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呢?沉香,想必你自己也心虚吧?”刘彦昌苦笑连连,“否则,你为何要在此事上面纠缠不休?”
沉香不语,目送刘彦昌步入殿内,又徘徊良久,直到阎王派人前来传信:刘彦昌已投胎去了,虽肉身不腐,但按他的意愿,留在地府,不回华山。
沉香点头谢过,换了朝服,直上天庭。杨戬刚回华山,不知天庭是否有所察觉,他须得上天一探究竟,不提。
翌日,除夕。对杨莲来说,这个大年三十极为重要。她的二哥回家了,她们一家人,终于可以真真正正地团圆了。
既是团圆,怎能少得了瑶姬。她长住天庭,极少下凡,但唯一的女儿生活在凡间,她便每隔五年都回来华山度过除夕之夜。过去每每来此,杨莲都极其低落,而今年她却开始张罗过年,瑶姬心中自然疑惑。未待她仔细询问,杨莲便欣喜迎上,拉着母亲的手:“娘,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二哥回来了,他没有死,他回来了!”
杨戬回来了。
瑶姬心内一惊,随之而来的是交织的悲喜。猝不及防地,眼泪夺眶而出。
她比她所能想象的,更为杨戬的死而复生感到高兴。
杨戬是她的儿子,再不争气,也还是她的骨肉。当年压妹杀甥之事,他已然付出了代价,险些以命相抵;何况,连杨莲、沉香自己都不计较了,那她还生什么气?再者……她想到沉香的变化,其实她何尝没有察觉这背后存在着不可告人的秘密,而那秘密究竟是何,瑶姬尚不知晓。只不过杨莲他们不说,她便继续装糊涂——有些事知道了,也许还不如不知道。
然而打破他们一家平静生活,害死杨天佑和杨蛟的,却还是杨戬。瑶姬永远也无法忘怀,无法抹去心中对杨戬的怨。
瑶姬偏过头去擦拭着泪水,竭力平稳着发颤的声音:“好,好……你做得好。”
杨莲见她如此,心中总算放下了一块大石:“娘,你不怪二哥了?”
瑶姬却摇了摇头,道:“娘不知道。你别问了。既然二郎回来了,娘就……”
——就去看看他?还是……
“三圣母娘娘,不好了,”管家忽然匆匆跑来,“小少爷病了!”
曾孙病了?这更是燃眉之急,瑶姬忙道:“带我去看看悔儿!”立时跟着管家走了。杨莲本想阻拦,想到瑶姬此前对杨戬的误会尚未解开,终于暗下决心要告知她真相。
里外张罗了一整天,到了傍晚时分,总算一大桌好酒好菜摆上了桌。瑶姬抱刘悔一面小心哄着,一面随意往桌上看了两眼,不由疑惑:“今年怎么了,改吃素了?”
杨莲忧心道:“二哥伤势未愈,还是多食素菜为好。不过娘,也不是没准备荤菜,你看,八宝鸭、东坡肘子、腊味合蒸,都是娘喜欢的。还有小玉爱吃的……”
“好了好了,娘又不是真的在乎这个,”瑶姬感怀于女儿的懂事,不由笑了,“看来你二哥这次回来,让你改变了不少。不过,你也快乐了不少。娘看着真高兴。”
“娘……悔儿现在好点了,你把他交给小玉,去看看二哥,好吗?”杨莲恳求道,“二哥他也是想见你的,只不过伤势太重,前两天又大病一场,现在还不太能下床走动……若非如此,他一定会来向娘请安的……”
如此说来,倒确实该去看看。瑶姬终于为杨莲所言动容,又想到自己和杨戬确实久违,遂将曾孙交还小玉怀中,跟随杨莲前往杨戬所在的偏院。可到了院外,她蓦然止住脚步,轻声叫住了杨莲。
杨莲大惑,循着瑶姬视线向内看去,正好能穿过大开的窗户,看见杨戬的身影。
他昨夜无端端的受气又受寒,眼下周身无力,独自坐在床头声声闷咳。看这羸弱虚亏的模样,怎么都不像三千年前那个十三岁的少年,也不像众人口中那个十恶不赦的二郎真君。
在她不知道的时候,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会把他折磨成如今这样?
沉香不语,目送刘彦昌步入殿内,又徘徊良久,直到阎王派人前来传信:刘彦昌已投胎去了,虽肉身不腐,但按他的意愿,留在地府,不回华山。
沉香点头谢过,换了朝服,直上天庭。杨戬刚回华山,不知天庭是否有所察觉,他须得上天一探究竟,不提。
翌日,除夕。对杨莲来说,这个大年三十极为重要。她的二哥回家了,她们一家人,终于可以真真正正地团圆了。
既是团圆,怎能少得了瑶姬。她长住天庭,极少下凡,但唯一的女儿生活在凡间,她便每隔五年都回来华山度过除夕之夜。过去每每来此,杨莲都极其低落,而今年她却开始张罗过年,瑶姬心中自然疑惑。未待她仔细询问,杨莲便欣喜迎上,拉着母亲的手:“娘,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二哥回来了,他没有死,他回来了!”
杨戬回来了。
瑶姬心内一惊,随之而来的是交织的悲喜。猝不及防地,眼泪夺眶而出。
她比她所能想象的,更为杨戬的死而复生感到高兴。
杨戬是她的儿子,再不争气,也还是她的骨肉。当年压妹杀甥之事,他已然付出了代价,险些以命相抵;何况,连杨莲、沉香自己都不计较了,那她还生什么气?再者……她想到沉香的变化,其实她何尝没有察觉这背后存在着不可告人的秘密,而那秘密究竟是何,瑶姬尚不知晓。只不过杨莲他们不说,她便继续装糊涂——有些事知道了,也许还不如不知道。
然而打破他们一家平静生活,害死杨天佑和杨蛟的,却还是杨戬。瑶姬永远也无法忘怀,无法抹去心中对杨戬的怨。
瑶姬偏过头去擦拭着泪水,竭力平稳着发颤的声音:“好,好……你做得好。”
杨莲见她如此,心中总算放下了一块大石:“娘,你不怪二哥了?”
瑶姬却摇了摇头,道:“娘不知道。你别问了。既然二郎回来了,娘就……”
——就去看看他?还是……
“三圣母娘娘,不好了,”管家忽然匆匆跑来,“小少爷病了!”
曾孙病了?这更是燃眉之急,瑶姬忙道:“带我去看看悔儿!”立时跟着管家走了。杨莲本想阻拦,想到瑶姬此前对杨戬的误会尚未解开,终于暗下决心要告知她真相。
里外张罗了一整天,到了傍晚时分,总算一大桌好酒好菜摆上了桌。瑶姬抱刘悔一面小心哄着,一面随意往桌上看了两眼,不由疑惑:“今年怎么了,改吃素了?”
杨莲忧心道:“二哥伤势未愈,还是多食素菜为好。不过娘,也不是没准备荤菜,你看,八宝鸭、东坡肘子、腊味合蒸,都是娘喜欢的。还有小玉爱吃的……”
“好了好了,娘又不是真的在乎这个,”瑶姬感怀于女儿的懂事,不由笑了,“看来你二哥这次回来,让你改变了不少。不过,你也快乐了不少。娘看着真高兴。”
“娘……悔儿现在好点了,你把他交给小玉,去看看二哥,好吗?”杨莲恳求道,“二哥他也是想见你的,只不过伤势太重,前两天又大病一场,现在还不太能下床走动……若非如此,他一定会来向娘请安的……”
如此说来,倒确实该去看看。瑶姬终于为杨莲所言动容,又想到自己和杨戬确实久违,遂将曾孙交还小玉怀中,跟随杨莲前往杨戬所在的偏院。可到了院外,她蓦然止住脚步,轻声叫住了杨莲。
杨莲大惑,循着瑶姬视线向内看去,正好能穿过大开的窗户,看见杨戬的身影。
他昨夜无端端的受气又受寒,眼下周身无力,独自坐在床头声声闷咳。看这羸弱虚亏的模样,怎么都不像三千年前那个十三岁的少年,也不像众人口中那个十恶不赦的二郎真君。
在她不知道的时候,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会把他折磨成如今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