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21700暴风来袭,掀起电池企业产品更迭浪潮
18650是最早由日本SONY公司开发,当年为了节省成本而定下的一种标准性的锂离子电池型号。18650作为传统电池电芯,技术比较成熟,生产厂家较多,适配性很强,可以在3C数码、无人机、电动工具等领域消化。而随着新能源汽车兴起,动力电池成为电池企业关注焦点。
特斯拉在生产电动汽车的时候,当年只有18650电池,但18650电池并非为动力电池而生。2008年,特斯拉首款车型便与松下展开合作,采用18650钴酸锂电池作为其动力电池。2017年1月4日,特斯拉宣布与松下联合研发的新型21700电池开始量产,并强调这是目前可量产电池中能量密度最高且成本最低的电池。
2017年1月9日,三星SDI在松下之后适时推出了相同规格的新型电池21700。LG也表示21700电池将在2021年量产。由此21700掀起电池产品改革热潮,国内外企业趋之若鹜研发生产21700动力电池,宣告全球动力电池正式进入21700时代。
比克电池:18650-2.75Ah动力电池电芯能量密度已经达到240Wh/Kg,正致力于研发高能量比的21700圆柱动力电池电芯。据悉目前已具备量产能力,预计在2018年能实现大批量生产。
亿纬锂能:2017年6月28日,4条21700与18650兼容的、年产能3.5GWh的全自动化生产线便建成投产,这是国内首条21700电池产线,这标志着我国圆柱电池正式迈入21700时代。
江苏力神: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龙头企业,力神在技术和产品上还是具备相当竞争力的,2015年又通过华霆动力开始大规模给江淮供应圆柱18650三元电芯。2017年7月20日宣布其21700产线正式投产,这是国内首家为21700产品定制的产线。
智慧能源:三元18650型锂电池已有产能超3GWh, 2017年重点布局21700型电池,新建6条21700-5Ah的自动化生产线,21700总规划规模达7GW。目前已和国内主流新能源智能汽车企业形成配套合作关系,并持续拓展战略客户新兴互联网车企等。
猛狮科技:在诏安生产基地实现第一条18650生产线顺利达产后,公司投入研发力量开发了21700型圆柱电芯。2017年8月16日,猛狮科技2GW产能的21700电池产线开始建设,预计2019年上半年全部达产。
智航新能源:已有的18650电芯产线进行升级,且已经研发了21700锂电池并具备相关生产条件,会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适时推出21700锂电池。
创明新能源:国内最早批量装车的三元18650电池生产企业之一,动力电池拥有众多资质优越的合作车企。据此前报道公司在早期就已经开始着手21700产品的研发,其21700产线正在测试阶段。
天鹏能源:预计2018年公司总产能将达到6GWh左右。二号生产基地配置的设备兼容生产21700型产品,可实现18650型和21700型的任意切换,产品能量密度可达200-240Wh/Kg。
天臣新能源:公司的18650电池主要用于“一高一低”两个领域,“高”指类似特斯拉的高端乘用车;“低”指10万元以下的微型车、物流车等。据悉其21700电池已经试产,预计在2018年内正式投产,单体电池容量4.5Ah
山木新能源:据报道已经成功量产21700电池。
安徽泰能:去年公布投资50亿规划建设生产21700动力电池。
横店东磁:2016年起开始涉足动力电池产业,生产的动力电池主要为18650型,计划从2018年二季度开始进行21700电池的布局。
卓能新能源:数码18650领域的领军巨头之一,其产品得到了整车厂的一致认可。卓能新能源表示未来将积极布局21700电池产线,以适应锂电市场的变化。
海四达:总体产能已达到2.6GWh,产品涉及圆柱、方形和软包三种路线。公司计划2018年投资建设2条动力电池产线,其中包含一条21700型号动力电池产线,预计到2019年,海四达总产能将达到4GWh。
但这应该也不会是终点,江西华立源锂能科技曾表示“21700只是一个起点”,市场应用上会更倾向重量更轻、能量密度更高方向继续发展,电池制造企业在此需求基础上也会在成本上追求突破点,以获得更大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