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径望远镜:
由于我还是一个学生,经济能力有限,真正的大口径望远镜,比如那些100mm、110mm、150mm我并没有使用过,所以在这方面的发言权并不多,权且对于入门常见的两款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
我使用过的两款分别是20*80小哨所与富士的16*70FMT。先说结论,如果不是在很好的观测环境,或者没有汽车来机动,那并不建议盲目购买大口径双筒。
我先购买的是20*80,因其规格类似哨所使用的望远镜,故圈内昵称小哨所。千元内的小哨所大多数用的是同一套模子,最多也就是镀膜上有些区别,甚至外观都一模一样。80mm的口径第一次上手就能让你直观的体验到大集光力的爽快感,20倍的倍率也挺震撼人的。但是当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一些小问题。第一是色差,普消总是避不开的,但是这款镜子再白天的色差是十分的感人,以至于森林人品牌特地出了一款中孔物镜盖来把物镜缩到50mm以减少色差。这招在白天可行,因为白天即使50mm亮度也是绰绰有余的,但是到了晚上,80mm全部用上时就会发现观星时存在明显的色差,而且可能是成本所限,画面的良相区有限,边缘星点崩溃较严重。尤其是观看月面时,会出现明显的蓝紫边色差。对色差的忍耐程度因人而异,但这对于常年使用反射镜以及APO的我来说是不能忍的。但是这支望远镜的性价比极高,如果想入手可以入手森林人的这个加固版。
之后又购入了富士的FMT16*70,就是一楼图中右侧最大的那支。(题外话:FMT可谓是一个传奇的系列了,据说百武彗星就是由这个系列的望远镜发现的。)目镜自带平场,相场平坦,星点崩溃问题小。本人不晕滚球效应,所以用的很舒服。这台望远镜也有色差,具体表现是黄绿色差,但是很轻微,在高锐度的成像下可以忽略。如果你有这台镜子,他会是一台非常不错的巡天大双筒。如果你没有,我也不建议你去买,除非家里有矿。因为我买的那时候六千元左右吧,现在已经涨到近万元了。这玩意是真理财产品。他的主要缺点不在光学,而是外侧的饰皮。这个饰皮不同于日系的老镜淡淡的皮草香,FMT有一种刺鼻味,刚刚拆包的时候把我震撼到了。还有就是据一些镜友反应,饰皮稍微重压就会留痕,且还在论坛见过太阳晒晒就化了的现象???
由于我还是一个学生,经济能力有限,真正的大口径望远镜,比如那些100mm、110mm、150mm我并没有使用过,所以在这方面的发言权并不多,权且对于入门常见的两款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
我使用过的两款分别是20*80小哨所与富士的16*70FMT。先说结论,如果不是在很好的观测环境,或者没有汽车来机动,那并不建议盲目购买大口径双筒。
我先购买的是20*80,因其规格类似哨所使用的望远镜,故圈内昵称小哨所。千元内的小哨所大多数用的是同一套模子,最多也就是镀膜上有些区别,甚至外观都一模一样。80mm的口径第一次上手就能让你直观的体验到大集光力的爽快感,20倍的倍率也挺震撼人的。但是当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一些小问题。第一是色差,普消总是避不开的,但是这款镜子再白天的色差是十分的感人,以至于森林人品牌特地出了一款中孔物镜盖来把物镜缩到50mm以减少色差。这招在白天可行,因为白天即使50mm亮度也是绰绰有余的,但是到了晚上,80mm全部用上时就会发现观星时存在明显的色差,而且可能是成本所限,画面的良相区有限,边缘星点崩溃较严重。尤其是观看月面时,会出现明显的蓝紫边色差。对色差的忍耐程度因人而异,但这对于常年使用反射镜以及APO的我来说是不能忍的。但是这支望远镜的性价比极高,如果想入手可以入手森林人的这个加固版。
之后又购入了富士的FMT16*70,就是一楼图中右侧最大的那支。(题外话:FMT可谓是一个传奇的系列了,据说百武彗星就是由这个系列的望远镜发现的。)目镜自带平场,相场平坦,星点崩溃问题小。本人不晕滚球效应,所以用的很舒服。这台望远镜也有色差,具体表现是黄绿色差,但是很轻微,在高锐度的成像下可以忽略。如果你有这台镜子,他会是一台非常不错的巡天大双筒。如果你没有,我也不建议你去买,除非家里有矿。因为我买的那时候六千元左右吧,现在已经涨到近万元了。这玩意是真理财产品。他的主要缺点不在光学,而是外侧的饰皮。这个饰皮不同于日系的老镜淡淡的皮草香,FMT有一种刺鼻味,刚刚拆包的时候把我震撼到了。还有就是据一些镜友反应,饰皮稍微重压就会留痕,且还在论坛见过太阳晒晒就化了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