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吧 关注:738,845贴子:15,286,384

回复:世界遗产大总结!!(1.中国篇)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031 澳门历史城区(文化遗产) 2005
中国境内现存最古老、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和最集中的东西方风格共存建筑群,当中包括中国最古老的教堂遗址和修道院、最古老的基督教坟场、最古老的西式炮台建筑群、第一座西式剧院、第一座现代化灯塔和第一所西式大学等。作为欧洲国家在东亚建立的第一个永久基地,城区见证了澳门四百多年来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互相交流、多元共存的历史。正因为中西文化共融的缘故,城区当中的大部分建筑都具有中西合璧的特色。城区内的建筑大部分至今仍完好地保存或保持着原有的功能。
031-01 大炮台-西望洋山片区
(幸好我在我的总结全世界好地方的大工程中已经做过澳门历史城区的内容,不然这部分讲真难搞!)

经典机位:大三巴牌坊,也就是圣保禄大教堂遗址。

圣若瑟修道院:中国最古老的的修道院

澳门大炮台(打向新葡京可还行)

澳门妈阁庙

议事厅前地(广场)

岗顶剧院

基督教坟场


IP属地:浙江100楼2020-02-13 13:33
收起回复
    031-02 东望洋山

    圣母雪地殿教堂(左)
    灯塔(右)

    东望洋炮台


    IP属地:浙江101楼2020-02-13 14:27
    回复
      032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卧龙、四姑娘山和夹金山脉(自然遗产) 2006
      位于四川省境内,成都平原与川西高原之间,包括邛崃山脉之中的7处自然保护区和9处风景名胜区。地跨成都市、雅安市、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四个地级行政区,拥有丰富的植被种类,环境与第三纪的热带雨林相似,是世界上除热带雨林以外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同时,这里也是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猫栖息地,全球3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栖息于此。另外,这里亦是小熊猫、川金丝猴、雪豹及云豹等其它濒危物种的重要栖息地。

      卧龙自然保护区

      四姑娘山:从左到右依次是幺妹峰(6250m,蜀山之后)、三峰、二峰、大峰。

      夹金山

      西岭雪山
      国家现在也在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呢~希望在大熊猫的伞形保护下这里的生态可以更完好的保存~


      IP属地:浙江102楼2020-02-13 17:19
      收起回复
        033 殷墟(文化遗产) 2006
        中国商朝后期都城遗址,盘庚十四年,商朝第19位君主盘庚迁都于北蒙(今河南安阳),改“北蒙”名为“殷”,经历了12位国王273年的统治,殷一直是中国商代后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20世纪初,殷墟因发掘甲骨文而闻名于世,展现了中国商代晚期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确立了殷商社会作为信史的科学地位。先后出土有字甲骨约15万片。甲骨文中所记载的资料将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可信历史提前到了商朝,也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甲骨学。殷墟是中国至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由殷墟王陵遗址、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洹北商城遗址、甲骨窖穴等构成。
        033-01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这个大门很有名

        司母戊现在其实在国博~而且改名叫后母戊鼎了
        033-02 殷墟王陵遗址

        妇好墓

        车马坑


        IP属地:浙江103楼2020-02-13 17:53
        收起回复
          又是个大工程~不过是我喜欢的大工程~
          034 中国南方喀斯特(自然遗产)
          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2007)
          贵州施秉、广西桂林、重庆金佛山、云南环江(2014)
          034-01 云南石林
          石林喀斯特的组成部分在云南省,包含石林雕刻的尖塔柱,被认为是世界尖塔喀斯特参考基地。石林喀斯特由两个核心区组成,周围有共同的缓冲区
          a.乃古石林
          距石林景区8公里处,有一片威严耸峙的黑色石林,由东区、西区、白云湖、白云洞、古战场等组成。登上峰顶,可以饱览一片黑色石海,乃古石林地下处处有溶洞,至今已经探明的大小溶洞就有9个。


          b.所各邑村
          ps.这里图片和题目不符



          IP属地:浙江104楼2020-02-13 20:00
          回复
            034-02 荔波喀斯特
            贵州荔波喀斯特地貌主要包括高圆锥形喀斯特山峰、穿插的深层封闭洼地、下沉的河流和长长的地下洞穴。该地区被认为是世界圆锥形岩溶的参考点。
            a.小七孔喀斯特
            小七孔风景区响水河上横跨着一座青石砌成的七孔拱桥,为道光十五年所建。“小七孔风景区”因此得名


            这里我差点就能去了aaa结果高一的暑假还要补课!
            b.茂兰喀斯特

            034-03 武隆喀斯特
            武隆喀斯特位于重庆市境内,由内陆岩溶高原组成,经历了相当大的抬升。其巨大的缆索和桥梁是中国南方天坑(巨型崩塌洼地)景观的代表,并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河流系统之一——长江及其支流的历史提供了证据。武隆喀斯特是一个由三个核心区组成的集群。
            a.箐口天坑
            重庆武隆箐口天坑群景观是一侵蚀型天坑群地貌景观。


            有没有很壮观
            b.天生三桥
            重庆武隆“天生三桥”是世界规模最大,最高的串珠式天生桥群。三座平均高度300米以上的天然石拱桥呈纵向排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成,其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在不足1.2千米的范围内平行横跨在羊水河峡谷之上,将两岸山体连在一起。


            c.芙蓉洞
            芙蓉洞是一个大型石灰岩洞穴,其中辉煌大厅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面积 1.1 万平方米,最为壮观。



            IP属地:浙江109楼2020-02-14 00:10
            收起回复
              034-04 桂林喀斯特
              广西桂林喀斯特地貌位于丽江国家公园内,由峰林(塔)和峰丛(锥)喀斯特地貌组成。
              a.葡萄峰林
              (这部分真的网上啥都没)


              b.漓江峰丛(大遗产包小点包小小点这个排版真的有点难。。)
              这个我是去过的。。总的来说真的符合山水甲天下的名号,乘着竹筏在江上漂流四个小时,耗费体力不多,眼睛也是处于天堂之中!!

              九马画山。。说是岩壁上面有9匹马的图像

              黄布倒影,就是20块的背面!
              034-05 施秉喀斯特
              施秉喀斯特集群为白云质喀斯特集群,位于舞阳河国家公园内。主要包括云台山和上舞阳河。


              这个tm百度的资料都是错的。。。
              034-06 金佛山喀斯特
              金佛山喀斯特地貌是一座独特的岩溶台山,四周为高耸的悬崖峭壁。


              034-07 环江喀斯特
              环江喀斯特是位于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界内的一个圆锥形岩溶区。


              看到这个,我感觉贵州兴义的万峰林也可以一战诶!


              IP属地:浙江110楼2020-02-14 11:58
              收起回复
                035 开平碉楼与村落 (文化遗产)2007
                开平碉楼与村落以碉楼和建有碉楼的村落闻名于世,位于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市的乡村地方,现存碉楼有1,833幢。自明朝以来,由于水患和匪患的缘故,开平当地就已有民众开始修建碉楼。其特色为中西合璧,结合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多种风格。
                035-01 赤坎镇迎龙楼
                迎龙楼是开平市现存最早的碉楼,为关氏家族所建。地处潭江下游冲积平原,是一片芦苇丛生、水鸟群集的低洼之地,洪涝不时地威胁着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关氏十七世祖关圣徒夫妇献出家庭积蓄,建起了迎龙楼。

                035-02 自力村和方氏灯塔
                自力村内碉楼群以其建筑精美,布局和谐,错落有致,成为开平碉楼兴盛时期的代表。侨汇是这村的主要生活来源之一。 自力村碉楼有9座碉楼6座庐

                自力村碉楼群

                方氏灯塔


                IP属地:浙江111楼2020-02-14 14:05
                收起回复
                  035-03 马降龙村
                  背靠百足山,面临江水有13座碉楼,这些碉楼造型别致,保存完好,掩映于村后茂密的竹丛中,与周围民居、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天禄楼,是民国十四年(1925年)由29户村民集资兴建,为典型的众楼。


                  035-04 锦江里村
                  锦江里碉楼群有三座最具吸引力的碉楼,分别是升峰楼、锦江楼和有“开平第一楼”之称的瑞石楼。瑞石楼大约建于公元1923年,高9层25米,是开平现存碉楼中的第一高度,也是一座典型的可居可守的碉楼。 瑞石楼集开平碉楼建筑工艺之大成,无论整体造型还是楼内细节的雕琢都极为考究,其楼宇内部装修秉承岭南建筑风格,得益于开平华侨的雄厚财力,家私均采用酸枝木等当时的顶级材料打造,历经岭南百余年湿热的气候考验,却保存完好,几乎从未经历修葺,实在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建筑遗产。


                  根据找图和个人以前的理解,锦江里是最美的碉楼景观之一。。
                  ***百度没有资料,我也是服了


                  IP属地:浙江112楼2020-02-14 15:28
                  收起回复
                    036 三清山(自然遗产) 2008
                    三清山又名少华山,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列坐山巅而得名。其中玉京峰为最高,海拔1819.9米,三清山不同成因的花岗岩微地貌密集分布,展示了世界上已知花岗岩地貌中分布最密集、形态最多样的峰林;1600余年的道教历史孕育了丰厚的道教文化内涵,按八卦布局的三清宫古建筑群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区域内展示了独特花岗岩石柱与山峰,丰富的花岗岩造型石与多种植被、远近变化的景观及震撼人心的气候奇观相结合,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美学效果,呈现了引人入胜的自然美。


                    巨蟒出山

                    左为玉京峰


                    IP属地:浙江113楼2020-02-14 17:48
                    收起回复
                      037 福建土楼 (文化遗产)2008
                      福建土楼通常是指闽西南独有约利用不加工的生土,夯筑承重生土墙壁所构成的群居和防卫合一的大型楼房,总数约三千余座,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形式,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福建土楼依山就势,就地取材,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共御外敌的防御的要求,被称为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
                      037-01 初溪土楼群
                      初溪土楼群位于永定县下洋镇初溪村,由五座圆楼和数十座方楼组成。其中的集庆楼结构十分独特,楼里有72部楼梯,一户一梯。

                      全景

                      集庆楼
                      037-02 洪坑土楼群
                      洪坑村东、西、北3面群山耸立、林木葱茏。洪川溪自北而南蜿蜒曲折,贯穿全村,两岸地势狭长,平缓。宋末元初在此开基,现存明代建造规模较大的土楼13座,清代建造规模较大的土楼33座。规模不一的永定土楼以及林氏宗祠、寺庙、学堂等沿溪而建。

                      037-03 高北土楼群
                      高北土楼群背靠海拔近800余米的金山。全村几十座土楼,依山傍水、高低错落。承启楼坐落在高北土楼群的核心位置,东为世泽楼、五云楼,西邻侨福楼,均保存完好。

                      大圆楼为承启楼

                      这应该算是土楼的无冕之王了吧。。
                      037-04 衍香楼
                      属于圆形土楼,坐落在新南村,建于1880年,内厅仿府第式建筑,有后堂、中堂、前堂,厅左右侧有厢房。 楼的内厅仿府第式建筑,整体布局协调、统一、美观而实用。土楼凝聚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建筑艺术瑰宝。


                      037-05 振福楼
                      振福楼建于1913年的传统民居建筑,位于湖坑镇下南溪,依山傍水,风景十分秀丽。 振福楼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圆楼,它按八卦布局设计,楼内用了许多石料和砖料,雕刻精细,也是一座外土内洋、中西合璧的土楼


                      本楼的五个点均属于永定土楼~


                      IP属地:浙江116楼2020-02-15 14:37
                      回复
                        037-06 田螺坑土楼群
                        田螺坑土楼由1座方楼、3座圆楼和1座椭圆形楼组成,方楼步云楼居中其余4座环绕周围,依山势错落布局,在群山环抱下,居高俯瞰。

                        这个四菜一汤布局也是经典机位了!
                        037-07 河坑土楼群
                        河坑土楼群14座土楼呈现出了形似双北斗七星阵的奇观,两阵相辅相成,方圆相配阴阳相合,有“仙山楼阁”、“北斗七星”之称, 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建筑风格和规划思想的体现。其中还有少见的五角形土楼南熏楼。

                        037-08 怀远楼
                        怀远楼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建于1905-1909年,是建筑工艺最精美、保护最好的双环圆形土楼,堪称传统民宅建筑艺术的佳作


                        037-09 和贵楼
                        和贵楼又称山脚楼,建于清代雍正十年,占地1547平方米,是南靖最高的土楼。这座土楼建在沼泽地上,用200多根松木打桩、铺垫,历经200多年仍坚固稳定,保存完好。


                        以上为南靖土楼
                        037-10(劳资的这个编号头一次到两位数!)大地土楼群
                        大地土楼群由“土楼之王”二宜楼、“福建土楼博物馆”南阳楼、“宜居典范”东阳楼三座土楼和周边的玄天阁、嘉应庙、慈西庵、茶香街等景点组成, 大地土楼群的选址,是中国传统“风水”建筑规划理论的体现。

                        二宜楼

                        南阳楼


                        IP属地:浙江117楼2020-02-15 20:23
                        回复
                          038 五台山 (文化遗产)2009
                          五台山居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被认为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它是座落于“华北屋脊”之上的一系列山峰群,最高北台顶海拔3,058米。五座山峰(东台望海峰、南台锦绣峰、中台翠岩峰、西台挂月峰、北台叶斗峰)环抱台怀镇,顶无林木而平坦宽阔,犹如垒土之台,故而得名。是中国唯一一个青庙(汉传佛教)黄庙(藏传佛教)交相辉映的佛教道场,因此汉蒙藏等民族在此和谐共处。五台山据传拥有寺庙128座,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来参拜。

                          北台顶

                          西台顶
                          以上都不是重点,因为五台的遗产点和他们无关
                          038-01 台怀镇
                          台怀镇地处由五台山五大高峰东台、西台、南台、北台和中台形成的怀抱之中,故名“台怀”。台怀镇的东面有一座经常隐没在云雾中的小山峰,人称黛螺顶,亦称“青峰顶以山色青翠故名。山顶有寺原名佛顶庵,清代以后改称黛螺顶寺。寺内供有“五方文殊”像。这处高约四百米的山峰,是五台山五大台项的象征。由于台怀镇有灵鹫峰和佛舍利,因此,历代以来,朝廷和佛教信徒纷纷于台怀镇及其附近修建寺庙,使这里形成了佛寺鳞次栉比、宝塔如林的五台山佛教中心区。五台山的佛教寺院,有一半以上集中在台怀镇。

                          塔院寺

                          经典机位。远处小丘是灵鹫峰。

                          黛螺顶上山路
                          038-02 佛光寺
                          此寺历史悠久,寺内佛教文物珍贵,故有“亚洲佛光”之称。寺内正殿于公元 857年建成。从建筑时间上说,在全国现存的木结构建筑中居第三。佛光寺的唐代建筑、唐代雕塑、唐代壁画、唐代题记,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都很高,被人们称为“四绝”。

                          文殊殿

                          彩绘泥塑


                          IP属地:浙江118楼2020-02-16 10:37
                          收起回复
                            039 “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 (文化遗产) 2010
                            登封“天地之中”指河南省登封市的一批具有悠久历史的文物古迹,包括周公测景台和观星台、嵩岳寺塔、太室阙和中岳庙、少室阙、启母阙、嵩阳书院、会善寺、少林寺建筑群(包括常住院、塔林和初祖庵)等8处11项优秀历史建筑。该建筑群中的各建筑建成时间从汉至清,时间跨度达2,000多年。
                            039-01太室阙-中岳庙
                            a.太室阙:原是汉代太室山庙前的神道阙
                            b.中岳庙:为中州祠宇之冠,也是五岳中现存规模最大,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群,也是河南省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前身是太室祠,汉武帝时已经存在,为祭祀嵩山太室山神的场所,随着祭祀山岳制度的消失,中岳庙后来成为道教的活动场所,是中国道教在中原地区活动最早基地。成为中原地区道教活动中心。

                            太室阙保护房

                            太室阙


                            中岳庙


                            IP属地:浙江119楼2020-02-16 11:25
                            回复
                              039-02 少室阙
                              为少室山庙前的神道阙,大约建于汉安帝延光二年(123年),以青灰色块石砌筑,分东西二阙。两阙结构相同,为二重子母阙,少室阙是古代祭祀少室山神的重要实物见证,也是中国古代祭祀礼制建筑的典范之一。

                              039-03 启母阙
                              是启母庙前的神道阙,为东汉延光二年(123年)所建,启母阙以凿石雕刻砌成,分东西二阙,启母阙雕刻艺术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在世界历史学金石雕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阙顶上雕刻的建筑构件的外形为研究汉代建筑提供了实物依据。

                              039-04 嵩岳寺塔
                              嵩山南麓嵩岳寺内,为北魏时期佛塔,建于北魏正光年间(520-525年)。 嵩岳寺塔为15层的密檐式砖塔,平面呈十二边形,通高37米,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反映了中外建筑文化交流融合创新的历程,在结构、造型等方面具有很大价值,对后世砖塔建筑有着巨大影响。


                              IP属地:浙江120楼2020-02-16 12:1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