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里的荤段子说起吧。陈念留宿在小北的家里。陈念睡在床上,小北睡在沙发上。小北问陈念热不热,陈念说不热。然后陈念问小北硬不硬?小北一愣,笑了笑“你说什么?”陈念说道“我问你沙发硬不硬。”
这种桥段主要是先引观众往歪处想,然后给出一个正当的答案,撇清干系,反正我什么都没说是你自己胡思乱想。在郭德纲的相声里其实很常见,虽然是荤段子,给人的感觉却很雅,非常有艺术感。尽管我通常不喜欢在电影里看到专门套路过的段子(电影讲究的是整体的美,如果90分钟的电影都用段子拼起来或者企图用若干成熟可独立欣赏的段子来取悦观众的话,那观众还不如直接刷90分钟的抖音),但这个桥段我还是满意的,毕竟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有一语双关的尴尬,事后一想从不会有什么负面的情绪,无非是羞涩并欢快的笑一笑,气氛也就随之活跃起来。这个桥段其实很好的推动了小北对陈念的感情,并非只是单纯为了说这个段子而强加到电影里的。
然而这种手法并非只能服务于艺术。如果用来服务政治呢?
电影曾两次出现“走出去”这个概念,陈念想和小北“走出去”。电影里并没有明说什么叫“走出去”,于是观众就有了解读权。“走出去”其实可以被解读成很多东西,就像“硬不硬”可以解读成很多东西一样。电影里监控摄像头的戏份比一般都配角要多很多,监控画面特写,摄像头特写,大量第一第三视角给到监控摄像头,而与之呼应的是小北带着口罩用卫衣帽子把自己的脸隐藏起来的行为。甚至于警察叔叔办案更本不用调查取证,只要调监控和审问就好了,我都觉得应该在演员表上加上摄像头这个角色。那这是在说什么?更吊诡的是电影里居然还演绎了一个反智版的囚徒困境,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美其名曰“至少走出去一个”?这又是要表达什么?我无法想象两个逻辑错乱的人如何支撑“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这样的设定,立志保护世界的人高考要老师押题?说要保护保护世界的你的人再去破坏世界?
我一直都是一个自由主义者,我喜欢带有社会批判的作品,我最痛恨的就是文字狱就是扣帽子。可自由并不是为所欲为,如果不自由就是有人在约束你的话,那自由的意思其实是把这个约束权交到你自己手里让你自己约束自己,从而不受别人约束也克制自己不影响别人的自由。而批判社会也不是单纯的批判政府,人民也是需要被批评的,它们都是社会的组成部分,都有自己相应的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