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星星说,现在还不是只有房子还要还房贷,没上海户口,将来小孩高考还要回原籍地。
后来聊天得知,人家不仅买了房且特殊人才引进落沪了。
而新上海人和本地区人民享有的权利并没有区别。如果仅仅只是工作,不拖家带口有小孩和老人,其实也没差的,比如医疗教育工作方面。
所以,有时得承认,聪明人也会有思维的局限性。假定他本人稍微不懒一些,他原本可以比现在更好的。
他本人和我都觉得他很懒。我常和他说,他这么“懒”真的很吃亏。
当然有人肯定会杠,说懒人在家最轻松啥活也不用干,多好。那家人凭啥要做很多家务呢?且,假定一个成年人走出家门还是懒,那对不起,时间会反馈结果——毫无收获。好在他还有底线,不是那种混世魔王呆家啃老,上班也算勤勤恳恳。但也仅限于此。
我之前也看他,因为从小家庭条件好,默认赢在起跑线。打小也没出过上海(大学都是在本地),只旅游出差去别的城市。所以对物欲看的很淡,导致赚钱能力也一般。
如果一个人满足现状,得过且过,那么对家庭,尤其下一代来说简直是灾难。父母一辈好不容易累积下的,因为自己的不作为不负责,下一代又要重新开始轮回。
比如原本一家三口住在2居室,后来结婚三代同堂,小孩稍微大一点房子就很挤,平均面积不到20平米,历史又倒退到初代小胡同了。而那些早就购置的人在奔别的事情比如小孩的教育旅行配置哪家餐厅饭菜好吃,自己的职业规划是否完成。即,不用为底层生活必需品而劳累奔波。
(不要杠租房也可以生活学习,不在一个段。从开始只能挤在一个屋时已经降维好几个级了)
(也不要杠你这么喜欢房子你找个有房的去啊。拜托,我只是拿房举个栗子。房和其他物品逻辑思维一样,本身只是依附在人身上而已。人才是核心。凡尔赛说一下前任认识我时啥也没有,关系结束时两套房产)
插播一下,上海姑娘就蛮拎的清,关注的俩,早早配置好了。

柠檬精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