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吧 关注:186,760贴子:965,668

回复:【真·科普向】刃锯侠者-锯鳐科Pristidae综述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之前人们曾认为锯鳐会利用其吻锯挖掘埋在海床中的猎物,但在2012年的一项相关研究中,研究人员并未观察到此类行为,后来的一些研究也陆续否认了这个推论,对于锯鳐而言,其吻锯前端的锯齿不可再生,且极有可能因为挖掘而严重磨损,因此挖掘这种捕食方式可能并不适用于锯鳐。锯鳐的吻锯还可以在必要时刻进行自卫,可以对其对手造成严重的伤害,但这仍无法避免其沦为像低鳍真鲨Carcharhinus leucas、澳洲淡水鳄Crocodylus johnstoni等大型捕食者的猎物。

澳洲的菲茨罗伊河的记录,一条澳洲淡水鳄捕获了一尾亚成体大齿锯鳐并将其吃掉


IP属地:山东26楼2020-05-08 14:14
回复
    看到这里,很多人也许会有这样的疑问:锯鳐在分娩过程中会不会造成难产?众所周知,锯鳐为典型的卵胎生鱼类,其妊娠期约5个月,成年锯鳐一般会选择在河口水域进行分娩,但我们对锯鳐如何进行繁殖却几乎一无所知。直到2017年1月,由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生态学家Dean Grubbs博士所率领的团队于巴哈马安德罗斯岛近海捕获了一尾长约4.2米的雌性小齿锯鳐,随后他们惊喜的发现这条雌锯鳐即将分娩,在研究人员的帮助下,这条小齿锯鳐成功地产下了五尾长约69-70厘米的幼体,这也是人类第一次在野外记录到锯鳐的完整分娩过程。新生锯鳐的吻锯较为柔韧,并被一层厚厚的胶状鞘所覆盖,故在分娩过程中并不会对母体造成伤害,大约一周后,这层鞘便会脱落,此时幼年锯鳐的锯齿才会长出。2011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小齿锯鳐甚至可以进行孤雌生殖,调查发现,佛罗里达河口的小齿锯鳐中约有3%的个体为孤雌生殖所繁育的后代,在软骨鱼类中,孤雌生殖现象并不罕见,研究学者推测,这种现象极有可能是由于人为影响导致部分雌性小齿锯鳐在繁殖季节无法寻得配偶所致。

    钝锯鳐的胚胎,右上盘中的红色颗粒物为其卵黄囊

    雌性锯鳐的分娩过程,泄殖腔处可以看到幼年锯鳐的吻锯正努力探出

    新生的小齿锯鳐,可以看到其吻锯被一层厚厚的胶状鞘所覆盖,出生后几个小时其锯齿便会长出


    IP属地:山东27楼2020-05-08 14:19
    回复
      那么,锯鳐是唯一一种进化出了吻锯的鱼类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拖网渔船偶尔会在深层水域捕获一种与锯鳐极为相似的小型鱼类,只是体型远没有锯鳐般壮硕,仔细观察,其头部前端的吻锯上布满了细密而参差不齐的小齿,吻锯的腹面还有一对修长的触须;它的鳃孔位于体侧,头部两侧的一对大眼睛格外引眼。很显然,这并不是前面我们所介绍的锯鳐科物种,它来自另一个截然不同的家族——锯鲨科Pristiophoridae。


      IP属地:山东28楼2020-05-08 14:35
      回复
        和锯鳐科一样,锯鲨科的拉丁文名“Pristiophoridae”也来自古希腊语中的“锯”一词,其隶属的锯鲨目Pristiophoriformes是鲨形总目Selachimorpha中一个特别的分支,与锯鳐科的亲缘关系较远,其形态上的相似只能算是趋同进化。锯鲨和锯鳐极其相似,以至于很多人容易将两者混为一谈,但就其形态及栖息习性上还是存在有较大的差别:锯鲨的体型一般较小,其中体型最大的长吻锯鲨的体长极限仅达1.37米,而成年锯鳐的平均体长往往在2.5米以上;锯鲨的吻锯上具有细小且参差不齐的锯齿,且吻锯下方具有一对触须,而锯鳐的吻锯锯齿大而整齐,吻锯下方也没有触须;锯鲨的鳃孔位于体侧,而锯鳐的鳃孔位于腹面;锯鲨的眼睛相较于锯鳐更大;锯鲨的体型呈近圆柱形,而锯鳐的体型则更加扁平;锯鲨主要栖息于深层水域,而锯鳐则喜欢在近海浅滩和河口水域活动。通过上述的差异,我们可以很好地将锯鳐和锯鲨区分开来。

        大齿锯鳐(上)和日本锯鲨(下)标本对照

        长吻锯鲨(左)和后鳍锯鳐(右)对比


        IP属地:山东29楼2020-05-08 14:38
        回复
          锯鳐称得上是自然演化史上的奇迹,但时至今日,锯鳐科物种的种群状况却并不乐观,现存的5种锯鳐分布历史上曾遍及90个国家,而如今已经从20个国家中彻底灭绝。锯鳐科中有2个物种为EN,另外的三个物种则为CR,这很大程度上与人类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锯鳐极易因吻锯陷入渔网而被捕获,底拖网渔业及废弃渔网都会对其造成致命威胁,其鱼鳍可以制成高档鱼翅,价格甚至超过大部分鲨鱼翅,此外,锯鳐的肉可以食用,鱼皮可以制皮革。不过,在锯鳐制品中最为珍贵的,当属其吻锯,在中国浙闽、两广及台湾地区被称作“鲨鱼剑”,晾干后悬挂于室内被认为可以用来辟邪,在收藏市场上也备受追捧,以至于每当渔民捕获锯鳐,往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切除其吻锯。近一个世纪以来的过度捕捞已经使得全球锯鳐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加上河口及浅海生境及繁殖地的破坏,锯鳐种群目前已经陷入岌岌可危的地步。所有的锯鳐科物种已于2007年被列入《CITES 附录I》中,严禁任何形式的国际贸易。好在,目前许多有关部门及组织已经开始关注这些问题了,建立锯鳐保护区,加强对锯鳐和锯鲨的保育及研究,打击非法锯鳐制品贸易,设立相关法律加强管理和对锯鲨实行配额捕捞管理,或许是拯救这两种神奇物种的唯一途径。

          近海拖网捕获的钝锯鳐,因其为定栖性物种,故极易受到近海过度捕捞带来的严重威胁

          在世界的许多地区,锯鳐的吻锯被视为重要的法器,售价不菲


          IP属地:山东30楼2020-05-08 14:53
          回复

            被切断吻锯的锯鳐,由于锯鳐吻锯价值极高,因此很多渔民捕捞锯鳐上岸后第一件事就是切断其吻锯

            由锯鳐尾鳍制成的鱼翅,在市场上被称作“黄肉翅”,在老饕眼中是比鲨鱼翅更高级的珍馐,同时也是锯鳐走向灭绝的导火索



            历史上锯鳐的资源曾空前繁盛,但受过度捕捞影响,全球的锯鳐种群在上世纪中叶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IP属地:山东31楼2020-05-08 15:12
            回复

              佛罗里达州沿海保护小齿锯鳐的标识,小齿锯鳐于2003年被美国国家海洋渔业机构列为《濒危物种保护法》的保护物种,在佛罗里达沿海地区捕捞锯鳐是违法行为

              两名科研人员捕获的亚成年锯鳐,为其打上的追踪标签利用研究锯鳐的生活史

              锯鳐背鳍上打上的标签,用于个体识别


              IP属地:山东32楼2020-05-08 15:30
              回复
                文章的最后放四种锯鳐的吻锯对比图:自左上顺时针方向分别为:后鳍锯鳐、大齿锯鳐、昆士兰锯鳐、钝锯鳐
                ~THE END~


                IP属地:山东33楼2020-05-08 15:3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