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智慧论】
1.什么是智慧
我是用“现象学”的方法来还原什么是智慧,虽然最开始我并不知道什么是现象学还原。
现象学还原通俗的说就是去掉个人的评价好恶,让事物还原到原始的现象中去,然后再重新反思评价一番。比如说一个人“肤白貌美”,还原之后就剩下“肤白”,貌美不美是个人好恶就先悬置起来。
【我用现象学还原智慧的之后得到的是“和通常的思维不同却更符合人的期望”】,简单的说就是“因不同而更好”。这就是智慧。
现在我要重新反思这个还原。
首先,有没有一种东西一定不犯错且只会更好?比如逻辑思维,标准的演绎归纳。有没有可能逻辑思维有时候并不好?那肯定是有的,逻辑思维有它的对立面就是“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有时候比逻辑思维有用。既然逻辑思维做不到一直更好,就不用再讨论更多了,不同的思维一定可以找到更好的。因此,我们说一个通常被认可的观点——当精力不受制约时,【事物从不同角度思考认识会更符合人的期望。】
有一种学问一直在追求智慧,也是在寻求不同,就是哲学。
哲学在如何“不同”这方面其实做了很多了,所有的出名的哲学家,几乎都在干这样的事:寻求不同。
比如中国的老子,他诉说的是“柔弱的力量”,不是强大的力量;西方的康德,想的是对于理性本身的反思;黑格尔马克思,辩证思维,正反一起想;维特根斯坦,对于哲学表达方式“语言”的反思,等等。
哲学家这般不同的认识,都给我们提供了新的角度去理解世界,似乎让我们的认识更加全面,直到如今后现代的形成。后现代,就是众说纷纭的松散体系。
哲学所扮演的角色一直是异类,十种哲学可能得有九种是与当时的社会实际相悖的,著名哲学家往往有“网红”的结构,要么太超前,要么想复古,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找到不同。又因为是“寻求不同”,他们无法实现自己的乌托邦式设想,所以多数过的比较郁闷,这是显而易见的。当然,在古代能读书的闲人往往家资殷实,或者有一些稳定的生计。虽然也有一些更悲催的倒霉蛋,比如躲在木桶里的第欧根尼,住在疯人院靠妹妹照顾的尼采等。
其实呢,多数人或者所有人的生活都是困苦的,所以哲学在绝大多时候,在个人层面能起到给予心灵慰藉的作用(在群体上,宗教的作用更大),这是人们通常认为或吹嘘某种哲学“高尚”的原因。哲学的思维并不是天生高尚的,大多时候哲学思维并不如“通常的思维”稳定。如果通常的思维不如哲学思维稳定,那么,它就不能成为通常的思维,这是自然选择的。
那什么是“通常的思维”呢?
1.什么是智慧
我是用“现象学”的方法来还原什么是智慧,虽然最开始我并不知道什么是现象学还原。
现象学还原通俗的说就是去掉个人的评价好恶,让事物还原到原始的现象中去,然后再重新反思评价一番。比如说一个人“肤白貌美”,还原之后就剩下“肤白”,貌美不美是个人好恶就先悬置起来。
【我用现象学还原智慧的之后得到的是“和通常的思维不同却更符合人的期望”】,简单的说就是“因不同而更好”。这就是智慧。
现在我要重新反思这个还原。
首先,有没有一种东西一定不犯错且只会更好?比如逻辑思维,标准的演绎归纳。有没有可能逻辑思维有时候并不好?那肯定是有的,逻辑思维有它的对立面就是“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有时候比逻辑思维有用。既然逻辑思维做不到一直更好,就不用再讨论更多了,不同的思维一定可以找到更好的。因此,我们说一个通常被认可的观点——当精力不受制约时,【事物从不同角度思考认识会更符合人的期望。】
有一种学问一直在追求智慧,也是在寻求不同,就是哲学。
哲学在如何“不同”这方面其实做了很多了,所有的出名的哲学家,几乎都在干这样的事:寻求不同。
比如中国的老子,他诉说的是“柔弱的力量”,不是强大的力量;西方的康德,想的是对于理性本身的反思;黑格尔马克思,辩证思维,正反一起想;维特根斯坦,对于哲学表达方式“语言”的反思,等等。
哲学家这般不同的认识,都给我们提供了新的角度去理解世界,似乎让我们的认识更加全面,直到如今后现代的形成。后现代,就是众说纷纭的松散体系。
哲学所扮演的角色一直是异类,十种哲学可能得有九种是与当时的社会实际相悖的,著名哲学家往往有“网红”的结构,要么太超前,要么想复古,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找到不同。又因为是“寻求不同”,他们无法实现自己的乌托邦式设想,所以多数过的比较郁闷,这是显而易见的。当然,在古代能读书的闲人往往家资殷实,或者有一些稳定的生计。虽然也有一些更悲催的倒霉蛋,比如躲在木桶里的第欧根尼,住在疯人院靠妹妹照顾的尼采等。
其实呢,多数人或者所有人的生活都是困苦的,所以哲学在绝大多时候,在个人层面能起到给予心灵慰藉的作用(在群体上,宗教的作用更大),这是人们通常认为或吹嘘某种哲学“高尚”的原因。哲学的思维并不是天生高尚的,大多时候哲学思维并不如“通常的思维”稳定。如果通常的思维不如哲学思维稳定,那么,它就不能成为通常的思维,这是自然选择的。
那什么是“通常的思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