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正在读文章的你,关于失恋做过的一切,我都做过。很多你们没做过的,我也都做过。
我不奢望、更不会要求你们像我现在这样想,我深知此时此刻你们的痛苦。
因为失恋它就是一种受伤。
生理上的受伤,当你年纪越小、受伤次数越少,越容易愈合。但是心理上的受伤,只有当你年纪越大、受伤的经历越多,才越容易愈合。
而关于情感、关于失恋,你还没有为此做好心理准备,你的“爱龄”或者“失恋年龄”还比较小,没法承受这一切,其实很正常。
就像我小时候,在家里排行老三,上面有两个哥哥,我特别霸道而且好赌。
我总是诓我两个哥哥来跟我赌钱,赢了我就朝商店跑,赶紧把钱花了,输了我就哭、遍地打滚。
输得少的时候,我就央求他们接着赌;输得多我就撒泼打滚,叫他们把我的钱还给我。
我妈从来不管这事,她的做事原则只有一条:谁哭揍谁。因为一般就只有我哭,而且哭都表明了“恶人先告状”。
我爹不插手我们孩子的事,他只是说:吃赌由人,你本来叫人家跟你赌就是想赢人家的钱,你要愿赌服输。你赌了,输了,人家不想跟你继续赌了,中途起身走了,这是人家的自由,你干涉不得。
其实,恋爱跟赌博基本是一样的(当然,请大家千万不要真赌,我说的赌,是小孩子玩的那种赌)
很多人失恋之所以失控、抓狂,想疯狂挽留——跟你在赌桌上输了,人家赢钱的人走了,你想挽留是一样的。人家不听你的挽留,你就说人家“赌品差”,怨恨人家……
输了,越想越生气,越想越懊恼,就“如果早知道是这样的结局,那为什么当初要开始”“如果不喜欢我,当初为什么要跟我在一起”“如果不爱了,为什么不早点说出来”……
你越想心理越不平衡。
所以,分手后,最重要的课题,是你要找到心理平衡。你想挽回也好,怨恨对方、猜忌对方、咒骂对方也罢,本质上还是心理不平衡。
心理不平衡,本质上又是你没把重点放在自己身上。
提到“重点”,就不得不讲一讲,恋爱、失恋的重点了。
为什么很多人失恋后别人怎么安慰都没用呢?
一方面,因为人是自恰的,不管一个人是抛弃了别人还是被别人抛弃,他都是觉得自己是有道理的——当别人的道理立场是他、跟他想的一样,那么他就觉得别人有道理。如果对方说的道理,是违背他当下的情绪和认知的,那么他说的就是狗屁道理。
(这也是为什么几乎所有的第三者都不会觉得自己有错、几乎所有的犯人都觉得自己该被宽恕和理解)
另一方面,因为安慰你的人,没有找到重点。
“重点”是什么呢?这就是世界观的问题了。
你要知道,我们经常讲的“世界”,是两个世界。
第一个世界,是客观世界,不管有没有你,太阳都会照常升起,天要刮风天要下雨跟你都没有鸡毛关系,这叫客观世界;
第二个世界,是主观世界。没有你,就没有世界。就像对于一个盲人而言,这个世界就是黑暗的——人在,世界在,人不在,连“世界”这个概念都没有了。
别人的安慰之所以解决不了问题,因为他们着眼于客观世界——你眼睛能看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你是看不见你自己的,就像你用手机的后置摄像头拍前面的风景一样。
而一段感情,由三个零件组成——你、她、你们之间的链接。很多朋友安慰失恋的人,看到的“重点”是后两者。
当在讲“你们之间的链接”这个零件的时候,人们总会说,“哎呀,你们没有缘分”“你们不合适”这类似的话;
而在讲到“她”这个零件的时候,人们总会说,“哎呀,她不值得你爱”“你会找到一个(比她)更好的人的啦”……
这两种非常普遍的安慰人的方式,几乎都没用,因为它没有触及到真正的重点——你。
因为如果触及到“你”,这就很容易得罪人,而且因为人是自恰的,很难被说服、很难听得进去。
“因为你穷,所以她离开了你”“因为你丑,所以她离开了你”“因为你作,所以他离开了你”“因为你不够好,他没那么喜欢你”这些原因,很难听,但事实上很可能就是真正的分手原因,可惜很少有人会这么说,也很少有人能听得进去。人们总是看不到自己,习惯性的把锅甩给别人。
所以有些读者购买了我的专栏,并非真的想学到什么、理解什么,而是希望我写文章骂一骂那个抛弃了他的人。
但是啊,如果你把你的“重点”放在别人身上,不管是念她的好,还是找她的茬,你都会一直被痛苦所笼罩。
所以,你要学着把重点转移到自己身上来——想想自己不够好,在恋爱里做得不够好,以及对方再跟你一起的时候,其实对你已经足够好了。
“自己不够好”,包括外形、能力、收入、情商这些东西,“对她不够好”,包括你没控制好脾气、没给对方舒适的空间、没有及时的体贴和温暖的陪伴等等——一个人离开你,几乎逃不过这两者的其中之一,甚至两者都是。
(如果你真的足够好了,而她是真的糟糕,那么,提分手的那个人就是你了吧,你也不会有什么可痛苦的了)
你再想,你都这么不够好了,人家还对你不错,你还有什么想不明白的呢?
(如果你已经很好了,对方在跟你恋爱的时候对你不好。。这不正好吗?你不是正好甩掉了这个包袱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