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军之王吧 关注:179,844贴子:4,840,850

【经典导读】《战略》:我在拜拜当队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长久以来,很多吧友对东罗马帝国的军队嗤之以鼻,戏称“败仗庭”,似乎丧师失地是拜拜的常态,其费拉不堪与早期军团的战无不胜形成鲜明对比,许多经典战例也为众多吧友论说功过、品评人物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素材。事实果真如此吗?所幸,6世纪末的拜占庭皇帝莫里斯编写了一部详尽的军事教科书,为我们提供了相当可观的资料,得以管中窥豹。
首先说明,本帖只是一个简要介绍,只节选了少量内容。如有兴趣,可以很方便地在其他网络上阅览原著。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0-02-22 20:27回复
    作者简介
    莫里斯一世(Maurice I, 539-602, 582-602在位)拜占庭帝国查士丁尼王朝第五位皇帝,前任皇帝提比略二世的女婿,他的统治以辉煌开始,以悲惨结束。
    在一些关于罗马的简史中,经常出现“查士丁**后,无能的皇帝相继继位,直到希拉克略登基为止”这样的语句,这显然是不公平的,至少对莫里斯一世而言是这样。莫里斯即位时,情况已经十分危急:罗马每年要向多瑙河上的阿瓦尔人支付八万枚金币的巨额贡金,斯拉夫人也早已将整个巴尔干半岛除君士坦丁堡以外的大部分土地洗劫一空—帝国在军事和财政两方面都已濒临破产。莫里斯一世首先认清,朝廷已无力分兵防守意大利和阿非利加,于是在这两地取消了自戴克里先以来奉行了三百年的军政分离制度,设立军政合一的总督区,这便是军区制的前身。此后,莫里斯又先后平定了东方和巴尔干的战事,大刀阔斧地改组军队。改革主要有两条:一是取消了将军手中的亲兵,所有百夫长以上军官要有朝廷任命,向皇帝效忠;二是取消了蛮盟军队的独立指挥权。自此以后,除拉文纳和阿非利加两个总督区,全国所有军队都已经成为真正的国家军队。然而,莫里斯剥离将军权利的措施使得军官们十分不满,602年冬季,一道命令军队在多瑙河北岸过冬的诏书激起了兵变,终结了自诩深谙统御之道的莫里斯一世的统治。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0-02-22 20:35
    收起回复
      一、罗马军规十五则
      在各营及下辖各行编组完毕后,什长应带领士兵集合。如果士兵们早已对法律所规定的各项军规有所了解,那自然很好。可如果并非如此,那么营长就必须准备一份书面说明,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向士兵们宣讲: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0-02-22 20:38
      回复
        (一)违抗伍长或者组长命令的士兵必须受罚;违抗什长命令的伍长和组长,或违抗百夫长命令的什长,也同样要受罚。
        (二)若有士兵胆敢违抗营长,即伯爵或护民官的命令,必须受到重罚。 (三)若某位士兵受到不公正待遇,他应向营长申诉。若是他受到营长的不公正待遇,则应向更上一级指挥官
        申诉。
        (四)若某人休假超期未归,他应被开除出军队,并交由民事政府处置。 (五)无论出于何种原因,任何士兵胆敢参与、策划或煽动反对指挥官的阴谋,或是参与兵变,就必须受到重罚,尤其是阴谋或者兵变的领导者。(六)若某人在受命守卫城市或要塞期间出现背叛行为,或违抗指挥官命令逃离岗位,应被处以极刑。
        (七)若某人被发现想要叛逃至敌军阵营,则不仅是他本人,所有知晓此事之人都必须处以极刑,因为这些人同样犯有知情不报之罪。
        (八)若什长下令后某人拒不服从,此人应该受罚。倘若此人是因为不知晓命令而无法执行,那么就应以命令传达不周之罪惩处什长。
        (九)任何人发现走失的驮兽或无论大小的任何物件,若不将其上报并交给指挥官,都应受到惩罚。不仅此人,所有知情者都应受罚,因为他们也同样犯了盗窃之罪。
        (十)若任何士兵导致纳税者受伤,之后也没有支付赔偿金,这名士兵应受罚支付双倍罚金。
        (十一)若有士兵领受相应津贴却没有将其用来购买武器,而什长也没有对他采取强制措施或上报营长,则该士兵及其什长都应受罚。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0-02-22 20:40
        回复
          应对营长们宣讲的军规
          (十二)所有拒绝执行上级命令者都应依法受到惩处。
          (十三)任何无故导致士兵受伤的营长都要支付两倍赔偿金,导致纳税人受伤也同样应支付两倍赔偿金。无论在冬季宿营、平时宿营还是行军作战时,无论军官还是士兵,只要导致纳税人受伤而又没有给予对方合理补偿,事后必须缴纳双倍罚金。
          (十四)在战时,若营长放任一名士兵返乡休假,营长需支付三十诺米斯马塔(Nomismata)罚金。冬季宿营时,营长可允许士兵返乡两个月至三个月;和平时,营长可允许士兵在行省境内自由休假。
          (十五)受命防守城市或要塞的营长,倘若在城池尚能坚守的情况下投降或撤退,除非是士兵们的生命受到威胁,否则他必须接受重罚。
          在宣讲了这些军规后,营长应将全营集合起来排成战斗队形,而对战时触犯军规者施以的惩罚,也应在此时告知下属。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0-02-22 20:42
          收起回复
            二、战场纪律五则
            (一)在全军排列战线或与敌军交战的过程中,倘若士兵有临阵脱逃、私自冲锋、洗劫尸体、私自追击敌军、私自攻击敌军行李纵列或营地等行为,则此人应以破坏队形及背叛战友之罪处死,他所抢劫到手之物也应充公,作为全营的公共财产。
            (二)在大规模行动或会战中,倘若我军在没有充足理由的情况下被敌方击退(愿此事永不发生),则整个战线中首先逃跑的那个营,由于破坏战线秩序,并导致全师溃败,应由其他营派出人手,对该营士兵处以“什一律”的刑罚,即十人中抽出一人处死。倘若被抽中的士兵中有人已经在战斗时受伤,则此人应被免除惩罚。
            (三)若军旗在没有充足理由的情况下被敌方缴获(愿此事永不发生),负责保卫军旗之人就应受到惩罚,贬至其所在单位中的最低军阶或见习人员。若这些士兵中有人在战斗中受伤,则应免除惩罚。
            (四)倘若全师或全军都被击溃(愿此事永不发生),若战场距离军营不远,而士兵们没有撤进军营并在此据守,反而漫无目的地逃往其他方向,这些士兵就应被以抛弃战友之罪受到惩罚。
            (五)若士兵在战斗中丢失武器,此人应被以解除自己武装并为敌人提供武器之罪受到惩罚。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0-02-22 20:44
            回复
              三、在没有敌军行动的我方领土上应如何有序行军
              在附近没有敌军行动的情况下,一支大军不应被集中在某一特定地区。因为士兵们空闲时间过多时,很可能酿成叛乱或其他不当行为。
              即将与敌军交战时,军队无论是以团为单位还是以师为单位,都必须以战斗序列行军。无论是在我方领土还是在敌军领土,以战斗序列行军对于士兵而言都要更为安全。必须注意的是,各团应将自己的行李纵列布置在自身队列后方,而不能与其他部队的行李纵列混杂。
              在敌军距离尚远时,我军应以团或师为单位各自单独行军,而不应将全军集中在同一地区,否则可能很快就会发生饥荒,饲料也难以征发,同时敌人也很容易估测我军人数。接近到距离敌军大约六天、七天或十天路程之后,各部队便应开始互相靠拢,同时依照本书后面关于宿营的章节之规定,设立军营。
              若我军前往一片地形不明的地区作战,测绘组应前出至全军前方一天路程的距离上,寻找可供宿营之处,并公正地为各师分配驻地。宿营组也应领先全军一天路程,寻找水源和草料来源。
              在遭遇破碎地形、峭壁、浓密森林或其他难行的地形时,应派出部分士兵在全军前方尽可能清理或铲平地面,以确保战马不至于过分疲劳。负责此事的士兵,不应从侦察部队或其他特殊部队中抽调。
              军队行军时,将军本人应位于军队前部,并将精选士兵置于自己身前作为荣誉前卫。这些士兵应拥有备用战马及表示自己作为将军家臣的旗帜。紧跟在统帅后方的则是佩剑侍从(Spatharioi)和其余亲兵,再后方便是他们的行李纵列。各师、团指挥官无论是单独行军还是与大军一同行动,都应以同样方式安排行军纵队。 在未知地区遭遇渡口或其他天然障碍时,宿营组应在全军前方进行侦察,并在对当地进行初步侦察后向将军汇报地形情况,之后由合适的军官来安排渡河等事宜。若该地的地形过于难行,将军则应脱离行军纵列留在后方,直到全军安全通过后自己再随军进发。不过只要附近存在敌军,统帅便不应如此行事,而改由各师的师长监督属下部队安全前进。倘若不做这种安排,士兵们便会争先恐后地想要先行通过,而这只能造成混乱和伤亡。 行军时必须注意保护耕地,不可随意穿行,也绝不能给纳税人造成任何损失。若情况特殊,军队不得不穿过耕地时,将军便应命令各团长或营长留在后方监督手下各营通过,直到将耕地安然无恙地交接给下一位指挥官之后,他才能离开此地。在他之后的各位指挥官也要依此行事,只有这样,将军才能保证军队秩序以及农民的安全。
              有时军队穿行的地区十分荒凉,士兵可能沿路遭遇或吓跑野兽,此时必须禁止士兵追杀这些野兽,因为追杀野兽所能带来的不仅只有噪音和混乱,还会无谓消耗战马的体力。不过在和平时期,士兵们有必要进行狩猎的训练。
              在军队规模较小时,将军应尽可能躲过有人居住的地区,选择其他路线行军,无论居民是敌是友。这样一来,军队便有可能躲过间谍的监视,使敌军无法获得我军情报。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0-02-22 20:49
              回复
                四、军队的组织和军官的分配
                在依照规定将士兵们武装起来,并为军队准备了必要的供给,军官和士兵的隶属关系也已确定后,统帅便要将全军编组为各级作战单位,并分配指挥官去指挥各部队。
                骑兵营人数应在三百至四百人之间,担任营长的伯爵或护民官必须谨慎能干。在营级之上的骑兵团或千人队(Chiliarchie),依照军队整体规模的不同,人数应在两千至三千人之间,由足以胜任的团长(也被称为“公爵”或“千夫长”)负责指挥,这位指挥官本身也必须足够谨慎自制。各骑兵团则应被分别编入三个兵力相当的骑兵师,各师长也被称为“指挥官”(Stratelate),此人必须谨慎、现实,有着丰富的经验。如果可能,还应该能够读写文字。这些素质对于负责指挥位于战线中央那个师的师长,也就是全军副将而言格外重要,因为在必要情况下,他很可能会接掌全军指挥权。
                这样一来,整支军队便以如下层级被组织起来。首先,骑兵们被编入骑兵营,营以上为团或千人队,各团被编入人数均等的左、中、右三个师。在统帅指挥下,这三个师将在会战中组成一条战线。除精选军的战队以外,营级部队人数不应超过四百,团级部队人数不应超过三千,骑兵师人数不应超过六千或者七千。在军队规模更大的情况下,多余的部队应被布置在三个师以外,或用来组成第二条支援线,或用来保卫各师的侧翼和后方,也可以用来伏击或迂回敌军。师或者团级部队人数不应过多,倘若这些部队过于庞大,延伸距离过长,就很可能发生混乱。
                各营人数不应相等,不然敌军就可以通过清点营旗数量轻易掌握我军的规模。不过即使如此,上述的规则也应得到遵守,即各营人数不应多于四百人或少于两百人。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0-02-22 20:57
                回复
                  五、营级指挥官应如何挑选下级军并将士兵编入各行
                  在全军编组完毕后,营长必须将全营编为若干“行”。重中之重的是,营长必须挑选出品质优良、勇气出众之人来担任百夫长,尤其是地位仅次于营长的首席百夫长,更应严格挑选。之后营长还要挑选出各位什长,他们必须足够英勇,擅长白刃搏斗,若可能的话还应善使弓箭。伍长和组长的素质也应以此作为参考。最后,营长还应为每行安排两名后卫,以及五名素质优秀的士兵。其余士兵无论老兵还是新兵,都应被分配至各行中。此后,营长应将素质最优的那些士兵,依照相应素质排列,最优秀者位于各行的第一排,其余人相应编入后续各排。 营长应选出两名机警的士兵来担任传令兵,另外还要选出两名旗手。其人选应从各行中挑选而来。如果营中没有随从,较穷的士兵就应被分派去照料驮兽,每人负责三至四头驮兽。营长还要从普通士兵中选出一位能力优秀者,让他背负一面军旗,引领整个行李纵列或驮兽前进。最后,指挥官还必须决定哪些行应被安排于右翼,哪些应被安排于左翼。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0-02-22 20:58
                  回复
                    六、如何侵入敌方领土;如何确保在敌方领土行军时的安全;如何在不受损失的情况下蹂躏敌方领土
                    在两种情况下,一支军队可以安全地入侵敌军领土—即入侵行动是在敌军已经遭遇会战失败之后,或是在我方知晓敌军缺乏准备、不适合作战的情况下进行的。此时我军应不宣而战。即使在敌军规模比我军更大时,也同样应该如此,尤其是针对如斯拉夫人、安特人(Antes)及其他纪律松散、组织混乱的敌人时。另外,我军还可以占领并据守某处位于河岸或山口中的阵地,并从这些位置攻击敌军,同时确保我方不受对方伤害。
                    更重要的是,在入侵敌方领土时,将军必须关注军队的给养问题。他必须亲自监督,确保全部给养或是由普通行李车仗装载,或是由士兵个人背负,抑或是以其他方式被安置妥当,不然一旦敌军毁掉当地的给养,我军便将在充满敌意的土地上陷入窘境。除非是为保证行动的隐秘性,在敌方土地上作战时,我方不应在夜间行军。举例而言,为在敌军发现我方意图前快速占领或穿越地形崎岖之地,我军绝对有必要躲开敌军侦察。
                    我军也应该努力尝试去生俘一些当地居民,以便从他们那里获得关于敌军兵力和计划的信息。审问俘虏必须由将军本人亲自进行,不能由任何人代劳。通过审问这些百姓,我们经常能够获得非常重要而且完全可信的情报。但与此同时,我们绝不能过分相信敌方逃兵或变节者的说辞,至少对他们的信任度不能超过那些在我方突袭时抓来的俘虏,因为逃兵或俘虏故意提供假情报的情况屡见不鲜。不要轻信任何出自仅仅一人之口的情报,也不要相信任何无法由多人证实的信息,尤其是那些在劫掠行动中抓到的俘虏或敌军逃兵所提供的情报。对于那些声称自己拥有秘密情报的敌军逃兵,一定要将其关押起来,或通过别的方式控制其活动,并告知,倘若他们提供的情报正确,他们将会得到奖赏,若是情报有误,则格杀勿论。
                    即使敌军集结于其设防营地以外的某处,我方也绝不能允许任何士兵前去洗劫或抢劫其营地,而应先向敌方军队所在方向前进。若会战结果对我方有利,便不要错失良机,应趁着敌军仍然十分惊恐而且混乱之时,紧追不舍,直到敌军彻底溃散,或与敌军订立对我方有利的不平等条约时才能罢休。如果敌军在集结之后避而不战,则我方军队必须在保持军队秩序的同时,蹂躏途经的一切。不过如果我们计划要沿原路返程,而且军队中也并没有太多食物和草料,那我们便应放过当地的给养,待回程时再将多余物资摧毁。前卫应在道路交叉口和其余容易迷路之处设置路标。若是在森林地区,路标可以设置在树上,若是在荒原,则可以把石块和泥土堆积起来当作路标。后续部队只要依照路标行动,便不会迷路。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0-02-22 21:03
                    回复
                      那些被派去进行劫掠行动的部队,不能全部都参与抢劫的工作,而应被分为两组,第一组负责抢夺物资,人数更多的另一组则跟在其后方对其进行掩护。无论行动是针对居民区、敌军设防营地、畜群、行李纵列还是任何其他目标,都要做此安排。倘若全军都参与到劫掠行动中,也要采用相同的部署。在那些不参与抢劫的士兵中,如果有机会征发给养,则一部分人应被派出执行这一任务,其余士兵则应保持常规阵型,伴随在其后方。若士兵们在抢劫和征发给养时过于专心,他们很可能会在返回主力部队之前遭到敌军奇袭或伏击。
                      除紧急情况以外,我们认为若是从不同单位中抽调人手进行抢劫行动或组成侦察支队,抑或执行其他军事勤务,对我方都是不利的。我们应派出整个骑兵营、战队,或由首席百夫长、什长率领其手下单位执行这些任务。有时,某些特定情况会要求我军组建一支特殊的支队,如大部分士兵因某种原因不愿执行任务,或是战马情况不佳等。在这种情况下,支队也只能由士气高昂、战马情况良好的士兵们组成。总体而言,随机从各营抽调人员去执行某些任务会带来巨大风险。这些抽调出来的士兵因为缺乏朋友们的支持,互相也不熟悉,无法发挥出自己最大的实力。不仅如此,那些被留在后方的部队,也会因此暂时失去其最优秀的士兵。
                      将军若想要攻克一座要塞、要地或其他地方,他不应让任何人知晓自己的意图,直到军队抵达当地,将军亲自下令展开行动时为止。若我军不得不在距离敌军设防营地较近的地方宿营或者通过,则我军应派出一位军官率领轻装部队驻扎在对方营门附近,以免我军遭遇敌方的突然出击。同样的安排也适用于我军穿越隘路之时。露营营地或普通营地都不应被设置在敌方要塞或森林附近。若是无论如何都必须要在这些地方宿营,则岗哨一定要严加注意,以防敌军的夜袭。通常而言,在视野开阔的平原、高地或易守难攻之处宿营要更加有利。
                      进入敌方领土时,行李纵列应跟随在作战部队后方,但在接近敌方军队时,行李纵列则应被移动到全军中央。无论是在行军还是在宿营时,行李纵列和可能存在的战俘,都要与普通部队分开布置,以免他们阻碍士兵行动,对抗击敌军突然袭击产生不利影响。在敌方土地上,测绘组和宿营组必须提高警惕,必须在有充足支援的前提下才可执行勤务。关于当地水土等方面的信息,我们是可以相信俘虏和敌军逃兵的。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0-02-22 21:06
                      回复
                        宿营时,我军应以合适的阵型和整齐的秩序进入营地。若有敌军位于附近,而我军中又包含步兵,则我们应先将车仗停好,接着在预先规划好的地方挖掘壕沟,并将所有轻装部队部署在壕沟外一段不远的距离上,让他们做好战斗准备。在此之后,行李纵列应以良好的秩序进入营地,之后岗哨便可撤回,士兵们也可以在不解散队形的情况下进入营地内,搭起营帐。若附近没有敌军,则警戒任务可由单独一个营或一个团来负担,而其余部队可全部投入宿营工作。
                        从当地找到的任何酒水和食物,都要在经由俘虏试毒后才可饮食。由于常被下毒,我军也不能随意饮用清水。我们可以回想一下,波斯战争中,就连大麦都被毒药所污染。当时士兵们因为找不到草料,只好将当地的大麦喂给马匹,结果不少战马也因此而亡。
                        行军过程中,如果发生意外紧急情况,指挥官应向士兵们下令,不准他们胡乱奔跑、阻碍他人,所有人都应赶向紧急情况的发生地。通过这种方法,军队便可做好迎战敌军的准备,在战事发生时也能够快速集结起来,避免混乱。除始终要在军队前方部署一支有效的巡逻力量,以防敌军进攻以外,我们还应在主力后方十五至二十里的地方部署一支后卫,由能干的军官率领,挑选武器精良的部队,但不要携带太多其他装备。另外,我军还应组建有效的巡逻队,来收集那些因疾病或其他原因掉队的士兵,并预防敌军的奇袭。若一支军队在行军时缺乏警戒,那么当它前方的部队无法轻易掉头支援后方部队时,就很容易受到偷袭。即使是在我方自己的领土内,那些未经指挥官准许便四处游荡、胡乱行动、不遵守军规义务的士兵,也很容易遭到打击。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0-02-22 21:08
                        回复
                          七、如何穿越隘路和难行地区
                          除特别紧急的情况以外,在敌方领土上行动时,我们并不建议骑兵在植被茂密或崎岖地形上做长途行军。要知道,这些地区即使对步兵而言也已经足够困难。而在夏季,这些地区更是骑兵必须尽可能绕行的。不过,那些即使对步兵而言也很难穿行的隘路,只要其长度不超过一里左右,骑兵便可安全地下马徒步穿过。在我们看来,只有那些仅有一条通路可走的隘路才算难行,其余任何拥有不止一条通路的隘路,我军都可以毫不犹豫地穿过。
                          如果我们想要穿过一条狭窄的隘路,而且在回程时也要经过此处,若其中遍布树林,但路程不长,那么我们便应在穿过隘路时将树木砍倒,并按照常见的办法将地面夷平,清理干净。若隘路狭窄险峻,无法夷平,我军则应派出一支拥有足够兵力的支队(步兵骑兵皆可),脱离主力部队占领此处,直到我军返回。在更关键的地区,以上两种措施有必要双管齐下,既要将地面夷平清理干净,又要在那里派出适当的卫戍部队。部队带着行李纵列或战利品穿过隘路时,应分成两个纵队,下马以侧翼领先的战斗队形行军,部队在携带战利品行军时更应如此。即使是通常能够轻松穿越丛林、丘陵或狭窄地区的步兵,也应采取相同的办法。
                          若全军都由骑兵组成,士兵们应下马步行,并将行李纵列和其他给养置于全军中央。在这种情况下,军队除应编组成两个纵队来保护行李纵列和可能存在的战利品以外,还应从主力中精选出一支强大的轻装部队,根据地势部署于主力组成的双纵队四周。他们的任务是在伴随主力行军过程中,逐退所有想要袭扰行军纵队的敌人。这样一来,主力部队便可集中精神保护行李和战利品,而无须经常分兵御敌,并且也不会因遭到袭扰而陷入混乱。两支纵队中的部队不可能承担所有任务,不能要求他们既要有效地保护战利品,又要击退来袭的敌方小队士兵。也正因为如此,那些可以被抽调出来的部队应被部署在两个纵队之外,置于其四周,尤其是后方。依照上述办法,我军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相对容易地通过那些最难行的地区。如果军中没有步兵,骑兵在下马步行时不应将战马留在身边,而应将它们送到全军中央。不然的话,士兵们在行军时,一旦发现紧急情况或者受到敌军干扰,即使敌情不实,他们也会骑上就在身边的战马,导致队形发生混乱,并给全军造成严重损失。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0-02-22 21:13
                          回复
                            当敌军从一侧或者两侧出现,若纵队中存在战俘或战利品,我军应将捆绑起来的战俘推到纵队外侧用作人盾。敌军即使拒绝顾虑这些战俘的性命,继续放箭,他们的箭矢也只能射杀战俘而非我军士兵。如果军队在行军时遭遇了不曾想见的危急情况,并在隘路上为敌军所困,不得不在面临严重危险的情况下撤退,那么我方最好选择与敌军进行和谈,让出一部分甚至全部战利品。这样一来,我军便可将自己的安全解脱出去,不必面临无意义的风险。但如果敌人无意停战,我方则应在对方眼前将战俘处死。之后,我军要么留在敌军领土上,毫不留情地尽可能蹂躏当地,要么就尽自己所能地保持严整的阵型,集中起来逃脱困境。手下军队被困在这样一条隘路中(尤其是当隘路较长时)的将军,在击退所有敌军,或我方部队占领了能够控制谷地的高地之前,不应尝试杀出血路强行撤退,尤其是在夏季浓密的植被足以使敌军给我方造成更多麻烦之时。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0-02-22 21: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