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52)席卷幽燕浪滔天</b>
公元350年闰二月,燕王慕容儁发兵石姓赵国。
君王行将远征,必先安排好后方。燕王让世子慕容晔(晔读音:叶)留守龙城,总摄大小要务。慕容晔年不过幼学,因而慕容儁安排了两个助手。
昌黎人刘斌做过慕容廆的幕宾、慕容皝的长史,入仕已经四十年了。战争以后勤为纲,内史刘斌被委任为大司农,统筹农业发展。安定人皇甫真担任慕容皝的平州别驾、奉车都尉、营丘太守、辽东太守。皇甫真被授命为宫廷图书馆馆长(典书令),负责慕容晔的文化教育。
安排好相关事务,慕容儁放心出征。
石赵帝国如同庞然大物,占据司、幽、冀、豫、兖、青、徐、并、雍、秦十个州府,以及洛、朔、荆、扬、凉五个新置或侨置州。锦绣河山,物阜民丰(阜读音:富);中原大地,兵多将广。
为了防范燕国偷袭,石虎煞费苦心。山水之间,纵深防御。后赵以幽州首府蓟城为中心,把燕山当屏障;用令支城(今河北省迁安市西北)和乐安城作据点,大军沿濡水(滦河)布防。
针锋相对,燕国兵分三路:燕王自己走中路卢龙塞,慕容霸统二万人由东路出徒河新城,慕舆根的弟弟慕舆干由西路翻越蠮螉塞(读音:椰翁,细腰蜂,今居庸关)。
慕舆干初为大将,且路远难行,故西路军的人马不会超过东路。中路军虽然多于东路,但慕容儁不是豪赌之人。燕王首次进军中原,不会把所有兵力全押上。所以老狼认为,燕军这次最多十万人攻打后赵幽州。

中路军乃攻赵主力,燕王亲自挂帅并以慕舆根为大将;慕容恪和鲜于亮作前锋,慕舆埿奉命开山辟路。老实说,慕舆埿最为艰辛。八十多年前魏军伐蜀,许褚的儿子许仪受命开路;谁知主帅钟会的战马被便桥卡住,许仪因而丢了脑袋。故,中路军和西路军历经坎坷,且行且珍惜。
东路军在慕容霸的指挥下,气吞山河。徒河部队动作迅猛,呼啸山海之间;慕容霸身先士卒,很快进占三陉(今秦皇岛市卢龙县东北)。顿时,令支和乐安乱作一团。
令支的段兰已经作古,其子段龛接掌段部。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见势不妙,段龛率全体部族仓惶南奔。
石虎归天邺城内乱,乐安守将邓恒早已六神无主。当燕军扑来,吓得他魂不附体。邓恒下令焚烧仓库、放弃乐安城(今唐山市乐亭县),带兵逃往蓟城(今北京市)。
慕容霸的前锋孙泳是个玩儿命的主。
当年赵军围城,孙泳拼死抵抗;现在领兵伐赵,他一马当先。见冲天火起,孙泳判断敌军已经逃遁;于是,他带队冲进了乐安。辽西郡乐安城是赵国的前沿要塞,储备了很多物资。孙泳扑灭余火,抢救出不少粮食和军械。显而易见,东路军拔得头筹。
慕容霸马不停蹄,指挥部队四面出击。燕军占领辽西郡和北平郡(今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收缴武器钱帛。慕容霸纵横捭阖,同中路军会师临渠(今唐山市玉田县)。
三月,燕国两路大军抵达无终(今天津市蓟州区)。
蓟城内,赵国幽州刺史王午惊惶万状;邓恒劝其三十六计,走为上。思索片刻,王午同意弃城。部将王佗(或作王他)等数千人奉命守卫蓟城,王午与征东将军邓恒率主力逃往五百里之外滹沱河南岸的鲁口(今河北省衡水市饶阳县)。
三月初五,燕军攻打蓟城。
王佗无心作战,很快溃不成军。燕国前锋鲜于亮抢先登城,将士们蜂拥而入生擒了王佗。慕容儁大喜,策马进城。燕王下令处死王佗,还想把抓获的一千多赵兵全部活埋。
慕容霸上前劝阻:“赵国施行暴政,殿下您才兴师讨伐;如今刚刚破城就要坑杀士卒,恐怕以后再也没人投降我们了。不如饶恕俘虏活命,让他们广传殿下您的恩德。”因为慕容霸首议出兵,慕容儁罕见地听取其意见。燕王大赏诸将,鲜于亮以首登之功擢升扬威将军。
蓟城陷落,渔阳郡也归顺了(后赵治雍奴今天津市武清区北)。现在,一半幽州到手了。

当初大禹划分天下九州,并无幽州;那时,幽州属于冀州北部。西周初年,《周礼》以华夏东北为幽州;因地处北方,故以太阴幽冥为号。西晋开国,从幽州分出平州。到了后赵,幽州辖有辽西、北平、燕、渔阳、上谷、广宁、代和范阳等郡府。
《春秋元命包》及《郡国志》介绍:“箕星散为幽州,分为燕国。”燕郡跟幽州并称,二者的治所皆在蓟城。慕容儁占领蓟城,燕王这个称号总算实至名归了。
高兴之余,慕容儁宣布定都蓟城。燕国官僚立即着手修葺府衙和宫殿,预备迁都事宜。沿用战国时燕昭王的宫名,新宫叫作碣石宫。
慕容廆的骏马赭白有神异,曾阻止慕容皝放弃棘城。时至今日,老马雄风不减当年。仿若鲍氏骢(东汉时鲍家三代骑过的宝马),慕容儁下令为赭白铸铜像。燕王亲自撰写铭文,并把铜像立在碣石宫的东掖门----故东掖门也称铜马门。铜像铸成后不久,赭白马以半百的高寿谢世。
三月上旬,西路军也赶到了。慕舆干一举拿下了塞外的上谷郡(今张家口市怀来县)、广宁郡(今张家口市涿鹿县)和代郡(今张家口市蔚县,蔚读音:玉),杀进蠮螉塞。不到一个月,幽州只剩下范阳郡(今涿州市)还未入编了。

范阳乃幽州大郡,富甲一方。燕军志在必得,很快兵临城下。
赵国范阳太守李产是本地人。年轻时李产追随祖逖,也曾浴血奋战反抗胡人;祖逖病死,弟弟祖约带着人马归顺石勒。降胡二十年,为人之道愈发圆滑;可燕兵压境,李产居然闭门自守。
李太守召集部属,试图抵抗。主将不要命,手下却不糊涂。螳臂当车的指令,大伙阳奉阴违。李产无可奈何,只好带着范阳郡的县令们投降。
用人之际,不拘小节。燕王欣赏李产的气节,令其留任范阳太守。
李产谢恩,脸上却忧郁不堪。原来李产的儿子李绩为后赵的幽州别驾,正随王午待在鲁口;李产不愿降燕,实则担心害了儿子。老实说,这种顾虑并非多余。
长腿将军邓恒提议,杀了李绩警示那些想要倒戈的人。王午生气了:“这叫什么话?李绩不顾家园,跟随我们共赴国难,而你却想谋害他。如果幽冀的将士知道,一定会离我们而去。”
话虽这么说,王午还是打发李绩回家。一来确实需要消除隐患,二来担心有人暗害李绩,三来不愿李绩横死造成自己军法不严。走吧,道不同不相为谋。
李绩辞别了王午,首先去拜见燕王。
慕容儁揶揄说:“你不识天命,背弃父亲而沽名钓誉;直到今天,才明白迷途知返呀!”李绩巧妙地答道:“我眷恋旧主,这点骨气同豫让一样。为官之道,必须忠于君王。殿下以道义夺取天下,我来得正是时候。”这番辩解表面说自己是豫让,实则恭维燕王如同赵襄子一般正在开创伟业。慕容儁很受用,同意李绩入仕燕国。
月余间唾手而得蓟城、兵不刃血攻取范阳,燕王神速地攫取整个幽州。
喜不自胜,慕容儁连忙安排各个郡府的守宰:六弟慕容宜为代郡城主,东路军前锋孙泳做广宁太守,倡议进军中原的孙兴当了北平郡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