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子吧 关注:126贴子:8,625

回复:【黑塔|从零开始的百年旅】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只要构成「原子」的「想い」还在,只要最基础的人口、社群、独特文化没有改变,personification就会一直存在,即便现有的失效了,也马上有替代品进行补充,绝不会让这个位置出现空缺
那么,为什么一个国家或地区需要personification?
当然这并不是从创作角度上对设定的质疑,否则就像追究“为什么进巨里存在巨人”一样无聊,我想要探讨的是:为什么personification不是以其他形式存在于世界上(比如默默无闻地潜藏在国民当中不被任何人知晓,比如作为图腾被尊奉被信仰,比如作为国家机密被政府严格控制人身自由,etc),而是既作为政府要员听命于“上司”,又作为普通人生活在自己国民中间?为什么政府需要他们,而他们也主动依靠着政府?
现实层面上,人格体虽不会饿死但会感到饥饿,和人类一样有基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要通过工作挣钱糊口,如此又涉及户籍等问题,所以免不了与政府发生联系;人格体近似于拥有不死身的人类,是超长待机的绝佳劳动力,又对国家绝对忠诚(虽然未必忠于政府),拥有堪比百科全书的广博知识,应该是很好的顾问人选;政府没道理白养着他们,好好榨取一番才比较符合人性,而人格体为了保障自己能像个“人”一样生存下去,事实上也无法过多反抗
玄学层面上,人格体的身体与整片国土相联系,无论天灾人祸都会反馈为某种生理反应显现在身体上,可以通过实时监测来迅速把握全国状态,而太平无事之时,人格体其自身健全地、健康地处于此地,便是国家稳定的最好证明,所以政府大概也不愿意让他们长期远离自己视线
这些只是和平时期的状态,那么战争时期,人格体为什么会被派出去打仗?当吉祥物供着岂不美哉(大雾)?也许一方面不死身比较方便统治者去造作,像露子那样绝对是被上司摧残惯了;另一方面如果国民参战意志较强,或许也会反映到他们身上,促使其主动要求上战场也说不定
动画弹幕里老有人吐槽某些角色打仗不带军队ww不过这就属于我前面说的官方意志叙事,这类情节里角色代表的不是自己个人而是众多国民的集合体,那自然不用多费笔墨,而当还原到人格体与具体国民的互动时,才回到了个体意志叙事的范畴,角色才真正代表他自己,比如英被伊双子抓住然后花式逃狱,就是在两种不同叙事中间来回切换,只有在亚瑟与霍华德对话的时候,才是纯粹的个体意志叙事


IP属地:北京144楼2020-05-14 22:24
回复
    前阵子在微博上看到一个人对本家国设的解读,我个人非常赞同,冒昧贴一下原文:
    “或许本家画的轻松故事就是真正国设视角的战争。这么说着也挺荒诞的,但仔细一想,国家集合体随国家的出生而出生,生命跨度几百到几千年。见证了乳牙期仍有兽性的人类,也见证了赛博科技的萌芽。生命之初并没有人去教导其价值观,更不必说人生跨度里世界的规则都改写了数百轮。如果对待战争对待动乱也像人类一样苦大仇深,那早就该疯了吧?”
    “看许多同人,国家集合体都十分爱自己的国民。但或许不是这样的。国民的意志会侵蚀国家集合体的意志,而国民最爱自己。所以才会有如此的假象。”
    “对于国家集合体,他自身的意志和国民的意志其实十分割裂。不过这个割裂是从其出生就存在的,是如同眨眼呼吸一样平常的事,他自身会自动融合这种不和谐,算是身体的自我防御机制。当然未调节好的都疯了。”
    “英对米并无母亲的自我奉献精神,而是对光和暖的不自觉的依赖,以及对‘陪伴’的需求。英会给予米(自己认为)好的东西,但受国民的影响对米有天然的控制欲。偶尔给些不痛不痒的小甜头,但在外交和税收上百般苛责。当然,上述的行为都是无意识的,在与米如何相处上,英并没有处心积虑地算计,而是遵从自己的内心,将(泥泞的)爱意毫无保留地给了米。对殖民地的高压,以及潜意识里的竞争与防范。可与此同时,对家人、光、陪伴的渴望,甚至本国国民都对新大陆有无限的憧憬。属于和本不属于的意志都存在于国家集合体的思想里,所以才会如此复杂。”


    IP属地:北京145楼2020-05-14 22:52
    回复
      拿一个具体例子来说,有篇同人描写了2016年米国大选期间,阿尔是如何受到人民意愿与期望的影响,又如何看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荒谬现象,这篇文的阿尔真的又可爱又令人同情(
      按文中描写,在初期,阿尔曾同时憎恶过那两个候选人,但是随着民众在考量与妥协中逐渐做出选择,某个人的支持率上升到显然是赢家的程度时,阿尔对TA的感情就发生了变化,甚至对那个准赢家产生“爱”——这种情感反映着人民与他们所选择之人中间的纽带
      这篇文里阿尔是“爱”着H的,即便这种感情的产生并不由他自己做主,但终究还是呈现为在他心底跃动着的情愫,【the love was also a reminder of his personality and humanity, a reminder of what a unique soul he had. He was proud and grateful about the fact.】【Even the truth was he “had to” love. It was still love, the touching, and warm fuzzy feeling.】【He was no human being and felt and thought and lived very much different as humans did, but he also cherished the humanity he held in his heart, no matter how slight it is.】
      但由于H赢了民调输了选票,阿尔陷入了由“民意的撕裂”带来的痛苦,情绪变得极其不稳定,尽管他事先也对H坦言过自己并不能从人民的意愿中感受到她有多么大的优势,但他还是愿意相信H,以至于结果出炉后割裂感愈加痛入骨髓
      这种“爱”往往过几天就会消失,人们对此事件的热情和专注很快就会转移,而赢家上任后如果骚操作搞得民怨沸腾,也同样会影响阿尔对他们的态度,可无论是爱或者恨,在他们下台之后,也唯余漠不关心或冷酷绝情
      阿尔最后与H道别时有段对话,Alf:“Love might not remain, but the pain and resentment will. I can tell that by sensing the people.” H:“Sadly true. But, I know the greatest nation always recovers.”
      他不得不从对H的“爱”中脱身,带着满身伤痛去骄傲地面对T,这就是这篇文的结尾
      文中设定,在这类全国性事件中,阿尔的emotion and feeling会受到大多数人的影响,可是所谓“大多数人”究竟是谁?是纯粹数量的多少,还是会加入认知上的权重?就比如,支持T的人大多是在传统政治语境中被忽略的失声的群体,尽管他们数量庞大,但阿尔仍然是和民调结果一样得出了H占优势的感受,这是否说明在阿尔的感知中,他会和主流政治语境一样去忽视那些群体,而不是对全体国民一视同仁呢?
      在这篇文里,我感觉阿尔自身对H也是有感情的,虽然他对她的“爱”mostly是受主流民意影响,但仍然有一部分是属于他自己对H的偏好,如果他有选票,他会投给H——他的保镖就是看出了他的倾向性,才会隐瞒自己投给了T的事实——但是如上所言,如果整个“国家”都在忽视某些群体,那么那些人也就很难被阿尔感知到,如果这个前提成立,那阿尔的“爱”果然还是完完全全的对现实的反映…当然了,正如文中所说,即便是这种“来路不明”的感情,它也仍然属于阿尔,可以从纯粹个人的层面上被他品尝
      不过,像大选这种全国性事件毕竟不是常有的,平时人们的情感和思想比较分散时,可能才有更多属于人格体个人意志的空间,也许在这种时候阿尔会有机会深入思考“What’s happening on this land?”但他终究没有手段去改变现状,这个国家决定了他的存在方式,他却无法反过来影响这个国家
      从三次元角度来说,这次事件在今天仍然影响深远,阿尔是否从伤痛中痊愈了呢?又或者撕裂的痛感越来越鲜明和难以抚平,这具年轻却疲惫的躯体,是否也该迎来一次“死亡”了呢


      IP属地:北京146楼2020-05-17 16:40
      回复
        我之所以这么沉迷本家国设,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它涉及了“自由意志”的界限问题
        作为国家的人格化身,他们往往要面对自身意志与国民意志的割裂或混淆,他们明明有着与人类一样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甚至可能有着对于国家发展的个人见解,但这些感觉、情绪、思想,无法被证实是否真的属于他们自己,也许他们有时会努力调动自己的意志去与国民意志对抗,但被调动出来的这股对抗因素,也很难说会不会只是国民中间另一种集体意愿的投射
        其实这种认知上的困惑同样属于人类自己,“自由意志是否存在”,对我们普通人而言也是说不清楚的,唯物论强调物质决定和意识能动,但是主观能动性这个概念同样很玄学,人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决定自己去想些什么和做些什么?人每时每刻都活在与周围人和事物的交往中,几乎是必然的,个体的某种想法、情感、观念的产生一定与某个外界因素相关联,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是自己决定了自己的言行,实际上却只是被他人暗中操控,所谓乌合之众就是这个道理
        而personification不过是把这种人类的困惑极限扩大而已,普通人能够受到的影响无非是来自周遭环境以及高曝光度的信息,但personification受到的是一定范围内几乎全部人类及其思维情感的影响,更加难以分辨不同主体之间意志的界限——不过也正因如此,他们反而更像人类了


        IP属地:北京147楼2020-05-17 17:43
        回复
          (接上)
          有篇文里就借阿尔和菊之口讨论了这种作为国家人格化身的生存境遇
          菊认为自己没有所谓的人生价值,“我不是任何人,我没有自己的意识,我只是一团混合物,或是一架机器,国民的意识是我的驱动力”,“我的存在就是为了这片土地活动到最后一刻”;阿尔则不然,他说“如果我不能作为人类活着,那上帝为什么要为我创造血肉之躯呢”,他想要最大限度地保留自己作为一个普通公民享受生活、追求自由的权利
          典型的东西方哲学的碰撞
          可是如菊所说,“世界构成我们,而世界绝不会因我们的期待转动”,阿尔最终还是要向现实妥协,这具不自由的躯体承载了过量的憧憬自由的灵魂,只能在不断的裁剪、磨合中慢慢成长
          结合最近三次元的事想一想,阿尔会在这种局面下做些什么呢?


          IP属地:北京148楼2020-05-17 17:57
          回复
            关于personification的道德感问题
            如前所说,他们大部分都是从古早时代不把人当人的社会环境中走过来的,虽然按照国民意志会影响人格体的规则来说,人格体的道德水平必然会随着时代发展逐渐提升,但在各个具体的历史背景下,这种道德感是会发生波动的
            另一方面,人格体的生命长度也决定了他们不会对“个体的人”倾注太多的感情,既然他们是“整体地”受到国民意志的影响,那么他们的爱与忠诚最终也只能“整体地”奉献给国民,而他们越是爱着那个抽象的“国民”概念,就越容易漠视具体的一个个国民
            再有,他们对待自己的国民内部也很可能是存在偏见和忽视的,哪怕是在启蒙思想中诞生的阿尔,也亲自参与过对原住民的驱逐和戕害,或许至今他都没有认真把那些人视为构成自己的「原子」,而是需要甩脱的包袱和拖累,即便那些边缘群体也在事实上参与着他的血液循环


            IP属地:北京149楼2020-05-17 22:32
            回复
              (接上)
              所以各方面综合下来,就会觉得personification这种存在可能要比我们想象中残忍冷漠得多,人类因生命的有限性和对战争灾荒动乱的切肤之痛,才会格外重视生命的质量,但拿这套观念去要求personification,未免就太强人所难了
              比起苦大仇深,还是轻松释然的氛围更适合他们吧,我以前也跟风嫌弃过本家对待历史太儿戏不严肃,但现在越来越觉得本家以及注重于开拓本家设定的衍生才是最好的…
              就比如,ww2之后到现在,耀对菊究竟该是什么态度?我觉得最好的诠释就是NW开头的那一句「日.本はまたそうやって何でも他人事」,既不亲近也不怨恨,只是看透并接受了他是这样的存在


              IP属地:北京151楼2020-05-17 23:02
              回复
                这首豆丁伊和基酱的角色歌不知道是不是有对应的漫画原作,基酱教他画画,而费里表示想画弗朗尼桑、神罗和“还没见过面的哥哥”(这里应该特指罗维诺,翻译有误)
                感觉就像米和加一样,伊双子也不是天生就知道自己有个“兄弟”,都是在其他人的引导下才确立这种认知并见上面?而基酱是已经见过罗维的
                不过此时基酱命也不长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52楼2020-05-18 16:18
                回复
                  下面开始hws
                  开篇这页介绍还是要品原文
                  “这个世界上有着一群奇妙的家伙”
                  “他们短则数日、长则几百年地活着,会在某天啪地一声消失掉,名字和人格都会发生改变,也会因为某处某人偶然浮现的念头而突然出现”
                  “明明没有比这更奇妙的存在,他们却渐渐被人们普通地接受,并被上司任意驱使”
                  “这就是那些奇妙的家伙们的故事”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53楼2020-05-18 17:15
                  回复
                    上面这段设定里最让我介意的就是“人格改变”,其他并列的几个设定都有对应的漫画内容,消失和出现很常见,改名也有像普爷这样具体描写的例子,唯独人格改变!现有角色里有谁被明确描写人格是改变过的!?
                    所以我有个脑洞:路德其实是人格改变后的神罗,两者共用了同一具身体
                    不知道同人里对于神罗和路德的关系都有哪些不同的设定,但单从本家给出的信息里,我觉得这是最能解释得通的思路了……神罗在普爷家迎接死期,而路德甫一出生就是类似神罗的少年姿态,再加上情人节那次路德脑海中有着豆丁伊的身影……他继承了神罗的躯干血肉,但思想与性格完全改变,本质上跟神罗绝对是两个人,但身体内又不可避免地残留着那个亡灵的记忆与思绪,这不是很妙吗(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54楼2020-05-18 17:33
                    回复
                      01话
                      世界会议后,因为车和手机都被偷了而央求路德送自己回家的费里wwww
                      这三格真的可爱到爆炸了!!在自家被坑到自欺欺人怀疑人生却又高度适应司空见惯……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55楼2020-05-19 20:18
                      回复
                        迷之觉得这里可以代入把车开沟里那个秋名山车神梗2333虽然费里有飙车颠疯本田菊的先例,但某种情境下路德也可以超执拗地把车开往天堂2333
                        最后“比起导航更加信赖我了”!是真爱!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56楼2020-05-19 20:38
                        回复
                          03话
                          有ky组的糖!想看米和伊一起旅行!
                          费里一本正经的自黑和受夸赞后的装憨都太可爱了……所以很多时候我真的对伊独的理解多过独伊,费里这伪装成废柴的老油条太收放自如了2333
                          路德对罗.马基酱的崇拜也是个对花夫妇来说很有趣的设定……某种意义上费里和路德都在对方身上感受着另一个亡灵的吸引,很对等呢(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57楼2020-05-19 21:05
                          回复
                            04话
                            用全力认真去搭讪的费里!
                            趁机拍照的路德是什么小可爱(bushi)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58楼2020-05-19 21:09
                            收起回复
                              07话
                              因为交不起电费而跑到路德家求助2333
                              所以你们果然是住在异空间的吧!!而且你俩不是不接壤来着吗!!合理怀疑罗德里赫日常给他开后门(
                              最后还是路德给了他衣服和付电费的钱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59楼2020-05-19 21: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