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翼,无垂尾,无平尾,无鸭翼,吊装双发(发动机暂时想象成ws15砍掉加力燃烧室,略微增大涵道比),起飞时机头竖直向上(即垂直起飞)机翼的控制舵面并非传统样子,而是在机翼后缘有一圈类似于三维矢量喷口的结构,用来改变方向,不过由于这个“矢量喷口”的工作环境相对于真正的发动机尾焰来说已经相当好了,所以不用那么追求气密,也不用防烧灼,所以结构实际上已经大为简化,即便真被地面防空火力打掉好几个叶片也不影响(角度调整范围为所有方向±45°),环形翼的下半部分覆盖有两层3mm铝合金装甲中间夹一层凯尼拉芙纤维,上半部分只有一层2mm铝合金装甲和一层凯尼拉芙纤维,但在上下部分交接处两侧各有一门35mm机炮,弹药就储存在上半圆机翼内,翼型采用亚音速的低阻翼(所以厚度应该足以装下35mm弹药),内部结构类似A-10的机翼(即有三根翼梁,只要任何一个截面上有两根是完好的就行),挂载点就在机翼外表面(即起飞时周身挂了一圈炸弹💣/导弹)由于机翼后缘十分靠后所以从侧面任何角度都无法观测到尾焰,只有正后方可以看到,动力要求就是只要有任何一台发动机能够运转(哪怕有少量故障)飞机就能飞回基地,飞机机身前部为机头雷达舱,驾驶舱(在一个由三层5mm钛合金和两层凯尼拉芙纤维构成的“装甲浴池”中,舱盖为三段式,采用防弹玻璃),以及周围的电子设备。中部为燃油舱,采用自封闭式油箱(装甲为两层5mm钛合金夹一层凯尼拉芙纤维)内油7.5t(前面那个我提到的发动机因为涵道比比较大所以不是很费油),与发动机吊舱之间还有一层防火阻燃材料(如石棉)以防止发动机火势蔓延。后半部分为诱饵弹舱。机腹整个覆盖有由三层10mm钛合金和三层10mm防弹陶瓷交替构成的60mm装甲。载重大约为10t(说实话都35年了,精确制导炸弹估计早就烂大街了,带那么多弹药也没必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