乏乳糖酶,同时缺少降解乳糖的双歧杆菌等菌种,所以存在乳糖不耐受。
    5.很多维生素和其他一些活性物质在人体内保留时间非常短暂,无法不断地供给营养。
    6.因为身体免疫功能低下,肠壁淋巴细胞大大减少,使得肠壁缺少了保护。
    肠道菌群状态对身体免疫系统的有效运作极其重要。免疫系统缺乏抵抗力,肠道菌群遭到破坏,使产生免疫球蛋白A的细胞大量减少,制造免疫球蛋白的能力大大降低,从而大大削弱肠道保护自己的能力。肠道健康与身体免疫力是相辅相成的。
    当然还有其他症状,这里不在列举。至于为什么会有这些症状,后面后时间给大家分享。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6-10 09:37
    回复
      很多家长问我,自闭症是不是食物不耐受引起的,其实食物不耐受不会引发自闭症,自闭症的成因并不是因为食物不耐受,而食物不耐受会影响情绪,因为身体不舒服会让孩子容易激动暴躁。但是自闭症很多孩子都有食物不耐受,如果食用了不耐受的食物,孩子情绪和身体状况会出现许多问题,自闭症孩子大多对小麦的麦胶蛋白、牛奶中的酪蛋白不耐受。当他们禁食不耐受的食物后,大多数人的皮肤炎症会消退,也不再像以前那么兴奋性了,语言、认知和理解力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06-10 21:36
      回复
        在食物不耐受中为什么牛奶不耐受的闭娃最多?
        其实90%的中国人口是缺少乳糖降解酶的,也就是说,以遗传学的角度来说,90%的国人是无法消耗牛奶的。
        如果我们宿主的基因缺失了乳糖降解酶,那我们只能够依靠肠道的双歧杆菌,来进行降解我们的乳糖。
        我们发现,如果双歧杆菌的含量更高,那么他们的奶制品的摄取量也相应的更高。说明我们的肠道菌群能够补充我们基因的缺陷,与我们基因组取长补短,共同影响我们的饮食代谢。
        自闭症孩子肠道内缺乏双糖酶以及双歧杆菌,不能及时将双糖降解成单糖,吸收利用。这样,乳糖就成为了肠道病原菌、念珠菌、病毒等的美食了。这些致病菌多了以后,不仅破坏肠壁,形成肠漏,而且产生的毒素也会扩散到肠道外的血液里,进入大脑,损害神经系统。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06-11 17:07
        回复
          很多自闭症孩子的消化道问题开始于断奶用配方奶粉替代母乳或开始引入辅食的时候。很多时候,家长能清晰地记得孩子在第二年开始发生腹泻或便秘。再回想就会记起孩子在第一年发生过肠绞痛、呕吐(食物倒流)或其他消化道问题。有些患者并没有孩童时期孩童时期的消化道疾病史,消化道问题是在后期因为一些损害健康的事件引起的。
          在出生第二年,很多孩子开始挑食,他们吃的食物很有限,通常是含淀粉的食物,而且对甜食尤其偏好,不喜欢吃蔬菜水果、鱼、肉、鸡蛋等。
          自闭症孩子大便大部分不正常,他们经常便秘或者腹泻或者便秘和腹泻交替发生。闭娃的大便经常会有非常重的、令人不舒服的气味,有时候大便会非常稀,有泡沫,不成形,憋不住。有的时候大便会非常酸,还会刺激穿纸尿裤的孩子的皮肤;有的孩子大便暗淡发白,能漂浮在水面上,这种现象说明 孩子无法消化脂肪;有的孩子有严重的便秘,导致大便粗大干结,排便疼痛,导致孩子害怕排便,从而让情况更糟糕。很多家长并没有注意到孩子的排便异常,可能只知道孩子胃肠积气和胀气。有时候孩子有睡眠问题,家长并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当胃肠积气放出来或者挪动到肠胃的其他位置后,疼痛消失,孩子就安静下来了。
          因为孩子不能用语言很好的表达,他们通过其他方式表达给父母,比如自我刺激、自我破坏、发脾气、拒绝进食等,为缓解腹部的不适,很多闭娃会摆出很多奇怪的姿势,通常还会用坚硬的家具抵住肚子。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06-12 09:20
          回复
            在补充一点,有的孩子大便只有一点渗出物,不能排空直肠,原因在于大量旧的、压实了的粪便黏附在肠道壁上。在一些公开发表的研究报道中曾经提到过,当一些自闭症孩子经过检查、X光显影发现他们的消化道有粪便压实的状况。这些粪便待在那里长达数月之久,形成各种寄生虫、细菌、真菌以及病毒繁殖生长的发酵腐败环境,不断地产生毒素,进入到孩子的血液当中。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摄入的新的食物只能在一个狭窄的大便通道中渗入,所以孩子的大便就形成了渗出物的情况。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06-13 10:32
            回复
              有关药物对于癫痫作用与不良反应,欢迎家长们进来围观探讨
              30%的自闭症孩子伴有癫痫的发作。有些会癫痫大发作,有些存在各种不同的不自主的动作,如抽搐和痉挛,有的会摆动头或者间歇性的摇晃整个身体,或者是一些紧张不安的动作。癫痫各种各样,且分类广泛复杂。除此之外,有很多病症看上去很像癫痫,但并非真的癫痫,如神经过敏、早期婴儿良性肌阵挛、阵发性倾斜、婴儿胃食管反流、发抖、惊吓病、阵发性眩晕、抽动、阵发性手舞足蹈、伪癫痫、焦虑状态、药物引起的肌张力障碍、突然休克、突发昏厥、血管迷走神经性昏厥、简单的晕倒、偏头痛、猝睡症、摆头、夜惊等等。
              药物对癫痫的作用:
              抗癫痫药物的作用机制是抑制大脑活动,药物既不能治愈疾病也不能阻止癫痫症的易感性。药物并不是对人人都有效,药物一般可以一定程度的控制癫痫症(大约70%),但同时有不良反应。如果年龄比较小的孩子长时间服用这类药物,会导致诸多不良反应并影响孩子的智力和身体发育。除此之外,因为这类药物会抑制大脑的活跃,导致孩子在学习和社交方面很难做好,性格也会发生改变。这些孩子往往嗜睡,即使在清醒的时候也是昏昏沉沉的。有太多父母描述说他们的孩子长期吃药后无精打采。这种治疗方式就是锁住家长,父母和孩子经常回到医生那里。很多患者的癫痫发作也只是得到部分控制,也有些患者的癫痫发作并不能得到控制,反倒改变了性格,变得更严重。如果药物无效,患者就会被推荐去做大脑手术或者去做迷走神经刺激。wpq19960705
              后面给大家一一介绍各类药物的影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06-30 11:32
              回复
                导致癫痫的因素:
                发烧、肾或肝衰竭、电解液不平衡、低血糖、缺氧、血钙低、激素异常、代谢过程中各种错误、开始吃某种药、断药、创伤、脑瘤、大脑血管畸形、中风和毒素。在自闭症儿童中,癫痫是很常见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0-06-30 16:21
                回复
                  常用抗癫痫药物:丙戊酸钠:用于对付全面性癫痫及其综合征。
                  卡马西平:对付部分行癫痫及其综合征。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0-07-01 14:35
                  回复
                    丙戊酸钠有一长串的不良反应:消化问题、恶心、运动失调、颤抖、掉头发、食欲增加、体重增长、凝血功能问题、皮疹、胰腺炎、血细胞异常。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0-07-01 15:37
                    回复
                      在胃肠道里有一个很伟大的、值得我们探索的系统,我们的人体除了皮肤和其他,这个系统可以占到80%这样一个体量,那就是微生物系统,它包括了细菌、病毒、真菌还有其他的,我们习惯叫肠菌。正式这样的系统,它所引起的疾病涵盖了人类大约65%的疾病,像自闭症这样的神经发育障碍正是其中之一。
                      肠道菌群其实就是以神经递质、还有它们产生的代谢产物或者一些生物毒素,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等这样一个高速通道,最终作用在大脑,引起了发育异常,导致自闭症,这就是这些菌群的力量!
                      人体肠道的微生物中,超过99%都是细菌,这些数目庞大的细菌大致可分为有益菌、有害菌和中性菌三类。
                      有害菌,数量一旦失控大量生长,就会引发多种疾病,产生致癌物等有害物质,或者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中性菌,是具有双重作用的细菌,如大肠杆菌、肠球菌等,在正常情况下有益,一旦增殖失控,或从肠道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就会引起许多问题。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0-07-02 08:49
                      回复
                        研究指出,身体强壮的人肠道内有益菌的比例可达到70%,普通人是25%,便秘人群减少到15%,而癌症病人肠道内益生菌的比例只有10%。
                        对于自闭症患者来说,目前的研究发现,与正常儿童相比,自闭症儿童肠道菌群中具有更多的厌氧菌,主要包括梭菌属细菌、脱硫弧菌属细菌、萨特菌属细菌、酵母菌等等,这些有害菌会对大脑发育造成损伤。
                        梭菌属细菌可以产生神经毒性物质,它释放的神经毒素通过迷走神经传入中枢神经系统, 抑制神经递质释放,从而引起自闭症的表现。
                        大约50%的自闭症儿童肠道中可检测到脱硫弧菌,它能引起硫代谢异常,它的代谢产物硫化氢可以直接对肠上皮细胞诱发炎症、产生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通过免疫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作用到中枢神经引起大脑发育障碍。
                        超过50%的伴有胃肠功能障碍的自闭症儿童肠道中存在萨特菌,而正常人几乎没有。萨特菌能抵抗胆碱,而胆碱这种物质作为一种必须营养素,它能帮助传递神经冲动,处理学习、记忆和睡眠过程,所以自闭症儿童的认知和睡眠障碍很有可能与萨特菌有关。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0-07-02 11:24
                        回复
                          截至目前,根据研究表明,自闭症儿童因为神经发育障碍,其病症表现不仅体现在语言、行为、偏好等宏观方面,而且在肠道微生态和微量元素等微观方面也存在异常。就其治疗而言,需要根据肠菌检测与头发微量元素检测的结果,将粪微生态制品、调节微量元素等营养素的益生元以及针对性的康复训练相结合,如此将有望达到更好地治疗效果。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0-07-02 15:58
                          回复
                            当孩子被确诊自闭症或者疑似自闭症时,家长的天都塌了,家长自己也变的焦虑、多疑、无助,这样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但是闭娃家长们必须清醒,要明白,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个道理,我们对于一件事情或者一个事务的接受度常用因人而异来形容,证明社会是允许special存在的,每个人都是一个复杂的个体,而不是简单的机器,不能用一个标准衡量所有的孩子;咱们上学的时候,有人考满分,有人不及格,如果按分数来判定,有多少人会被打入废材的行列,但是现在大家不也都结婚生子,不也过的挺好吗!用量表来测试评定一个孩子,把一个两三岁的孩子判死刑,不知道大家怎么看,我觉得挺扯的!
                            当家长发现孩子的异常,家长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更不能表现出自己 的焦虑,否则,你会把焦虑的情绪传递给孩子,从内心接受孩子的不完美,不论孩子什么状态,他都是父母的宝贝,都是我们的心头肉!
                            孩子表现出症状,家长的心态调整非常重要,调整好心态后就要找原因,很多家长在到底是不是真正的自闭症这个问题上浪费时间,是不是真的自闭症真的不重要,只要孩子有症状我们都要找原因,对症治疗。我们要从自身的性格行为,教养方式,喂养方式以及所处的环境等进行分析,比如很多家长为图省事,直接把手机扔给孩子玩,而孩子对手机上瘾以后可能对其他事物都不感兴趣了,也不愿跟其他人交流了,这对孩子的语言有影响吗?我认为是有的,不论哪项技艺都是要不断地练习才会精进,而如果孩子连练习的机会和欲望都没有了,又何谈精进呢?换个角度,假如在农村,一个院子里有很多同龄的孩子一起玩,孩子是否会出现语言迟缓的症状呢(以上举例只是从症状出发,并没有说是真正意义上的自闭症),所以,当孩子出现症状,家长第二件事就是找原因,从自身找原因,从教养方式找原因,从喂养方式找原因,从环境进行分析,所有能够影响孩子的因素我们都要去排除,有的症状可能会随着我们喂养方式或者环境等因素的改变而消失。
                            接下来就是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首先,我们要排除孩子的病理障碍,很多家长不理解,其实很简单,就像大人生病脾气暴躁一个道理,孩子很多的问题行为是病理障碍造成的,比如很多孩子会有挑食的行为,可能是肠菌紊乱导致胃肠道对某些食物不消化吸收,从而导致挑食的行为,这是一个恶行循环,长期挑食势必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引起体力、智力低下;很多闭娃有便秘、腹痛腹泻等症状,或者其他很多症状,这些症状表明,孩子可能正受着生理病痛的折磨,常说因果,孩子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果,那因呢?
                            很多人认为孤独症是遗传,是基因问题,可是目前孤独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明明家长是正常的,孩子却有交流障碍,有刻板行为,难道跟我们的大环境没有关系吗?这里我能想到的就是重金属,重金属对智力的影响,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重金属超标以及微量元素摄入不足会不会也是影响孩子的因素之一?还有其他的病理因素,这里不一一列举。孩子可能正受到病理的折磨,家长势必先把病理障碍帮孩子排除。
                            同时,家长要积极配合干预,孩子落下的内容还得补上,干预很重要,主要有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PCI(游戏与生活文化介入),ESDM早期丹佛,PRT(关键反应训练)。以上的干预方法原理都是相通的,家长要深入研究,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
                            同时,每天合理运动是必须的,合理的户外运动,多晒晒太阳,提升孩子体质。
                            综上所述,面对孩子的special,家长要坦然接受,找出原因,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对症治疗,不迷信,不放任,不拿孩子的明天做赌注!家长的陪伴永远是最贴心的办法,用心守护,我们静待花开!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0-07-03 13:55
                            回复
                              CFS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水平,并显著增加了肠道内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自闭症被归类为一种由于神经系统失调而导致的发育障碍,不能进行正常的语言表达和社交活动,常做一些刻板和重复性的动作和行为.对大量同卵双胞胎的调查研究显示,遗传和环境因素是导致自闭症的重要原因,其中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就是肠道菌群失调.多个研究的结果表明,自闭症儿童普遍在3岁前曾过度服用抗生素,而抗生素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已有大量研究报道自闭症患者的肠道菌群结构发生改变.有一项研究比较了自闭症儿童与正常儿童的肠道菌群构成,结果表明与正常儿童相比,自闭症儿童肠道菌群的多样性降低,且肠道内的普氏菌属、粪球菌属和韦荣球菌科的数量显著降低.研究者进一步考察了肠道症状、饮食构成和自闭症程度与肠道菌群改变的相关性.结果出人意料地发现,自闭症儿童肠道菌群多样性和数量的降低均与自闭症程度显著相关,而与肠道症状程度和饮食构成无关. Hsaio等人发现,自闭症模型小鼠不仅具有自闭症相关的行为,还出现了肠道渗透性增强和肠道菌群的改变,而人类肠道内共生的脆弱拟杆菌(Bacteroides fragilis)能够恢复自闭症小鼠正常的肠道渗透性和肠道菌群结构,并改善其焦虑行为、交流行为、感觉运动行为和重复刻板行为.肠道菌群可能通过影响机体的代谢活动调控自闭症小鼠的行为,因为正常小鼠接受自闭症小鼠血浆中增高的代谢物后会出现明显的行为异常,而脆弱拟杆菌恢复代谢组正常活动的同时也改善了行为.肠道菌群的脂多糖是引发自闭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革兰氏阴性病原菌脂多糖引发的炎性反应会增大血脑屏障的通透性,使得过度的汞在小脑累积,引发自闭症.此外, LPS还会导致谷胱甘肽水平的降低,增加儿童患自闭症和共济失调等精神疾病的风险,因为谷胱甘肽是中枢重要的抗氧化剂,能够去除重金属毒性.支持这一观点的研究表明,自闭症儿童肠道内革兰氏阴性的脱硫弧菌和普通拟杆菌数量显著增多.除此之外,革兰氏阳性的梭菌也被认为可能是引发自闭症的原因.梭菌释放外毒素和丙酸盐,而丙酸盐会导致大鼠出现自闭症行为.艰难梭状芽孢杆菌产生的甲酚会降解谷胱甘肽,加重自闭症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0-07-04 08: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