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冲吧 关注:8,139贴子:191,292

回复:慕容传---素描鲜卑世家(配图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斯人已逝,故人追悼。头年樱笋之时,燕皇派使者到代国拜会拓跋什翼犍。这年仲春,代王得知慕容儁逝世,遣人送来了治丧物品。燕皇风光大葬,何其隆重。
  然而葬礼还没结束,太宰慕容恪发现自己面临一个巨大的危机。


IP属地:四川290楼2020-06-01 15:27
回复
      国殇时诛杀顾命大臣,接连的变故让朝野惶恐不安。云集邺城的士兵相互攻扰,或者私自逃亡。百万之师军心不稳,多个郡县闭关自守。局势恶化到了极点,眼看燕帝国行将分裂。
      慕容恪命令各州刺史火速到位,然后泰然自若地遣散邺城的兵丁。每天,太宰从容地步行出入朝堂,仅带一个仆役跟随。有人劝他加强戒备,慕容恪长叹一声:“人心惶惶,我必须镇定才能使大家平静。如果连我都惊慌失措,民众还能仰仗谁呢?”


    IP属地:四川291楼2020-06-01 15:27
    回复
        太宰的沉稳感染了文武百官,京城渐渐安定下来。接着,北方的州府逐步恢复了秩序。然而,新征服的河南诸郡依然处于失控的状态。
        慕容恪命傅颜率两万人马巡视黄河以南。傅颜带着军容齐整的骑兵一直挺进到淮河,沿途展示雄壮的军威。慕容恪又委派慕容尘为镇南将军驻守许昌,于是豫州各地安定下来。
        一百万个麻烦、一百万个灾难,慕容恪消弭于无形。
        有人问,为何不干脆挥师江南?二十多年后,秦帝国近百万大军折戟淝水岸边。此时此刻,燕国不如后来的秦帝国,敌方统帅桓温强过后来的谢玄。现今,燕军还没有渡江的实力。
        慕容恪解散聚集的大军、安抚朝廷内外、派兵威慑南方、快速平息混乱,一连串的政令使得国家步入正轨。老狼相信,当时燕国上下没人能做得更好了。


      IP属地:四川292楼2020-06-01 15:28
      回复
          四月,燕国任命单男为雁门太守。
          六月,代王拓跋什翼犍派人报丧:王妃慕容氏去世。
          慕容氏乃慕容儁的胞妹,大概哀伤过度香消玉殒。慕容王妃嫁给什翼犍十六年,两国持续和睦了十六年。当然了,英勇善战的燕国骑兵也是两家睦邻友好的重要原因。
          十一月,畅月降临。长期以来,右仆射一直空缺。太宰慕容恪想让李绩担当此官,小皇帝慕容暐坚决不同意。慕容恪多次请求,慕容暐恨恨地说:“国家大事全都交给叔父,唯有李绩一人请让我自行做主。”不得已,太宰把李绩外放章武太守(《李秀神道碑》为济北郡守)。李绩得知小皇帝不肯原谅自己,郁郁寡欢。不久,李绩便焦虑而死。
          大事全托给叔父,一些小事仍由小皇帝做主。
          中山国蒲阴县(今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县)的刘兴,顶替哥哥刘洛应征入伍。没过多久,刘兴逃回了蒲阴。衙门按名字捉住刘洛,即将开刀问斩。弟弟跑来陈情,认为罪在本身;刘洛不同意,请求代替弟弟受罚。兄弟争死,案情可疑。有司向慕容暐禀报,小皇帝裁决:“刘洛逃役、刘兴逃兵,皆应处以极刑;但兄弟俩情深义重,可以特赦不咎。”(《太平御览》摘抄《前燕录》)
          慕舆干死后,左卫将军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太宰慕容恪请示燕主慕容暐后,调幽州刺史慕容德担任左卫将军。慕容德统辖京师驻军,双方都可接受:一方面,他亲疏适合没有偏颇;另一方面,他长年在外没有偏向。
          公元361年农历正月初二,月亮行经天马座。
          月明星稀,启明星的光芒也看不到了。太史令黄泓煞有其事地说,此乃天下大乱的征兆。方士丁进在宫中讲解玄学,深得可足浑母子的宠爱。丁进自鸣得意,以为天象谕示着大权独揽。
          二月,明花丽月。丁进悄悄劝说太宰除掉慕容评,谄媚慕容恪自行其是。太宰正想铲除后宫的佞臣,他倒自个送上门来。于是,慕容恪大发雷霆,以离间宗室的罪名斩杀丁进。
          今年,好久不见的张平和吕护相继粉墨登场。


        IP属地:四川293楼2020-06-01 15:28
        回复
            自打被秦燕两国攻破,张平退缩到了司州的平阳郡(今山西省临汾市)。斩杀丁进的当月,平阳郡的士绅向燕国报告,请求接受归附。建威将军段刚做过上党太守,被冯鸯赶走后闲赋在京。朝廷委派其为平阳太守,同督护韩苞一起统军进驻。张平慌忙逃走,急急似丧家之犬。
            这几年,吕护的小日子过得不错。冯鸯、李历、高昌都来投奔,吕护趁机吞并其兵众。吕护被燕国委任为河内太守、宁南将军;另一方面,他又接受东晋冀州刺史、前将军的官职。如今,吕护的地盘横跨黄河两岸,占据了河北的野王(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及河南的荥阳。
            太宰慕容恪在朝堂上谋议,究竟恩怀安抚还是武力讨伐。皇甫真禀奏:“九年间吕护三次违背王命,奸邪乖戾。明公即将饮马湘江、刻碑剑阁,岂能放任京畿附近的异己。吕护不除,邺城难安。”慕容恪赞许,加任皇甫真为别部都督。
            据说,吕护想勾结东晋偷袭邺城。老狼看了下,野王离晋国边防军约两百里,距邺城五百里。当初慕容儁过世,吕护不奔袭邺城;而今慕容恪安顿四方了他倒去招惹燕国?
            所以,与其讲吕护铤而走险,不如说太宰需要收拾他了----燕国意图铲除黄河以北的地方势力,安国军首当其冲。吕护好比燕国豢养的猎犬,长得太壮总叫人放心不下。
            三月,樱笋时。太宰慕容恪统兵五万亲征吕护,冠军将军皇甫真率兵一万助攻。
            六万燕军饿虎扑食一般抵达野王县,吕护婴城自守。傅颜请求说:“吕护螳臂当车,穷途末路了。听闻我军前来,其将士吓得魂飞魄散。野王不同于广固。我军应强攻,以便节省军费。”
            慕容恪不同意:“前些年,尚书令阳骛急攻高昌反倒自取其辱。吕护这个老贼,我们不可轻视。野王坚固,但缺少粮秣;我们挖沟筑墙围困,敌军只能坐以待毙。瓮中捉鳖,不过百日。我们何必拿士卒的性命,去换取旦夕之功呢?”
            于是,燕军遂围城。一如既往,慕容恪不愿强攻坚城。
            四月,清和月。桓温听说野王被围,便派弟弟桓豁援救。桓豁进攻颍川郡的治所许昌,这是荆州军首次出击燕国。桓豁率领荆州军一路杀来,势如破竹。镇南将军慕容尘领兵迎敌,严阵以待。双方在城外激战了一天,慕容尘败逃回城。可是,桓豁缺乏攻城器械,无法攻破许昌。
            五月,天中郁蒸。东晋小皇帝司马聃(聃读音:丹)驾崩,轮到江南举哀了。大行皇帝没有儿子,其堂兄司马丕继位为君。国遭变故,荆州军不能继续营救吕护了。
            七月孟秋,野王的粮草即将吃完。吕护派七千兵马出城决一死战,被傅颜一举全歼。打了胜仗,皇甫真反倒很焦灼。他告诫手下:“吕护大势已去,必定选薄弱的地方突围。我们的实力不如太宰的部队,吕护很可能偷袭这里。我们要提早做好准备。”于是,皇甫真命令在大车上安装盾牌和长矛当作路障,还亲自督查夜晚巡逻的队伍。
            八月仲商,吕护果然夜袭皇甫真。安国军妄想冲出包围圈,但遭到了皇甫真的顽强抵抗。
            慕容恪闻讯赶来,挥师猛攻。燕军前后夹击,安国军死伤惨重。吕护丢下老婆孩子,仅带少量骑兵逃奔荥阳。燕军占领野王县,吕护的官员尽数投降。
            慕容恪分军粮给饥馑的百姓,并把俘虏迁徙邺城。战事结束,慕容恪留下傅颜驻防野王县,自己跟皇甫真班师回朝。广平郡(今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梁琛原任吕护的参军,被燕廷录用为中书著作郎。
            这边刚刚按下吕护,那头张平杀了个回马枪。逃离平阳后,张平西渡黄河躲入秦国地盘。
            九月,霜降青女。张平突然袭击平阳,杀掉了措手不及的段刚和韩苞。等燕军赶来,他又返回了黄河对岸。燕国加紧防守平阳,不料张平沿河北上。他攻击雁门郡,又袭杀了太守单男。
            张平以秦国为跳板,接连杀害两个郡守。慕容恪震怒,撤职孙希,以皇甫真为镇西将军、护匈奴中郎将、并州刺史。皇甫真严防死守,不留空隙给敌方。
            张平像猴子一样跳来跳去,秦国同样厌恶。苻坚果断地出兵,包围了平阳。张平十分害怕,匆忙向燕国谢罪求援。慕容恪脑子又没进水,当然不会营救。于是,反复无常的张平被苻坚消灭。
            十月,小阳春。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吕护担惊受怕,遣使向燕国请降。慕容恪想要利用安国军,建议宽恕他。燕主慕容暐宽宥吕护,并委任为广州刺史兼宁南将军。
            十二月,嘉平月。燕国宣布大赦,赦免死刑以下的罪人。
            这年,王羲之仙逝----从此,世间再无书圣评判慕容氏的文字了。


          IP属地:四川294楼2020-06-01 15:29
          回复
              (78)洛阳(上)
              公元362年正月底,张悕不再担当燕国的豫州刺史。继任者孙兴上疏请求攻打洛阳----广平人孙兴乃前任中山太守,他曾附议慕容垂进取中原。
              洛阳,又称雒阳、洛邑、成周,因地处洛河之北得名(古人把水的北边称作阳)。洛阳作为商、周、东汉、曹魏和西晋的都城,乃儒家之渊源、道学之肇始、佛教之首传,更为河洛文化的根基、华夏文明的焦点、中华民族的摇篮。


            IP属地:四川295楼2020-06-01 15:29
            回复
                然而,长达半个世纪的战乱让洛阳满目疮痍。
                放眼望去,灰暗的天空中唯有被血肉滋养的乌鸦还在盘旋,散乱的杂草丛掩藏着破坟与白骨;田间疯长着荆棘,桑林结满了野茧;城郭残毁、房舍倒坍,几口枯井、几声老鸹。城内那对高大的铜驼早已埋入土渣,其后又被石虎刨出来拉去了邺城。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兵燹(燹读音:显)过后饿殍(殍读音:瞟)千里。长时间的残杀、掠夺、逃亡和疫病,使得洛阳人口锐减。昔日的百万都会如今凋敝得只剩几万人,守军不足两千。


              IP属地:四川296楼2020-06-01 15:30
              回复
                  洛阳位于秦、晋、燕三国的交界地带,三个帝国对待洛阳的态度各不相同。
                  【秦国对洛阳的态度】不是我的,我不眼红。
                  大秦天王苻坚依靠王猛等一班亲信,正在逐步巩固皇权。秦国地盘最小、人口最少,身后还有凉州张氏如芒在背。十年前,秦兵把洛阳一带的百姓迁徙到关中,放弃了到手的洛阳城。现在,秦国仍旧对洛阳没有太大兴趣。
                  【晋国对洛阳的立场】故都啊,谁愿去谁去。
                  东晋号称帝国,但皇权早就旁落。一帮大臣轮流坐庄,皇帝无非他们手中的玩偶。门阀世家党同伐异,哪个队友领先就集体制约他。如今,桓温跑得最快,大伙阳奉阴违地对付他。
                  晋国的地盘最广:西止巴蜀、南达交州、东临大海、北抵齐鲁与洛阳。洛阳乃旧都,自桓温收复后已逾五年。桓温屡次上书,要求还都洛阳。东晋的老爷们不愿意放弃江南舒适的生活,更找不到在战争前线安家的理由。可官宦们不敢轻易反驳桓温,直到有一个人再次挺身而出。
                  此番,还是扬州刺史王述出面解决。王述乃王浚的远房侄儿,出身名门。王述敢于反对桓温,因为他的孙子娶了桓温的女儿,两家是亲戚。
                  王述直截了当地指出桓温的虚张声势,请朝廷下旨命其先重建洛阳。桓温还不服气,装模作样要将城内剩余的巨钟与钟架搬迁到建康(另外的巨钟和钟架被石虎弄到邺城去了)。
                  王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既然迟早回归中都,何必劳神费力;即使要搬,也应先搬皇陵。”桓温无言以对,迁都之事不了了之。洛阳成为东晋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燕国对洛阳的宗旨】要还是不要,这是一个问题。
                  太宰慕容恪口含天宪,言出法随。孙兴的建议却让他犹豫不决:逐鹿中原虽为慕容氏的宿愿,但攻占洛阳不仅挑衅晋国,还威胁到秦国。尽管燕国拥有最多的人口,但当下还无力同时打败两国。思前想后,太宰依然按捺不住攻城略地的豪情----慕容恪决意冒险侵占洛阳。
                  为了试探两国,慕容恪令吕护进攻河阴(今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河阴在洛阳之北,也是黄河南岸的重要渡口。为表忠心,吕护命部将刘则留守荥阳,亲率安国军占领了河阴。
                  二月底,杏花醇香。傅颜从野王出发,准备渡河协助吕护。不过傅颜又接到太宰的命令,掉头讨伐丁零。边塞之北,傅颜继续发挥自己出色的军事才能:他大破丁零部落,缴获颇为丰盛。黄河以南,吕护也动手清剿洛阳外围的坞堡。
                  洛阳之战正式打响,东晋河南太守戴施吓破了胆。十年之间,无所畏惧的年轻人变成了贪生怕死之辈。十年之间,那个浴血杀入邺城的孤胆英雄沦落为望风而逃的懦夫。
                  公元362年三月,戴施逃到五百里外的宛城(今南阳市)。吕护攻陷了城外的营垒,挥师直抵洛阳城下。虽然太守跑了,但督护陈祐誓死不降。
                  安国军连攻两个多月,洛阳频频告急。
                  五月二十七日,桓温派来了援军。荆州竟陵(今湖北省天门市)太守邓遐率三千水师杀到。邓遐勇猛刚强,被世人喻为樊哙。他曾经孤身跳入沔河(沔读音:免,湖北汉江),干掉水中的长蛟。邓遐入城,洛阳守军欢呼雀跃。
                  洛阳墙厚池深,焦头烂额的安国军毫无进展;见邓遐来了,吕护愈发望而生畏。
                  六月初,吕护主动退守河阴东边的小平津。不久,邓遐追杀而至。混战中,吕护被冷箭射中跌落马下;部下段崇指挥安国军背水一战,终将荆州兵击退。
                  解围洛阳后,邓遐驻防陆浑(今洛阳市嵩县)的新城。不久,另一路晋军也赶到了。
                  头年,徐州刺史郗昙、豫州刺史谢万相继病逝了。
                  新任徐州刺史庾希奉命来救洛阳。庾希为庾冰之子,乘胜攻击安国军的老巢----荥阳。晋军在檀丘(今荥阳市豫龙镇檀山,也称坛山)截住了刘则。刘则挡不住庾希,打马逃往黄河以北。
                  晋军不但打退了洛阳之敌,还顺便收复了荥阳。燕国第一次攻打洛邑,没有占到任何便宜。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六月十五日,冀州刺史慕容友被自己的参军刘拔谋害了。范阳王慕容友乃小皇帝的亲叔叔,突然在信都遇害。刺杀事件震惊了朝廷,可凶手刘拔销声匿迹了。燕国上下搜索,一无所获。继慕容钩之后,慕容友是第二个被同僚杀害的宗室----非常遗憾,这肯定不是最后一个。
                  七月,吕护伤重不治。八月,彷徨的段崇收军北渡黄河,重新屯于野王县。
                  东晋调兵遣将,增强洛阳的防务。荆州军的宁朔将军竺瑶接替了邓遐,徐州兵协助加固新城的城垣。完工后,徐州刺史庾希返回了驻地下邳(今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
                  八月下旬,新任豫州刺史袁真进驻汝南(今河南省驻马店市),给洛阳运来了五万斛大米。
                  河南地区,燕、晋的势力此消彼长。燕国仅控制许昌和梁国等地,形势不容乐观。尤其许昌的慕容尘,翘首以待援军。
                  十一月,畅月仲冬。拓跋什翼犍把女儿嫁给慕容暐为妃,燕国也将皇室女子送入代国。两家继续联姻,只是这种关系已经混淆得无法辨认辈分了。
                  十二月,嘉平月。为了笼络梁公慕容德,燕主慕容暐晋升其为范阳王、安北将军。
                  岁末年初,河南各地风传燕国即将来攻。徐州刺史庾希自下邳退守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豫州刺史袁真从汝南转移到寿春(今安徽省淮南市寿县)。两人有自知之明:安国军跟燕军还是有区别的。
                  公元363年四月,燕军主力渡过黄河。
                  宁东将军慕容忠攻打荥阳,东晋守将不战而逃。五月十九日,慕容忠再接再厉,攻克八十里外的密县(今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慕容忠距离许昌不过百多里了,镇南将军慕容尘总算盼到了后援。休整数月,镇南将军出手了。
                  十月,慕容尘攻击东晋的陈留郡(今开封市祥符区陈留镇)。盖因陈留在许昌之北,犹如锋芒在背。陈留太守袁披逃奔长平(今周口市西华县),慕容尘紧追不舍。晋国汝南太守朱斌见其离开了老巢,遂趁机偷袭许昌。等慕容尘和慕容忠缓过神来,许昌已经丢了。河南之地,燕晋双方仍旧犬牙交错。


                IP属地:四川297楼2020-06-01 15:31
                回复
                    当月,代国大举进攻丁零。拓跋什翼犍俘获了一万多人和百万多牲畜。六年间,草原上的丁零部落仿若自助餐一样,被燕代两国吃了个底儿朝天。
                    公元364年农历正月初六,燕主慕容暐在邺城的南郊祭祀天地,再次大赦境内。
                    二月,太宰慕容恪委托太傅慕容评、龙骧将军李洪攻掠河南。
                    首先,燕军剑指许昌。不日,李洪攻克许昌,击杀晋军守将;接着,慕容评挥师汝南。
                    朱斌自知不敌,逃奔豫州刺史袁真。燕军趁势包围了陈郡(今周口市淮阳区)。陈郡乃东晋权贵谢氏一门的故乡,太守朱辅闭门死守。桓温派兵来救,慕容评撤退。
                    四月二十五日,燕军再次南下。李洪在悬瓠(瓠读音:户,今驻马店市汝南县)击败荆州援军。朱辅见燕军兵锋强劲,便主动退到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桓温下令豫州刺史袁真抵御燕军,自己率领水师驻扎在合肥。
                    燕国不仅收复了许昌、汝南,还攻陷了陈郡。慕容评把当地一万多户百姓强迁到幽州和冀州,镇南将军慕容尘再次进驻许昌。


                  IP属地:四川298楼2020-06-01 15:32
                  回复
                      (79)洛阳(下)
                      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努力,慕容氏从边陲小部落拓展为中土大国。
                      为了强化在中原地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太宰慕容恪下令取消龙城的留台制度。与此同时,燕国对洛阳势在必得。
                      公元364年七月,太尉封弈、侍中慕舆龙奔赴龙城,要将宗庙及留台官员全部迁往邺城。
                      慕舆龙是谁?慕容儁有个兄弟叫慕容龙,封为历阳王。要么慕舆龙为史书的谬误,要么慕容龙获罪被责令改姓慕舆。宗室触犯刑律而被剥夺姓氏,一如北魏的娥清失去了姓拓跋的权利。综上看来,慕舆龙接任了皇甫真的侍中职位。
                      八月,太宰遣人招降洛阳周围的坞堡。慑于军威,远近的营垒几乎全部归附。接着,慕容恪派军政官悦希渡过盟津(今洛阳市孟津县会盟镇),攻取剩余的据点。悦希为悦绾的族人。
                      不费吹灰之力,悦希清除了所有障碍。慕容恪再令豫州刺史孙兴阻断东晋援军,孙兴率五千步兵防卫虎牢关(今荥阳市汜水镇)。洛阳已成为砧板上的肥肉,单看慕容恪什么时候来吃了。
                      十月,封弈和慕舆龙护送高祖慕容廆、太祖慕容皝、烈祖慕容儁的神主牌回到邺城。慕容暐与慕容恪率百官出城,跪拜迎接。


                    IP属地:四川299楼2020-06-01 15:36
                    回复


                      IP属地:四川301楼2020-06-01 15:37
                      回复
                          当初吕护围城,戴施跑了陈祐死守。此番燕军渡河,陈祐跑到了陆浑的新城。听说慕容双骄来了,陈祐吓得魂不附体,不知去向。当洛阳西北的金镛城失守后,桓温的部将竺瑶也南逃襄阳了。偌大的洛阳,没有守将了么?有的,还有沈劲在拼死坚守。
                          沈劲的人生跟桓温差不多,他也为了报父仇而手刃仇家。只不过,桓温的父亲死在叛军的刀下;而沈劲的父亲,就是叛军。沈劲立志雪耻,但因出身问题不能当官。
                          耳闻洛阳危急,沈劲主动请缨。他招集一千多乡人,杀入城内。陈祐高兴极了,接纳了这支远道而来的援军;可在逃跑时,陈祐仅仅留下五百人。现在,沈劲便是洛阳仅剩的守护者了。
                          尽管洛阳守将以死明志,可双方差距确实太大了。沈劲困兽犹斗,慕容恪雷霆一击。
                          三月初,燕军破城并抓住了沈劲。沈劲神气自若,引颈待戮(戮读音:路)。
                          太宰打算宽宥,中军将军慕舆虔说:“沈劲以五百人抵抗我数万大军,固然是奇才。但观察言行,他绝不会归顺我们。倘若放虎归山又留下后患,不若除之。”慕容恪遂下令斩杀沈劲。
                          慕舆虔获封零陵公,《前燕录》也写作慕舆虎,不知是否避讳李虎而被改名了。从燕国的立场来看,慕舆虔所说也有道理。
                          洛阳丢了,东晋君臣却在暗自窃喜。匡复故都九年,一朝易手没了遥远的牵挂。
                          拿下洛阳后,太宰慕容恪统兵西向弘农郡,做出进犯秦国的样子。这是燕国第二次攻打关中。燕军越过渑池(今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直抵崤山北面(今三门峡市湖滨区)。
                          关中大震,苻坚亲率秦军赶赴陕城防备(今三门峡市湖滨区陕县老城)。慕容恪无心开战,用武装巡游敲定了燕帝国的西境。随后,慕容恪挥师返回了邺城。
                          燕国把虎牢关以西分划为洛州,任命慕容筑为左中郎将、假节、征虏将军、洛州刺史,镇守洛阳西北的金镛城。武威王慕容筑乃慕容双骄的堂弟,《十六国春秋辑补》又称作慕容纪----在慕容超的故事里我们见过他了。
                          同时,太宰委任慕容垂为都督荆、扬、洛、徐、兖、豫、雍、益、梁、秦十州诸军事、征南大将军、荆州牧,配兵一万人坐镇鲁阳(今平顶山市鲁山县)。燕国的南部前线推进到鲁阳、汝南一带。大约870年之后,蒙宋联军灭掉金国,双方也以此线为界。
                          有一点不得不提,慕容垂在梁国足足待了五年。在此期间,吴王几乎毫无作为。燕国深藏若虚,究竟为何善刀而藏?老狼以为,这暴露出太宰慕容恪的用人问题。
                          慕容恪居庙堂之高,拉拢慕容垂为政治盟友;但他无法完全信任这位能力超群的弟弟。慕容垂固然是个好帮手,可假如功劳太大,这对皆为人臣的兄弟俩来说绝非好事。
                          燕国主攻豫州一带,而非慕容垂的徐兖方向。因此慕容恪在军事上依靠傅颜等人,倒让慕容垂处江湖之远。从兵力部署也可看出,慕容垂只能戍卫南疆。哪怕燕皇慕容儁生前,慕容垂还指挥过两万士卒;如今区区一万人对付强悍的荆州军,慕容垂也就固守待援罢了。
                          当年,东晋徐州刺史庾希驰援洛阳,慕容垂按兵不动:一来缺乏足够的人马,二来打赢了只会更加尴尬。所以这几年,慕容垂仿若从史书里消失了。
                          回到邺城,慕容恪惋惜地说:“上次平定广固不能救下辟闾蔚,如今攻克洛阳又杀了沈劲。虽然全非我本意,但身为元帅实在有愧于四海八荒。”老狼心想:太宰您连边将慕容垂都不敢大胆启用,即便辟闾蔚、沈劲降燕又有何作为?慕容恪说此话,无非做个高姿态吧。
                          拿下洛阳后一个月,燕国重臣陨落。


                        IP属地:四川302楼2020-06-01 15:42
                        回复
                            公元365年5月15日,大燕建熙六年四月九日,太尉封弈逝世。
                            封弈入仕慕容政权54年,先后侍奉过四代君王。封弈为燕国殚精竭智,常年位居汉臣之首。朝廷赐谥号为匡:贞心大度曰匡、以法正国曰匡、辅弼王室曰匡、正君之过曰匡。可以说,封弈是慕容部兴旺至鼎盛的见证人。
                            跟着,燕国进行大规模人事调整:
                            尚书令阳骛晋升太尉,接替慕舆龙担任侍中;并州的皇甫真回京,提拔为光禄大夫、司空、领中书监;东海王慕容庄接任并州刺史,悦绾做尚书左仆射,李邽当豫州刺史。慕容庄乃慕容恪的堂弟,悦绾是熟人了。李邽原为冉魏的赵郡太守,当年归降了慕容恪。


                          IP属地:四川303楼2020-06-01 15:42
                          回复
                              (80)哲人其萎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迎来了公元366年。
                              仲春二月,燕国境内发生多起旱灾。季春三月,太宰兼大司马慕容恪、太傅兼司徒慕容评叩请归政慕容暐。
                              两人奉上印玺、绶带,表示愿意退休回家:“荷先帝之恩,蒙陛下之遇,让臣等肩负重任。如今阴阳不和、政务混乱,以致水旱失调。臣等能力有限,考虑不周,非常惭愧。为了不辜负先帝的委托、不违背陛下的恩义,臣等情愿让贤。恳请准许。”
                              燕主慕容暐回复:“先帝把朕托付二公,盖因卿家乃皇室懿亲。卿等辅佐朕,一贯兢兢业业。关中氐秦没有宾服,江东遗虏还在顽抗。朕要一统九州,卿家岂能因自谦而背离责任。独善其身乃小事,像周公那样规谏君王才是大事。社稷大业,还要依赖卿等。”
                              燕主扯断二人的表文,以示绝不答应。
                              郁蒸五月,天干物燥。慕容暐命令撤除宫廷乐器、减少膳食数量,并亲自祭祀祈雨:“朕以寡德,莅政多违;亢阳三时,光阴错绪,农植之辰而零雨莫降。其令有司彻乐,大官以菜食常供祭奠。”时值盛夏,果然大雨磅礴。
                              当月,东晋平定了司马勋的兵变。
                              梁州刺史司马勋为宗室远亲。去年年底,他见朝廷无暇顾及西蜀,遂起反心。司马勋自称梁、益二州牧、成都王,率兵包围了益州首府成都。
                              桓温让荆州刺史桓豁攻击司马勋的根据地南郑(今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同时命鹰扬将军朱序支援益州。荆州军迅速占领了南郑,朱序带兵五千来到成都附近。
                              半年来,司马勋屯兵城外无所作为。得知老巢丢失后,叛军慌作一团。朱序联络成都守军内外夹攻,大破叛军并生擒司马勋。桓温将司马勋斩首,又把人头送到建康。
                              牵一发,动全身。司马勋原本为牵制秦国的偏师,这下可坏了。
                              孟秋七月,苻坚听闻卧榻之敌崩溃、桓豁分兵在外,立即命令王猛、姚苌、杨安突袭荆州的南乡郡(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杨安为仇池人----仇池乃氐族人在仇池山(今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建立的政权;杨安的叔公杀害了其父亲,杨安不得不投靠苻坚。
                              两万秦军迅速攻占南乡,桓豁急忙派兵援救。
                              仲商八月,晋军赶到新野(今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王猛掳掠一万多户人口,从容退却。
                              季秋九月,大概闲得无聊了,燕国宫廷乐队的官员开始不务正业。钟律郎郭钦再次建议讨论帝国的德性问题。老调重弹,郭钦阐述国家承继石赵应为木德。慕容暐同意了,于是燕帝国的旗帜和官服统统改成青色了。
                              初冬十月,太宰决定拔掉深入腹心的肉中刺----老对手诸葛攸。
                              慕容恪命堂弟慕容厉进攻泰山郡。今时不同往日了,泰山郡孤悬在北方。抚军将军慕容厉断绝水源,诸葛攸惊慌失措地逃奔淮南。慕容厉攻下泰山、济阴、高平、鲁等郡国,完全占领了兖州。其实,这个事儿早该交给慕容垂----毕竟吴王曾经担任了五年的兖州牧。
                              末冬十二月,慕容垂来活儿了。东晋荆州的南阳太守桓澹(澹读音:但)外出办差。督护赵亿占据首府宛城,向燕国请降。慕容垂坐镇鲁阳,命令南中郎将赵槃去宛城驻防。赵槃我们见过,当年曾出使后赵。桓澹不敢回城,逃往新野。
                              东汉末年,因为一个女人,曹操在宛城(今南阳市宛城区)跟张绣发生冲突,结果痛失长子曹昂和爱将典韦;西晋初年,荆州的州府在宛城,后来才南移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
                              得到宛城后,慕容帝国的版图达到了巅峰。
                              燕国东临大海囊括辽东,西与秦国以陕城(今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上郡(今陕西省榆林市)为界,南跟晋国隔淮河相峙(不含下邳国),北接代国以云中(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代北(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广宁(今张家口市涿鹿县)一线分割漠原。燕帝国的疆域涉及今天辽宁、内蒙古、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山西、陕西、江苏、安徽、河南等地。
                              慕容氏管辖中、平、幽、冀、青、兖、并、洛八个州,势力范围达到徐、豫、荆、营四个州,统辖六十多个郡国,治理超过千万人口。要知道,当时华夏的户籍人口也才两千多万。
                              公元367年的春天,万物复苏。桓温指责庾希应承担北方国土沦丧的责任,因此徐州刺史庾希被朝廷免职。五年后庾希起兵反对桓温,失败被杀。
                              二月,燕国第三次袭击丁零。这次出马的为抚军将军慕容厉与镇北将军慕容桓。慕容桓乃慕容双骄的弟弟,爵封宜都王。
                              四月,镇南将军慕容尘进攻荆州的竟陵郡(今湖北省天门市)----这是燕国首次主动攻击荆州军。竟陵太守罗崇跟前任邓遐一样勇猛,他奋力击退慕容尘。
                              西北那边,秦国跟凉州打了起来。
                              苻坚让王猛、姚苌、杨安平定两国交界处的反叛。凉州君主张天锡乃张重华的弟弟,张天锡亲统大军赶来支援。可凉州部队略逊一筹,前锋被秦军击败。
                              王猛给张天锡写信:“我前来捉拿叛将李俨,并非跟您为敌。如果将军您撤军,我也回长安。您迁走居民,我带走叛将。大家各取所需,不用交战。”张天锡借机下台,班师姑臧。
                              四月底,太宰慕容恪病危。
                              在其执政的七年间,燕国昂首阔步前行。太宰效仿黄老之治,政令较为宽容。
                              黄,代表黄帝;老,意为老子。黄老学派主张“道法自然”,鼓励无为而治。老狼强调:无为而治并非放任自流,而是“君无为而臣有为、政无为而法有为”。统治者依靠制度,做有限、有效的目标管理,放手让臣属做好本职工作。
                              历史上最成功的相关案例是西汉文景时期:当权者萧规曹随,对政务不作过多的干预;朝廷精简人员、缩减机构,政策顺其自然、与民生息。黄老之治带来了文景盛世。
                              慕容恪也奉行无为之道,看上去颇有成效。
                              太宰多用恩情抚恤将士,不愿作威作福地喝令大伙。军队内一团和气,表面很宽松,但常年胜多负少。下属如若出现过失,不会被公开惩罚,仅仅调动职位表示贬责。犯错的官吏互相开玩笑:“你又想让太宰殿下调动你的官职啦!”
                              细细读来,老狼觉得慕容恪的做法欠妥。
                              黄老政治的根基是完善的制度;如果没有法规约束,无为之治多为自由散漫。好比,军队没有严格的纪律,在顺境里还能依靠个人勇气大获全胜;一旦处于逆境,就会加速崩溃。飞将军李广宽待士兵,深受爱戴;但打仗时全军覆灭,李广单身逃出。岳家军难以撼动,全靠森严的纪律培训出坚定的意志。
                              如果官场没有奖惩制度,人人会重私利而藐视法规。官吏养成敷衍塞责的习气,以至于不把犯错当回事儿。诸葛亮告诫刘禅加强威信,但后主赏罚不明致使佞臣当权。大唐《贞观律》对官员的选任、失职、考课、休致等作出详细的规定,合理的法规铸就了贞观之治。
                              慕容恪秉国之时正值乱世,乱世更要用重典。可为了改变掌权初期留下的武断印象,太宰特意优容治军、宽厚治吏。矫枉过正,百官不受拘束;军政悠闲,渐渐埋下了武嬉文恬的祸根。慕容恪的治国之道过于宽松,只是这种弊端被燕国不断上升的强劲势头所掩盖了。
                              太宰慕容恪私德无亏。散朝后他既不花天酒地,也不声色犬马。回到家中,他要么博览群书,要么色养母亲。色养乃和颜悦色地奉养长辈,孔子把色养称为至孝。
                              太宰慕容恪勤政奉公。他几乎把所有的重任都扛在肩上,事必躬亲。然而,一曲弦乐岂是孤掌可鸣?一座大厦难道独木能支?如同诸葛亮一样,慕容恪积劳成疾。
                              病重期间,慕容恪最担忧的还是帝国的前途。他劝告前来探望的乐安王慕容臧和太傅慕容评,希望把自己担当十四年之久的大司马一职交给慕容垂。
                              慕容恪的理由是:大司马乃军务的决策者,需要经验丰富的人来职掌。慕容臧虽然敏锐,但毕竟年轻;吴王慕容垂能力杰出、谋略超群;希望诸位以社稷为重,主动让贤。
                              弥留之际慕容恪还不放心,恳挚地对探病的慕容暐说:“吴王的才干超过我十倍,先帝考虑长幼有序才让我做了首辅。我以为,报答陛下的大恩莫过于推荐贤人。傅悦是个筑墙的奴隶,也可做宰相;何况吴王乃至亲,拥有管仲、萧何之才。愿陛下将朝廷政务托付,国家安定无虞。”
                              杜鹃啼血托春心,忠言逆耳寄深情。
                              公元367年7月14日,大燕建熙八年六月初二,太宰慕容恪辞世(日期依照《资治通鉴疑年录》)。唐朝时设置武庙祭祀历代良将,慕容恪位列其中;北宋年间武庙有增有减,太宰依旧飨用供奉。因其忠孝仁义、武功赫赫,慕容恪被各代王朝誉为名将。


                            IP属地:四川304楼2020-06-01 15:48
                            回复
                               (81)内忧外患
                                燕国风光大葬慕容恪。
                                朝廷赐谥“桓”字表彰其功绩:辟土服远曰桓、克敬勤民曰桓、武定四方曰桓、克亟成功曰桓、能成武志曰桓、壮以有力曰桓。
                                葬礼后,燕国君主慕容暐踌躇满志,又诚惶诚恐:一面是亲政的欣喜,一面乃亲政的不安。七年了,在慕容恪伟岸的背影后整整七年了,慕容暐总算可以做一个真正的皇帝了:今后燕祚的繁荣,全靠朕自己鸟生鱼汤了。
                                不过,最让燕主烦心的却是慕容恪的遗言。
                                让吴王担任大司马辅政?你自个儿都不信任慕容垂,还叫朕托付国事给他?十八岁的皇帝愤愤不平,更不想五皇叔接替四皇叔继续掌政!
                                老狼觉得,慕容恪的临终遗愿仅仅表明了期许,而推荐人才的方式毫无胜算可言:慕容恪越夸赞慕容垂,慕容垂离权力中心越远。权力乃天下第一诱惑,绝不是几句肺腑之语就能叫人拱手相让的。慕容恪所说的话,注定事与愿违。


                              IP属地:四川305楼2020-06-01 15: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