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普通人群中每年DILI的发生率约为23.80/10万人,高于欧美国家报道数据,且在我国引起肝损伤的药物主要为中药、抗结核药物、中草药和膳食补充剂。
DILI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也是当前急性肝损伤最常见的病因之一,严重者可导致急性肝衰竭、甚至死亡。近年来,我国在因肝病住院的患者中,DILI所占比例不断增加,DILI的发生率仅次于病毒性肝炎及脂肪性肝病(包括酒精性及非酒精性)。但由于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和诊断标记物,尤其是当药物造成的慢性肝损伤时,起病较隐匿,临床上常常不能被发现或不能被确诊。因此,DILI的发生会显著增加额外社会和经济负担。
作为国内迄今最大规模的DILI流行病学研究,该研究基于“Hepatox” 网络平台,共纳入中国大陆地区2012~2014年共308家医院的25927例DILI患者,采用RUCAM量表评估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与发生DILI的因果关系。
DILI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也是当前急性肝损伤最常见的病因之一,严重者可导致急性肝衰竭、甚至死亡。近年来,我国在因肝病住院的患者中,DILI所占比例不断增加,DILI的发生率仅次于病毒性肝炎及脂肪性肝病(包括酒精性及非酒精性)。但由于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和诊断标记物,尤其是当药物造成的慢性肝损伤时,起病较隐匿,临床上常常不能被发现或不能被确诊。因此,DILI的发生会显著增加额外社会和经济负担。
作为国内迄今最大规模的DILI流行病学研究,该研究基于“Hepatox” 网络平台,共纳入中国大陆地区2012~2014年共308家医院的25927例DILI患者,采用RUCAM量表评估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与发生DILI的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