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吧 关注:96,525贴子:1,346,718

第二次来这个吧好多天了,看到现在人气比刚开吧多了很多,其中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二次来这个吧好多天了,看到现在人气比刚开吧多了很多,其中不乏很多新人,个人认为新人要练功应该先理解气功的实质,并了解在练功过程中会产生的一些反应,同时要有思想准备以免困扰,不要因健身反而伤身,最后要树立正确的练功观,不应该去追求本不该追求的东西。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4-05 16:36回复
    练功之始,非常迷茫,不知道选择什么功法好,只要身体允许,开始练功一般以动功开始为好,这个中间,国家体育总局推广的几个都不错,个人感觉其中国版易筋经简单易行,认真去做,功效宏大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4-06 09:54
    回复
      现在有时间,说一下练功的一些反应。一般的练习气功会在身体上产生一些反应,聪道家和中医针灸角度讲(当然古时候医术是道教的方术之一),叫得气感,佛家则说有八触,叫痒动轻重涩滑凉热。根据本人的体验还有空坠痛胀麻等,这些反应在气功修习中一般都会体验其中一些,对于一些不信气功也没有练习它的人来讲,他们会说你骗人的。同样,也不要把这些现象神秘化,只能说,这些感觉确实存在,至于怎么产生,个人感觉,和身体情况有关,身体越不好,越会产生,而且强度也越大,本人有经历强烈的气滞几年就和身体有关,这种感觉就是一个地方很胀,就像有一股气在那里被堵住不能流动,非常难受,有人认为这是出偏,个人认为这是练习气功对身体的一种调节反应。但是,你去医院查,那是查不出来的。总之这些反应出现,不要有心里压力,按部就班的练习你的功法就好了,但这类感觉一一平定后,你将得到一个相对好的身体。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4-06 16:46
      回复
        接着上面说,本人的帖子只说一些对新人有用的东西,不讨论高深的。值得注意的是,上面说的都是过程,不应该成为追求的目标,如果你没有大的反应,那么,也许说明你的身体很好。是值得高兴的事。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4-06 17:23
        回复
          其实动触现象不止上面说的,有些个别功友练功时会出现一种自发的动作,大都在站桩是发生,一般手舞足蹈浑身扭动,动作夸张的达到在地上摸爬滚打,甚至发生在打坐时,不过打坐发生自发动的几率小,动作幅度也不大。这种情况也是由身体原因引起,如果造成心里压力,那你就输了。有这种情况的站桩要选择安全地带,不要弄伤身体。当这些情况平复后,身体素质会得到提高,不产生的话也说明你的还身体不错。所以不要追求自发动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4-06 18:44
          回复
            Ding


            IP属地:云南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0-04-06 19:54
            回复
              请问哈欠连天是什么原理练完以后


              IP属地:云南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0-04-06 19:55
              收起回复
                继续话题,前面说了,新手先选择练动功比较好,因为实践表明,先练一段时间动功会减小因练功产生的一些高烈度反应,原因就是练动功能先把身体调理到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如果身体好了,出现比如严重气滞的现象会大幅减少,不过选择动功要选择一些意念要求比较少的,我说过,国家推广的几个健身气功最佳,而像智能气功类的诸如捧气贯顶等意念强烈的就差一些,当然,不是说这种功法不好,恰恰这种功法见效快,功效强大,但同时可能会造成强烈的动触。所以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几分钟就得气感但绝对不强烈功法只能吹吹牛,绝对不要信,特别是身体不好的体质敏感的。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04-06 20:42
                回复
                  现在,咱们说说气功的原理和基本练法。气功其实就是通过对身体,对呼吸,对心理这三者进行调节,并让他们相对平衡以达到使人身心健康的目的。所以练气功核心就在这三调上,不管你什么功法,怎么张牙舞爪,名字多么响亮,最终还得三调。这里面调身的主要目的是利于放松,武术气功兼顾长劲,一般来讲上半身都要求含胸拔背,松肩坠肘,下颌微收,头向上顶,这里面要注意不要搞错了,把含胸拔背弄成挺胸收腹,挺胸收腹需要紧张,是军人立正姿势的要求。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04-06 21:00
                  回复
                    调息就是呼吸调节,功法不同要求不同,最后的目的都是细微绵长,除了功法特别要求外,诸如密宗的宝瓶气等,个人认为以自然呼吸较好,通过实践证明当气功修炼一定境界后,调息是自然的,用一句古代大家黄元吉老先生的话说,息不调自调。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04-06 21:08
                    回复
                      这几天事情少,今天早上功课做完了,现在继续交流三调之调心。调心之初,就是意守,意守说通俗一些就是把注意力集中某处,这有动态的也有静态的。可能说到这里,很多功友会反对,说,我的不是意守,是听息,难道听息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只不过带上了耳朵就变成了听,同样观想,内视都一样,不过带上了眼睛,守静也是把意识放在静这个个感受上。更有甚者要求刚开始练功就无为,如果你是极品上根器,是天上神仙下凡,是从其他空间来的非凡人,也许可以。一般凡人要练气功,老老实实的从意守开始,意守中动态的大致有采气,发气,意随气走等,都需要集中意识动态的游走,静态的就有常说的意守丹田,听息,观想,视物,凝神等等,甚至于专心祈祷,诵经,练书法等类似的活动都有其效果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0-04-07 08:42
                      回复
                        通过调心,大部分人会进入一些状态,通常上面所说的一些触动都是,我们把它统称为得气感,当然要叫其他名字也可以,不过最好不要叫出偏,嘿嘿,出偏不好听,真的。说到这里,不信也不练气功的就不要看了,看了也白看,这些东西不直观,现代的科学仪器检测不出,对于我们练过的其实也不是很明白,有人说是神经反应,有人说是生物电,有人说是磁场,也有人说是能量,更有人说是神马量子虫洞的,脑洞大开,但都没有证实。只能说这些反应在练功人身上大部分存在,但无法证明给人家看的一种感受。包括一些高级境界的感受同样,甚至于有些东西只可意会不好表达的东西,这里不做讨论。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0-04-07 09:03
                        回复
                          能看到这里的大部分是有心的新手,老鸟高手们最讨厌这么繁杂的气功文章了,现在我们说说现存于世气功流派的大致归类,当然水平有限,只做大概粗浅的划分。都知道,中国有三家,释道儒,因为儒不称教,所以我们说三家。我们从后面说儒家,儒家气功多导引吐纳的功夫,静坐也有,一般是存心养性,醒悟自身为主,有个说法,吾日三省吾身,由于比较少,就不好讨论了,其中苏东坡的东坡志林有提及,有兴趣的可以找找。再说道家,道家气功非常丰富,最为著名流传最广的就是内丹修法,这类功法下手一般大部分都是周天功夫,周天功夫绝大部分从丹田开始,只说大概。最后说释家,释家也成佛家或者僧家,称佛家的说法最多,他的气功也有很多种,其中密宗源头也许和印度的瑜伽有关,西藏密宗大部分都修拙火定,基础一般都是宝瓶气,另外还有白骨观等修法,坐禅修禅定的入手最多的都用听息。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0-04-07 09:38
                          回复
                            先收藏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0-04-07 09:58
                            收起回复
                              开始扯淡,新中国以来,气功的发展几经波折,这里要说到一个人,最开初传播气功的是一位中医人,叫刘贵珍,在解放初期创办了好几个疗养院,因为他的原因,当时全国兴起了一定的气功疗病热朝,传播的功法名字叫内养功,57年有出版,他应该是新中国传播气功的奠基人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0-04-07 19: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