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破狼吧 关注:63,713贴子:5,459,037

回复:庚昀正三角 ——Priest《杀破狼》长庚顾昀CP情感解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S2E14(Chapters 62-64)
如果《杀破狼》需要有一个纪念日的话,那么一定是隆安七年的五月初九。
这一天,据有人说,是可以“载入原耽史册”的highlight,是杀粉至爱场景的TOP1。
兵临城下。
玉石俱焚。
在十六万斤紫流金付之一炬的滚滚热流里,七星耀目,比岩浆更加浓烈灼人。
奉函公、李丰、了然、了痴、老谭、顾昀、长庚。
在那个虚空中的大梁,当百年繁华灰飞烟灭时,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
——“千秋……千秋过后还有大梁吗?……”——
——“打开这玩意,将朕送上城门!”——
——“师兄……回头是岸……”——
——“河已干……何来岸?”——
——“……幸未辱命……”——
最苍凉的白发悔不该当初的避世,最刚愎的君王已决心殉葬家国,最开悟的导师一瞬间梦幻泡影,最刻骨的仇恨终化作魔鬼的疯狂,最粗豪的勇士投身为尖锐的绝响——
他们的最大公约数被P大精准地聚焦,与牵马的霍郸、尽职的军医、自断的韩骐、迎前的江充、无名的新兵、殉主的祝公公、千千万肝脑涂地的士卒、舞女般袅娜升空的红头鸢一起,在同归于尽的决心里,释放出最大公倍数的完美能量。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天地悠悠,我欲何如?
无论生死,不证对错,这一刻的选择,在我。
不必再向历朝历代国破家亡的画面更多地借景,不必再纠结为何竟然没有什么通敌叛国的奸臣降将,不必再追问帝都百姓此刻是在鼎力助阵还是在四散逃亡——摆在我们眼前的,已经是一场足够清晰、足够完整、足够感人的高潮。
而那比金子更珍贵的喧嚣中的寂静,被争分夺秒地留给了那些最心意相通的人。
不知道有多少读者,是在这一刻才第一次审视起隆安帝。
——“我从小和皇叔一起长大,他人很好。”——
——“他没成家,又久在西北领兵,想必不大会照顾你吧?”——
——“没有,他很会疼人。”——
在割地赔款的条件将帝王的颜面和退路无情斩断后,至少这一刻,已决心赴死的他,怀念的是那份“曾经以为能持续一生的少年情分”,托付的是眼前这个“亲缘淡薄得如窗户纸”但于家国可能是唯一期冀的青年人。这位杀破狼版的明思宗,用一声“阿旻”,叫软了我们的心。
不知道有多少读者,是在这一刻才第一次感动于了然师。
——倘若天下安乐,我等愿渔樵耕读、江湖浪迹。——
——倘若盛世将倾,深渊在侧,我辈当万死以赴。——
——长庚低低地笑了一声:“假和尚。”——
——了然忽然就泪如雨下。——
广袖的丝光掠过战火,古旧的佛珠滚散红尘,临渊之道在两条几乎同样优美的声线中昭然天下。这个明明略微有些中二的场景,不知为何,一次又一次地刷新我泪点的下限。了然和长庚,这一对师徒的命运竟是如此相似——他们先将至爱化作了信仰,此刻却要为信仰诀别至爱。
不知道有多少读者,是在这一刻才盼来了那传说中的一幕。
当轻裘第一次换成了重甲,当城墙第一次崩塌出狰狞的齿轮,当那声“子熹”被第一次当面道出,当“别再回来了”第一次横亘在二人面前——
除了那个滚烫的亲吻,我想不出还有什么堪为匹配。
深深地恨着P大的那句“那一刻,大概没有人能从顾昀俊秀的面容上窥到一点端倪”。
但是,天无绝人之路。广播剧的编剧,如天外飞仙一般,在长庚的不管不顾和顾昀的轻拿轻放之间增加了一抹神来之笔。
——“长庚……好了……”——
这四个字,堪称天籁。言之不尽的温情与纵容,遗憾与歉意,期望与感伤,让经典成就了圆满。
物我尽去,生死皆轻。
在生离死别的繁华废墟下,他们一个在重甲中“头也不回地上了城墙”,一个携着弩弓站上玄鹰的翅膀。
在他们之间诸多微妙而复杂的关系中,从此又增添了最悲壮燃情的一种——同袍。
而纯属找虐重温杀破狼的我,只能推开键盘,再一次如了然一样泪如雨下。


67楼2020-02-27 19:29
收起回复
    大神, 请收下膝盖^O^


    来自手机贴吧68楼2020-02-27 20:35
    收起回复
      S2E15(Chapters 64-66)
      在将陈姑娘的清心诀清肺诀默念了一百遍之后,俺终于重拾了继续涂鸦的气力。守卫京师的这一段,从今以后,千刀万剐也绝不重刷了。
      破军移宫,贪狼补位。
      别过顾昀的一刻,长庚的心似乎也被抽离出了躯体。唯余狼性的他,一弩射死了痴,一瞥拒绝帝位,唯一的执念便是死守城头,直到万物皆为齑粉。
      ——“吹火箭没了换铁箭,铁箭没了便将无主的割风刃架上去,慌什么?”——
      ——“你把那玩意还回去,告诉李丰,我不欠他的,不替他当这个孤家寡人的亡国之君。”——
      苟全于世间的兄终弟及,他不屑于一顾;但世人眼中的父死子殉,他应该也不甘。
      这一桩无疾而终的感情若就此埋藏于地下,那么这一腔无法平复的意气便只能到黄泉路上再做分解。
      所谓的视死如归,是因为归路上有个心心念念的身影,值得穿越生死去追寻。
      皇天色变的鱼死网破之中,城墙倾颓。一息尚存提起长弓,迎来的不是最后一个敌人,而是最恐怖的使者——援军。
      ——“子熹呢?”——
      这一声含糊不清却血泪喷薄的破音,作为整场京师保卫战中的最后一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让广大杀粉经过这一战后寥寥无几的剩余有生力量彻底全军覆没。
      P大固然是一贯地心狠,但素来温柔的天翔哥出手为啥竟也是如此地寸草不留?
      借尸还魂的杀粉们,只能借着隆安帝宫里留下的几根千年老参,春风吹又生。
      恍如隔世一般,那个被扎成刺猬的俊俏木偶,那个满腔的怜惜却又说不出的闹心的重伤患,终于一起分外养眼地同时回归我们面前。
      ——“再有一次这样的事,我真要疯了,子熹。”——
      在连月奔袭和生死之战中都一直被牢牢克制住的乌尔骨,遥远得几乎走出了我们的记忆。没想到,最终堪堪败光了小殿下经年养气底子而一发不可收拾的,竟只是守在侯爷床头的三两个日夜。
      叹叹,词穷的俺又到了摸鱼儿引用时间——问世间,情为何物啊。
      不得不说,小殿下和侯爷劫后余生的重逢,广播剧的处理上有些失速,还是细嚼原文要清爽甘甜得多。
      也确实是难为了制作方——那缓慢的俯身,轻柔的遮眼,微妙的碰触,完全超越了视听,只能心到神知。
      终于卸下万钧重担的他们,在失而复得的酸楚中有心无力,一时还理不清何去何从。
      这是一次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再出发。
      好在,体贴的P大为了给我们提供更多维的视角,已经安排好了两个正在各自默默崩溃但敢崩而不敢言的观察者——轻絮和季平。


      69楼2020-02-27 23:13
      回复
        太强了太强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70楼2020-02-28 04:19
        回复
          S2E16(Chapters 67-68)
          原耽是小众,杀破狼是小众中的小众。
          而杀破狼的真爱粉,堪比动物园里的稀有动物。
          关得久了,难免有些不大正常。
          反复撸文的疯,氪金刷剧的痴,没事儿闲评的傻。
          烽火初平后的第一场神志清晰的CP对手戏,隔着次元的稀有动物们要比戏中人还要激动。
          ——“难为你那天……”——
          ——“别让我想起来,子熹,你当可怜可怜我吧。”——
          唉,不知道P大何时才能给个痛快,就当可怜可怜我等。
          “亲也亲了,抱也抱了”,但若要将生死关头的情不自禁变成云开月明,还不能拔苗助长。
          战时的相伴固然可以不问因不求果,事到如今又该如何?
          此时的顾昀和长庚,是一坛“还没下完料的酒”,在前尘往事和烽火残垣中将酒曲陈皮三浆四水勾兑了十之八九,但距离最终的发酵还需要一点机遇,一点时间。
          二人独处时已开始言必称“子熹”的小殿下,应该还是被那“没有回应的回应”蛊惑了微弱的希望。那一场与阎王爷之间的顾昀争夺战,明显激发了长庚的独占欲。如今的他,对侯爷该出手时就出手,一举一动竟是毫无避忌。
          这“花开堪折直须折”的气场,有乌尔骨催发的霸道,有失而复得的后怕,有人生苦短的领悟,还有一点点恃宠生娇的纵情(唉,说到底还是被色厉内荏的侯爷惯的)。遇到小殿下这最初显露的攻性,就连因为到底不放心顾昀去而复返的沈季平,也不得不赶紧拾起“落下的脚印儿”,匆匆退避三舍。
          在长庚那句“我对义父确实心怀不轨……他也知道”中,最令陈姑娘兵荒马乱的,应该不是“心怀不轨”中的惊世骇俗,而是“他也知道”中的无限可能。
          而此时的顾帅,着实令人心疼。这边厢是北大营全军覆没唯余谭将军一把残刃,那边厢是山河破碎半壁将倾的“现在离不了你”。眼前偏偏还有个咸鱼翻身且刚刚升职的雁亲王,避不开,躲不了,舍不得。
          那一句“你知道那是不可能的”,还是不是金口玉言?
          第一次恍惚于眉眼笑意中的甜,第一次收下明知是信物的礼,第一次吐露割风刃之于内心的伤——就在这潜移默化间,有些原则已不再是原则,有些底线也不再是底线。
          一个是沐风栉雨的大厦危梁,一个是初出茅庐的内阁首辅。杯水为祭后,征程再启。
          尚未痊愈的断骨和当着满朝文武的争吵都阻挡不了紫流金能源匮乏指向的再次西征。在地老天荒的远望里,军机处的风云和烽火票的权谋渐渐显映。
          而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某人,既不能在马背上回头,也没法寄回公函之外的片语,只能用歌不成歌调不成调的旋律,一路荼毒身边的老友和神医。
          就让我们一边耐心地品读,一边放心地下注,看着他这前半生最闹心的一段时光距离闹出红杏枝头的盎然春意究竟还有多远。


          71楼2020-02-28 17:14
          回复
            太棒了!楼主真有才华!


            来自Android客户端72楼2020-02-28 17:33
            回复
              继续啊亲爱的爱你,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73楼2020-02-28 19:44
              回复
                S2E18(Chapters 70- 73)
                煮酒开篇到今日,恰好二十天。
                在四年一度的闰日里迎来侯爷和小殿下的定情,也算是不辜负这一段奇缘。
                嘉峪关下,高高秋月照长城。顾帅的那句“这半年多,大家不好过”,绝对是推己及人的精炼总结。
                一路黑吃黑地回到西北,在磨刀霍霍中苦等补给,只盼重整旗鼓一击即中,成就收拾山河的第一步。音盲志坚的顾帅选择在塞外曲中独自纠结而没有给长庚寄去一封家书,完全可以理解——以他那三纸无驴的文风,实在是没法准确表达那虽然已经有了一根主线但仍然千丝万缕的心情。而对于遥远京城传来的风云变幻,他也只能暗自心惊却又鞭长莫及。
                比起“豪夺李家江山”,“巧取临渊阁”应该给长庚带来了更沉重的情感和道德负担。当昔日的师长变为不近人情的评委(钟老和轻絮着实彰显了精神系力量的恐怖正义),当赤诚的崇敬变为复杂微妙的接近,当少年的玩伴变成偷梁换柱的一环,当初那个仁义的少年,只能在那一锅连顾帅也不曾有幸吃到过的深夜食堂热饺子中,包进无法言传的自责与歉意、无奈与感伤。
                立威军机处,强推烽火票(杀破狼经济学原理和烽火票的本质这两门杀粉必修课,请各位务必移步小破站自学成材),再以兵部户部督察院为切口倾轧朝堂。这位弱冠之年的朝中新贵貌似是占得了一步先机,但刚刚数月便称病请辞挟上,这种以退为进之策,可再一不可再二,绝对是一个危险的迹象。
                正如顾昀当初得知长庚进位亲王时的本能反应——“这算哪门子好事”。督察院弹劾奏章中那“一手遮天”四字下的刀光和血光,顾昀从襁褓中便习得,长庚在去路上且感知。
                他们只是别无选择。
                世不可避。
                情亦不可避。
                当顾帅抛下马缰飞奔向大帐时,他应该瞬间了悟,自己遭遇了一场教科书式的瞒天过海,让明明是坐拥主场的他,非但没有以逸待劳,反而被来了个出其不意。
                一国总理放下朝堂上的惊风密雨长途跋涉地押送辎重远赴边关,而一向对粮草辎重迁移了如指掌的玄铁营主帅居然毫不知情——P大为他们安排的这个不合逻辑的强行重逢充满了母爱的柔情,俺实在是不能更喜欢。
                这是一次公平的考试。身经百战的他们,面对全新的题目,明显有点紧张,有点笨拙。一个毫无准备,另一个明明准备了一路却不知道该准备什么,四目交对,只剩下了百感交集,不知所措。
                这时,P大终于给了顾帅一句耳语——You will never be ready。
                那些于公于私的考量豁然崩塌。天家贵胄的前程,断子绝孙的歧途,人言可畏的非议,是非对错的纠结,都再也拦不住这份冲动和不忍。
                心随意动,忍无可忍。
                既然他们两个的人生中从来就没有过什么现世安稳,那么或许也不必向那些无法避免的代价不战而降。
                ——“过来,我看看。”——
                这句侯爷曾经说过千百遍的话,让忐忑不安的小殿下被瞬间卷入了轻裘下的怀抱。
                别说被铁甲的冷意洞穿了狐裘的小殿下,就连俺也同步打了个寒战,摘下眼镜擦了又擦。
                矮马,漫漫长的七十二章,犹恐此身在梦中啊。
                这一场经典的对手戏,始于怀抱中安神散如影随形的味道,终于枕席边安神散情愁百转的轻烟。其间的每一句每一景,都镶进了杀粉们的心,不必我多言。
                既然没啥可说的了,那么作为余兴,不妨从杀破狼粉丝鉴定题库中选择两三道相关题目研习一下,放飞自我。
                先来一道一星题小试牛刀——小殿下此番一共在顾帅帐中住了几夜?
                呃,我我我要申请换题。惭愧得很,顾帅的志气条究竟有多长,能禁得起小殿下消磨几夜,这个委实不知该如何测量。
                那么,换另一道一星题伺候——顾帅为何对小殿下秋毫无犯?
                嘿嘿,送分题。以顾帅对小殿下的了解,应该深知秉性仁义的小殿下的做人信条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咳咳,正确答案以下文为准——P大这一章笔法分明,定的是情,而不是欲。以P大的耐心,必然得沐浴更衣焚香洗手,才能给他俩另选一个天时地利人和,静待他们一起卸去头衔,回归本我。
                过关。再来一道二星题——“我的将军”这平凡无奇的四个字,为什么能成为最戳心的称呼,最动人的情话?
                如果顾帅没有对此表示不服,那么这问题也不难回答。
                那条长庚眼中一闪而过的泪痕,那个被顾帅反客为主的长吻,那句犹在千山万水之外的解甲归田,都让“我的将军”从此成就经典,因为——
                它是历历在目的前尘,依依相许的来日,恍然如梦的当下。
                它盛满了少年时的倾慕,帝王家的倚重,有情人的傲娇。
                最后,让一道三星题压卷——那一座“风景最好的地方的山头”和那一个“山清水秀的庄子”,产权该如何划分?
                嗯,越难的题目,越要化繁为简。
                不必太纠结这两处物业究竟是辛苦攒下的嫁妆,还是郑重其事的聘礼。
                那只是乡野少年的浮生愿,落入了翩翩世家的桃花源。


                76楼2020-02-29 16:36
                收起回复
                  S3E1(Chapters 73-75)
                  在顾帅和小殿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转为双箭头后,杀粉们对P大最常见的抱怨之一就是——“感情线太淡了”。
                  这个所谓的“淡”,一是篇幅寡淡(顾帅和雁王一个忙战争一个忙党争,聚少离多难得同框);二是滋味清淡(这二人就算同框也极少同榻,就算同榻也多半是在念叨着战争和党争),简直形成了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
                  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提出这种抱怨的杀粉,都是在读第73章时过分着眼于顾帅对小殿下的反客为主,而忽略了顾帅当时的一句心底话——
                  温柔乡是英雄冢。
                  这是P大的一句温馨提示,通过顾帅开过光的乌鸦嘴道出,再灵验不过。
                  尽管只是刚刚开始,但情归一处的杀伤力已经迫不及待地展露了锋芒。
                  ——“要是不打仗,他在玄铁营里也待不了几年了,他要是走,我就跟他走”——
                  “温柔乡”对长庚的杀伤力主要在精神层面,症状有二。急性症状是智商与情商的突发性大幅下降,同时伴有向周边熟人撒狗粮行为。慢性症状是在思念期过长时会注意力完全无法集中,只能以抛下红尘万事到护国寺面壁参禅来缓解。
                  不过,常年和乌尔骨作战的小殿下,确实担得起“意志坚定,令人感佩”的评语。在绝大多数时间里(即使在定情的梦幻一刻),都基本保持了能够在“刀山火海”上走钢丝的清醒神志。屈指算来,除了这一次嘉峪关内伤兵所与陈姑娘的谈话外,只有后文江北伤愈后与侯爷一路同归时,才再次“昏了头”。
                  对于长庚这类精神系战斗力量而言,对于“所谓的退路是不存在的”时刻保持清醒才是护身之本。否则稍有疏忽棋差一招,便是死局。
                  而“温柔乡”对顾帅的杀伤力则是自外而内360度无死角。P大对顾帅煎炒烹炸般的一虐再虐,让我真心没胆多奢求感情线。
                  在深深地感动于“他忍不住心生妄念,想求更多,比如在社稷损耗过后,还剩下一点不残不病的年月,留给长庚”时,千万别忘记了“临到阵前,谁不想死谁先死”。
                  ——“咱们这种人,要是牵挂太深,在战场上容易束手束脚,反倒危险……但就怕打完仗再去,光阴与人俱不我待”——
                  季平后文的这句话,道尽了宿命与期望自相矛盾的万般心酸。
                  高糖必然深虐,这是言情文基本规律。更何况,顾帅破军星的命格,本来就自带一个“耗”字。
                  所以,尽管那一句西域遇袭苏醒后的“雁王几时走的”让我们心痛欲裂,尽管那一句真心实意的“那药能不用尽量便不用了,好不好?”让我们感动肺腑——
                  但是,为了保证终局的HE大团圆,我们还是应该务实地接受,这是一场刻骨铭心的异地恋。
                  距离产生美,思念保平安。
                  其实,这并不是一种遗憾。
                  如果没有这悠远绵长的思念,这个故事也不会如此动人。


                  80楼2020-02-29 22:23
                  收起回复
                    p大的小说逻辑严谨,质朴,不喜欢用大量的词藻堆砌。这才是成熟的优秀的作家。


                    来自Android客户端81楼2020-03-01 02:27
                    收起回复
                      S3E3(Chapters 77-80)
                      食色性也,众口难调。
                      在原耽乃至言情乃至通俗小说的范畴内,恒河沙数的作者们正如已出师或未出师的大师傅,有的擅红案,有的擅白案。
                      若依我说,P大是一位厨艺已经相当精湛的白案师傅。
                      这绝不是乱说。
                      作为物证,P大高徒小殿下每下厨必能端出一碗齐齐整整的热汤面,而侯爷也在土匪窝里向季平诚恳地抱怨过——“肉都吃不起了,在家天天给我喝粥。”
                      作为人证,在侯爷和小殿下屈指可数的独处时刻,杀粉们最铺天盖地的滚地哀嚎便是——“为什么又拉灯?”
                      有许多杀粉为此华丽转身为同人文手,前仆后继,投身红案。对于这些可敬的文友,我唯一的建议是——君子远庖厨。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写杀破狼红案同人,不但必然成为效颦之东施,而且有严重的人身危险——
                      按照小殿下向我们透露的诀窍,他俩的亲密须“卡在风流和下流之间”。这是一个由P大掌握的微妙标尺,闲杂人等若不明就里胡乱下笔,真不知道会被卡在哪里。若是一不留神被卡得不上不下,一口气不来,向何处安身立命?
                      其实,真正能够将这些屈指可数的独处时刻“细心揣摩透熟”的杀粉们应该能领悟到,P大笔下的亲密戏,如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根本就无须找补。
                      最好的栗子便是——侯爷和小殿下的初夜。
                      这段戏,相信杀粉们都倒背如流,根本无须我啰嗦。
                      侯爷和小殿下的初夜,若只许用一个字来评,那么我选——“足”。
                      文之雅郑,在神不在貌(呃,向静安老先生叩头赔罪了)。这一段戏,有始有终,有声有色,有情有魔,着实是神完气足。
                      这一段,有始有终,戏份足。
                      知汝远来应有意,潇洒不羁的侯爷跳墙而入,竟是客串了一把张生。没想到,本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出其不意,却被侯爷精准踩雷,成了乌尔骨版的西厢惊梦。从噩梦到幽梦再到幻梦,一波三折,各自精彩,最后由小殿下的一句“长这么大没做过这么好的梦,醒不过来就好了”催泪收官。
                      这一段,有声有色,意味足。
                      于声,最妙的或许并不是小殿下那一声颠倒众生的“义父”,而是侯爷那一嗓子隐隐有金石之音的“李旻”。这应该是全文中顾昀对长庚唯一的一次直呼其名。它剥去了因何而爱的疑云,剥去了经年惯久的亲缘。父非父,子非子,侯非侯,王非王,他们不过是顾昀和李旻,两个独立的人。
                      于色,有悄无声的眼中泪,有腥而甜的喉头血,有惑人心的撩拨手,有要人命的虎狼词,林林总总,令人不得不意马心猿。要想元神归位,须得带上安神散和车轱辘经来个护国寺一日游。
                      这一段,有情有魔,境界足。
                      从“不许你走”的疯癫到“我他娘的刚回来,往哪儿走”的情急,从“告病吧”的宠溺到“退不了了”的决意,从“你还想让我说什么”的轻语到“我该干什么”的低喃,从“你拿我的琉璃镜做什么”的惊讶到“喜欢”的情痴——“天地都化在了方寸之间”。
                      一言以蔽之,这段所谓的清水戏,清而不水,浓而不浊,在证情定盟之外还叠加了长庚版的“我有个梦想”,实属妙笔华章。
                      至于那个最被专注的话题,我倒从没觉得是个问题。一个合格的读者应该秉承的自觉性之一就是——先看文案。
                      或许此刻的顾帅还存了一丝卷土重来之心,但P大既然有言在先,我便也不做非分之想。
                      不过,若允许我向顾帅进言,我也可以斗胆事后诸葛亮一把。在我看来,顾帅之失在于忽略了以下两点——
                      第一,人生无处不战场。
                      第二,关键时刻,药不能停。


                      84楼2020-03-01 23:16
                      收起回复
                        你这么写, 弄得我再次刷了一遍杀破狼了...


                        85楼2020-03-02 11:16
                        回复
                          S3E4(Chapters 80-82)
                          隆安八年从初夏到岁暮,虽有分合际遇,但总体看来应该是侯爷和小殿下共处最久的一段时间。
                          于大梁,这是在国力复苏和军情对峙下的“休养生息”;于杀粉,这是P大在聚拢感情线后赐下的一段难得福利。
                          不过,嗟来之糖,从来都不是那么容易吃到的。
                          作为一种更高级的处理,P大带给杀粉们的不是想象中的如胶似漆,而是一个磕磕绊绊的蜜月期。
                          对于今非昔比的顾昀和长庚而言,“枕边人”三个字所带来的精神压力可能更多于绮丽感。聪明绝顶而又异常敏感的这二人,尽管已将对方融入了骨血,但确实都还需要一点时间来找到更好的相处方式(这与最受关注的攻受秩序可能反而关联不大)。
                          因爱故生忧,因爱故生怖。
                          P大把“忧”字给了顾昀。迷雾重重的军机处,暗潮汹涌的大朝会,弄巧成拙的乌尔骨,每一样都让侯爷心中那“凶险纠结与愁绪无从为外人道”。
                          ——时至今日,顾昀也不知道自己当时迈出那一步是对是错。——
                          貌似在哪里看过有人质疑,顾昀有此一忧,反证了当初定情时或许并非真爱。
                          嗯,发问之人应该没念过文帝的燕歌行。顾帅之忧,绝对是——忧来思君不敢忘。
                          牵肠挂肚,患得患失,方为真爱。
                          不接受反驳。
                          乱个楼,忽然发觉侯爷与文帝的建安风骨有些神似啊——百折不挠,允文允武,洒脱不羁。只可惜文帝的功业,侯爷实在是做不来。
                          为了公平起见,P大把“忧怖”一劈两半,拈了个“怕”字给长庚。军机处里手腕酷厉油盐不进的雁亲王,带着油炸小黄鱼下班归家的小长庚,顾昀究竟会爱那一个?那个深埋于心的“怕”字,并非顾昀一个亲吻便能轻易抹去的。
                          作为这世上最了解顾昀的人,长庚应该很清楚,顾昀会爱的一定是那个以“仁义”为底色的自己。但当朝堂争斗愈演愈烈之时,他势必会与政敌面目趋同,而和原来的那个纯良少年渐行渐远。
                          ——“这东西不像是王裹那酒囊饭袋想得出的,谁的手笔?——
                          当方钦这个“连中三元,才名卓绝”的世家领袖终于被P大送出水面,雁亲王那当即闪现的“丝丝渗透的杀机”,是否还能完美瞒过身边那个虽然半瞎却明察秋毫的人?
                          唉,遇上这样欲说还休的两位,我们看着都不免有点闹心,也确实值得逃婚中的沈将军大老远地赶过来为他们发愁。
                          宴尔新婚,如兄如弟。
                          诗经里的这一句到底为啥这么说,我这么多年一直捉摸不透。
                          直到,当我看到——
                          修身齐家平天下俱都前路漫漫的顾大帅,貌似云淡风轻实则惴惴不安的小殿下,骨鲠在喉如坐针毡万分后悔前来蹭饭的季平兄,一起坐上两主一客的饭桌。
                          嗯,还别说,这一顿牙碜的侯府家宴,以一名杀粉的老母亲眼光望去,竟好像还真能看出点桃园三结义的感觉。
                          这便是P大只此一家别无分号的魔性吧。


                          87楼2020-03-02 15:57
                          收起回复
                            分析够深


                            来自手机贴吧88楼2020-03-02 19:00
                            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102楼2020-03-03 10: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