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年少时所期待的来日方长,在日渐成长的时光中就是一个小小的笑话。
升上高中的我们不再睡在同一个宿舍。
她在精英班,而我在普通的重点班。
我们甚至连楼层都不再相同。
刚开始的时候我每一节下课都会跑到楼上找她,哪怕遇到老师拖堂,从下课到上课只给我和她说两句话的时间。
后来,就成了吉一声跑下来专门教我学习。
半夜我借着小孩儿怕黑的理由,在宿管老师巡逻完后就跑到吉一声宿舍区赖在她床上。为此被抓了几回,还连累小孩儿和我一起打扫卫生。
后来,吉一声就着自己优秀,申请到了特殊照顾,拉着我一起住进了教师宿舍,单人的,还带小厨房。夜夜相对而眠。
原本的是我执着的等她一起去食堂吃饭,后来也成了吉一声专门早起做了便当帮我带着。
寒假时我被爸爸抓去补习,前一天才委屈巴巴的和吉一声诉苦。
小孩儿半句话都没有说,第二天就出现在补习社里。安安静静的教了我一整个假期。
曾经的我懵懂无知的守护了小孩儿三年。
后来她百倍的还了回来。
宠着我,纵着我。
但我却觉得那个优秀的吉一声离我的距离越来越远。当初全心依赖着我的小孩儿的身影日渐模糊。
年岁的增长也伴随着对世俗的妥协。
曾经的我们总以为自己是特殊的那一个人,会得到不一样的结果。长大了才会明白,呵,你想多了。
对吉一声的感情从一开始恨不得让小孩儿立马开窍的激动,渐渐的变成了害怕被人发现的不安。
我顺从着吉一声保持完美的距离,不越轨,也不疏远。
高二的最后一个月,吉一声失踪了。
再出现,就是高二的暑假。
我邀请她一起去游乐园玩。
明明,我清清楚楚的看到吉一声眼里的色彩越来越多,看着她对我宠溺愈渐加深。
明明游乐场里我们之间暧昧的气氛渐渐浓厚。在旋转木马上就差捅破最后一层膜。
明明广场上我们傻兮兮的舞动着欢笑着时的拥抱那么热切。
可是分别时她就拿着录取通知书,淡淡的通知我,她要走了。
走的一干二净。
走了,走了也好。
她安安静静的走了,我就不必苦苦压抑着那些叛逆的爱恋,不必时时刻刻遮掩着自己的感情,不必苦苦克制着心里的冲动。
而她本该如此优秀,领先于我们,走得远远,远到我望尘莫及。
我学起了吉一声,扬起笑容,真心实意的恭喜她提前跳出了高考的牢笼。回家,却哭的昏天黑地,吓得爸爸妈妈一直在身旁温声安慰。
但这又如何,我的温柔,我的绝望,都唤不回我即将远走高飞的小孩儿。
这份爱恋,未曾开始,就注定夭折。
高三的一年里我拼命的学习。是真真正正的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吉一声的鼓励和安慰隔着屏幕,遥远的像一场虚幻的梦境。
就当我任性吧。
我想靠近她,哪怕只有一点。
那些妄念不过是镜花水月。
我不会撕破我们之间的保护膜,我会小心翼翼的靠近,我可以一直把她当成我的小孩儿。
我只是想追上吉一声的步伐。
高考的志愿我不顾母亲的反对,全部填报了京市的大学。
吉一声在的Q大我是考不上的,但是京市的Y大录取了我。
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我第一个告诉了吉一声。
电话里小孩儿笑意盈盈的恭喜我,说:“恭喜你啊。小学妹。”
语气调皮,活泼阳光。
她做到了我过去教她的一切。活成了我所希望的阳光的样子。
可是我却不能在她的身边见证。
那些思念肆意在身体里蔓延。甜蜜的、疼痛的、一分不落。
我连等待开学的耐心都没有。
一时冲动的跑去了京市的后果就是,害的小孩儿放下了繁忙的学业,照顾起我的起居,带我游玩京市,给我讲述一年来她的总总见闻。
我们去长城、去故宫、去天坛。。。。。。
她用依旧甜软的声音细细的给我讲解着那些一砖一瓦的历史,赞赏每一抹色彩的奥妙,讨论每一处建筑的优美。
讲故事的嗓音好听,讲故事的人更是甜美。
我发现小孩儿长大了。褪去了青涩,成熟了,也更加甘甜了。
相伴一月,过去遗失的一年时光就好像不曾存在。仿佛我们一直都在一起,从未分离。
新生入学,吉一声抽不出空来陪我。
我只能独自去Y大报道。
好在宿舍吉一声已经陪我收拾好了。
我只需要拿好录取通知书和证件就可以直接去报道了。
还有余力引导一下新认识的舍友。
才填完个人信息,舍友就拍拍我的肩膀,有些八卦的问我:“你是不是又男朋友了?”
“?”
“刚刚有个学长在叫你的名字。别不好意思,你们认识?”
“什么学长?”我是真的一头雾水。
“啊,不是吗?那可能是我听错了。不过你们一个美一个俊,挺登对的。”舍友见我不似作假,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笑。
她回头又是一瞧,有些激动的晃着我的手。“嘿,看那里。就算那个学长。”
我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
“程邳棠。”
程邳棠也看到了我,走了过来。
“填完信息了?没想到会在这里遇见你。”
“嗯。你是Y大的?”
“对。就在旁边中文系。”
舍友看我们一言一语,也意识到发生什么了。她扯扯我问到:“你和这位学长认识?”
“对,这是我高中的学长。程邳棠。”
“学长你好。”小姑年还有些羞涩。
程邳棠礼貌的回了一句:“你好。”
转头又问我:“介意和我叙叙旧吗?”
我们好像没什么旧事可叙吧?
我求助的征询舍友的意见:“啊,可是我还要陪她,下次吧。”
“不用不用。你们去吧。我没问题。”
舍友很大方的拍拍我,甩给我一个“放心吧,我懂的”的眼神。
不,你误会了。我和这位学长真的不熟。
但都到这地步了,也不好拒绝了。
我只好应下,痛恨我和舍友之间毫无默契的事实。
年少时所期待的来日方长,在日渐成长的时光中就是一个小小的笑话。
升上高中的我们不再睡在同一个宿舍。
她在精英班,而我在普通的重点班。
我们甚至连楼层都不再相同。
刚开始的时候我每一节下课都会跑到楼上找她,哪怕遇到老师拖堂,从下课到上课只给我和她说两句话的时间。
后来,就成了吉一声跑下来专门教我学习。
半夜我借着小孩儿怕黑的理由,在宿管老师巡逻完后就跑到吉一声宿舍区赖在她床上。为此被抓了几回,还连累小孩儿和我一起打扫卫生。
后来,吉一声就着自己优秀,申请到了特殊照顾,拉着我一起住进了教师宿舍,单人的,还带小厨房。夜夜相对而眠。
原本的是我执着的等她一起去食堂吃饭,后来也成了吉一声专门早起做了便当帮我带着。
寒假时我被爸爸抓去补习,前一天才委屈巴巴的和吉一声诉苦。
小孩儿半句话都没有说,第二天就出现在补习社里。安安静静的教了我一整个假期。
曾经的我懵懂无知的守护了小孩儿三年。
后来她百倍的还了回来。
宠着我,纵着我。
但我却觉得那个优秀的吉一声离我的距离越来越远。当初全心依赖着我的小孩儿的身影日渐模糊。
年岁的增长也伴随着对世俗的妥协。
曾经的我们总以为自己是特殊的那一个人,会得到不一样的结果。长大了才会明白,呵,你想多了。
对吉一声的感情从一开始恨不得让小孩儿立马开窍的激动,渐渐的变成了害怕被人发现的不安。
我顺从着吉一声保持完美的距离,不越轨,也不疏远。
高二的最后一个月,吉一声失踪了。
再出现,就是高二的暑假。
我邀请她一起去游乐园玩。
明明,我清清楚楚的看到吉一声眼里的色彩越来越多,看着她对我宠溺愈渐加深。
明明游乐场里我们之间暧昧的气氛渐渐浓厚。在旋转木马上就差捅破最后一层膜。
明明广场上我们傻兮兮的舞动着欢笑着时的拥抱那么热切。
可是分别时她就拿着录取通知书,淡淡的通知我,她要走了。
走的一干二净。
走了,走了也好。
她安安静静的走了,我就不必苦苦压抑着那些叛逆的爱恋,不必时时刻刻遮掩着自己的感情,不必苦苦克制着心里的冲动。
而她本该如此优秀,领先于我们,走得远远,远到我望尘莫及。
我学起了吉一声,扬起笑容,真心实意的恭喜她提前跳出了高考的牢笼。回家,却哭的昏天黑地,吓得爸爸妈妈一直在身旁温声安慰。
但这又如何,我的温柔,我的绝望,都唤不回我即将远走高飞的小孩儿。
这份爱恋,未曾开始,就注定夭折。
高三的一年里我拼命的学习。是真真正正的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吉一声的鼓励和安慰隔着屏幕,遥远的像一场虚幻的梦境。
就当我任性吧。
我想靠近她,哪怕只有一点。
那些妄念不过是镜花水月。
我不会撕破我们之间的保护膜,我会小心翼翼的靠近,我可以一直把她当成我的小孩儿。
我只是想追上吉一声的步伐。
高考的志愿我不顾母亲的反对,全部填报了京市的大学。
吉一声在的Q大我是考不上的,但是京市的Y大录取了我。
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我第一个告诉了吉一声。
电话里小孩儿笑意盈盈的恭喜我,说:“恭喜你啊。小学妹。”
语气调皮,活泼阳光。
她做到了我过去教她的一切。活成了我所希望的阳光的样子。
可是我却不能在她的身边见证。
那些思念肆意在身体里蔓延。甜蜜的、疼痛的、一分不落。
我连等待开学的耐心都没有。
一时冲动的跑去了京市的后果就是,害的小孩儿放下了繁忙的学业,照顾起我的起居,带我游玩京市,给我讲述一年来她的总总见闻。
我们去长城、去故宫、去天坛。。。。。。
她用依旧甜软的声音细细的给我讲解着那些一砖一瓦的历史,赞赏每一抹色彩的奥妙,讨论每一处建筑的优美。
讲故事的嗓音好听,讲故事的人更是甜美。
我发现小孩儿长大了。褪去了青涩,成熟了,也更加甘甜了。
相伴一月,过去遗失的一年时光就好像不曾存在。仿佛我们一直都在一起,从未分离。
新生入学,吉一声抽不出空来陪我。
我只能独自去Y大报道。
好在宿舍吉一声已经陪我收拾好了。
我只需要拿好录取通知书和证件就可以直接去报道了。
还有余力引导一下新认识的舍友。
才填完个人信息,舍友就拍拍我的肩膀,有些八卦的问我:“你是不是又男朋友了?”
“?”
“刚刚有个学长在叫你的名字。别不好意思,你们认识?”
“什么学长?”我是真的一头雾水。
“啊,不是吗?那可能是我听错了。不过你们一个美一个俊,挺登对的。”舍友见我不似作假,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笑。
她回头又是一瞧,有些激动的晃着我的手。“嘿,看那里。就算那个学长。”
我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
“程邳棠。”
程邳棠也看到了我,走了过来。
“填完信息了?没想到会在这里遇见你。”
“嗯。你是Y大的?”
“对。就在旁边中文系。”
舍友看我们一言一语,也意识到发生什么了。她扯扯我问到:“你和这位学长认识?”
“对,这是我高中的学长。程邳棠。”
“学长你好。”小姑年还有些羞涩。
程邳棠礼貌的回了一句:“你好。”
转头又问我:“介意和我叙叙旧吗?”
我们好像没什么旧事可叙吧?
我求助的征询舍友的意见:“啊,可是我还要陪她,下次吧。”
“不用不用。你们去吧。我没问题。”
舍友很大方的拍拍我,甩给我一个“放心吧,我懂的”的眼神。
不,你误会了。我和这位学长真的不熟。
但都到这地步了,也不好拒绝了。
我只好应下,痛恨我和舍友之间毫无默契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