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爱青吧 关注:36,794贴子:576,909

回复:这个杀人抛尸案件留下的线索很多。我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首先,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至于凶手具体的职业,延伸一下,在南京街面有什么熟肉食,必须是事前先处理切好,再售出的。比如烤鸭就不符合,这个是因为烤鸭必须当着顾客面切割。只有碎尸行为掺杂在日常重复的工作切割中,才不会露出马脚,凶犯对头颅和手脚的处理远不如对躯体的得心应手。也印证了凶犯对动物的头和蹄没有过多的经验。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52楼2020-06-04 00:05
收起回复
    对于,抛尸的时间。本人倾向于罪犯深夜外出抛尸,晚上9点之前,基本居民区的路上时不时会有人出现,白天更不要说了,人多眼杂。黑夜给了凶犯安全感。我做过测试,晚上骑电动车在小区往不同的垃圾桶扔3次为半袋编织袋垃圾。从晚上9点到凌晨1点。几乎每个时间段每3次都会遇到人。且遇到的人会仔细的观察我。相信路人对这一幕记忆会很深刻。所以说,罪犯抛尸时间段在3-5点之间。人最疲乏的时候是凌晨4点多。连续抛尸竟然找不到一丝线索,只能说明凶犯对抛尸时刻的把握很好,地点倒是不重要。就是说,在那个时间段,凶犯随便找个地方抛尸,都不会被发现。从抛尸地点看,南大附近的尸块处理都是呈现出随机的状态,地点不是那种精心选择过。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53楼2020-06-04 12:57
    回复
      相反,在水佐岗抛尸,就是经过精心算计的,一,抛尸没有外包装。抛尸地点隐蔽,下水道里抛尸。据网上资料,下水道抛的是外衣和包裹在内的一些尸块。外衣不会是从住宅的下水道塞入,一定是打开小区的下水道水泥盖板或附属的窨井盖塞入。盖板一般都是很厚重的,翻开再恢复原状很费力气。再说光天化日之下翻水泥盖板抛尸,基本不可能。肯定是夜晚所为。这里有个疑点,为什么要把外衣抛入下水道用废水浸泡。而不是目标最明显的头颅。想消除外衣上的什么痕迹。目的何在!我这两天一直在苦苦思索。凶犯精心选择水佐岗隐蔽处抛尸,就是拖延尸块被人发现的时间,为进一步实施自己的犯罪活动创造条件。所以,可以这么说,水佐岗抛尸为凶犯第一次抛尸。水佐岗尸块也是最后才发现。说明凶犯心思缜密一切皆在掌控之中,达到预期效果。很自负。也说明凶犯,对水佐岗的了解,不次于对南大校区周围情况的了解。凶犯为南京本地人概率极高。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56楼2020-06-06 01:40
      回复
        能翻动下水道盖板或窨井盖并复原的人,一定是个身体强健的人,身体瘦弱的人是很难胜任的。按正常情况,力量足,翻开盖板放在一边容易,翻开后再复原就很费时费力!感觉二人结伙抛尸几率高。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57楼2020-06-08 19:38
        收起回复
          借个网友的图,来分析一下凶犯的意图,下图的抛尸点,基本都选择在街道的拐角处不远。抛尸前能有效观察街面情况,抛尸后能迅速逃离抛尸处街道,拐入相邻街道。避免被路人发现。说明凶犯处事谨慎,抛尸点是经过精心选择的。或为二人抛尸,为防止路口突然有人拐入,一人在路口望风,一人抛尸。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58楼2020-06-08 19:51
          回复
            我在考虑,凶犯的潜意识,只要不是抛尸时被人看到,即使是在相邻街道遇到,也不会有危险。凶犯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态。如果在相邻街道遇到路人,案发后,在案发附近遇到的路人也会疑心举报啊。举个例子,把抛尸行为换为风险低一些的行为——当街小便。试问,谁敢光天化日下在大街上小便。在图上红星处各小便一次。不被人发现。难度极大!只能借助夜色。心理压力会小些。感觉凶犯的心态是,你在街道上遇到我也很正常。我就是正常的工作状态。比如,凶犯是夜间的送奶工之类的特定人群。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59楼2020-06-08 21:09
            收起回复
              凶犯抛尸一是步行,二是有运输工具。从抛尸地点看,罪犯经过精心选择的时机和地点。基本在距离路口不远处,步行抛尸一旦被发现很难逃脱。再说深夜一个人也容易引起路人怀疑。如果说凶犯抛尸后很快到达路口,再拐入相邻的小巷。那凶犯如何避免在小巷遇到路人被注意那。那凶犯一定有运输工具做遮挡掩护,让路人无法识别体貌特征。自行车的概率不大。三轮脚踏板概率也不大。因为在天津路的栏杆上挂着一包尸块。大概率是从运输车辆行驶途中抛到围栏上的。围栏见下图,大致相似。如果步行很容易就扔过去,三轮脚踏板车行驶中,一个人没法扔,停下来很容易扔过去。三轮车上后面坐人也很容易扔过去。只有运输工具空间有遮挡,行驶中不容易甩开膀子发力扔,才会扔到栏杆上挂着。感觉南京大街小巷里的马自达概率较大。坐马自达里带个帽子口罩,对面就是来个人那也认不出来车里人的模样。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63楼2020-06-18 04:06
              回复
                南京的马自达,熟悉吧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64楼2020-06-18 04:13
                收起回复
                  再看看这张图,汉口路和天津路这个十字路口。图中圆圈处,在这个中心点,分别向南,向北,向西抛尸。唯独没有向东抛尸。按照犯罪心理,罪犯抛尸迅速离开并尽量不从抛尸点再次经过的话。按照这个逻辑,罪犯极大可能,是从十字路口的东面过来。所以在路口的东面尽量不抛尸。推测罪犯是从南大的东面过来,应该在中山路的东面。这个区域最被人忽视。奇怪的是罪犯在这个区域竟然没有一点动作。仿佛在极力回避这个地方。按照罪犯的心理,抛尸区域是在南大的从南面到北面这块区域抛尸。因为罪犯基本不会在自己住处附近抛尸。所以,罪犯作案的地点只能在南大的东面和西面。根据线索,警方排查的重点也大致在青岛路区域。如果在西面的话,按照警方的排查力度,应该能够查到蛛丝马迹的。但实际上一点线索也没有,所以说排查方向有偏差。东面有中山路。最容易被忽视。就像南医大的杀人案,麻住的石鼓巷离南医大不远,和南医大之间隔着交通干道汉中路。如果没有这个汉中路,相信麻会被排查到查获的。能去学校及周围对学生行凶的,住的基本不会离学校太远!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66楼2020-06-18 20:42
                  回复
                    现在再回头说说凶手分尸2000多块还是多片的问题关键所在!上截图看看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67楼2020-06-20 01:21
                    回复
                      综上得到,在大银锏巷发现0.7公斤,约500片!什么概念。水的密度是1,一立方米是1000公斤,猪肉的密度大约是0.975,所以一立方米猪肉的重量大约是975公斤,经过计算,1克猪肉大约1立方厘米。尸块一块大约1.4克。也就比1立方厘米猪肉块大一半。即1厘米高*1宽*1.5厘米长。这样大家心里就有初步概念了。如果是块状那,很小一块,要是片状的那,就把1厘米的肉块从中间横切一刀,就拼为1厘米高*3厘米长*0.5厘米厚的的肉片。基本就这形状,不会太薄了。根据检察官的描述,应该是后者几率很高。罪犯如此胆大妄为,剔骨分尸到底出于什么目的?通常罪犯为了消除犯罪痕迹,便于搬运处理尸体,会采取很多的办法,分尸,高压锅煮等手段。但此案最特殊的也是最令人发指的是精细分尸,分割2000多片。为什么不是分割200多块,一样不影响罪犯用塑料袋和提包去抛尸。所以罪犯处心积虑费力费时的分割2000多片,肯定有其目的。罪犯肯定考虑到案发后警方会对下水道系统重点调查。所以罪犯基本不会把这么大的尸块就近倒入下水道里。这也是罪犯狡猾的一面。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68楼2020-06-20 02:00
                      收起回复
                        在案发现场发现铝箔纸,铝箔是金属铝压延生产的。应用于食品包装的厚度范围0.006-0.3mm。如飞机上用的一次性餐盒就是铝箔做的,可以放在微波炉或烤箱中加热饭菜。通常说的锡纸包装也都是铝箔。这个铝箔的属性和食品关联较大。在96年普通家庭基本很少用到铝箔纸。并不常见。我印象中这玩意好像是包着烤食物时才用的。据说后来又查出尸块混有猪肉,罪犯会不会工作中经常使用猪肉用做食材。像猪五花肉带皮。我查阅了很多类似菜品,基本这种形状用途很少。切成片,主要是烤制,或剪炒。如下图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72楼2020-06-20 03:41
                        收起回复
                          不好意思,我写错了,本意是毁坏尸体灭除作案痕迹。少写了几个字。抱歉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76楼2020-06-20 04:21
                          回复
                            本文一开始从刁爱青的角度去分析各种遇害的可能性。后面是抛开受害者单独分析凶犯的行为轨迹。现在看看两者有什么重合的部位。现在感觉刁爱青离开南大有一段距离的几率较高。所有分析是围绕刁爱青在南大的围墙附近行动的推断,没有结果。那么刁爱青离开南大会去做什么。刁爱青上大学花销很高,家里经济也不宽裕,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会不会去打零工或做家教来减轻家庭负担。当晚外出购物后再去应聘家教不合常理。更可能的是购物后觉得时间充足,四处走走看看有没有饭馆招晚间小时工。在南大附近打工端盘子让熟悉的同学或老师看到毕竟不是件体面的事情。读书的人脸皮薄。所以要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南大的南面,西面,北面,有老师,同学经常出入。唯独东面,跨越过中山路,很多麻烦就不存在了。刁爱青在前去寻找工作机会的时候,被凶手控制杀害。这是目前我认为唯一的合理解释。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80楼2020-06-20 23:56
                            收起回复
                              现在谈谈凶犯用铝箔当做包装物的动机!铝箔分为工业级和食品级。案中的铝箔不出意外的话,通过鉴定可以判定为食品级用途的铝箔。工业级的铝箔指向性更强。罪犯很狡猾,其选择用铝箔包裹尸块是出于深思熟虑做出的选择,也不怕警方根据铝箔倒查到自己。罪犯为什么不用塑料袋而选用铝箔,就是想引起看到的环卫工或捡拾人的重视!近一步打开包装查看。根据检察官王勇的叙述,打开包装,手指随即滚了出来,说明手指是最后被凶犯精心特意放在最上层,再用铝箔包裹好。让人打开后,手指先滑落出来,让发现人识别出包裹的是人体组织然后报警。也可以说,大银锏巷的抛尸点是罪犯最后一抛,目的是让警方来查案。通过这一点可以看出罪犯可以说是丧心病狂,胆大妄为。也可以说,罪犯抛尸过程是精心策划的,也熟悉警方查案的手法。基本没给警方留下一丝有用的线索。受害人遇害时间,遇害死亡原因,案发地点等都一直无法准确确定。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81楼2020-06-21 05:0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