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E17(Chapters 105-106)
龙有逆鳞,触之必怒。
在宫宴中,除去一番惊变,最令杀粉们难以忘怀的,一定还是顾帅的一番雷霆震怒。
顾昀曾经的逆鳞是玄铁营之变——那件童年往事,毒残了他的耳目,改变了他的人生,也埋葬了他最后的亲人。在行至水穷处后,他亲手将这片旧鳞埋在了北疆,从此“长大成人,刀枪不入了”。就算是在梦魇重现的温泉之夜,那尊暴虐的凶神也不过只苏醒了一瞬,便又被牢牢克制在心底。
自东海蛟祸时起,出现在读者们面前的,便是一个“强大得有点虚假”的顾昀。纵使四境分崩,家国离析,他依然色不变,目不瞬,心不移。因为,手握玄铁虎符的他别无选择——只有无懈可击,才能无坚不摧。
苏洵老爷子有一句话——为将之道,当先治心。自古至今,之所以千金易求一将难得,想来正是因为这玄之又玄的“治心”实在是太难。顾帅身为一代名将,治心之严,自不必说。
那么究竟何为“治心之道”?为了给我等一众凡人解惑,曾文正公曾经专门做过一个注解——
治心之道,先去其毒。
这个“毒”字,杀粉们耳熟。在姚重泽家花香四溢的庭院里,普度众生的了然师便曾对十五岁的长庚说过——“我见殿下神色郁郁,是毒已入骨。”
了然师所说的,是远远比乌尔骨更霸道的无解之毒——贪,嗔,痴。
蛮女巫毒与乌尔骨是P大给顾昀和长庚的宿命特征和能量加持;但他们因彼此而心生的贪嗔痴才是P大给他们最大的恩赐——让他们能够在二次元中昂身而立,闪耀出脆弱而又真实的光辉。
那一层光辉便是人性,也是杀粉们能够爱上角色的终极原因。
站在乌尔骨尽头的顾昀,凝聚了长庚这一生所有的贪嗔痴,再素食禅音的修行也无法戒断;而看似滴水不漏的顾昀,也因长庚重萌了贪嗔痴,再克己复礼的约束也不能降服。
在P大漫长而耐心的笔墨里,曾几何时,“鞠躬尽瘁,大公无私”的安定侯,也开始贪念起解甲归田的愿景,嗔怒起无法掌握的情势,痴愚起患得患失的纠结。
贪得越多,嗔得越重,痴得越深。
既不能刮骨疗毒,便只能饮鸩止渴。
以毒攻毒,以情还情。
寒风中的冲动牵手,营帐下的依稀泪光,犯太岁的波折初夜,虐心肝的掌上伤痕——一路至此,这个“时而算无遗策,时而疯疯癫癫”的雁亲王,长成了他此生再也揭不去的新的逆鳞。
这片心口上的逆鳞,谁也不能碰触和伤害,纵然是长庚自己也不行。
所以,在那心急如焚的拥抱里,才会有怒火中烧的冷言冷语——
“恕我眼拙,没看出算无遗策的雁王殿下哪里怕了。”
所以,在这变生不测的宫宴后,才会有劈头盖脸的低吼咆哮——
“你有个鬼的分寸!你就非得来见识见识蛮人长什么样是吗?”
其实,说句公道话,宫宴中计一事,若追根溯源,不怪我军太愚蠢,而是敌人太狡猾。更何况,正是顾帅事先密不透风的种种布置,才让小殿下不免放松了几分心神。
但是在这一刻,再没有什么为将之道当先治心,也再顾不得治心之道先去其毒。青红不分,皂白不辨,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种种兵家大忌,被大梁军神打卡般地犯了个遍。当着临渊阁神医的面向临渊阁主人兴师问罪,竟是一点面子也不留。
顾帅,说好的智商和情商呢?
唉唉,清官难断家务事。三千玄铁甲,安能制毒龙啊。
而小殿下着实不容易——流着血,忍着痛,明明自己才是伤患,却须得打不还口骂不还手,悉心诊治那个脸色比自己更难看的人。
“角色倒置”,正是这一场戏最感人之处。
——“子熹,我难受得很,你看我一眼。”——
这一句,轻柔如云朵,微妙如心弦。看似最委屈的服软,却是最对症的解药。
江北重逢后的剖心,驱散了多疑和敏感,将一份妥帖的安稳放上长庚的心头;而原本一人一半的“忧”和“怖”,却反而就此被顾帅一个人全收了去。
逝者如斯夫——红头鸢上的孤寂和落寞,是伸开掌心却发现无可挽留,空空如也。曾经的那个未入红尘的顾昀,或许还可以勉强承受同袍的逝去。但如今这个用尽侥幸的他,已承受不起失去那个让他告别孤寂落寞的人。
就算是在最渺无希望的时候,长庚也不曾将顾昀放下,因为“放了这一个,他手头就空了”。而此刻的顾昀,宁可背负着千钧忧怖也不能放下长庚,因为“他还有平定南北的力气,还有山河未定死不瞑目的力气,但唯独没有再爱一个人的力气了”。
宫宴风云在瞬息之间将本已倾斜的天平彻底推翻。只有长庚懂得,顾昀那理智尽失之下的蛮不讲理,其实是心痛下的深深自责和后怕中的无边恐惧。
需要何等惊风血雨步步惊心的险境,才令如此近在咫尺的守护依然未保周全?而这众矢之的的弱冠少年,又是为了谁才不得不行走于这未央宫中罗网之间?若不是血溅当场的机警,邪神的对峙究竟会演变成何等玉石俱焚的惨烈场面?
不敢设问,不堪设想。
种种难以自控的焦躁和戾气,不过是那句经典台词以另一种形式的表达。
——“给了我的东西,不要再从我这里收回去”——
这正是长庚心心念念所求的“只给我一个人看,谁也不准觊觎”的真正的顾昀。
所以,在情感上日趋成熟的小殿下,才会用尽浑身解数,帮心上人平复逆鳞下那看不见的伤口。主动的牵手,轻柔的摩挲,调皮的笑容——换来一记无奈的摸头杀,一声如释重负的笑骂。
情窦未开的轻絮此时还不懂得,眼前这些令她恨不得眼不见为净的,不是撒娇的嘚瑟,而是刻骨的温柔。
宫宴惊变这场戏,于写情处,以四两拨动了千斤。
不知不觉间,侯爷和小殿下已经实现了更高境界的同步率——换你心,为我心。
而被P大一路温水煮青蛙的读者们,也于此夜才惊觉,我们原来一直坐在井底——
若不是陈姑娘向沈季平剧透,我们还不知道,侯爷的私印竟然一直在小殿下之手。
若不是“那我爹又是谁”的谈笑,我们还不知道,帝裔血脉于这二人不过是浮云。
若不是“脸都冻红了”的亲昵,我们还不知道,侯爷居然也会琐碎到叫人煮姜汤。
若不是那被黑布遮住的鸟笼,我们还不知道,小殿下看似日渐厚颜,其实还是不肯分享半个亲密的镜头。
在P大的神通面前,好不容易才魂穿了八哥的我们,只能非礼勿视,敢怒而不敢言。
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龙有逆鳞,触之必怒。
在宫宴中,除去一番惊变,最令杀粉们难以忘怀的,一定还是顾帅的一番雷霆震怒。
顾昀曾经的逆鳞是玄铁营之变——那件童年往事,毒残了他的耳目,改变了他的人生,也埋葬了他最后的亲人。在行至水穷处后,他亲手将这片旧鳞埋在了北疆,从此“长大成人,刀枪不入了”。就算是在梦魇重现的温泉之夜,那尊暴虐的凶神也不过只苏醒了一瞬,便又被牢牢克制在心底。
自东海蛟祸时起,出现在读者们面前的,便是一个“强大得有点虚假”的顾昀。纵使四境分崩,家国离析,他依然色不变,目不瞬,心不移。因为,手握玄铁虎符的他别无选择——只有无懈可击,才能无坚不摧。
苏洵老爷子有一句话——为将之道,当先治心。自古至今,之所以千金易求一将难得,想来正是因为这玄之又玄的“治心”实在是太难。顾帅身为一代名将,治心之严,自不必说。
那么究竟何为“治心之道”?为了给我等一众凡人解惑,曾文正公曾经专门做过一个注解——
治心之道,先去其毒。
这个“毒”字,杀粉们耳熟。在姚重泽家花香四溢的庭院里,普度众生的了然师便曾对十五岁的长庚说过——“我见殿下神色郁郁,是毒已入骨。”
了然师所说的,是远远比乌尔骨更霸道的无解之毒——贪,嗔,痴。
蛮女巫毒与乌尔骨是P大给顾昀和长庚的宿命特征和能量加持;但他们因彼此而心生的贪嗔痴才是P大给他们最大的恩赐——让他们能够在二次元中昂身而立,闪耀出脆弱而又真实的光辉。
那一层光辉便是人性,也是杀粉们能够爱上角色的终极原因。
站在乌尔骨尽头的顾昀,凝聚了长庚这一生所有的贪嗔痴,再素食禅音的修行也无法戒断;而看似滴水不漏的顾昀,也因长庚重萌了贪嗔痴,再克己复礼的约束也不能降服。
在P大漫长而耐心的笔墨里,曾几何时,“鞠躬尽瘁,大公无私”的安定侯,也开始贪念起解甲归田的愿景,嗔怒起无法掌握的情势,痴愚起患得患失的纠结。
贪得越多,嗔得越重,痴得越深。
既不能刮骨疗毒,便只能饮鸩止渴。
以毒攻毒,以情还情。
寒风中的冲动牵手,营帐下的依稀泪光,犯太岁的波折初夜,虐心肝的掌上伤痕——一路至此,这个“时而算无遗策,时而疯疯癫癫”的雁亲王,长成了他此生再也揭不去的新的逆鳞。
这片心口上的逆鳞,谁也不能碰触和伤害,纵然是长庚自己也不行。
所以,在那心急如焚的拥抱里,才会有怒火中烧的冷言冷语——
“恕我眼拙,没看出算无遗策的雁王殿下哪里怕了。”
所以,在这变生不测的宫宴后,才会有劈头盖脸的低吼咆哮——
“你有个鬼的分寸!你就非得来见识见识蛮人长什么样是吗?”
其实,说句公道话,宫宴中计一事,若追根溯源,不怪我军太愚蠢,而是敌人太狡猾。更何况,正是顾帅事先密不透风的种种布置,才让小殿下不免放松了几分心神。
但是在这一刻,再没有什么为将之道当先治心,也再顾不得治心之道先去其毒。青红不分,皂白不辨,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种种兵家大忌,被大梁军神打卡般地犯了个遍。当着临渊阁神医的面向临渊阁主人兴师问罪,竟是一点面子也不留。
顾帅,说好的智商和情商呢?
唉唉,清官难断家务事。三千玄铁甲,安能制毒龙啊。
而小殿下着实不容易——流着血,忍着痛,明明自己才是伤患,却须得打不还口骂不还手,悉心诊治那个脸色比自己更难看的人。
“角色倒置”,正是这一场戏最感人之处。
——“子熹,我难受得很,你看我一眼。”——
这一句,轻柔如云朵,微妙如心弦。看似最委屈的服软,却是最对症的解药。
江北重逢后的剖心,驱散了多疑和敏感,将一份妥帖的安稳放上长庚的心头;而原本一人一半的“忧”和“怖”,却反而就此被顾帅一个人全收了去。
逝者如斯夫——红头鸢上的孤寂和落寞,是伸开掌心却发现无可挽留,空空如也。曾经的那个未入红尘的顾昀,或许还可以勉强承受同袍的逝去。但如今这个用尽侥幸的他,已承受不起失去那个让他告别孤寂落寞的人。
就算是在最渺无希望的时候,长庚也不曾将顾昀放下,因为“放了这一个,他手头就空了”。而此刻的顾昀,宁可背负着千钧忧怖也不能放下长庚,因为“他还有平定南北的力气,还有山河未定死不瞑目的力气,但唯独没有再爱一个人的力气了”。
宫宴风云在瞬息之间将本已倾斜的天平彻底推翻。只有长庚懂得,顾昀那理智尽失之下的蛮不讲理,其实是心痛下的深深自责和后怕中的无边恐惧。
需要何等惊风血雨步步惊心的险境,才令如此近在咫尺的守护依然未保周全?而这众矢之的的弱冠少年,又是为了谁才不得不行走于这未央宫中罗网之间?若不是血溅当场的机警,邪神的对峙究竟会演变成何等玉石俱焚的惨烈场面?
不敢设问,不堪设想。
种种难以自控的焦躁和戾气,不过是那句经典台词以另一种形式的表达。
——“给了我的东西,不要再从我这里收回去”——
这正是长庚心心念念所求的“只给我一个人看,谁也不准觊觎”的真正的顾昀。
所以,在情感上日趋成熟的小殿下,才会用尽浑身解数,帮心上人平复逆鳞下那看不见的伤口。主动的牵手,轻柔的摩挲,调皮的笑容——换来一记无奈的摸头杀,一声如释重负的笑骂。
情窦未开的轻絮此时还不懂得,眼前这些令她恨不得眼不见为净的,不是撒娇的嘚瑟,而是刻骨的温柔。
宫宴惊变这场戏,于写情处,以四两拨动了千斤。
不知不觉间,侯爷和小殿下已经实现了更高境界的同步率——换你心,为我心。
而被P大一路温水煮青蛙的读者们,也于此夜才惊觉,我们原来一直坐在井底——
若不是陈姑娘向沈季平剧透,我们还不知道,侯爷的私印竟然一直在小殿下之手。
若不是“那我爹又是谁”的谈笑,我们还不知道,帝裔血脉于这二人不过是浮云。
若不是“脸都冻红了”的亲昵,我们还不知道,侯爷居然也会琐碎到叫人煮姜汤。
若不是那被黑布遮住的鸟笼,我们还不知道,小殿下看似日渐厚颜,其实还是不肯分享半个亲密的镜头。
在P大的神通面前,好不容易才魂穿了八哥的我们,只能非礼勿视,敢怒而不敢言。
意不意外,惊不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