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吧 关注:40,102贴子:106,853

回复:让我带你走进武夷山,探秘武夷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今天比较忙,今天不更新了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66楼2021-01-30 16:38
回复
    古人用活、甘、清、香四字来形容“岩韵”,著名岩茶专家姚月明先生也在武夷岩茶鉴评方法中写道:
    活:系指润滑、爽口有快感而无滞涩感,喉韵清洌。
    甘:系指回甘时间短而快捷,清爽甘润。
    清:系指清纯不杂,清快舒适,清丽明亮(指茶汤、叶底)。
    香:系指口含茶汤有芬芳馥郁之气,冲鼻而出,饮后有齿颊留芳之感。
    浓:系指茶底厚醇,无明显苦涩感。
    厚:系指茶底厚薄,啜之有骨,持久不变,可谓“舌本常留甘尽日”之感。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67楼2021-01-31 19:42
    回复
      天游峰为福建省武夷山第一胜地,位于武夷山景区中部的五曲隐屏峰后九曲溪北,景区中心海拔408.8米。东接仙游岩,西连仙掌峰,壁立万仞,高耸群峰之上。每当雨后乍晴,晨曦初露之时,白茫茫的烟云,弥山漫谷,风吹云荡,起伏不定,犹如大海的波涛,汹涌澎湃。登峰巅,望云海,变幻莫测,宛如置身于蓬莱仙境,遨游于天宫琼阁,故名天游,为武夷第一险峰。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68楼2021-02-01 16:22
      回复
        武夷山有那么一句话,叫“不登天游,虚此一游。不做竹筏,武夷白来”所以各位要来武夷山玩的,天游和竹筏必玩哦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69楼2021-02-02 19:01
        回复
          今天和大家说一说,305(瑞香)
          瑞香,是2003年由福建茶科所在七八十年代以黄旦为母本,黄金桂为父本培育而成,而后成为一个国家级的岩茶良种。
          瑞香这个品种的香型是属于甜蜜的花果香,一般情况下中低火的比较多,这款茶苦涩感比较低,比较好接受。并且这款茶做的好的可以和花果香型的肉桂一较高下。所以经常有人搞混瑞香和肉桂。
          瑞香,可高扬、可雅致,可浓烈、可温润,于谁,都是不可抗拒的。爱喝茶的人,都能得味,欣赏它的极致真味。然而,有一类人是尤其推荐饮用瑞香的。那就是刚刚接触岩茶的茶友。因为瑞香花果香明显高扬、滋味醇厚甘润、不苦不涩、茶汤里的香也很明显。先能识香,而后得味,这是每个茶友的必经之路。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70楼2021-02-04 18:41
          回复
            茶文化是武夷山的文化底蕴之一:
            武夷山是国家茶艺术文化之乡,做茶历史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所以茶文化对武夷山人影响很深。武夷山人几乎人人都爱喝茶。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71楼2021-02-05 18:09
            回复
              以【大宅门】乔致庸为代表的山西晋商与武夷山茶的那些事:
              国《崇安县新志》记载:“清初,本县茶市在下梅、星村,道咸下梅茶市转赤石,下梅废而赤石兴。红茶青茶向由山西客,俗谓之西客,至县采办,运赴关外销售。”
              下梅邹家因做西茶生意而大发其财,成为下梅首富。其兴建的下梅邹家豪宅,是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也是该处至今保存完好的古民居群落代表。下梅村被誉为“万里茶路”的起点,并因此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合理的旅游开发。
              晋商武夷贩茶线路
              山西晋商入武夷山大量贩茶的时间,大体在清乾隆初年。当时清政府限制俄商到京贸易,中俄贸易就集中在双方边境的恰克图进行。
              晋商本来就有到俄国做生意的基础,得到清政府公开允许后,便积极利用此得天独厚的条件,大力开展对俄贸易,并将此路线延伸到欧洲,其中主要以茶叶为主。此条商路成了与“丝绸之路”齐名的“茶叶之路”,也成了晋商的发家之路。
              晋商贩卖武夷茶,开始是派人到武夷山采办茶叶,雇请人挑运,过分水关,到江西铅山县河口镇(当时系江南大码头),装船顺信江而下,至鄱阳湖,再至汉口。溯江西上到河南,由汉水到襄樊,由唐河到河南社旗镇(今社旗县,此处为晋商转运茶之点),尔后用马帮驮运北上。经洛阳,过黄河,越太行山。经山西晋城、长治。出祁县后,就改换畜力大车北上太原、大同。至河北张家口(或归化),再换骆驼至库伦(今乌兰巴托)、恰克图,全程7000余里。由于晋商极具谋略,又注重信用,很快取得了俄商及俄政府的信任,后来又把茶叶生意做到俄国,并扩延到其他东欧国家,使茶叶之路延长到1.3万多里,形成名副其实地“万里茶路”。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72楼2021-02-06 18:12
              回复
                大红袍的历史故事:
                1385年,明洪武18年,有一穷秀才丁显上京赶考,路过武夷山时,病倒在路上,幸被天心庙老方丈看见,泡了一碗茶给他喝,果然病就好了,后来秀才金榜题名,中了状元,还被招为东床驸马。一个春日,状元来到武夷山谢恩,在老方丈的陪同下,到了九龙窠,但见峭壁上长着三棵高大的茶树,,吐着一簇簇嫩芽,在阳光下闪着紫红色的光泽,很是可爱。老方丈说,去年你犯鼓胀病,就是用这种茶叶泡茶喝了之后治好。
                很早以前,每逢春日茶树发芽时,就鸣鼓召集群猴,穿上红衣裤,爬上绝壁然后采下茶叶,炒制后收藏,喝了可以治百病。状元听了要求采制一盒进贡皇上。第二天,庙内烧香点烛、击鼓鸣钟,召来大小和尚,向九龙窠进发。众人来到茶树下焚香礼拜,齐声高喊“茶发芽!”然后采下芽叶,精工制作,装入锡盒。
                状元带了茶进京后,正遇皇后肚疼鼓胀,卧床不起。状元立即献茶让皇后服下,果然茶到病除。皇上大喜,将一件大红袍交给状元,让他代表自己去武夷山封赏。一路上礼炮轰响,火烛通明,到达了九龙窠,状元命一樵夫爬上半山腰,将皇上赐的大红袍披在茶树上,以示皇恩。说也奇怪,等掀开大红袍时,三株茶树的芽叶在阳光下闪出红光,众人说这是大红袍染红的。
                后来,众人就把这三株茶树叫做“大红袍”了。有人还在石壁上刻了“大红袍”三个大字。从此大红袍就成了年年岁岁的贡茶。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73楼2021-02-07 22:45
                回复
                  金骏眉的来历:
                  2005年,张孟江、阎翼峰和孙连泉这几位北京来的茶客到访桐木村,与江元勋闲聊。当年7月,茶季基本结束的一个下午,江元勋和这些客人在茶厂外的树下乘凉聊天,客人们建议他用正山小种的芽头来制作高档红茶,还许下了“做得好,我们8000块钱一斤买走”的承诺。这价码高得离奇,“大红袍也就几百块钱一斤”。刚好路边有去修建茶树压枝的村妇路过,江元勋叫住她,上山采了2斤4两芽头回来,交给厂里的制茶师傅梁骏德、江进发和胡结兴。芽头嫩,从萎凋开始,揉捻、发酵、烘干,每道工序都需要改变,最后做出来茶汤色金黄,香气浓郁。
                    这几位北京人不仅是“金骏眉”的首倡和命名,更是这种茶最主要的市场推手,5年不到的时间,他们让这种红茶成为当下中国最红的茶。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74楼2021-02-08 16:55
                  回复
                    正山小种,首先它是一款小种红茶,那么,为什么要叫它为正山小种呢?据说,是当地人为了区别于其它假冒的小种红茶而取的名字。只有产于桐木及与桐木周边相同海拔、相同地域,而且用相同的传统工艺制作而成,品质相同,独具桂圆汤味的红茶才能配得上“正山”两字,它是一种地位的象征,是正统的象征。
                    正山小种名称由来:
                    正山小种,我们可以分两个部分来理解,一个是“正山”,它规定了地域,即产于桐木及周边的茶叶,体现了正宗的意义;另外一个是“小种”,它体现了茶叶的属性种类,属于小叶种红茶。正山小种的产地地域及产量受地域的小气候所限之意,故“正山小种”又称“桐木关小种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75楼2021-02-09 16:34
                    回复
                      今天是除夕,祝大家新年快乐,新的一年里牛气冲天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76楼2021-02-11 18:37
                      回复
                        【武夷三香】武夷上好岩茶都有三香的特点。但不是全都有,有些是杯盖香显、有些是杯底香显、有些是茶汤中显。这些香你可以领略下:一是杯盖香,端起杯盖可闻到茶香;二是汤水香,茶汤中带有花香;三是掛杯香品后杯中仍有余香。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77楼2021-02-15 10:32
                        回复
                          当喝茶成为一种习惯,你会发现生活缺少了它会变得很无趣!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78楼2021-02-15 19:40
                          回复
                            【一线天】存在在九曲溪二曲南面的一个幽邃的峡谷中。里面一座巍然挺立的巨石,长数百丈,高千仞,名“灵岩”。岩端倾斜而出,覆盖着三个毗邻的岩洞:左为灵岩洞,中为风洞,右为伏羲洞。从伏羲洞而入岩内,到了深处,抬头仰望,但见岩顶裂开一罅,就像是利斧劈开一样,相去不满一尺,长约一百多米,从中漏进天光一线,宛如跨空碧虹,这就是令人叹为观止的一线天。
                            一线天的由来,民间传说颇多。有的说这是桃花女用绣花针划开的;有的说这是伏羲大神用玉斧所劈。但据科学分析认为,武夷山的红色岩层,是由砂岩、砾岩和页岩交间成层的,岩性比较松脆。在地壳抬升的过程中,岩层受到不均匀的应压力的影响,就产生轻微的断裂,形成所谓的“节理”。这种垂直的节理,也就是微小的裂隙,在流水的长年累月的溶解和侵蚀下,就逐渐地扩大,延长。而岩层底部质地松软的页岩,也就逐渐侵蚀而去,成为扁浅的岩洞。于是,三洞并列,一线见天的自然奇观就出现了。
                            在伏羲洞中观赏一线天,沿石罅右行约数十步,就可以折入风洞。游人须手脚并用,侧身而过,洞内常可见到稀有的哺乳动物白蝙蝠,为游人平添一份奇趣。中间的风洞也通一线天,凉风从石罅中习习吹来,即使是盛暑时节到此,稍坐片刻,也会感到肌骨透凉,宛如一台巨大的天然空调。洞口石壁上的“风洞”二字,十分醒目,为宋徐自强所书。出了风洞,再绕过一道石廊,就是灵岩洞了。相传先前有个姓葛的仙人,曾在此降妖,故此洞又称葛仙洞了。洞内有一口古井,叫圣水井。
                            一线天南面,与之相对立的,是楼阁岩。这是一座壁立如屏的石岩,半壁上有几处洞穴,相传这就是所谓的神仙楼阁。在它左边,又有一岩,名兰岩。岩壁石刻纵横。岩下一石,倚于崖壁,石径伸入其间,如同一道关隘,号称天门。岩前的乱石堆中还有一个妙趣横生的螺蛳洞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79楼2021-02-16 17:02
                            回复
                              分享一组马头岩的随心照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80楼2021-02-17 19: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