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冲吧 关注:8,138贴子:191,286

回复:慕容传---素描鲜卑世家(配图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喧哗声惊醒了燕军主帅慕容儁。当得知有人夜半劫营,燕王惊慌失措。中军大将慕舆根很镇定,认为敌军自投罗网正好一举歼灭。慕舆根请燕王高枕无忧,自己则领数百人前去阻击赵军。可是慕容儁如何睡得着?燕王拉着内史李洪等人,跑到营门外一座高坟上。


IP属地:四川196楼2020-05-16 11:55
回复
      黑暗中喊杀声四起,不知敌军有几多。燕军大营影影绰绰,激战正酣。李洪安顿好燕王,也带着骑兵前往助战。刀兵相接清晰入耳,沉沉长夜愈发深邃。
      这个晚上,慕容儁毕生难忘。燕王并非初次驰骋沙场,但从未直面危险。燕国出兵以来就没遇到过像样的抵抗,慕容儁的愿景是敌军逃跑或投降。悬殊的心理落差、身临险境的恐慌、无限放大的危机感,这一切给燕王烙上了厚重的阴影。
      其实今夜最凶 险乃慕容霸,不过他拼命反击化险为夷。燕国诸将众志成城,及时挫败了鹿勃早的偷袭。燕军穷追猛打四十多里,鹿勃早只身逃回。
      虽然击退了敌军,但慕容儁余悸犹存。燕王惊惶地下令放弃清梁,撤军蓟城。回顾慕容历代首领,他们皆奋不顾身冲锋在前。慕容儁的胆识,确比其父祖要逊色不少。
      


    IP属地:四川197楼2020-05-16 11:55
    回复
      四月,清和初夏。襄国的石祗即皇帝位,以石琨为相国。赵国死灰复燃,冀州胡人全都响应。石祗派石琨领兵十万讨伐冉魏。大敌当前,冉闵却嫌功高震主从而杀掉了李农及其三个儿子。
        六月,精阳季夏。石琨进据邯郸,镇南将军刘国前来相会。邺城触手可及,石琨犹豫着不敢进攻。敌不动,冉闵主动。双方大战一场,尸骸枕藉。魏兵阵斩赵军一万多人,再次击败石琨。
        冉闵勇猛无敌,周边的胡人深受震动。石氏兄弟好似烂泥扶不上墙,一些部属貌合神离了。鲜卑段龛离开陈留东进,占领了广固(今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齐鲁雄秀,段龛自称齐王。
        


      IP属地:四川198楼2020-05-16 11:55
      回复
          羌族酋长姚弋仲乃秦州南安郡赤亭县人(今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据传其父为曹魏的西羌都督。时间跨度太长,老狼不能肯定。可以确定的是,姚弋仲本人经历了前赵与后赵,侍奉过刘曜、石勒、石虎三代君王。
          石祗即位以姚弋仲为右丞相,册封亲赵王。大厦将倾独木难支,亲赵王看出石氏颓败不堪。姚弋仲有自己的打算,想要西行抢占关中。可羌人集团万万没想到,从混桥开拔不久便被蒲洪迎头痛击。损失太惨重了,姚弋仲只得暂回滠头(滠读音:社)。
          氐族首领蒲洪跟李特为同乡,皆为秦州略阳郡临渭县人(今天水市秦安县)。李特曾割据西南,其后裔建立的成汉已被桓温灭掉了。相对来说,蒲氏崛起比李氏要晚得多。尽管蒲洪很早就归顺后赵,但因冉闵两次谗言得不到重用。蒲洪加入冉闵包围圈,拥众十余万驻扎在枋头。


        IP属地:四川199楼2020-05-16 11:56
        回复
            蒲洪也有回归关中的念头,可一山不容二虎。探知姚弋仲动身,蒲洪翻脸。枋头渡口是西归的必经之路,蒲洪在此埋下伏兵。等羌人部众路过枋头,蒲洪趁机打败他们。
            偶然间,蒲洪得到一句“草付应王”的谶文(谶读音:趁)。姓苻的要当王爷,蒲氏连忙改姓了“苻”。《四库全书》记载“谶者,诡为隐语,预决吉凶”。所谓谶文,即各种各样的预言;什么亡秦者胡、大楚兴陈胜王、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等等,都是人为编造的暗号。
            对应谶文,蒲洪变成了苻洪;关中空虚,苻洪自称三秦王。常败将军麻秋赶来投奔,苻洪好心收留。谁知麻秋下 啥 毒谋害了氐族领袖,幸好苻洪之子苻健捕杀了麻秋。临死前,苻洪叮嘱苻健立刻脱离困局;氐人应加速进兵关中,尽快占领一块根据地。
            遵照父亲的遗命,苻健跟弟弟苻雄渡黄河西去。苻氏昆仲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带领部族涌入关中。氐族人消灭地方军阀,占领古都长安。苻健创立了以秦为名的政权,称为前秦。


          IP属地:四川200楼2020-05-16 11:56
          回复
            当然了,冀州一带的胡人还是期盼联合起来消灭冉魏政权。
              张贺度、段勤、刘国、靳豚等会师一处,准备三度进攻邺城。然而还没等他们集结完毕,便在苍亭(今山东省聊城市莘县)遭到了冉闵的突击。胡人们大败,靳豚在内阵亡二万八千人。
              获胜后,冉闵拥兵三十多万;军威之盛,自神州陆沉以来实属罕见。
              燕国这边出事了。
              公元350年八月,代郡三百多户百姓逃到太行山以西。赵国并州刺史张平大喜,全数接纳。代郡位于蠮螉塞以北,不便统治。慕容儁遂将当地百姓迁徙到凡城,又把塞北的广宁和上谷百姓移到北平郡徐无县(今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遵化镇)。坚壁清野,燕国防范张平偷袭。
            九月穷秋,黄菊绽放。清梁之夜过去快半年了,慕容儁恢复了斗志。
              燕军避开鲁口,迅速攻取了东边的河间国(今沧州市献县)、章武郡(今廊坊市大城县)。冀州北部二郡国到手,须派重臣驻扎。燕王委任慕容评为章武太守、慕容恪为河间太守(《资治通鉴》作河间太守封裕,可封裕一直伴驾燕王,故老狼依从《十六国春秋》)。
              十月孟冬,也叫小阳春。出兵大半年,拓地上千里。燕王专程回龙城拜谒陵庙,用开疆幽冀的功业告慰父祖。


            IP属地:四川201楼2020-05-16 11:57
            回复
              (55)传国玉玺</b>
                段勤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总觉得日子过得有一些极端。他可能还是不习惯,从默默无闻到被人追赶;前方怎么也看不到岸,后面还有一个冉闵不停地追砍。
                自打苍亭溃败,段勤四处逃命。无奈之下,他表示愿意降燕。段勤的地盘跟燕国尚不接壤,他企图把慕容氏拉入冉闵包围圈。可慕容儁不愿搭理这个草头大王,更不想趟冉魏的浑水。再说,各路人马多次围殴冉闵,皆被揍得鼻青脸肿。
                公元350年十一月,冉闵反击了。魏皇亲率步骑十多万攻打襄国,声势颇为浩大。临走前冉闵让长子冉胤担任大单于,并配属了一千名投降的胡族士兵。由于懊恼杀胡令带来的不利局面,魏皇打算安抚胡人。光禄大夫韦謏(謏读音:小)以直谏闻名,再三劝阻不要这么做;冉闵勃然大怒,杀掉韦謏父子。随后,魏皇率军包围了石祗。
                公元351年正月底,襄国被围近百天。朝不谋夕,石祗恐慌到了极点。他不敢再称皇帝,主动降级为赵王。石祗还派太尉(国防部长)张举到龙城求救,承诺献上传国玉玺。姚弋仲也遣使报告局势,希望燕王出兵。石祗、姚弋仲声名遐迩,慕容儁不得不重视。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燕赵本为死敌,双方将领曾兵戎相见。当年,张举攻打凡城被悦绾击退;现在,燕王慕容儁吩咐悦绾统率三万人马南下救赵。
                魏皇冉闵听闻燕王援救石祗,便传令大司马(军委主席)常炜出使龙城。
                常炜在殿外被封裕拦住,责备冉闵僭号皇帝之事。常炜大义凛然:“商汤逐桀,武王伐纣;胜者为王,天命所归!”封裕不服气:“听说你的主子连金像都没铸成,这是天命所归么?”常炜微微一笑:“我主手握传国玉玺,要什么金像?”
                封裕急忙问:“张举发誓说,传国玉玺在襄国城内。你没说谎吧?”常炜大笑:“诛杀胡人那几日,邺城的蛮族被一网打尽;即便有漏网之鱼,也只会躲藏在水沟里瑟瑟发抖。逃命尚来不及,谁还管得了玉玺?张举为了求救,什么假话都敢编造。”封裕连忙邀请常炜进殿。
                传国玉玺究竟在哪里?燕王慕容儁想知道真相。燕王把常炜放在柴堆上,作势点火恐吓。常炜正色道:“虽然不是为了燕国,但我主镇压了赵国石氏。听到仇敌被消灭,从道义上你们应该感恩!蒙您惠赐,请赶快点火。有什么冤屈,我到上天那里诉说好了。”
                燕王部属认为大不敬,皆请求焚杀常炜;慕容儁却说,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燕王当庭赦免常炜,送回驿馆。当夜,常炜的同乡赵瞻假借慰劳,继续打探玉玺的消息。常炜坚定地说:“我自成年以来,连布衣百姓都不曾欺骗,更不会对君主诳语。哪怕沉于东海,我讲的也是真话。”
                无法判断谁在说谎,燕王把张举和常炜都留在龙城。为了一块石头,闹出这么大的动静!为何慕容儁迫切地想得到传国玉玺?只因燕王亟需为自己正名。
                那么,老狼就来说一说传国玉玺。
                从周朝开始,华夏人使用“印”表示信用。秦朝时,皇帝的印叫作玺,臣民的印称为章。玺的种类很多,最贵重的是传国玉玺。代表皇权正统,皇帝有了传国玉玺才是“真命天子”。
                据传,传国玉玺的前身乃和氏璧。楚国人卞和在荆山(今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发现了一块玉璞,他用双腿的代价把玉璞献给楚王。工匠把玉璞打磨成光润晶莹的宝玉,命名为和氏璧。数百年间,和氏璧从楚宫流落民间。几经辗转,赵王据为己有;随即,上演了完璧归赵的故事。
                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得到和氏璧。祖龙把玉璧雕琢为玉玺,印文即宰相李斯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鸟形篆字。从此,和氏璧变成了传国玉玺。
                


              IP属地:四川202楼2020-05-16 11:59
              回复
                  始皇帝驾崩,玉玺给了嬴胡亥。刘邦攻入咸阳,遂把玉玺作为汉朝的国印。为了表明正统,汉高祖在玉玺的肩部刻上“汉传国玺”四个小字。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向姑母孝元太后索要传国玉玺。太后盛怒,将镇国之宝掷在地上。玉玺摔坏了一角,王莽用黄金镶补,所谓“金镶玉”。光武帝刘秀打败王莽,又夺回了传国玉玺。
                  到了东汉末年,玉玺在孙坚、袁术等军阀手里倒腾,最后重归汉献帝。曹丕废汉自立,成为传国玉玺的新主人。看到玉玺上的小字,曹丕自作聪明地加上“大魏受”;于是,肩部的涂鸦变成了“大魏受汉传国玺”。
                  西晋代魏,传国玉玺又落到司马炎的手中。还好,司马炎没有再刻什么字。要是都像刘邦、曹丕那样刻下去,后来的皇帝们恐怕就没地儿刻字了。
                  永嘉之乱,匈奴人俘获了西晋皇帝。作为战利品,玉玺归了前赵。刘曜败给石勒,玉玺又换了主人。杀胡令的钢刀之下,传国玉玺到了冉闵之手。老狼假设,如若政权更替就要刻字,那么此时玉玺的肩部会有一长串字符:“大魏再受大赵领大汉重接大晋纳大魏受汉传国玺”。


                IP属地:四川203楼2020-05-16 12:00
                回复
                    公元351年二月,仲春酣香。挂念着玉玺,慕容儁返回了蓟城。
                    襄国这边,姚弋仲派儿子姚襄领兵二万八千援救。三月,晓春鸢时。姚襄杀到,石祗安心了。
                    望见敌兵势大,魏军犹豫不决。卫将军王泰劝说不要贸然进击,但冉闵期盼毕其功于一役。双方遂在襄国城下决战,冉闵出马挑战石祗和姚襄。
                    好巧不巧,燕军也赶到了。悦绾把部队稀疏地散开,慢慢靠近战场。燕军的马尾拖着树枝,扬起了漫天的尘土。魏军见了骚动不安,随即惊恐万状。石祗、姚襄、悦绾趁机三面夹击。
                    士气判若云泥,冉闵渐渐不敌。一场恶战,魏军大败。这是冉闵第一次战败,却一败涂地。包括中书监卢谌、司空石璞、尚书令徐机、车骑胡睦、侍中李琳、少府王郁、尚书刘钦和刘休在内,战死十多万人。几乎全员牺牲、几近全军覆灭,冉闵仅跟十来个骑兵逃回邺城。
                    听闻冉军战败,邺城再次叛乱。粟特人康氏勾结一班胡人,挟持冉胤跑回了襄国。石祗杀掉冉胤,挫骨扬灰。冉闵悲痛欲绝,悔不该任用胡人。懊恼之余,魏皇追赠韦謏为大司徒。
                    襄国大战后,姚襄与悦绾各自回军。石祗洋洋自得,势必斩草除根。趁其病要其命,石祗第四次攻打邺城。大将刘显带七万兵马杀来,离邺城只有二十三里了。

                  冉闵征召王泰商量。王泰怨恨魏皇不听其意见,赌气拒绝。冉闵亲自询问,王泰仍说伤重帮不了忙。冉闵恼羞成怒,带仅剩的士卒出城决一死战。
                    绝境挣扎,困兽犹斗。魏皇亲率骑兵冲击,好似快刀斩乱麻。只见刀光剑影,血肉横飞。魏军斩杀三万多人,重创赵军。刘显非常害怕,秘密派人约降。为了表忠心,刘显承诺杀掉石祗;见好就收,魏皇同意讲和。得胜回城,冉闵找了个理由灭掉王泰三族。
                    李农、韦謏、王泰被杀,暴露出魏皇的问题。毫无疑问,冉闵是个卓越的军事家;但我们必须看到,他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意气用事、逞强好胜、刚愎自用,此为冉闵的致命伤。
                    天下大乱,生灵涂炭。石虎掳掠的汉人、迁居中原的胡人,尽皆返乡。一时之间,数百万人奔波流浪。或被地方武装截掠、或被其他势力团灭,各族流民伤亡惨重,仅少数人回到了故土。
                    四海鼎沸,北方军阀纷纷寻找强者依靠。
                    占据青州的段龛向东晋归顺,被封为齐公。赵国并州刺史张平向前秦投降,被任命为冀州牧。由于冉闵再次获胜,冀州的本土势力摇摆不定。石赵、冉魏、慕容燕,谁赢就投降谁吧!


                  IP属地:四川204楼2020-05-16 12:00
                  回复
                    >(56)燕王挥鞭今又是</b>
                      依附强者,勃海郡的情况较为典型。
                      勃海乃冀州大郡,同时也是燕王国许多汉族官僚的故里。细数一下,勃海郡被四股势力占据。
                      首先,贾坚在勃海郡担任章武太守。贾坚的父祖在西晋做官,自己效力后赵为章武太守。冉闵强势,贾坚归顺魏国。慕容儁攻克章武,贾坚退守老家高城(今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虽然高城位于勃海郡,但不妨碍贾坚继续当章武太守。
                      其次,勃海太守逄约(逄读音:庞)也是本地人。石虎死后,他在家乡组织了数千人马。逄约赶跑勃海郡的守宰,控制了郡府南皮(今沧州市南皮县)。
                      再有,后赵太尉刘准出身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彭城刘氏源远流长,上溯可至汉高祖刘邦。说起来,刘准还是东晋高官刘隗的侄儿。刘氏一门分属南北政权,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啊。刘准被冉闵封为幽州刺史,遂同逄约中分勃海郡。各占一边,逄约没意见;可是,封放不干。
                      最后,土豪封放不服刘准。封放聚集人马固守家乡蓨县(今河北省衡水市景县),看不起外来户的刘准。封放是封悛的儿子,乃封弈和封裕的堂弟。
                     
                      


                    IP属地:四川205楼2020-05-16 12:01
                    回复
                        <b>(57)廉台之战</b>
                        公元352年二月,杏花 飘 香。
                        千呼 万唤,扭扭 捏捏的东晋开始北伐了。快出发时,主帅殷浩居然跌 落 马 下。全体官兵皆认为不吉 利,满脸嫌 弃。殷浩自己也觉得不妥,遂把前 线军事 委托给小皇
                        


                      IP属地:四川208楼2020-05-16 12:06
                      回复
                        的舅公谢尚。先锋谢尚这个人很厉害:他精通音律、工于书法、擅长清谈,就是不会打仗。


                        IP属地:四川209楼2020-05-16 12:07
                        回复
                          出征不久,谢尚先把两个降将逼反了。自持身份高贵,谢尚傲慢无礼。降将见晋军蛮横地开进自家地盘,大怒之下叛投前秦。北伐军跟过去的友军纠缠不清,停滞在淮南一带。
                            三月,羌酋姚弋仲溘然长逝(溘读音:客)。世子姚襄以略阳人权翼、太原人薛讃为参军,接管羌人集团。姚襄秘不发丧,带着六万户部族南下。沿途,羌人不断遭到割据势力的截杀;好容易来到谯郡(今安徽省亳州市,亳读音:伯),部众已经溃散大半。
                            行程艰险,姚襄自己也不能幸免。在同军阀李历、高昌的战斗中,姚襄的战马被流箭射死;幸好弟弟姚苌舍命让马,这才脱离险境。姚苌跟随援军杀回,故而得到哥哥的青睐。


                          IP属地:四川210楼2020-05-16 12:08
                          回复


                            IP属地:四川211楼2020-05-16 12:08
                            回复
                                羌军驻扎谯郡,姚襄单骑渡过淮河去见谢尚。不仅胆识过人,姚襄还学识渊博;因为他也好清谈,这非常对谢尚的口味。二人意趣相近,越聊越投机,遂结为八拜之交。
                                适逢乱世,竖子锤炼成杰出人物。羌族姚襄、氐人苻健、代国什翼犍、东晋桓温、中原冉闵以及慕容双骄等,皆为那个时代的佼佼者。
                                四月初,燕王分别给了慕容双骄任务。慕容霸接到命令,前往攻打段勤。原来,段勤表面降燕,背后却不安分。他游离在燕赵之间,仍以赵国立义将军自居。今年,段勤干脆逃到绎幕县(今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王杲铺镇)。他聚集了一万多胡人,公然号称赵国皇帝。
                                慕容霸整军抵达绎幕,恩威并重。慕容老五一面晓之以理,一面展示军容。段勤揆情度理,带着弟弟段思、段聪和段仪投降。不费吹灰之力,慕容霸招降了段氏兄弟。
                                段勤的妹妹段氏端庄英武,尚待字闺中。兵荒马乱的,漂亮的大姑娘也没能找个好人家。慕容家老五,看上溜溜的她哟。慕容霸二十七了,戎马倥惚尚未婚娶。段氏乃段末杯之女,倒也门当户对;只是年纪稍长,大过慕容霸两岁。另外,段末杯是慕容皝的表哥,段氏实则为慕容霸的表姐。慕容霸毫无芥蒂,娶表姐为正妻。
                                


                              IP属地:四川212楼2020-05-16 12: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