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白的《秋日于太原南栅饯阳曲王赞公贾少公石艾尹少公应举赴上都序》
李白的“天王三京,北都其一”气象非凡,长久以来该文被论证为李白送友人至上都长安,其实指上都洛阳。文中有“今年春,皇帝有事千亩,湛恩八埏,大搜群才,以缉邦政。而王公以令宰见举,贾公以王霸升闻。”一句,按《旧唐书》“二十三年春正月己亥,亲耕籍田。。。卿已下终其亩。。。其才有霸王之略。。。令五品已上清官及刺史各举一人。”与文中所述重合,此时帝于洛阳,籍田等均于洛阳进行;又制举区别于常举,也必须于皇帝处,亦可证为是东都洛阳。
2.杜甫的《横吹曲辞·后出塞五首》
该诗按文意应是写于九节度相州之战前后,“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主将位益崇,气骄陵上都”“坐见幽州骑,长驱河洛昏”全文也均围绕中原地区战事进行,以前“上都”长安出现的过于突兀,现在便十分清楚和通顺了,该上都正是唐玄宗年间贯称的上都洛阳。
3.张说的《大唐封祀颂》
燕许大手笔开元宰相张说的《封祀颂》是唐玄宗封禅泰山的祭文,文中提到“然後藏金匮於祏室,回玉鸾於上都”其意是返回首都,按《旧唐书》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十月,自东都封泰山,又与十二月返回东都,直到十五年九月才西去长安,则该上都亦为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