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纸吧 关注:1,226,647贴子:2,708,429

回复:【折纸 分享】给想要尝试设计的新人的一些建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19楼2020-03-23 21:50
回复
    厉害👍太棒了👏


    IP属地:上海20楼2020-03-23 23:13
    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21楼2020-03-23 23:43
      回复
        好棒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20-03-23 23:59
        回复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20-03-24 07:01
          回复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20-03-24 07:02
            回复
              辛苦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20-03-24 07:59
              回复
                己收藏


                IP属地:安徽27楼2020-03-24 08:15
                回复
                  迟来的支持,大佬辛苦了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20-03-24 11:21
                  回复
                    收藏,辛苦了大佬


                    来自iPhone客户端29楼2020-03-24 14:51
                    回复
                      感谢大家支持,现在继续。


                      IP属地:江苏30楼2020-03-24 17:19
                      回复
                        二、 开始设计
                        1. 确定主题
                        作品的主题,指的是作品要表达的对象,也就是你要折什么。一般作品的名字就直接对应主题。在开始设计之前,最好要选择一个明确的主题。以前我不懂折纸设计,总以为那些设计者是这样设计的:先随便折,折出一个大致的基本型后感觉像什么就再把它整成那样。但大部分设计者会先确定自己要折什么,然后再根据这个主题去设计。以前我看到一些帖子,发了几个未命名的作品,然后说“你们看它像什么就叫什么吧”,其实这样是非常不好的,这样的东西都不一定能叫做一个“作品”。
                        折纸作品能表现的主题很多。一般来说,你选择的主题最好要有一个现实参照。现实存在的事物自不必说,对于幻想类的(如神话生物与虚拟形象)最好能符合人们的普遍认知。比如你要设计一个“怪物”,这个主题就很模糊。因为“怪物”不是一个明确的概念,即便你随便把纸揉一揉也可以叫它“怪物”。你得折一个具体的怪物,比如狼人或是独眼巨人。要是你要设计一个狼人,你也不应该还是随便把纸揉一揉,然后叫它“狼人”,还告诉大家说“狼人这种生物根本不存在,我折的这个在我看来就是狼人”。一个作品应该是要有一个普遍性的辨识度的,不能光作者自己认可。
                        也有一些主题并不适合用折纸的形式来表达。简单来说,就是即使勉强折出来之后效果也很差的,就尽量不要设计了。尤其是一些色彩丰富且这些色彩影响对你对主题的认知的(就是说没有这些颜色你都看不出来它是什么),比如不少的动漫角色。我们知道折纸作品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很难去表现多种色彩。而现在的卡通角色造型上越来越重视丰富的色彩,如果你只用一种或两种颜色去表现的话是很难还原其效果的。还有一个常见的例子,不少卡通人物类设计缺少面部细节,很多根本就没有脸。为什么?其实道理跟上面差不多。要是是真实的人物还好,像日漫里那种以大眼睛为代表的夸张比例,加之把发色、瞳色作为人物关键特征(比如京阿尼的角色脸都一个样,只有发型、头发和眼睛颜色不一样),单纯用折纸实在难以实现。当然也有敢于挑战的勇者。比如下面柳泰勇设计的小埋(折制者:小骆)。虽然折出了眼睛和嘴巴,但效果也只是差强人意。所以对于新手来说,能避免的困难还是尽量避免比较好。



                        IP属地:江苏31楼2020-03-24 17:20
                        回复
                          厉害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20-03-24 17:52
                          回复
                            2. 选择设计手法
                            最好从一开始就确定好你的设计手法。要注意区分“手法”与“结构”这两个词。平时我们说“22.5°结构”、“蛇腹结构”其实是在说这个作品是用“22.5°”、“蛇腹”的手法设计的。新人常用的设计手法除了上面这两个,比较多的就是两者相叠加了。有一个明确的设计手法有助于推动你的思路,预先模拟最终的结构。
                            比如这个用蛇腹手法设计的三叶草,我既然决定用蛇腹去设计,就会先考虑各个分支的长度。如果我打算用“22.5°”去设计,我就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因为22.5°结构中各分支的比例是固定的。很多新人喜欢用蛇腹,就是因为蛇腹的自由度高,分支比例可以随意控制,但蛇腹的纸张利用率往往较低,比较吃纸。

                            如果想轻松一点,可以选择常见基本型,直接省去“建立分支”的过程,跳到“添加细节”的步骤。当然这就很需要创造力了,因为常见基本型已经被不少人用过,如果再要创作新作品,的确有些困难。在这里列举两个平面折纸常用基本型,目前还是有旺盛的生命力的。


                            IP属地:江苏33楼2020-03-24 17:54
                            回复
                              3. 从局部入手
                              大多数创作者会先布置好整体框架,预先设置好所需要的分支与纸层,再设计细节。然而这样的方法对于新手来说是有难度的。不妨先设计作品的各个局部,再设法将各部分连接起来。先设计作品最核心、最困难的部分,比如不少人会先设计作品的头部。把最困难的部分解决掉了,底下就好弄多了。要注意在设计局部时要留下可供连接的部分,比如设计头部的话脖子根应该是用纸的边缘折的,不然难以连接。
                              如何连接是一个难点。首先最好统一各部分的设计手法。可以尝试这样的操作:各分部设计完后,把它们的cp按照各自的位置画在一张大纸上(注意方向正确),cp与cp之间要留有空隙。各分部的cp,边缘上如果有点就连起来,如果没有就直接取消掉空隙。最后根据实际折叠来安排新增折痕的峰谷。上面说到的蛇腹与22.5°的叠加,则是另外一个办法。如果你的分部分别采用的这两种手法,就可以“无缝连接”。
                              有时局部的设计手法甚至可以决定整个作品的设计手法。比如这个罗小黑,我先考虑的是眼睛部分该怎么设计,决定了用22.5°后然后再把眼睛部分的结构延伸到整张纸。要记住主题最鲜明的特征就是作品的核心,是你优先考虑的对象。


                              IP属地:江苏35楼2020-03-24 18: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