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leosuchus palpebrosus 盾吻古鳄、居氏侏儒凯门鳄、盾吻南美鼍
通用名:居氏侏儒凯门、居氏前滑凯门(意为没有凯门鳄眼窝下的嶙峋)
语源学:
Paleosuchus 意思是“古老的鳄鱼”,来源于希腊语“古老”palaios + soukhos希腊语“鳄鱼”,参考于分类学和“种”的年代。
Palpebrosus意思是“多骨嶙峋的眼皮”,来源于拉丁文“眼皮”或“眼睑” palpebra + osus拉丁文“充满着”,归因于上眼皮多骨嶙峋。
分布:比Paleosuchus trigonatus锥吻古鳄分布区更为稍大些,扩展到巴拉圭远至巴西、玻利维亚、巴西、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圭亚那、巴拉圭、秘鲁、苏里南、委内瑞拉
栖息环境:
草木丛生的淡水区(亚马逊和奥里诺科河的分支流域,巴拉圭境内的除外)和大湖泊周围的森林区。同样所知的还出没在玻利维亚境内无遮蔽的海岸边还有死木区的小溪、河中,更多是在玻利维亚的河流延伸段中。虽然它们通常喜欢干净、水流速度快的河流延伸段中,它们也出现在巴西东南部和委内瑞拉一些多养分的湖泊中。它们以白天长时间在洞穴内而闻名,而夜间陆地生活,能忍受比较寒冷的水温。亚成体会暂时离开水域生活。
法律地位:
CITES《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Appendix II
IUCN Red List濒危物种红皮书 : 低危
野外数量估计超过1,000,000
概要:野外分布有一个良好的数量范围,没有严重的数量压力。
外貌特征:
现存鳄中最小的,雄性最大的达1.5或1.6米,雌性很少超过1.2米的。背脊、腹部骨化程度高——这些保护弥补了它们小体型,可能减少了在水流快速河域中的受伤,同样也保护了成体在陆地上免受掠食者袭击。它们有任何鳄类中最显著的头型,短、滑、凹(高头骨、吻部上翻),明显的上下颚交迭。头骨形状反映出成体在日间用于挖洞作庇护。幼体为褐、黑带纹,成体偏暗。头部巧克力色,带有彩虹色。下巴有白色斑纹。比Paleosuchus trigonatus锥吻古鳄背部鳞甲显著度低。牙齿数量:总计78-82颗。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59518f82d4fdfc03e578e3b0e43e87a9/83b7d3fab2fb4316fc8f030637a4462308f7d312.jpg?tbpicau=2025-02-18-05_1991cd7f2eab8147cb1dc20785bdafd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