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段部的分裂
公元318年,司马睿如愿以偿地坐上皇帝的宝座----我们称之为晋元帝。为拉拢边陲势力,晋元帝特意派人重申分封之事。
慕容廆接受龙骧将军等职衔,成为东晋名义上的藩镇;但他仍旧推辞了昌黎公爵。一来慕容廆志向高远,绝不肯只做昌黎公;二来他是游牧民族首领,不愿过多听从江东的安排。

当上龙骧将军,可以开办官署。慕容廆委任游邃做将军府的长史,刘翔为主簿。游邃资历很老,为人圆滑。他制定了将军府的礼仪制度,然后把长史的职位让给了裴嶷。
裴嶷春秋鼎盛,颇有雄心。天下大乱,他向慕容廆提议:“晋室只能偏安了,影响忽略不计。其他军阀虽然有一些人马,但多为亡命之徒。四海虽广,唯有靠明公您来搭救了。希望您能兼并弱小势力,扫荡匈奴人和羯人。”
慕容廆哈哈大笑:“你的计划太宏伟了,不是我能做到的。你不嫌弃我孤陋而加入慕容部,乃上天佑护慕容氏。我自当积福累仁,子孙或许占有中原。”
尊崇江东、拥戴晋室乃慕容廆的重大战略部署。这样不仅获得了汉人的好感,也使慕容部跳出地域和民族局限。慕容廆的身份是晋帝国的方镇,不再只是地方豪酋。
慕容廆的头脑相当清醒,他明白自己尚未强大到跟匈奴刘曜、羯族石勒争雄的地步。尽管他把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天地,但惟有韬光养晦才能为后世子孙打下良好的根基。
慕容廆口中的子孙,指的是自己的嫡子慕容皝。
慕容皝乃段夫人所生,初名晃----《魏书》说他犯了拓跋晃的名讳,而《十六国春秋》称“太子晃”师从刘讃----故而此人原名慕容晃。发迹后,他才改名皩,终定为皝。
慕容皝字元真,小名叫万年。《晋书》写为慕容廆的第三个儿子,但《十六国春秋》称排行老二,仅小于庶长子慕容翰。老狼猜测,要么《晋书》有误,要么段夫人之前还有一个夭折了的儿子。无论怎样,慕容皝是慕容廆的嫡长子。
慕容皝眼窝深陷,齿如瓠犀(瓠读音:户,形容牙齿方正洁白),身高七尺八寸(约188公分),有帝王之相。他喜爱儒家的经学,嗜好天文算术,同时也具备学者的风范。
慕容皝跟阳骛的私交很好,阳骛的父亲阳耽是原辽西郡的太守。
《十六国春秋》讲阳骛(骛读音:务)的母亲李夫人“博学有仪,皝尝升堂拜之”。当年孙策和周瑜相互友善,彼此可进入后堂拜见对方的母亲。慕容皝也曾到阳府拜会李夫人,升堂拜母意味着结为通家之好。
今年,东晋册封慕容廆时,也擢升慕容皝为振武将军。这意味着,朝廷正式承认其为慕容部的继承人。双喜临门,慕容皝又迎娶鲜卑段氏为正妻。
段氏将生育两个嫡子;算上婚前的庶子,慕容皝会有三个儿子。人生坦途,振武将军春风得意。明月弯弯照九州,几家欢喜几家愁。媳妇家族,鲜卑段部却遭遇了凄风苦雨。
公元318年的早春,大单于段疾陆眷弃世。他的嗣子太年幼,根本无法接掌权力。暗潮涌动,段部立刻陷入了混乱。为了争抢大位,段氏叔侄分裂成几个派系。
段疾陆眷的叔父段涉复辰年高望重(段务勿尘的弟弟,也称段辰或段截附真)。他被晋朝封为广宁公,表明段部占领过广宁郡(今张家口市涿鹿县)。段涉复辰享有单于的尊号,又曾联名劝进司马睿。由此可见,这位鲜卑单于自成一派。
段疾陆眷的弟弟段匹磾年富力强。部族内,段匹磾担任左贤王;几个弟弟中,他的地盘最大。段匹磾占据蓟城,热忱联合周边的反赵势力。诸如刘琨、刘翰、劭续、刘演等晋朝高官皆以其马首是瞻。无论内外,段匹磾都是一股分庭抗礼的力量。
段疾陆眷的堂弟段末杯年壮气锐。他拔山扛鼎、万夫莫敌,一向是段大单于的左膀右臂。不过,段末杯曾经被石勒抓获,侥幸生还。为了感激不杀之恩,他拒绝向南方小便。段匹磾请求讨伐石勒,段末杯极力阻止。拥兵自重,段末杯不可忽视。
段大单于升天,矛盾迅速激化。为了夺权,大伙明争暗斗。段涉复辰抢先回到令支,暂时统领部族。段匹磾听闻,也要返归奔丧。没想到,这下引发了轩然大波。
史书称段匹磾打算夺权,却被亲信出卖。也有资料说段末杯挑拨离间,诬蔑段匹磾作乱。不管怎样,段匹磾带着大队人马吊唁;可在半道上,他被令支的军队阻截了。双方大打出手,段匹磾战败逃回蓟城。
段涉复辰洋洋得意,准备正式继位。不料,段末杯突然翻脸。他袭杀段涉复辰及党羽两百多人,强硬地夺取了兵权。段末杯拥戴段忽跋邻为单于(《魏书》称段羽鳞),俩人共掌段部。段忽跋邻为段务勿尘和段涉复辰的兄弟,可能就是段末杯的父亲。
此番权力斗争,段氏叔侄同室操戈。随着段末杯胜出,段部分裂成令支派和蓟城派。

蓟城的段匹磾被族人所背弃,不由疑窦丛生。当初,刘琨的儿子刘群一同去令支奔丧。两部段军交战,刘群被俘虏。段末杯逼迫刘群给父亲写了一封劝降信,谁知书信落入段匹磾的手中。段匹磾莫名惊诧,狐疑骤起。为了根除后患,他决意处死刘琨等一帮汉臣。
公元318年五月,刘琨慷慨赴义。他悲昂地朗诵“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时哉不我与,去矣如云浮,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等绝句,一腔碧血消逝在人间。
上谷太守辟闾嵩、雁门太守王据、后将军韩据等人计划营救刘琨,可惜功败垂成。他们连同刘琨在蓟城的子侄一齐被杀。刘琨的部属纷纷逃奔段末杯或石勒,段匹磾众叛亲离。
在段末杯、石勒的夹击下,蓟城段部走向败亡。三年后,段匹磾被石勒俘获。他拒不投降,仍以晋朝忠臣自居。虽得石勒善待,但段匹磾密谋造反;事情泄露,段匹磾兄弟被杀。

公元318年,司马睿如愿以偿地坐上皇帝的宝座----我们称之为晋元帝。为拉拢边陲势力,晋元帝特意派人重申分封之事。
慕容廆接受龙骧将军等职衔,成为东晋名义上的藩镇;但他仍旧推辞了昌黎公爵。一来慕容廆志向高远,绝不肯只做昌黎公;二来他是游牧民族首领,不愿过多听从江东的安排。

当上龙骧将军,可以开办官署。慕容廆委任游邃做将军府的长史,刘翔为主簿。游邃资历很老,为人圆滑。他制定了将军府的礼仪制度,然后把长史的职位让给了裴嶷。
裴嶷春秋鼎盛,颇有雄心。天下大乱,他向慕容廆提议:“晋室只能偏安了,影响忽略不计。其他军阀虽然有一些人马,但多为亡命之徒。四海虽广,唯有靠明公您来搭救了。希望您能兼并弱小势力,扫荡匈奴人和羯人。”
慕容廆哈哈大笑:“你的计划太宏伟了,不是我能做到的。你不嫌弃我孤陋而加入慕容部,乃上天佑护慕容氏。我自当积福累仁,子孙或许占有中原。”
尊崇江东、拥戴晋室乃慕容廆的重大战略部署。这样不仅获得了汉人的好感,也使慕容部跳出地域和民族局限。慕容廆的身份是晋帝国的方镇,不再只是地方豪酋。
慕容廆的头脑相当清醒,他明白自己尚未强大到跟匈奴刘曜、羯族石勒争雄的地步。尽管他把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天地,但惟有韬光养晦才能为后世子孙打下良好的根基。
慕容廆口中的子孙,指的是自己的嫡子慕容皝。
慕容皝乃段夫人所生,初名晃----《魏书》说他犯了拓跋晃的名讳,而《十六国春秋》称“太子晃”师从刘讃----故而此人原名慕容晃。发迹后,他才改名皩,终定为皝。
慕容皝字元真,小名叫万年。《晋书》写为慕容廆的第三个儿子,但《十六国春秋》称排行老二,仅小于庶长子慕容翰。老狼猜测,要么《晋书》有误,要么段夫人之前还有一个夭折了的儿子。无论怎样,慕容皝是慕容廆的嫡长子。
慕容皝眼窝深陷,齿如瓠犀(瓠读音:户,形容牙齿方正洁白),身高七尺八寸(约188公分),有帝王之相。他喜爱儒家的经学,嗜好天文算术,同时也具备学者的风范。
慕容皝跟阳骛的私交很好,阳骛的父亲阳耽是原辽西郡的太守。
《十六国春秋》讲阳骛(骛读音:务)的母亲李夫人“博学有仪,皝尝升堂拜之”。当年孙策和周瑜相互友善,彼此可进入后堂拜见对方的母亲。慕容皝也曾到阳府拜会李夫人,升堂拜母意味着结为通家之好。
今年,东晋册封慕容廆时,也擢升慕容皝为振武将军。这意味着,朝廷正式承认其为慕容部的继承人。双喜临门,慕容皝又迎娶鲜卑段氏为正妻。
段氏将生育两个嫡子;算上婚前的庶子,慕容皝会有三个儿子。人生坦途,振武将军春风得意。明月弯弯照九州,几家欢喜几家愁。媳妇家族,鲜卑段部却遭遇了凄风苦雨。
公元318年的早春,大单于段疾陆眷弃世。他的嗣子太年幼,根本无法接掌权力。暗潮涌动,段部立刻陷入了混乱。为了争抢大位,段氏叔侄分裂成几个派系。
段疾陆眷的叔父段涉复辰年高望重(段务勿尘的弟弟,也称段辰或段截附真)。他被晋朝封为广宁公,表明段部占领过广宁郡(今张家口市涿鹿县)。段涉复辰享有单于的尊号,又曾联名劝进司马睿。由此可见,这位鲜卑单于自成一派。
段疾陆眷的弟弟段匹磾年富力强。部族内,段匹磾担任左贤王;几个弟弟中,他的地盘最大。段匹磾占据蓟城,热忱联合周边的反赵势力。诸如刘琨、刘翰、劭续、刘演等晋朝高官皆以其马首是瞻。无论内外,段匹磾都是一股分庭抗礼的力量。
段疾陆眷的堂弟段末杯年壮气锐。他拔山扛鼎、万夫莫敌,一向是段大单于的左膀右臂。不过,段末杯曾经被石勒抓获,侥幸生还。为了感激不杀之恩,他拒绝向南方小便。段匹磾请求讨伐石勒,段末杯极力阻止。拥兵自重,段末杯不可忽视。
段大单于升天,矛盾迅速激化。为了夺权,大伙明争暗斗。段涉复辰抢先回到令支,暂时统领部族。段匹磾听闻,也要返归奔丧。没想到,这下引发了轩然大波。
史书称段匹磾打算夺权,却被亲信出卖。也有资料说段末杯挑拨离间,诬蔑段匹磾作乱。不管怎样,段匹磾带着大队人马吊唁;可在半道上,他被令支的军队阻截了。双方大打出手,段匹磾战败逃回蓟城。
段涉复辰洋洋得意,准备正式继位。不料,段末杯突然翻脸。他袭杀段涉复辰及党羽两百多人,强硬地夺取了兵权。段末杯拥戴段忽跋邻为单于(《魏书》称段羽鳞),俩人共掌段部。段忽跋邻为段务勿尘和段涉复辰的兄弟,可能就是段末杯的父亲。
此番权力斗争,段氏叔侄同室操戈。随着段末杯胜出,段部分裂成令支派和蓟城派。

蓟城的段匹磾被族人所背弃,不由疑窦丛生。当初,刘琨的儿子刘群一同去令支奔丧。两部段军交战,刘群被俘虏。段末杯逼迫刘群给父亲写了一封劝降信,谁知书信落入段匹磾的手中。段匹磾莫名惊诧,狐疑骤起。为了根除后患,他决意处死刘琨等一帮汉臣。
公元318年五月,刘琨慷慨赴义。他悲昂地朗诵“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时哉不我与,去矣如云浮,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等绝句,一腔碧血消逝在人间。
上谷太守辟闾嵩、雁门太守王据、后将军韩据等人计划营救刘琨,可惜功败垂成。他们连同刘琨在蓟城的子侄一齐被杀。刘琨的部属纷纷逃奔段末杯或石勒,段匹磾众叛亲离。
在段末杯、石勒的夹击下,蓟城段部走向败亡。三年后,段匹磾被石勒俘获。他拒不投降,仍以晋朝忠臣自居。虽得石勒善待,但段匹磾密谋造反;事情泄露,段匹磾兄弟被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