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构成「原子」的「想い」还在,只要最基础的人口、社群、独特文化没有改变,personification就会一直存在,即便现有的失效了,也马上有替代品进行补充,绝不会让这个位置出现空缺
那么,为什么一个国家或地区需要personification?
当然这并不是从创作角度上对设定的质疑,否则就像追究“为什么进巨里存在巨人”一样无聊,我想要探讨的是:为什么personification不是以其他形式存在于世界上(比如默默无闻地潜藏在国民当中不被任何人知晓,比如作为图腾被尊奉被信仰,比如作为国家机密被政府严格控制人身自由,etc),而是既作为政府要员听命于“上司”,又作为普通人生活在自己国民中间?为什么政府需要他们,而他们也主动依靠着政府?
现实层面上,人格体虽不会饿死但会感到饥饿,和人类一样有基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要通过工作挣钱糊口,如此又涉及户籍等问题,所以免不了与政府发生联系;人格体近似于拥有不死身的人类,是超长待机的绝佳劳动力,又对国家绝对忠诚(虽然未必忠于政府),拥有堪比百科全书的广博知识,应该是很好的顾问人选;政府没道理白养着他们,好好榨取一番才比较符合人性,而人格体为了保障自己能像个“人”一样生存下去,事实上也无法过多反抗
玄学层面上,人格体的身体与整片国土相联系,无论天灾人祸都会反馈为某种生理反应显现在身体上,可以通过实时监测来迅速把握全国状态,而太平无事之时,人格体其自身健全地、健康地处于此地,便是国家稳定的最好证明,所以政府大概也不愿意让他们长期远离自己视线
这些只是和平时期的状态,那么战争时期,人格体为什么会被派出去打仗?当吉祥物供着岂不美哉(大雾)?也许一方面不死身比较方便统治者去造作,像露子那样绝对是被上司摧残惯了;另一方面如果国民参战意志较强,或许也会反映到他们身上,促使其主动要求上战场也说不定
动画弹幕里老有人吐槽某些角色打仗不带军队ww不过这就属于我前面说的官方意志叙事,这类情节里角色代表的不是自己个人而是众多国民的集合体,那自然不用多费笔墨,而当还原到人格体与具体国民的互动时,才回到了个体意志叙事的范畴,角色才真正代表他自己,比如英被伊双子抓住然后花式逃狱,就是在两种不同叙事中间来回切换,只有在亚瑟与霍华德对话的时候,才是纯粹的个体意志叙事
那么,为什么一个国家或地区需要personification?
当然这并不是从创作角度上对设定的质疑,否则就像追究“为什么进巨里存在巨人”一样无聊,我想要探讨的是:为什么personification不是以其他形式存在于世界上(比如默默无闻地潜藏在国民当中不被任何人知晓,比如作为图腾被尊奉被信仰,比如作为国家机密被政府严格控制人身自由,etc),而是既作为政府要员听命于“上司”,又作为普通人生活在自己国民中间?为什么政府需要他们,而他们也主动依靠着政府?
现实层面上,人格体虽不会饿死但会感到饥饿,和人类一样有基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要通过工作挣钱糊口,如此又涉及户籍等问题,所以免不了与政府发生联系;人格体近似于拥有不死身的人类,是超长待机的绝佳劳动力,又对国家绝对忠诚(虽然未必忠于政府),拥有堪比百科全书的广博知识,应该是很好的顾问人选;政府没道理白养着他们,好好榨取一番才比较符合人性,而人格体为了保障自己能像个“人”一样生存下去,事实上也无法过多反抗
玄学层面上,人格体的身体与整片国土相联系,无论天灾人祸都会反馈为某种生理反应显现在身体上,可以通过实时监测来迅速把握全国状态,而太平无事之时,人格体其自身健全地、健康地处于此地,便是国家稳定的最好证明,所以政府大概也不愿意让他们长期远离自己视线
这些只是和平时期的状态,那么战争时期,人格体为什么会被派出去打仗?当吉祥物供着岂不美哉(大雾)?也许一方面不死身比较方便统治者去造作,像露子那样绝对是被上司摧残惯了;另一方面如果国民参战意志较强,或许也会反映到他们身上,促使其主动要求上战场也说不定
动画弹幕里老有人吐槽某些角色打仗不带军队ww不过这就属于我前面说的官方意志叙事,这类情节里角色代表的不是自己个人而是众多国民的集合体,那自然不用多费笔墨,而当还原到人格体与具体国民的互动时,才回到了个体意志叙事的范畴,角色才真正代表他自己,比如英被伊双子抓住然后花式逃狱,就是在两种不同叙事中间来回切换,只有在亚瑟与霍华德对话的时候,才是纯粹的个体意志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