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080,936贴子:73,755,961

回复:将星陨落(二):抗日殉国的第一位副军长-佟麟阁上将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938年8月,唐聚五将军被任命为东北游击队总司令,率领部队从汉口北上 。于9月到达冀东宝坻石臼窝,并且开始宣传抗战,同时开展组建游击队的工作。
唐将军亲自动员群众,用抗战必胜等道理教育群众,动员大家有钱者出钱,有力者出力,积极参加抗战工作。
投身抗日队伍,在当地形成一股热潮,就连“九一八”事变前拉杆子聚山头的土匪,也都为东北父老的抗日热情感化,带队伍下山,投入了抗日义勇军的阵营。
1939年1月、2月期间,唐聚五将军率领部队在迁安平台山一带,前后作战9次,击毙敌人约两百余人,缴获了轻机枪4挺、步枪200余枝。
4月期间,唐聚五将军所部又在热河青龙县、都山县一带作战5次,歼敌一部,而国军则无一伤亡,屡立战功。
1939年5月18日晨8时,日军为了消灭唐聚五将军所率领的抗战部队,消除我军游击部队对其后方的威胁,秘密集中了优势兵力,乘着大雾天气,暗中包围了迁安县平台山国军驻扎地区,发动了对国军的进攻。


234楼2019-11-30 14:45
回复
    唐将军得知日军发动进攻的消息后,立即率部队应战,顽强阻击进犯的敌军。他镇定地判断敌情,深知敌众我寡,不适宜久战,立即决定转移目标,将部队分成两部进行突围。
    大部队向北突围,唐将军亲自率领指挥部向南移动,准备杀出重围,转移到其他地区。
    双方血战多时,由于敌我双方兵力、火力差距悬殊,国军将士多次冲锋均失利。血战中,唐聚五将军,重伤殉国。
    其部下二百余官兵,也在战斗中全部壮烈牺牲,与唐聚五将军一同殉国。战斗至了生命的最后一刻。牺牲时,时年41岁。
    唐聚五将军牺牲后,国民党的军政要员,在重庆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冯玉祥将军和孙科分别送来挽联:“气壮山河,忠光简册,早复东北,告慰英灵”和“忠烈壮千秋,自有殊勋腾上国,乾坤存正气,那堪挥泪吊忠魂。”当时的东北著名人士李杜、莫德惠、刘尚清等也送了挽联。
    1940年2月18日,延安《新华日报》发表专题社论,指出:“唐聚五将军是‘九一八’后揭起抗日旗帜的民族英雄之一。”
    1940年4月10日,中华民国政府特以1260号褒扬令明令褒扬。

    唐聚五将军为抗战做出了重大贡献,他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后人学习。唐聚五将军后被追认为抗战烈士,以纪念他为抗战所做的贡献和他的爱国精神。
    记录历史,缅怀先烈!让更多的人知道!
    岁月悠悠,历史轮回,关注分享留下你的记忆!
    -------------------------------
    为了还原真实历史,材料就比较敏感,不知哪天就毙掉。所以写历史比较敏感,难以把握,防止失联请关注!
    (张老师海外聊史 :HISTORYCA,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将星陨落(七十):陈安宝上将
    将星陨落(六十九):邓铁梅中将
    将星陨落(六十八):方叔洪中将
    将星陨落(六十七):廖磊上将
    将星陨落(六十六):韩炳宸少将
    将星陨落(六十五):马玉仁中将
    将星陨落(六十四):戴民权中将
    将星陨落(六十三):陈烈中将
    将星陨落(六十二):燕鼎九少将
    将星陨落(六十一):陈中柱少将
    将星陨落系列:(四十一~六十)
    将星陨落系列:(二十一~四十)
    将星陨落系列:(一~二十)
    中国抗战大事记:1937-1945
    抗战之最和不朽历史经典画面(下)
    抗战之最和不朽历史经典画面(上)
    近代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四)
    近代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三)
    近代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二)
    近代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一)
    往期文章 武汉会战纪实
    往期文章 日本关东军的覆灭
    往期文章 钢军军长李本一传奇
    往期文章 土木系名将:陈诚
    国军王牌军系列
    国民革命军军长系列
    北伐系列
    蒋介石日记秘闻之大败退系列
    蒋介石日记秘闻之韩战系列
    蒋介石日记秘闻之权斗系列
    往期文章:蒋公介石系列
    往期文章(一)


    235楼2019-11-30 14:46
    回复
      将星陨落(七十二):张谞行中将
      张谞行(1905—1939),字春生、春笙,张谞行幼年时即机警过人,中小学时期学习成绩斐然,考试成绩无不名列前茅。
      1913 年秋,在北平读书,成绩斐然。中学虽只读四年便考入清河陆军预备学校,研读兵学。两年后,升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九期。适逢直奉战爆发,学校无法上课,学员纷纷归籍,他则考入北京大学。
      1921 年保定军官学校第九期复课,张谞行再次弃文从武,返校研读韬略。
      1922 年毕业后,到浙军第一师第二旅第四团任见习官。后任该军第四团连长,开赴宁海,对孙传芳的周荫人部作战,会师南京。



      236楼2019-12-01 14:54
      回复
        1926年,入北伐军,参加浙、苏等地作战。
        1927年春,蒋组建徐州行营时,任总部高级参谋团办公室上校主任。
        1928 年,升任行营高级参谋团办公室上校主任,辅助指挥作战。国民党政府定都南京后,张谞行因长于文事,被调任军委会编纂委员。
         1932 年,张谞行在二千多名报考的将校中,以名列前茅的成绩考入陆军大学正科第十期。在校期间,他孜孜研求,学业猛进。这期学员,以研究战略战术为主。
        第三学年,张谞行在华北平绥一带演习中,战术方案有创意。德籍教官史培曼将军采用这个方案为演习的基本方案,并当场宣布给予120 分。这一成绩创下了陆军大学战术作业记分的最高纪录。
        史培曼说:“春笙思考高逸,对敌军判断以及处置的决心,多有独到处,甚至可以说完美与卓越超过了原拟方案,哪能不多给20 分呢? ”,他被称为“天才学员”。毕业后留校入研究院深造。


        237楼2019-12-01 14:55
        回复
           1935 年,经过陆军大学研究院深造的张谞行,被调任军事委员会少将高参。这时,日本帝国主义正加紧对华北的军事扩张和经济侵略,民族危机极端严重。在全国人民迫切要求抗日形势下,南京国民党政府不得不着手国防准备工作。
          张谞行奉命勘查南京地形,并拟定了南京和长江攻防作战计划,督导增强长江上下游要塞炮台。
          同时,还勘察了江苏、浙江沿海一线防御阵地,以及京、沪、苏、嘉、常、锡、镇江等第二、三、四阵地,拟定的大军作战指导纲领及作战计划,被国民党政府采纳。
          1936年,调任中Y军事委员会参谋本部作战处处长,与林蔚赴广州调处两广事件。
          1937年5月25日,调任国民党中Y军事委员会参谋本部作战处处长。
          卢沟桥事变后,兼任保定行营作战组组长、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副参谋长,主持作战任务,被誉为“战区灵魂”。
          1937年11月15日,升至少将军衔。后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副参谋长。


          238楼2019-12-01 14:55
          回复
            在台儿庄战役前,张谞行被蒋召见汇报各项作战部署和计划。战幕拉开后,他不断适时调动和部署部队支援第五战区作战,并指挥部队以“飘忽战术”在台儿庄以北牵制、阻滞和疲惫日军,配合友军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台儿庄战役后,日军重新调集重兵合围徐州。在指挥大兵团通过敌军包围线撤离的巨大困难面前,张谞行拟订了大部队转进方案。
            廖耀湘兵团、汤恩伯兵团、孙震兵团、关鳞征兵团、川军一部及机械化兵团在其指挥下,都按照预定计划突破日军封锁网,安全到达指定地点,使日军的企图落了空。
            日本时报报道说:“日军进至徐州城附近时,发现中国军队不过千人,无不大为惊奇”。
            由于其卓越的军事才能,1938年张谞行晋升为中将,时年35岁。同年,为阻止日军南下,拟制黄河决口计划,报经蒋批准实施。
            1939年春武汉失守后,蒋采纳张谞行的计划,重新调整作战部署,将长江以南各战区划归桂林行营指挥;筹组天水行营,将长江以北第一、二、五、八、十各战区及敌后冀察、苏鲁等战区划归天水行营指挥。程潜任天水行营主任。张谞行任副参谋长,全盘负责行营作战指挥。
            张谞行被蒋召至重庆面授机宜后返回西安前线,全盘指挥作战,所辖七个战区,14个省,250多个师。


            239楼2019-12-01 14:56
            回复
              将星陨落(七十三):李国良中将
              李国良(1896—1939),字兆彬,长沙人。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生。
              李国良青年时期就心系国家大事,满怀革命热情。在国家命运坎坷的时候,为了寻找救国强国的出路,辗转去了日本。


              241楼2019-12-02 13:35
              回复
                1921年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中国学生队第十四期辎重兵科。期间,他刻苦学习,努力钻研,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242楼2019-12-02 13:35
                回复
                  1923 年,他决定回国,希望能学以致用。当时中国处于军阀割据状态,李国良在广州投奔孙中山。
                  由于他才华出众,很快被任命为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中校参谋,同时兼任陆军讲武学校教官。
                  此后他还担任过第二军官学校主任教官、国民革命军第六军讲武学校教育长、第六军学生总队总队长。为国民革命军培养了大批优秀干部,深受好评。


                  243楼2019-12-02 13:37
                  回复
                    1924年秋,任建国攻鄂军总司令程潜部上校参谋。随后任第二军军官学校主任教官、第六军讲武学校教育长、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入伍生部部副(部长方鼎英)、第六军学生队总队长等职,从事军事教育工作,为国民革命军培养了大批干部。
                    1926 年春,广州各军校并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四期,他任黄埔军校入伍生部部副。在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时,他任第六军教导团少将团长,亲自率军参加战斗,转战湘、赣、苏诸省,战绩显著,在战斗中表现得有勇有谋,立下不少战功,深受军长程潜赏识。
                    1927 年,升为第十七师副师长。

                    1928 年后,国内形势发生变化,军阀混战局面基本结束,国民党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这时,李国良回到南京,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军官团少将团长,继续从事军事教育工作。后任训练总监部辎重兵监,负责全国军队教育训练,长达十一年,因表现出色,很受上司重视。
                    1933年秋被授予中将军衔,辎重兵学校成立,兼辎重兵学校教育长,(蒋兼任校长)他负该校实际责任。
                    1935年冬,交通兵学校和辎重兵学校合并,离教育长职。
                    1936年以辎重兵监任国民党军委会警卫执行部第二组第三庭主任,被授予少将军衔。由于成绩显著,同年10 月,军衔晋升为中将。


                    244楼2019-12-02 13:39
                    回复
                      他们把捐款汇到上海后,上海则寄回一些进步书刊,有时也夹带着红军学校的招生广告。由于当时军中规定只可阅读《蒋W员长言论集》和《曾胡治兵语录》等书,因此他们收到书刊后只能在比较要好的军官中秘密传阅。
                      王禹九阅读了这些救亡刊物后,曾激昂地说:“我们是有四万万人口、有几千年文化的大国,难道能被一个只有弹丸之地的小人国吃了吗?我不信!”
                      1937年四月,丁保良、郝守隆等被人告发为“G党分子”,郝被处决,丁判刑,王禹九被撤职。王禹九起初软禁在南昌,后来被送到汉口关押。
                      在被软禁、关押期间,王禹九写了四十多篇日记、二十六首诗词。他填词的《虞美人》中有“酒酣无奈愁肠结,谁把匈奴灭?书生报国愿成空,剩有床头匣剑气如虹”的句子,抒发内心的悲愤与无奈。
                      抗战爆发后,蒋经常住在庐山。“八·一三”日军进攻上海,在庐山军官训练团受训的陈诚等许多将军纷纷向蒋进言,称赞王禹九文武双全,治军有方,应该让他出来带兵抗战。
                      蒋任命王禹九为九十八师一旅少将旅长。王禹九重赴戎机,请缨杀敌于上海嘉定前线。在奔赴抗日前线的征途中,王禹九路过南京致函夫人胡远清女士。“远清吾妻:值此强邻压境,国难当头,民族存亡之际,凡我国人皆有抗敌保土之责。我身为军人,为国捐躯,分所应尔。疆场拼搏,生死难期;设有不测,务须节哀。并望择人更适。”豪言壮语,掷地有声。
                      淞沪会战3个月,王禹九屡建战功。1938年11月,上海失守,王部坚守常熟,保卫南京,王以战功升任226旅副旅长,后又升为少将旅长。
                      不久98师扩编为79军,军长夏楚中,王升任79军少将参谋处长,丁保良任军部书记,转战苏浙皖及江西南浔。
                      为了打通浙赣线,日军早在1938年武汉作战之初,就企图“根据情况占领南昌”。攻占武汉以后,其大本营立即下达“来年阳春之际,攻占南昌”的命令。
                      1939年3月,日军以全力压向江西南昌。79军奉命在江西安义、高安一带布防。
                      3月17日,日军第6、101、106、116师团在第11军司令冈村宁次的指挥下,向南昌进犯。79军处于日军进攻的中路方向。
                      3月20日,日军在200余门大炮火力的掩护下,强渡修水河,与79军所部展开激战。


                      249楼2019-12-04 14:10
                      回复
                        将星陨落(七十六):林英灿少将

                        林英灿(1898—1939),字子文,湖北省黄冈(今属武汉市新洲区)人,1898年生,自幼喜好读书,刻苦自勉。


                        251楼2019-12-05 13:35
                        回复
                          青年时代他目睹了国家的S败,帝国主义横行B道,加之军阀Z府F败无能,国家军力不整,难以御敌保国,于是立下了投身军旅,报效国家,救国救民的志向。
                          林英灿于是投笔从戎,考入了当时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6期步兵科学习,在军校的学习期间,林英灿怀着救国救民的思想,刻苦训练,认真学习,加之以他性格坚毅,沉默寡言;做事胸有成竹,老练有成,深为同学所拥护和学校以及当局的赏识。


                          252楼2019-12-05 13:36
                          回复
                            在军校学习毕业之后,林英灿到军队服役,由于他带兵有方,赏罚分明,而且作战勇敢,调度有方,


                            253楼2019-12-05 13:50
                            回复
                              在军队中,得到将士们的拥戴和敬仰。他也因功由排长升为连长、营长、团长、参谋长、副师长等职务。
                              1931年,林英灿被任命为陆军第152师少将参谋长。
                              1936年,林英灿将军奉命率领部队驻防海南琼崖。
                              1936年奉令率部驻防海南琼崖。


                              254楼2019-12-05 13: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