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吧 关注:160,656贴子:2,998,584

回复:《帛书老子》总纲随便写写,随便看看 首先要说一个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五六七这几章还是在对第四章,包括对前三章展开论述,所有论述都围绕着这个“一”。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0-05-27 13:14
回复
    第八章 天下有道……
    有道?无道?啥意思?要明白有道、无道必须明白《帛书老子》中的有和无,这两个字值得反复琢磨再琢磨,“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里都给了定义了,抓住了就能顺藤摸瓜。马生于郊,显然是自然状态,马是自然进化的产物,人若要“走马以粪”,那前提就是马生于郊,天地没有生出马,人如何“有”之?明白了这点,那么“知足”的问题也就有谱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20-05-27 17:05
    回复
      第九章 不出于户,以知天下………
      坐在家里就能知天下?此人乃互联网键盘侠?还是有情报网络?这样的解释比较搞笑
      “以”知天下,不出于户是前提,不出于户,就是有所守,有所守而在此基础上去认知,知天下不是知道了天下,而是去认知天下。
      在第十四章,“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同样的道理,守以知,认知的过程反反复复,我们总是不断发现不断质疑不断检验得到“真”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去认知,如果我们得到了“真”却不能坚守,还像个没头苍蝇一样嗡嗡嗡,其知弥少是必然。
      如果有一天我们在进一步认知的过程中发现以往确认的“真”不太牢靠,那就回过来推到重建,认知就在这反反复复之中。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20-05-28 12:10
      回复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戴营示白抱一,能毋离乎”,“心使气曰强”,户既是中枢,离了中枢,不是失根,就是失君,失根或失君,何以知天下?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20-05-28 13:14
        回复
          再一个角度,户既所居、所处,超越自己的认知层次,或者说脱离实际,其所见所知,相当于盲人摸象,认知必然从主观出发,主观的认知层次往往决定了所见所知,故进道如退,欲知天下,还得多在自身上下功夫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20-05-28 13:37
          回复
            第十章 为学者日益……
            为学者以自身承载学问,以学问致天下,闻道者以天下洗炼自身,以自身和天下,对于闻道者来说,不在于言,不在于行,不在于意,自身本就是天下的一部分,时时刻刻联系在一起,自身的存在就是言就是行,就是全部。不存在丝毫伪饰,为身就是为天下。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20-05-28 17:42
            回复
              員攵之有員攵,相同的句式,还有“玄之有玄”,是有不是又,很确定,員攵之有員攵,无有同員攵,”以至于无为”,还要问无为吗?上面一段已经说清楚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20-05-29 01:54
              回复
                第十一章 聖人恒无心……
                什么是聖人?聖人是自封的还是公认的?聖人对于于百省,百省不是百姓,不带社会关系属性,聖人恒无心,心虚之至也,可包容百省之心,心为感知之总枢,意之发端。之所以能包容,以其德信,德善也,德信,信之厚也,立足于德,可载万般而不仁,德善,善之上也,利而不害,长而弗寺。这里要注意,信之善之,并不是聖人与百省之间的互动,只是对聖人以百省之心为心的进一步阐述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20-05-29 12:43
                回复
                  聖人既在天下,如海纳百川,无为而百省皆属,聖人咳之,其容俞大,至柔转运致坚,建德如偷,百省自化。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20-05-29 12:55
                  回复
                    第十二章 出生,入死…………
                    出生,入死,出入什么,众眇之门?玄牝之门?自无而言,众眇之门,自有而言,玄牝之门,有无之相,玄之有玄,生也,生死之趋向各十有三,生生者,不明生死之要,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善执生者何以无死地?以其无有也,”众人皆有以,我独门元以”,是以不陷。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20-05-29 22:06
                    回复
                      第十三章 道生之,德畜之………
                      何为尊?何为贵?尊不是遵守也不是尊崇,尊是主动的,宗之与共 。贵不是高贵也不在于价值,在于重之以恒,至于物器,尊道贵徳而物器自宾,执着于物器往往不道失德。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20-05-30 13:52
                      回复
                        道生之,德畜之,德畜之,道生之,道而生德,德而明道,是谓玄德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20-05-30 13:57
                        回复
                          第十四章 天下有始……
                          天下“有”始,“有名万物之母,无名万物之始”,读帛书每个字都得斟酌,如何得其母?“恒有欲也,以观其噭”,得母,知子,复守其母,知其不可妄作,身掩于纷纷之后而不殆。不出于心门,不离于事长,终身不被困于一隅。否则终不得积厚。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9楼2020-05-30 23:29
                          回复
                            知尊道既为明,道在哪里?“道者万物之注也”,“潚呵,始萬物之宗”,”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可名於小。”柔前面已经说过,柔既容会,柔既贯通,守柔而以明照见,见而复归,其容乃大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40楼2020-05-31 10:51
                            回复
                              这章确实是难点,守其母,方能不离于枢,不离于枢,方能见小守柔,勿道于身,身央而长久,这就是常,因袭反复,众眇之要。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41楼2020-05-31 11: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