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紫吧 关注:749贴子:10,492

【逆流玉影】一起看小说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部小说无关卫紫任何一个角色,他讲述了从西周宣王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之间500多年的岁月,书中一个个小故事耐人寻味,春秋战国,烽火连天,刀光剑影,群雄逐鹿,故事非常耐人寻味,也许你读着读着就能从书中所述的故事与人物中找到卫紫的影子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9-11-05 20:43回复
    这本书中华书局出版的古白话版,挺好懂得。再配上喜马拉雅中这个免费的朗读版本,让阅读更加方便。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9-11-05 20:46
    回复

      第十一回内容
      看完之后感觉到春秋诸侯国之间打仗,就是拉帮结派打群架泄私愤。



      3楼2019-11-26 17:12
      回复
        郑、宋之间因利益纠纷问题纠缠不清,郑请鲁桓公做中间人从中调停。
        鲁桓公嘴皮子都磨薄了,宋庄公就是不听,我帮郑突成为国君,他不给三座城作为答谢就不行,鲁桓公一生气 —— 打,还要拉拢老丈人齐僖公一起出兵,老丈人喜欢郑忽,才不愿意管郑突的事儿。
        鲁、郑伐宋,仗还没打利索呢,齐、纪开战了,鲁桓公没有顾及老丈人和大舅子的面子,与郑一起援纪,看看人家卫惠公,卫宣公刚被他气死(郑忽此时在卫避难),那也点兵援齐
        后来齐襄公即位,灭纪国,因与文姜私通被撞破杀鲁桓公,因与公子(伟)有嫌隙杀公子(伟)与高渠弥。结局却被自己老爹喜欢的侄子自己的表兄公孙无知射死,最后的最后让公子小白捡漏儿,真是太乱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9-11-26 18:19
        回复
          这就是我一直不喜欢卫国的地方,卫宣公太淫乱,以后还有卫灵公男女通吃也败好感,卫庄的名字虽然更像是卫人,但是相对来说还是郑人更讨喜一点。
          这一章为宣姜一声叹息,为姬急与姬朔这两个温润如玉的公子感到痛惜,急子与公子朔告别的情节看哭人啊😭



          5楼2019-11-29 19:00
          收起回复
            第十四回

            《载驱》与《敝笱》这两首诗全部属于诗经-国风-齐风篇。
            看完这章后,想到诗经-国风-齐风中的《猗嗟》这首诗。
            如果这里写的少年射手是鲁庄公,那么到底是赞美他的,还是讽刺他的呢

            译文
            这人长得真漂亮,身材高大又颀长。前额方正容颜好,双目有神多明亮。进退奔走动作巧,射技实在太精良。
            这人长得真精神,眼睛美丽又清明。一切仪式已完成,终日射靶不曾停。箭无虚发中靶心,真是我的好外甥。
            这人长得真英俊,眉清目秀闪柔光。舞姿端正节奏强,箭出穿靶不空放。四箭同中靶中央,抵御外患有力量!


            6楼2019-12-03 18:48
            回复
              第十五回 雍大夫计杀无知 鲁庄公乾时大战
              帮助二舅公子纠上位不成,在乾时与小舅齐桓公大战的鲁庄公,此时也就是个二十多岁的小青年,“公”这个称呼真让人显老啊
              史官论鲁庄公乾时之败,实为自取,有诗叹云:子纠本是仇人胤,何必勤兵往纳之?若念深仇天不戴,助纠不若助无知。
              注:东周列国志作者认为公子纠与公子小白都是齐襄公诸儿的儿子,鲁庄公的爹鲁桓公是齐襄公杀的,所以认此书观点是鲁庄公与公子纠有不共戴天之仇……
              看到书中写襄公用鞋子拽小白(以屡蹴之),小白也不敢多说,扭头跑到老师鲍叔牙哪里谈心,写的太有画面感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9-12-05 17:52
              回复
                第十六回 释槛囚鲍叔荐仲 战长勺曹刿败齐
                却说管夷吾在槛车中,已知鲍叔牙之谋,诚恐“施伯智士,虽然释放,倘或翻悔,重复追还,吾命休矣!”心生一计,制成《黄鹄》之词,教役人歌之。词曰:黄鹄黄鹄,戢(jí)其翼,絷(zhí)其足,不飞不鸣兮笼中伏。高天何跼(jú)兮,厚地何蹐(jí)?丁阳九兮逢百六,引颈长呼兮,继之以哭!黄鹄黄鹄,天生汝翼兮能飞,天生汝足兮能逐,遭此网罗兮谁与赎?一朝破樊而出兮,吾不知其升衢(qú)而渐陆。嗟彼弋人兮,徒旁观而踯躅(zhí zhú)。
                戢其翼:停止飞翔。
                絷:捆。
                衢:树林。
                渐:着。
                弋人:射鸟的人。
                踯躅:徘徊不前。
                这句有些看不懂 ——丁阳九兮逢百六
                就简单理解成这些日子以来他灾难重重人生诸事不顺吧。


                9楼2019-12-17 17:48
                回复
                  第十七回 宋国纳赂诛长万 楚王杯酒虏息妫
                  时周庄王十三年之春。齐师败归,桓公怒曰:“兵出无功,何以服诸候乎?”鲍叔牙曰:“齐、鲁皆千乘之国,势不相下,以主客为强弱。昔乾时之战,我为主,是以胜鲁。今长勺之战,鲁为主,是以败于鲁。臣愿以君命乞师于宋,齐、宋同兵,可以得志。”桓公许之。乃遣使行聘于宋,请出宋师。宋闵公捷,自齐襄公时,两国时常共事。今闻小白即位,正欲通好,遂订师期,以夏六月初旬,兵至郎城相会。
                  至期,宋使南宫长万为将,猛获副之。齐使鲍叔牙为将,仲孙湫副之。各统大兵,集于郎城。齐军于东北,宋军于东南。鲁庄公曰:“鲍叔牙挟忿而来,加以宋助,南宫长万有触山举鼎之力,吾国无其对手。两军并峙,互为犄角,何以御之?”大夫公子偃进曰:“容臣自出觇其军。”还报曰:“鲍叔牙有戒心,军容甚整。南宫长万自恃其勇,以为无敌,其行伍杂乱。倘自雩门窃出,掩其不备,宋可败也。宋败,齐不能独留矣。”庄公曰:“汝非长万敌也。”公子偃曰:“臣请试之。”庄公曰:“寡人自为接应。”
                  庄公登轼(轼:车)望之,见歂孙生战长万不下,顾左右曰:“取我金仆姑来!”金仆姑者,鲁军府之劲矢也。左右捧矢以进。庄公搭上弓弦。觑得长万亲切,飕的一箭,正中右肩,深入于骨。长万用手拔箭,歂孙生乘其手慢,复尽力一戟,刺透左股。长万倒撞于地,急欲挣扎,被歂孙生跳下车来,双手紧紧按定,众军一拥上前擒住。
                  【鲁庄公真乃神射手!】
                  是年,齐桓公遣大行隰朋,告即位于周,且求婚焉。明年,周使鲁庄公主婚,将王姬下嫁于齐。徐、蔡、卫各以其女来媵([yìng]1.古代贵族女子出嫁时陪嫁的人。2.妾。)。因鲁有主婚之劳,故此齐、鲁复通,各捐两败之辱,约为兄弟。其秋,宋大水,鲁庄公曰:“齐既通好,何恶于宋?”使人吊之。宋感鲁恤灾之情,亦遣人来谢,因请南宫长万。鲁庄公释之归国。自此三国和好,各消前隙。髯翁有诗曰:
                    乾时长勺互雄雌,又见乘邱覆宋师。
                  胜负无常终有失,何如修好两无危?
                  【春秋无义战,战百姓苦,合百姓苦。过去权高位重的人家,嫁姑娘排场真大,就说上文中的周天子吧,他嫁一个姑娘,还得其他三个诸侯国各出一姑娘作陪嫁,新朗真“幸福”!】
                  宋闵公即位共十年,只因一句戏言,遂遭逆臣南宫长万毒手。春秋世乱,视弑君不啻割鸡,可叹,可叹!
                  再说宋使至陈,以重宝献于陈宣公。宣公贪其赂,许送长万。
                  押送军人以槌击之,跿骨俱折。宋桓公命与猛获一同绑至市曹,剁为肉泥。使庖人治为醢([hǎi] 醢:肉酱。此处意为由做饭的将长万的肉剥下,制成肉酱。),遍赐群臣曰:“人臣有不能事君者,视此醢矣!”八十岁老母,亦并诛之。
                  【此时杀南宫长万的宋桓公正是公子御说(文武双全,阳光帅哥),接下来他将与小白(雅痞腹黑,帅出天际)上演一出因不辞而别引起的追逐讨伐大戏。】


                  10楼2020-01-02 18:22
                  回复
                    好哒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0-01-05 22:57
                    收起回复
                      第十八回 曹沫手剑劫齐侯 桓公举火爵宁戚
                        是晚,宋公回馆,谓大夫戴叔皮曰:“齐侯妄自尊大,越次主会,便欲调遣各国之兵。将来吾国且疲于奔命矣!”叔皮曰:“诸侯从违相半,齐势未集。若征服鲁、郑,霸业成矣。齐之霸,非宋福也。与会四国,惟宋为大,宋不从兵,三国亦将解体。况吾今日之来,止欲得王命,以定位耳。已列于会,又何俟②(俟:等待。)焉?不如先归。”宋公从其言,遂于五更登车而去。
                      又有诗单道曹沫劫齐桓公一事,此乃后世侠客之祖。诗云:
                        森森戈甲拥如潮,仗剑登坛意气豪。
                      三败羞颜一日洗,千秋侠客首称曹。
                      野夫曰:“某有一语,幸传于相君:‘浩浩乎白水!’”使者追及管仲之车,以其语述之。管仲茫然,不解所谓,以问妾婧。婧曰:“妾闻古有《白水》之诗云:‘浩浩白水,鲦鲦[tiáo]之鱼;君来召我,我将安居?’此人殆欲仕(仕:做官。)也。”管仲即命停车,使人召之。
                      拜宁戚为大夫,使与管仲同参国政。宁戚改换衣冠,谢恩而出。髯翁有诗曰:
                        短褐单衣牧竖穷,不逢尧舜遇桓公。
                      自从叩角歌声歇,无复飞熊入梦中。
                      【无复飞熊入梦中:原指周文王梦飞熊而得太公望。后比喻圣主得贤臣的征兆。】
                        宁戚宽衣大带,昂然而入,向宋公长揖。宋公端坐不答。戚乃仰面长叹曰:“危哉乎,宋国也!”宋公骇然曰:“孤位备上公,忝为诸侯之首,危何从至?”戚曰:“明公自比与周公孰贤?”宋公曰:“周公圣人也,孤焉敢比之?”戚曰:“周公在周盛时,天下太平,四夷宾服,犹且吐哺握发③【意思:形容为延揽人才而操心忙碌。引申为形容工作的繁忙。周公旦曾告诫伯禽说:“我在全天下的地位,也已不算低贱的了,但就像我这样洗一次头要多次握住头发,吃一餐饭要多次把吃在嘴里的饭先吐出来(因在洗发和吃饭时往往有人来访,不能怠慢别人,让别人等着,赶紧先接待有学识的人,还只怕疏忽了有才德的人。”后来,“吐哺握发”就成为一句成语。】,以纳天下贤士。明公以亡国之余,处群雄角力之秋,继两世弑逆之后,即效法周公,卑躬下士,犹恐士之不至。乃妄自矜大,简贤慢客,虽有忠言,安能至明公之前乎?不危何待!”宋公愕然,离坐曰:“孤嗣位日浅,未闻君子之训,先生勿罪!”叔皮在旁,见宋公为宁戚所动,连连举其带绅(绅:衣带。)。


                      13楼2020-01-07 15:23
                      回复
                        第十九回 擒傅瑕厉公复国 杀子颓惠王反正
                        宁戚进曰:主公命一将往栎,送突入郑,则突必怀主公之德,北面而朝齐矣。
                        迎突复位。国人素附厉公,欢声震地。厉公厚贿宾须无,约以冬十月亲至齐庭乞盟。须无辞归。
                        【许多史料上记载的都是郑厉公以及厉公之子继承郑国君位,所以娘娘动画中的卫庄也应该是他的后人,而让人感动搞笑的是,郑厉公的娘是宋国庸氏之女
                        厉公复位数日,人心大定。乃谓傅瑕曰:“汝守大陵,十有七年,力拒寡人,可谓忠于旧君矣。今贪生畏死,复为寡人而弑旧君,汝心不可测也!寡人当为子仪报仇!”喝令力士押出,斩于市曹。其妻孥姑赦弗诛。髯翁有诗叹云:
                          郑突奸雄世所无,借人成事又行诛。
                        民傅瑕不爱须臾话,赢得忠名万古呼。
                        【看厉公作事,就是比昭公干脆利落,如果昭公复位后果断杀了高渠弥,再与诸儿、小白或是楚文王勾搭勾搭还有厉公什么事儿,楚国抢的息妫息夫人,昭公取的陈妫,这二个女人的血缘关系,不是姐妹也是姑侄吧。】
                        郑厉公闻楚文王凶信,大喜曰:“吾无忧矣!”叔詹进曰:“臣闻‘依人者危,臣人者辱。’今立国于齐、楚之间,不辱即危,非长计也。先君桓武及庄,三世为王朝卿士,是以冠冕列国,征服诸侯。今新王嗣统,闻虢、晋二国朝王,王为之飨醴命宥,又赐玉五珏,马三匹。君不若朝贡于周,若赖王之宠 ,以修先世卿士之业,虽有大国,不足畏也。”厉公曰:“善。”乃遣大夫师叔如周请朝。师叔回报:“周室大乱。”厉公问:“乱形如何?”对曰:“昔周庄王嬖①(嬖:宠 爱。)妾姚姬,谓之王姚,生子颓,庄王爱之,使大夫蒍国为之师傅。子颓性好牛,尝养牛数百,亲自喂养,饲以五谷,被以文绣,谓之‘文兽’。凡有出入,仆从皆乘牛而行,践踏无忌。又陰结大夫蒍国。边伯、子禽、祝跪、詹父,往来甚密。厘王之世,未尝禁止。今新王即位,子颓恃在叔行,骄横益甚。新王恶之,乃裁抑其党 ,夺子禽、祝跪、詹父之田。新王又因筑苑囿②(囿:园林。)于宫侧,蒍国有圃,边伯有室,皆近王宫,王俱取之,以广其囿。又膳夫石速进膳不精,王怒,革其禄,石速亦憾王。
                        故五大夫同石速作乱,奉子颓为君以攻王。
                        周王室也够乱的,此时的子颓爱养牛,不知道比他小一些的卫懿公,爱鹤失众是不是学他的作风


                        14楼2020-01-11 22:55
                        回复
                          第二十回 晋献公违卜立骊姬 楚成王平乱相子文
                          先看一下秦春秋五霸之一中晋文公重耳的身世 ——犬戎主之侄女曰狐姬生子曰重耳
                          献公为世子时,娶贾姬为妃,久而无子。又娶犬戎主之侄女曰狐姬,生子曰重耳,小戎允姓之女,生子曰夷吾。
                          当武公(献公的爹)晚年,求妾于齐,齐桓公以宗女归之,是为齐姜。时武公已老,不能御女。齐姜年少而美,献公悦而烝之,与生一子,私寄养于申氏,因名申生。献公即位之年,贾姬已薨,遂立齐姜为夫人。时重耳已二十一岁矣。夷吾年亦长于申生。因申生是夫人之子,论嫡庶不论长幼,乃立申生为世子。
                          再来看骊姬身世 —— 献公十五年,兴兵伐骊戎。骊戎乃请和,纳其二女于献公,长曰骊姬,次曰少姬。那骊姬生得貌比息妫,妖同妲已,智计千条,诡诈百出。
                          所以晋献公违规废嫡子申生立骊姬所生庶子奚齐为世子,就奠定了晋国内乱的祸根,这也使得后来的晋文公重耳在外颠沛流离20年。
                          楚成王平乱相子文 —— 讲的又是什么呢?
                          楚文王与息夫人生有二子,熊暿、熊恽兄弟,但是故事总有曲折,且看原文:却说楚熊暿、熊恽兄弟,虽同是文夫人所生,熊恽才智胜于其兄,为文夫人所爱,国人亦推服之。熊暿既嗣位,心忌其弟,每欲因事诛之,以绝后患。左右多有为熊恽周旋者,是以因循不决。熊暿怠于政事,专好游猎。在位三年,无所施设。熊恽嫌隙己成,私畜死士,乘其兄出猎,袭而杀之,以病薨告于文夫人。文夫人虽则心疑,不欲明白其事,遂使诸大夫拥立熊恽为君,是为成王。以熊暿未尝治国,不成为君,号为“堵敖”,不以王礼葬之。任其叔王子善为令尹,即子元也。子元自其兄文王之死,便有篡立之意。兼慕其嫂息妫天下绝色,欲与私通。
                          子元意无忌惮,遂于王宫之旁,大筑馆舍,每日歌舞奏乐,欲以蛊惑文夫人之意。文夫人闻之,问侍人曰:“宫外乐舞之声 何来?”侍人曰:“此令尹之新馆也。”文夫人曰:“先君舞干以习 武事,以征诸侯,是以朝贡不绝于庭。今楚兵不至中国者十年矣。令尹不图雪耻,而乐舞于未亡人之侧,不亦异乎?”侍人述其言于子元。子元曰:“妇人尚不忘中原,我反忘之;不伐郑,非丈夫也。”遂发兵车六百乘,自为中军,斗御疆、斗梧建大旆为前队,王孙游、王孙嘉为后队。浩浩荡荡,杀奔郑国而来。
                          子元为了讨好息夫人,组织大军浩浩荡荡伐郑国,郑文公与大臣联合齐、宋、鲁御敌,并使用计谋退楚兵......最后让子文无功而反。
                          就这样子后,子文还是色胆包天,继续骚扰文夫人,最后让文夫人与儿子楚成王与大臣斗伯比之子斗谷于菟一起给弄死了。
                          楚成王平乱相子文讲的就是这个事儿。


                          15楼2020-03-03 10:05
                          回复
                            二十一回 管夷吾智辨俞儿 齐桓公兵定孤竹
                            管夷吾智辨俞儿 —— 讲句话说的是,管仲在与齐桓公助燕王讨伐山戎孤竹时,齐军行至一处险峻地带无路可走时,忽然出现了一个神物警示齐军,齐桓公看见此物,却又不识此物,此时管仲慧眼辨出此名叫“俞儿”的精灵给予的提示。
                            原文:
                            行过了几处山头,又上一岭,只见前面大小车辆,俱壅塞不进。军士禀称:“两边天生石壁,中间一径,止容单骑,不通车辆。”桓公面有惧色,谓管仲曰:“此处倘有伏兵,吾必败矣!”正在踌躇,忽见山凹里走出一件东西来。桓公睁眼看之,似人非人,似兽非兽,约长一尺有余;朱衣玄冠,赤著两脚,向桓公面前再三拱揖,如相迓(迓YA二声,意为迎接)之状。然后以右手抠衣,竟向石壁中间疾驰而去。桓公大惊,问管仲曰:“卿有所见乎?”管仲曰:“臣无所见。”桓公述其形状。管仲曰:“此正臣所制歌词中‘俞儿’者是也。”桓公曰:“俞儿若何?”管仲曰:“臣闻北方有登山之神,名曰‘俞儿’,有霸王之主则出见。君之所见,其殆是乎?拱揖相迓者,欲君往伐也。抠衣者,示前有水也。右手者,水右必深,教君以向左也。”髯翁有诗论管仲识“俞儿”之事。诗云:
                            《春秋》典籍数而知,仲父何从识“俞儿”?
                            岂有异人传异事,张华《博物》总堪疑。
                            张华《博物》即《博物志》,中国古代神话志怪小说集。西晋张华(232~300)编撰,分类记载异境奇物 ﹑古代琐闻杂事及神仙方术等。内容多取材於古籍﹐包罗很杂﹐有山川地理的知识,有历史人物的传说,也有奇异的草木鱼虫﹑飞禽走兽的描述﹐还有怪诞不经的神仙方技的故事 等等,其中还保存了不少古代神话材料。如所记八月有人浮槎至天河见织女的传闻﹐是有关牛郎织女神话故事的原始资料。
                            齐桓公兵定孤竹 —— 这个就不多说了,关于这事儿,孔子感叹说:“微管仲,吾披发左衽已!”


                            16楼2020-03-04 12:38
                            回复
                              第二十二回 公子友两定鲁君 齐皇子独对委蛇
                              公子友两定鲁君 —— 讲的是鲁庄公的同母弟公子友在鲁庄公薨逝后两度帮扶鲁庄公的儿子继位的事情。
                              鲁庄公的爹,鲁桓公有四个儿子:庆父、叔牙为同母;鲁庄公、公子友同为文姜所生。
                              鲁庄公继位后,非常喜爱党氏之女,预立为后,但其母文姜不同意,必须要鲁庄公二十年后,等齐襄公的女儿长大后取来立为后,这二十多年间党氏之女虽没名份,但是也独得鲁庄公的庞爱,所生长子公子般就如储君一样。
                              期间鲁庄公与须句子之女风氏生有公子申,风氏想将儿子托给公子友,预谋立此子为嗣,但是公子友不同意,对她说:“子般年长。”风氏死心。
                              二十年后哀姜长大,鲁庄公奉母命取回来立为后,但是哀姜无子,从嫁女子叔姜却生了一个儿子公子启。哀姜无子又因为其生父齐襄公是鲁庄公的杀父仇人,鲁庄公对她虽敬重,但是却不庞爱,哀姜年轻耐不住寂寞就与高大帅气的公子庆父私通。
                              鲁庄公死后,庆父想让鲁庄公立叔牙为君,鲁庄公问公子友的看法,公子友说公子般在国内的口碑最好,鲁庄公吃了定心丸后安心的死了。
                              但是公子般想坐稳君位也没那么容易,这期间公子友帮助他除掉了叔叔公子叔牙,而庆父这人比较滑,看叔牙死了,就先下手为强,杀了公子般。
                              哀姜是齐桓公的外甥女,庆父是哀姜的姘头,公子启虽小但是是叔姜所生,所以鲁国顾及齐国的地位,就从善如流的立了公子启这个小孩子为君。此时公子友只能逃到陈国避难。
                              公子启虽是鲁国国君,但是必定是个心眼特别多的小孩,他特别害怕公子庆父,所以就向自己的舅老爷齐桓公说了庆父杀公子般的事儿,还说整个鲁国数公子友最贤能,我想让他辅佐我,齐桓公已是天下的霸主,尊王攘夷伐不义是他的座右铭,所以就特别关照这个小孩,让人去陈国请回了公子友回鲁国继续辅佐公子启。
                              这边呢公子庆父也害怕公子友以弑君之事拿他问罪,就又对公子启起了杀心,这回他是想一劳永逸,杀了公子启自己当国君,可是他虽然又成功的杀死了公子启,但是鲁庄公的另外一个儿子,风氏之子公子申也不是等闲之辈,公子友看准了国人的心愿,在公子启死后,立马立了公子申为君,最后几经周折才坐稳了鲁国君主的位子。这里不得不说一下姜小白与管仲,这两个人是真的在帮助鲁国,在此期间一点儿也没有趁乱打劫。
                              齐皇子独对委蛇 —— 这句话说的又是什么呢?
                              首先“齐皇子”不是齐国的国君公子,而是齐国一个普通人,只是他的名子叫“皇子”。
                              而这里的“委蛇“,读音wēi yí,说的也不是虚与委蛇这个成语中“委蛇”敷衍应付的意思,而是神话传说中人首蛇身,长了两个红色的头,有着紫色身子,长度差不多和车辕相当,特别讨厌雷声,每次打雷的时候都会呆立不动神兽。
                              话说齐桓公外出时,偶然间看到了这个神兽,不认识不说还被它吓得半死,路上就生病,急着找管仲,想让他老人家给自己解解心宽,但是身边的庞臣竖貂使坏,非得让管仲完猜猜看的游戏,说什么他倒要看看管仲上回辨出"俞儿"是真本事,还是只会察言观色。这下可难坏了管大才子,一丁点儿提示也不给,他本就不是神仙,怎么能猜得出来呢,于是只有贴告示求贤,这就招来了皇子。
                              原文如下:
                              管仲见桓公于寝室。桓公方累,重裀(重裀:穿了好几层衣服)而坐,使两妇人摩背,两妇人捶足,竖貂捧汤,立而候饮。管仲曰:“君之病,有能言者,臣已与之俱来,君可召之。”桓公召入,见其荷笠悬鹑(荷笠悬鹑:应该说的是这个人头上顶着片荷叶,而且身穿着褴褛衣衫的意思),心殊不喜。遽问曰:“仲父言识鬼者乃汝乎?”对曰:“公则自伤耳,鬼安能伤公?”桓公曰:“然则有鬼否?”对曰:“有之。水有‘罔象’,邱有‘崋’,山有‘夔’,野有‘彷徨’,泽有‘委蛇’。桓公曰:“汝试言‘委蛇’之状。”对曰:“夫‘委蛇’者,其大如毂,其长如辕,紫衣而朱冠。其为物也,恶闻轰车之声 ,闻则捧其首而立。此不轻见,见之者必霸天下。”桓公冁然而笑,不觉起立曰:“此正寡人之所见也!”于是顿觉精神开爽,不知病之何往矣。桓公曰:“子何名?”对曰:“臣名皇子,齐西鄙之农夫也。”桓公曰:“子可留仕寡人。”遂欲爵为大夫。皇子固辞曰:“公尊王室,攘四夷,安中国,抚百姓,使臣常为治世之民,不妨农务足矣。不愿居官。”桓公曰:“高士也!”赐之粟帛,命有司复家。复重赏管仲。竖貂曰:“仲父不能言,而皇子言之,仲父安得受赏乎?”桓公曰:“寡人闻之,‘任独者暗,任众者明’。微仲父,寡人固不得闻皇子之言也。”竖貂乃服。


                              17楼2020-03-05 12: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