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080,963贴子:73,756,271

回复:将星陨落(二):抗日殉国的第一位副军长-佟麟阁上将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遗物还有战斗日记及外面的布套。战斗日记上贴着王凤山长子和次子的照片,当时幼子已经出生,但不在照片上,王凤山就在旁边写上了他的名字“平定”。遗憾的是,十多本战斗日记,后来在战乱中散佚。
王凤山殉国后,他的事迹被改编为话剧《盘肠英雄王凤山》,在二战区广为上演。
当年七月七日,全面抗战开展5周年之际,阎锡山在克难坡举行大会,追悼“革命根据地大保卫战阵亡将士王师长凤山等”。
1943年5月29日,国民政府又发出褒扬令:“暂编第四十五师师长王凤山,久历戎行,夙称英勇,抗战军兴以后,在汾南一带作战,屡挫敌锋。不幸于去夏万泉之役,督战前线,弹中腹部,为国捐躯。抗念忠贞,殊深轸悼,应予明令褒扬,并将生平事迹存备宣付史馆,用彰壮节而慰英灵。”
后来,国民政府追赠他为陆军中将,并将牺牲所在的张瓮村改名为“凤山村”,该村的小学改名为“凤山小学”,1947年当地解放后废止。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也并未忘记为祖国独立、民族解放而牺牲的英烈。
王凤山将军的事迹,在《山西通志·人物志》《五台志》《万荣志》中历历可见,由徐向前元帅题写书名、聂荣臻元帅作序的《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重要战役介绍》及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抗日战争国民党阵亡将军录》中,均有王凤山传略。


140楼2019-10-25 14:59
回复
    1986年4月11日,国W院民政部颁发证书,确认王凤山将军为烈士,时任太原市南城区区长刘祥正亲自捧证送达王凤山遗孀处。
    王凤山共生有三子,长子“平阳”、次子“平陆”均以出生地命名,幼子名“平定”,寓意对和平安定的希望。王凤山牺牲后,为表达继承父亲遗志的心愿,三子分别改名“承志”“继志”“述志”。
    记录历史,缅怀先烈!让更多的人知道!
    岁月悠悠,历史轮回,关注分享留下你的记忆!
    -------------------------------
    为了还原真实历史,材料就比较敏感,不知哪天就毙掉。所以写历史比较敏感,难以把握,防止失联请关注!
    (张老师海外聊史 :HISTORYCA,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将星陨落(三十四):朱世勤中将
    将星陨落(三十三):武士敏中将
    将星陨落(三十二):李汉卿中将
    将星陨落(三十一):寸性奇中将
    将星陨落(三十):唐淮源上将
    将星陨落(二十九):谢晋元少将
    将星陨落(二十八):张自忠上将
    将星陨落(二十七):钟毅中将
    将星陨落(二十六):宋哲元上将
    将星陨落(二十五):黄启东中将
    将星陨落(二十四):李必藩中将
    将星陨落(二十三):陈锺书中将
    将星陨落(二十二):刘桂五中将
    将星陨落(二十一):赵渭宾少将
    将星陨落系列:(一~二十)
    中国抗战大事记:1937-1945
    抗战之最和不朽历史经典画面(下)
    抗战之最和不朽历史经典画面(上)
    近代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四)
    近代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三)
    近代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二)
    近代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一)
    往期文章 武汉会战纪实
    往期文章 日本关东军的覆灭
    往期文章 钢军军长李本一传奇
    往期文章 土木系名将:陈诚
    国军王牌军系列
    国民革命军军长系列
    北伐系列
    蒋介石日记秘闻之大败退系列
    蒋介石日记秘闻之韩战系列
    蒋介石日记秘闻之权斗系列
    往期文章:蒋公介石系列
    往期文章(一)


    141楼2019-10-25 14:59
    回复
      为了掩护英军安全撤退,充分作好迎战准备,戴安澜率部日夜抢修工事,布下三道防线,阻击迟滞敌军前进。
      他在致夫人王荷馨的信中写道:“余此次奉命固守同古,因上面大计未定,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心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
      战中戴安澜将军带头立下遗嘱:“只要还有一兵一卒,亦需坚守到底。如本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以参谋长代之。参谋长战死,以某某团长代之。全师各级指挥官纷纷效仿,誓与同古共存亡”。
      此役将军以8000人挡住日军精锐的第55师团20000余众的进攻。而后日军趁夜袭击二百师侧背,将军率部转移,于叶达西接灭日军1个大队,至此远征军声威大阵。
      同古保卫战历时12天,第二〇〇师以高昂的斗志与敌鏖战,以牺牲800人的代价,打退了日军20多次冲锋,歼灭敌军4000多人,俘敌400多人,予敌重创,打出了国威。
      同古战役后期,由于右翼英军只顾逃命,放任日军长驱直入,左翼国军行动迟缓,以致让日军迅速前出并偷袭成功,致使第五军三面受敌,第二〇〇师一度处于被围歼之势,势不得已,第二〇〇师奉命向北突围。
      为挽颓势,戴安澜指挥第二〇〇师奋勇夺占棠吉,再立战功。后缅甸战场形势日下,曼德勒会战计划流产,5月8日上午,缅北远征军基地密支那被占日军攻占,与国内的联系被切断,后援断绝,中国远征军有被围歼之势,指挥官杜聿明按蒋中正7日的命令,下令第五军经缅北野人山后撤回国。
      第三十八师师长孙立人认为撤退路途遥远,拒绝接受命令,接受中缅印战区美陆军司令兼中国战区总司令蒋的参谋长约瑟夫·史迪威的指挥,率所部第三十八师撤往印度。


      143楼2019-10-26 15:12
      回复
        戴安澜接受撤退命令率领第二〇〇师经缅北野人山、滇西纵谷撤往云南。日军沿途追击第五军,因地形不利行军,五军各部遭受严重打击。
        1942年5月16日拂晓,第二〇〇师师部在朗科地区行进途中遭敌伏兵袭击,戴安澜胸、腹部重伤。
        5月21日日军占领堂吉,将军奉命前往收复该地,并于24日成功兵进堂吉,但日军随后大举增援,因众寡悬殊,统率部裁示向缅摩公路转进,但不幸于途中遭日军袭击,戴安澜将军中弹负伤。
        至5月26日时,因伤口感染严重,已糜烂穿孔,由于缅北复杂的地形和连绵的阴雨,戴安澜终因缺乏药物医治,伤口化脓溃烂,戴自知来日无多,命左右卫士将之扶起,随后向北面高呼“反攻!反攻!中华M国万岁!”后,故于缅甸茅邦村,享年38岁。
        戴安澜牺牲的消息传回国,蒋电令:务必将戴师长遗体运回祖国。
        5月29日,因为天气炎热,戴遗体流脓水发臭,不能再继续行走,又不能留在缅甸,乃决定火化。
        200师官兵将戴棺材遗体在原木上火化后,拣出遗骨,按部位用绸布包好,装在木箱里,跟五九八团团部行进。其遗体由其属下背负,随同部队撤回云南。第二〇〇师在撤退回国沿途损失超过2,000人以上。
        戴安澜将军殉国后,国民政府为其举行国葬并追赠陆军中将,之后美国总统罗斯福颁发“国会勋章”给戴安澜将军,将军是第一个受此殊荣的中国军人。

        美国国会授权总统颁发给戴安澜将军的勋章


        144楼2019-10-26 15:14
        回复

          戴安澜烈士墓

          戴安澜将军像
          戴安澜将军殉国后,中华M国政府于1943年4月1日在广西全州的湘山寺为其举行了国葬,并追赠陆军中将;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W员长蒋中正以校长身份赠挽联:“虎头食肉负雄姿,看万里长征,与敌周旋欣不忝。马革裹尸酹壮志,惜大勋未成,虚予期望痛何如?”
          延安领导人毛为其赋诗《五律·挽戴安澜将军,五律·海鸥将军千古》:“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外侮:外国侵略者,指日寇。采薇:《诗·小雅》中有《采薇》篇,其诗描写戍边抗击外族入侵的兵士久历艰苦,在回乡的路上又饱受饥寒。虎罴:指敌人。东瓜、棠吉:缅甸地名。烈士英勇抗日,光辉献身,壮志未酬,虽死犹荣。)
          美国国会授权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颁发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外国同盟军将领之军团功勋章给戴安澜将军,他是第一个受此殊荣的中国军人。
          1947年,戴安澜墓迁葬于安徽芜湖赭山公园内。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追认其为革命烈士。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戴安澜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2014年,列入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2017年5月26日全国黄埔军校同学会(总会),安徽省、江苏省、上海市黄埔军校同学在安徽芜湖举办爱国抗日名将戴安澜烈士殉国75周年纪念活动。
          记录历史,缅怀先烈!让更多的人知道!
          岁月悠悠,历史轮回,关注分享留下你的记忆!
          -------------------------------
          为了还原真实历史,材料就比较敏感,不知哪天就毙掉。所以写历史比较敏感,难以把握,防止失联请关注!
          (张老师海外聊史 :HISTORYCA,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将星陨落(三十五):王凤山少将
          将星陨落(三十四):朱世勤中将
          将星陨落(三十三):武士敏中将
          将星陨落(三十二):李汉卿中将
          将星陨落(三十一):寸性奇中将
          将星陨落(三十):唐淮源上将
          将星陨落(二十九):谢晋元少将
          将星陨落(二十八):张自忠上将
          将星陨落(二十七):钟毅中将
          将星陨落(二十六):宋哲元上将
          将星陨落(二十五):黄启东中将
          将星陨落(二十四):李必藩中将
          将星陨落(二十三):陈锺书中将
          将星陨落(二十二):刘桂五中将
          将星陨落(二十一):赵渭宾少将
          将星陨落系列:(一~二十)
          中国抗战大事记:1937-1945
          抗战之最和不朽历史经典画面(下)
          抗战之最和不朽历史经典画面(上)
          近代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四)
          近代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三)
          近代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二)
          近代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一)
          往期文章 武汉会战纪实
          往期文章 日本关东军的覆灭
          往期文章 钢军军长李本一传奇
          往期文章 土木系名将:陈诚
          国军王牌军系列
          国民革命军军长系列
          北伐系列
          蒋介石日记秘闻之大败退系列
          蒋介石日记秘闻之韩战系列
          蒋介石日记秘闻之权斗系列
          往期文章:蒋公介石系列
          往期文章(一)


          145楼2019-10-26 15:17
          回复
            将星陨落(三十八):许国璋中将
            许国璋(1897年-1943年11月21日)字宪廷,四川成都人,父许作宗,逊清将弁,尝立功川藏间。将军少聪颖,好武略,卓然有乃父风。
            1917年,孙中山发动护法运动,许国璋投笔从戎,加入川军第二师。此后屡建战功,升为军佐,送进第二师合川军官传习所学习,以优异成绩毕业。
            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二军第一师营长。1929年,投奔刘湘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军,任独立第一团营长,送进第二十一军军官研究班学习。
            1930年,奉命进驻湖北围剿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冬,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军第三师第九旅第二十五团团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6月,许国璋随川军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集团军(由王缵绪组建)出川抗日,同年10月任第六十七军第一六一师第四八三旅少将旅长。
            行前对家人说:“我出川抗战,身已许国。你们在后方,妻要勤俭过生活,儿要努力读书。我每月除以应得薪金寄助外,要你们自己努力。至于我,望你们不要惦念。当时他的儿子许应康年仅12岁。
            1938年,日军遭台儿庄战役打击后,又发动武汉会战。9月,第五战区长官部决定在黄梅广济地区同日军第六师团决战,保卫田家镇要塞。
            第六十七军奉命攻打黄梅以南和大金铺的日军,许国璋率领第四八三旅负责攻击大金铺以北梅川的日军。
            因所部装备十分落后,多次进攻未克,乃转而防御。许国璋亲至前线率部阻击,该部坚守阵地一个月。
            9月29日,日军陆海空部队联合攻占田家镇要塞。此后日军继续西进,登陆兰溪,进攻浠水、黄冈。第五战区长官部命令第二十九集团军在浠水、上巴河一带掩护第五战区部队转移。
            同年10月上旬,鄂东上巴河战役爆发,在大炮、飞机掩护下的日军从黄梅、广济方向而来。事先许国璋部占领了侧面阵地,在飞机轰炸下始终未暴露目标,等到日军突破中国军队前沿阵地时,许国璋命令所部突然出击,日军被打退。
            1938年10月25日,日军占领武汉,第二十九集团军转移至鄂西。1939年,许国璋部守大洪山,日军接连进攻襄河、石碑,但均被许国璋部击退。在此后三年中,日军两次进攻豫南、窥探鄂西,大洪山防线首当其冲,不断发生战斗,但在许国璋指挥下,大洪山防线一直未失守。
            至1941年7月晋升为第一百五十师副师长,隔年升任师长,1943年日军大举渡江南犯,将军率部于公安、石首等地与日军凿战二十余日,歼敌千余人。
            将军于战中谓部属曰:“为国捐躯,军人分也,今当决一死战,敢有退者,必手刃之”至此全军士气昂扬,继而缔造鄂西大捷。
            1943年11月,常德会战爆发。在飞机掩护下,日军五个师团及坦克部队、炮兵部队15万余人多路进攻常德。
            第六战区部署迎击日军,计划将日军压迫在洞庭湖畔歼灭。第十集团军一部在藕池口、宜都间,第二十九集团军一部在华容、藕池口间持久抗击,消耗日军战斗力;主力则向澧水、沅江两岸集结。
            1943年11月2日夜,日军攻击前进。许国璋奉命撤到太浮山占领阵地,和太阳山第一六二师策应,袭击日军侧背方向。许国璋部从南县、安乡渡过澧水,但很快进攻津市、安乡的日军突破防线渡过澧水。
            许国璋当即命第四四九团赴太浮山占领阵地,命第四四八团、第四五〇团分别直插太浮山。
            但日军行动迅速,封锁了第一五〇师去往太浮山之路,许国璋向南且战且退至常德的门户陬市固守。
            日军随即进攻,且不断派出援军。许国璋亲上前线,持步枪参加作战,身中两弹,多次昏迷,官兵误以为他已阵亡,准备派员将其运回沅江南岸。
            许国璋苏醒时,得知日军已经占领陬市,便说:“我是军人,应该战死在沙场,你们准备把我运送到对岸,这是害了我呀。”
            遂决议北上与日军决战,命副师长、参谋长、政治部主任…等百余人兵分二队乘夜突围,大呼冲杀,一时所向披靡,但激战至天明时陷入日军包围,将军于战中身重两弹壮烈殉国,时年46岁,国府闻讯感念将军忠烈追赠陆军中将。
            许国璋殉国后,四川各界人士隆重举办追悼会,遗体被运回原籍成都安葬。1944年2月2日,国民政府追晋许国璋为陆军中将。
            2014年9月,许国璋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收入第一批国家级著名抗日英烈名录。
            外界长期不知道许国璋的后人情况,2014年10月,常德会战研究院、巴蜀抗战研究院等志愿者机构终于在山东济南找到许国璋的儿子许应康,孙子许健(许应康之子)。

            2015年1月中旬,许应康、许健领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颁发的许国璋烈士证书。许应康对四川老家有两个未了心愿,一是找到当年对许应康照顾有加的恩人黎剑候家人,二是由于许国璋的墓地已无存,希望老家能有个纪念许国璋的地方。
            记录历史,缅怀先烈!让更多的人知道!
            岁月悠悠,历史轮回,关注分享留下你的记忆!
            -------------------------------
            为了还原真实历史,材料就比较敏感,不知哪天就毙掉。所以写历史比较敏感,难以把握,防止失联请关注!
            (张老师海外聊史 :HISTORYCA,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将星陨落(三十七):周复中将
            将星陨落(三十六):戴安澜中将
            将星陨落(三十五):王凤山少将
            将星陨落(三十四):朱世勤中将
            将星陨落(三十三):武士敏中将
            将星陨落(三十二):李汉卿中将
            将星陨落(三十一):寸性奇中将
            将星陨落(三十):唐淮源上将
            将星陨落(二十九):谢晋元少将
            将星陨落(二十八):张自忠上将
            将星陨落(二十七):钟毅中将
            将星陨落(二十六):宋哲元上将
            将星陨落(二十五):黄启东中将
            将星陨落(二十四):李必藩中将
            将星陨落(二十三):陈锺书中将
            将星陨落(二十二):刘桂五中将
            将星陨落(二十一):赵渭宾少将
            将星陨落系列:(一~二十)
            中国抗战大事记:1937-1945
            抗战之最和不朽历史经典画面(下)
            抗战之最和不朽历史经典画面(上)
            近代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四)
            近代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三)
            近代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二)
            近代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一)
            往期文章 武汉会战纪实
            往期文章 日本关东军的覆灭
            往期文章 钢军军长李本一传奇
            往期文章 土木系名将:陈诚
            国军王牌军系列
            国民革命军军长系列
            北伐系列
            蒋介石日记秘闻之大败退系列
            蒋介石日记秘闻之韩战系列
            蒋介石日记秘闻之权斗系列
            往期文章:蒋公介石系列
            往期文章(一)


            147楼2019-10-28 12:19
            回复
              将星陨落(三十九):彭士量中将
              彭士量(1905年8月5日-1943年11月15日)号秋湖,湖南浏阳人,将军天资聪慧,秉性刚毅,幼承庭训,及长辈言行之薰陶,极富于国家民族之意识。
              就学期间成绩名列前茅,1924年秋,湖北明德大学学习。受孙中山革命思潮的影响,排除父亲的阻力赴广东,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
              毕业后,彭士量被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师服役,历任排长、连长、营长等职,随大军参加东征、北伐作战。
              在作战中战功卓著,如在南浔线的战斗中,以少胜多击溃孙传芳军队,为保证国民革命军主力部队歼灭孙传芳部作出了贡献,因战功升任31师副团长。
              1927年随蔡廷锴部参加南昌起义,南下时退出起义军。
              1928年起任第三十一师副团长,第五军第八十七师团长。
              1932年进入陆军大学11期深造,毕业后历任陆军八十三师上校处长、团长等职。
              1935年底起任第八十三师上校参谋处长,军政部第五新兵补训处学员团团长,预备第四师少将参谋长、副师长。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彭士量主动要求率部抗日并很快得到了批准。
              在鄂南、鄂西、湘北诸战役中,打退日军的进攻,荣获军委授予的陆海空军甲种一等奖章,并受到宋庆龄女士的嘉奖。
              1940年升任第六战区干训团教育处长,1941年任陆军暂编第五师副师长,隔年升任师长。


              148楼2019-10-29 07:38
              回复
                1942年夏季,日军为夺取素称鱼米之乡的洞庭湖地区,集中数万主力部队,在大批飞机、大炮及海军舰艇的优势火力支持下,向我发动了猖狂的进攻。
                担任陆军暂编第五师副师长彭士量将军率领暂编第五师的抗日爱国官兵,在华容县城郊一线与日军展开了拼死的斗争。
                彭将军亲临前线视察阵地,指导下级官兵利用地形地物, 修筑工事,隐蔽自己,消灭敌人,并用抗日救国的革命道理鼓励士兵英勇杀敌,报效国家,宁死不作W国奴。


                149楼2019-10-29 07:40
                回复
                  在他的正确指挥下,全师官兵不顾敌人的猛烈炮火,宁死不退,与进犯日军展开了殊死的血战,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喊杀震天,血肉横飞,多次展开了白刃肉搏战,我阵地得而复失,失而复得,敌人的尸体躺满了前沿阵地,我士气高昂。
                  双方相持达一个月有余, 我阵地巍然不动,日军伤亡惨重,攻势顿挫,毫无进展,只好败退而归,这一仗,打出了暂编第五师的声威,日方广播电台多次提到彭士量将军所指挥的第五师为不可轻视之铁军。
                  1943年彭士量任暂编第五师代理师长,11月实任该师师长。
                  当年夏季,日军集中数万部队,动用海陆空三军向洞庭湖西岸地区发动进攻。
                  彭士量率领暂编第五师,在华容县城郊一线与日军展开战斗,双方相持达一月有余。
                  当年11月,日军,再次集结重兵试图歼灭湘西野战军主力部队,向常德、桃源一线中方阵地发动进攻,双方展开激战。彭士量率领陆军暂编第五师奉令把守石门。
                  11月6日,日军开始进攻,后日军突破中方战线,彭士量指挥部队撤入石门镇附近阵地固守。接着,数万日军围攻石门镇。双方相持8昼夜。
                  日寇多次猛扑均未得逞,乃施放毒气,致使红土坡的我加强营全体官兵壮烈牺牲。


                  150楼2019-10-29 07:40
                  回复
                    后来北面防线被突破,彭师长率兵巷战,将窜入之敌全部歼灭。此时天色已晚,石门被敌人重重包围,敌人数次冲锋,又以云梯攻城,局势危急,彭师长亲自到西城巡查,并增筑工事,谕官兵死守,并电呈上峰:决与石门共存亡”。
                    此时,国民政府军委会下达73军后撤、“下令放弃石门,但此时该军正与日军全线激战,根本无法脱离接触。为了挽救整个73军,暂五师师长彭士量挺身而出,自告奋勇接下掩护全军撤退的重任。”
                    14日夜间,暂五师在彭士量师长的指挥下死据石门,掩护全军南撤。15日天刚明,敌人几度攻城均被暂五师击退。
                    暂五师虽在万分困难之中,石门仍屹立无恙,血迹斑斑的战旗依然高高飘扬在城墙上。
                    此时彭师长他们已连续苦战三昼夜,部队伤亡过半,敌人兵力又超我军数倍,下午三时许,敌三面进攻,助以飞机大炮集中轰炸,几处城垣忽被突破,暂五师全体官兵继续在城内与敌展开残酷的肉搏战。彭师长身先士卒,街、巷、民房皆成死守据点。
                    当掩护73军撤退任务完成后,暂五师于15日黄昏奉命撤出石门,但在渡河时遭遇日寇的围击,彭士量师长亲自指挥部队奋力突围,不幸在南岩门口被敌机机枪击中要害,身受重伤还喊杀不止,忠勇之气感动得在场的官兵个个哭声不绝。
                    临终之前将军拼力高呼:“大丈夫为国家尽忠,为民族尽孝,死何憾焉!”
                    临终遗言及遗书遗言
                    "大丈夫为国家尽忠,为民族尽孝,死何憾焉!"
                    遗书
                    (一)余献身革命,念年于兹,早其牺牲决心,以报党国,兹奉令守备石门,任务艰巨,当与我全体官兵同抱与阵地共存亡之决心,歼彼倭寇,以保国土;倘于此次战役中,得以成仁,则无遗憾。惟望我全体官兵,服从副师长指挥,继续杀敌,达成任务。
                    (二)余廉洁自持,不事产业,望余妻刻苦自持,节俭以活,善侍翁姑,抚育儿女,俾余子女得以教养成材,以继余志。
                      此嘱
                    身后评价
                    彭士量将军是黄埔军校一百零八将之一;是陆军大学十一期高材生;是出身土木系的著名将领,是抗日战争中在常德会战中牺牲的第一位将军。
                    牺牲后、1944年2月2日国民政府特追赠彭士量将军为陆军中将。
                    1985年5月2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报国家民政部追任彭士量为革命烈士。现今亦对其给予积极评价。是首批入驻湖南革命烈士纪念塔的国军抗日将领。南岳忠烈祠有烈士的纪念碑、遗书和墓地;台北忠烈祠有烈士的灵位和三种文字的事迹介绍,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在缅怀他。

                    记录历史,缅怀先烈!让更多的人知道!
                    岁月悠悠,历史轮回,关注分享留下你的记忆!
                    -------------------------------
                    为了还原真实历史,材料就比较敏感,不知哪天就毙掉。所以写历史比较敏感,难以把握,防止失联请关注!
                    (张老师海外聊史 :HISTORYCA,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将星陨落(三十八):许国璋中将
                    将星陨落(三十七):周复中将
                    将星陨落(三十六):戴安澜中将
                    将星陨落(三十五):王凤山少将
                    将星陨落(三十四):朱世勤中将
                    将星陨落(三十三):武士敏中将
                    将星陨落(三十二):李汉卿中将
                    将星陨落(三十一):寸性奇中将
                    将星陨落(三十):唐淮源上将
                    将星陨落(二十九):谢晋元少将
                    将星陨落(二十八):张自忠上将
                    将星陨落(二十七):钟毅中将
                    将星陨落(二十六):宋哲元上将
                    将星陨落(二十五):黄启东中将
                    将星陨落(二十四):李必藩中将
                    将星陨落(二十三):陈锺书中将
                    将星陨落(二十二):刘桂五中将
                    将星陨落(二十一):赵渭宾少将
                    将星陨落系列:(一~二十)
                    中国抗战大事记:1937-1945
                    抗战之最和不朽历史经典画面(下)
                    抗战之最和不朽历史经典画面(上)
                    近代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四)
                    近代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三)
                    近代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二)
                    近代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一)
                    往期文章 武汉会战纪实
                    往期文章 日本关东军的覆灭
                    往期文章 钢军军长李本一传奇
                    往期文章 土木系名将:陈诚
                    国军王牌军系列
                    国民革命军军长系列
                    北伐系列
                    蒋介石日记秘闻之大败退系列
                    蒋介石日记秘闻之韩战系列
                    蒋介石日记秘闻之权斗系列
                    往期文章:蒋公介石系列
                    往期文章(一)


                    151楼2019-10-30 15:55
                    回复
                      将星陨落(四十):孙明瑾中将

                      孙明瑾,号玉轩,江苏宿迁人,1906年生,原对日作战第九战区第十军第十预备师师长,陆军中将。黄埔军校六期,陆军大学十四期(正则班)、陆军大学研究院毕业。
                      孙明瑾出身于书香门第,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备受家庭严格训育,养成谦和沉毅、简朴淳厚的品行。孙明瑾兄弟六人,排行第三,还有姐妹各一人。
                      孙明瑾的父亲孙光斗,号奎阁,清末秀才,江苏同盟会会员,在宿迁崇实中学任教,联合爱国志士,开展反清活动,与同盟会盟主黄炎培交情颇深。
                      1923年秋孙明瑾十七岁,宿迁崇实中学高中毕业,回家乡窑湾,在牛滩储才国民小学任教。博览群书,精研文史,仰慕中华民族英雄,崇敬孙中山爱国精神,立志奋发图强,报国救民。
                      1925年秋,孙明瑾十九岁,来到南京,以优异成绩考入南京金陵大学。
                      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孙明瑾二十岁,决定投笔从戎。8月奔赴广州,考取黄埔军校六期,主学无线电通讯,刻苦学习,精研业务,成绩斐然。
                      龙潭战役,是第一次北伐最重要最激烈之役。1927年8月25日夜,在南京至镇江百里长江上,北洋军阀“五省联帅”孙传芳率七万之众,进行大规模偷渡,攻占龙潭一带北伐军阵地,截断沪宁铁路,并向两翼扩展。
                      南京告急,国民政府震惊。国民政府军委会李宗仁、白崇禧、何应钦等急调驻防南京和镇江的部队,从东西两面进行围堵,并电令驻苏州、上海和杭州各路友军紧急驰援。
                      8月31日,西、中和东线北伐军会攻龙潭,击溃孙传芳部,获龙潭大捷,奠定国民政府基业。
                      在龙潭战役中,孙明瑾二十一岁任排长,负责陈诚第二十一师无线电通讯联络。
                      当孙传芳部攻陷北伐军阵地,南京城危急之时,孙明瑾负责的无线电台,始终同国民政府总司令部交通处(处长邱炜)南京北极阁电台保持密切联络,使其及时向各地呼援,各路援军得以及时赶到,最终击溃孙传芳部,南京城转危为安。
                      孙明瑾表现出色,何应钦、陈诚至为赞赏。战役结束,孙明瑾升任上尉连长。
                      1928年2月,孙明瑾二十二岁,因成绩优异,军校提前毕业,到国民政府首都(南京)警卫第一师一团(团长孙元良)任少校通信参谋。警卫第一师和警卫第二师是蒋嫡系部队。
                      1930年6月,警卫第一师、警卫第二师更换德式装备,聘请德国军事顾问,进行现代化军事训练,此即著名的“德械师”由来。
                      孙明瑾二十四岁,任警卫第一师一团(团长孙元良)一营少校营长,一营二连连长为朱耀章。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加紧备战,以应对日寇侵略。12月,警卫第一师进行城市攻坚演练,一营营长孙明瑾指挥有方,灵活运用火炮,适时投入部队,演练十分成功,师部长官和孙元良团长至为赞赏,受到嘉奖。
                      1932年,日寇侵华野心日盛。先制造五名日僧被殴案,随后日本浪人暴动,焚烧三友实业社工厂,捣毁北四川路中国商店,提出四项无理条件,要求我国政府取缔抗日运动,解散抗日救国会。继之,日军舰集沪示威,海军陆战队登岸布防,各地日侨纷纷撤退,挑衅阴谋层出不穷。
                      1月28日,日军夜袭闸北,十九路军奋起抵抗,揭开淞沪抗战序幕。
                      中央军校教育长张治中请缨杀敌,获蒋批准。警卫第一师、警卫第二师改编为第八十七师、第八十八师,与中央军校教导总队合编为第五军,军长张治中兼任第八十七师师长。第八十七师二五九旅旅长孙元良,该旅五一七团团长张世希,副团长孙明瑾,一营营长朱耀章。


                      152楼2019-10-30 16:01
                      回复
                        2月中旬,日军第九师团、第二十四混成旅团增援上海。
                        2月20日晨,日机狂轰滥炸吴淞、庙行一带阵地。在飞机、大炮及舰炮掩护下,日军第二十四混成旅团发起全线猛攻,我军顽强抵抗。
                        21日,第八十七师二五九旅五一七团小炮连击落日军八四六号战机一架,驾驶员田中大尉当场殒命。
                        日军继续攻击,我阵地工事多被摧毁,官兵们匍伏壕内,待日军步兵接近,即以手榴弹步枪痛击,冲锋肉搏,血战两昼夜,毙伤日军甚重。
                        22日晨,日军突破庙行阵地,严重威胁第五军战线。张治中率教导总队驰援,孙元良率第八十七师二五九旅增援,宋希濂率二六一旅渡河,猛攻日军。
                        9时,第十九路军从江湾到蕴藻浜全线反击。第六十一师第四、第五团由江湾西北出击。第八十八师也派部队反击日军。
                        教导总队、二五九旅在庙行正面,二六一旅在左侧,第六十一师两团在右侧,三面夹击突入庙行之敌,激战至烈,晚8时30分,全歼日军。
                        五一七团副团长孙明瑾率部进攻日军据点,被日军炮弹炸伤腰骶部,猝然倒地,血流不止。
                        沪江大学爱国师生组成战地救护队,紧随作战部队行动。救护队长姜文珍是该校艺术系应届毕业生,发现孙副团长受伤倒地,即冒着日军炮火,勇敢地跑来,为他包扎伤口,让担架队抬他撤离战场。
                        因战事紧急,孙明瑾坚决不下火线,强忍剧痛,裹伤再战,指挥部队,继续冲锋。
                        庙行大捷,蜚声中外,我军歼敌三千余名,国际评论为“国军第一次击败日军的战役”。
                        蒋亦高度评价:“自经22日庙行镇一役,我国军声誉在国际上顿增十倍。连日各国舆论莫不称颂我军精勇无敌,而倭寇军誉则一落千丈也。”
                        1935年12月1日,孙明瑾二十九岁,考进陆军大学十四期正则班,带薪兼职。
                        1937年1月,孙明瑾三十一岁,从中央军校赴军事委员会军令部任少将高参、第三战区作战科少将科长。


                        153楼2019-10-30 16:03
                        回复
                          孙明瑾副参谋长命令各师,派敢死队猛攻日军。日军孤立无援,拼死抵抗,伤亡惨重,武器损毁,弹药告罄。
                          8日,冈村宁次急调军机,投送弹药军粮,并命令第二十七师团驰援。日军机惧我防空炮火强大,乃高空投送补给,大多落到我军阵地。
                          在万家岭西边,日军第二十七师团被第三十二军击退,无法进援。
                          孙明瑾向薛岳建议:“把握战机,全歼日军第一○六师团,向中华民国双十国庆献礼!”
                          万家岭之战,我军参战部队十余万人,日军参战部队两万八千余人。9日晚7时,我军发动猛攻,歼灭日军一○六师团主力、第一○一师团一部、(增援的)第二十七师团和波田支队共一万四千余人。中国军队组织严密,机动灵活、英勇顽强、不怕牺牲,震惊日军上下和朝野内外。
                          1938年双十国庆来临之际,“万家岭大捷”是对辛亥革命二十七周年的最好献礼。
                          鉴于武汉会战战略目的基本达到,1938年10月16日,军委会决定:最高统帅部、战区长官部、长江南岸及武汉外围部队,10月25日主动撤离武汉。
                          孙明瑾曾参加两次北伐、1932年“一.二八”和1937年“八.一三”两次淞沪抗战、1938年武汉会战、1939年9月-1942年1月三次长沙会战、1943年常德会战等诸多重大战役。
                          1943年11月19日,孙明瑾师奉命率预十师八千将士,从驻地衡山出发,兼程疾进七昼夜赶赴前线,驰援守军,参加常德会战,沿途与日军血战六昼夜。12月1日与日军激战中,不幸身中五弹,壮烈殉国,年仅三十七岁。
                          1944年2月,国民政府追晋陆军中将。5月8日,发布第1653号褒扬令,批准入祀首都(南京)忠烈祠,忠烈事迹存备宣付国史馆,编入中华民国褒扬令集(4792-4793页)。
                          1944年6月23日至8月8日,衡阳保卫战历时四十七天。第十军九个团一万七千六百人,伤亡一万五千人,其中阵亡6千人。日军伤亡惨重,第十一军五个师团近十四万人,伤亡七万人,其中阵亡四万八千人。
                          1944年8月12日,毛泽东题词:“守衡阳的战士们是英勇的。”
                          1956年12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追认孙明瑾为革命烈士,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向烈士家属颁发毛泽东主席签署之革命烈士光荣证书 ——《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证件号:上海字第零零叁叁叁号。
                          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
                          永垂不朽
                          查孙明瑾同志在革命斗争中光荣牺牲,丰功伟绩永垂不朽,其家属当受社会上之尊崇。除依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人牺牲病故褒恤暂行条例》发给恤金外,并发给此证以资纪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之印
                          主席毛泽东
                          一九五六年十二月十九日
                          几十年来,海峡两岸同胞始终缅怀孙明瑾将军。
                          1969年3月,孙明瑾复入祀台北之国民革命忠烈祠;在台湾陆军军官学校黄埔馆内,悬挂孙明瑾将军遗像以示表彰;北京卢沟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抗日英烈馆”内,紫红色大理石碑墙上镌刻孙明瑾将军的英名和光辉业绩。
                          记录历史,缅怀先烈!让更多的人知道!
                          岁月悠悠,历史轮回,关注分享留下你的记忆!
                          -------------------------------
                          为了还原真实历史,材料就比较敏感,不知哪天就毙掉。所以写历史比较敏感,难以把握,防止失联请关注!
                          (张老师海外聊史 :HISTORYCA,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将星陨落(三十九):彭士量中将
                          将星陨落(三十八):许国璋中将
                          将星陨落(三十七):周复中将
                          将星陨落(三十六):戴安澜中将
                          将星陨落(三十五):王凤山少将
                          将星陨落(三十四):朱世勤中将
                          将星陨落(三十三):武士敏中将
                          将星陨落(三十二):李汉卿中将
                          将星陨落(三十一):寸性奇中将
                          将星陨落(三十):唐淮源上将
                          将星陨落(二十九):谢晋元少将
                          将星陨落(二十八):张自忠上将
                          将星陨落(二十七):钟毅中将
                          将星陨落(二十六):宋哲元上将
                          将星陨落(二十五):黄启东中将
                          将星陨落(二十四):李必藩中将
                          将星陨落(二十三):陈锺书中将
                          将星陨落(二十二):刘桂五中将
                          将星陨落(二十一):赵渭宾少将
                          将星陨落系列:(一~二十)
                          中国抗战大事记:1937-1945
                          抗战之最和不朽历史经典画面(下)
                          抗战之最和不朽历史经典画面(上)
                          近代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四)
                          近代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三)
                          近代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二)
                          近代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一)
                          往期文章 武汉会战纪实
                          往期文章 日本关东军的覆灭
                          往期文章 钢军军长李本一传奇
                          往期文章 土木系名将:陈诚
                          国军王牌军系列
                          国民革命军军长系列
                          北伐系列
                          蒋介石日记秘闻之大败退系列
                          蒋介石日记秘闻之韩战系列
                          蒋介石日记秘闻之权斗系列
                          往期文章:蒋公介石系列
                          往期文章(一)


                          155楼2019-10-30 16:05
                          回复
                            将星陨落(四十二):王剑岳少将
                            王剑岳(1906年-1944年6月10日)原名师,湖南澧县人。个性聪颖沉毅,好读战国春秋、六韬三略、孙吴兵法诸书。
                            成年时因见国事渐非,遂毅然考入黄埔军校五期工兵科,在学期间成绩名列前矛更以富爱国心著称,毕业时曾与同学誓曰:“吾受革命之洗礼,主义之薰陶,校长之训诲,不达报国素愿,誓死不归”
                            1925年冬,辗转湘粤,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五期。在校期间,专心向学,民主革命信念更加坚定,对兵法战术造诣尤深。
                            1927年秋,以优异成绩毕业,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二十二师胡宗南部见习。3个月后,升任少尉区队长。7个月后,晋中尉,随部参加对直鲁联军的作战。
                            1928年秋,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二师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师第二旅,又以各项成绩优异于次年春升为该部四团九连上尉连长,先后随部参加对李宗仁部、冯玉祥部、唐生智部的新军阀混战。
                            1932年,升调为副营长。“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时,随部参加澄锡、常溧国防公路的施工建设。
                            1935年,晋升为国民革命军少校营长。
                            1937年,全民族的抗日战争爆发,率部参加淞沪会战,在战场上,身先士卒,督部力战,身负重伤。
                            1938年秋,升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野战补充团上校团长,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一九一师补充第一团团长、国民革命军第四十八师二团团长、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七分校第十七期大队长和副总队长、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八师八十二团团长等职。
                            在职期间,带兵有方,赏罚严明,对日作战莫不奋勇当先。
                            1944年5月,晋升为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七军第八师少将副师长。时值日军发动旨在打通大陆交通线的豫湘桂战役。遂奉命率部由陕出潼关,扼守豫西灵宝一线,屡挫敌人锋芒。
                            1944年6月9日,设防于灵宝毕家砦,与第九十七师互为犄角,与敌展开激烈战斗,宁死不退,敌死伤累累,终不能占领高地。
                            1944年6月10日凌晨2时,日军突破我友军阵地,大批日军涌入防线。因伤亡过大,无力逆袭封闭缺口,遂持枪率残余将士杀入敌阵,双方展开残烈的混战。
                            将军目睹危机亲率所属百余人持枪疾呼曰︰“大丈夫报国杀敌,此其实也,诸君宜奋勇直前!”,官兵因之感奋,士气百倍。
                            时将军左肩已遭炮弹炸伤仍持续指挥作战,但在众寡悬殊下所属伤亡殆尽,日军又以重兵猛攻,在战中将军又身中两弹,血流不止,临危时仍大喊“杀敌”最后不幸仓重不治,壮烈殉国,年38岁。

                            王剑岳殉国后,国民政府于1945 年1 月22 日明令褒扬。
                            2014年9月,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记录历史,缅怀先烈!让更多的人知道!
                            岁月悠悠,历史轮回,关注分享留下你的记忆!
                            -------------------------------
                            为了还原真实历史,材料就比较敏感,不知哪天就毙掉。所以写历史比较敏感,难以把握,防止失联请关注!
                            (张老师海外聊史 :HISTORYCA,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将星陨落(四十一):李家钰上将
                            将星陨落系列:(二十一~四十)
                            将星陨落系列:(一~二十)
                            中国抗战大事记:1937-1945
                            抗战之最和不朽历史经典画面(下)
                            抗战之最和不朽历史经典画面(上)
                            近代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四)
                            近代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三)
                            近代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二)
                            近代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一)
                            往期文章 武汉会战纪实
                            往期文章 日本关东军的覆灭
                            往期文章 钢军军长李本一传奇
                            往期文章 土木系名将:陈诚
                            国军王牌军系列
                            国民革命军军长系列
                            北伐系列
                            蒋介石日记秘闻之大败退系列
                            蒋介石日记秘闻之韩战系列
                            蒋介石日记秘闻之权斗系列
                            往期文章:蒋公介石系列
                            往期文章(一)


                            157楼2019-11-01 14:52
                            回复
                              将星陨落(四十三):包炎民少将

                              包炎民 (1895年-1945年8月14日)字汉生,江苏江阴人,六岁入私塾,以聪敏异常深得师长嘉许,又具领导资质,对诸兄弟爱护倍至,邻儿闻风折服,莫敢欺侮。
                              之后进入师范学校就读,毕业后从事教职,以因材施教,善诱循循,深得学生信仰,而后以其美名受聘为东海县主任秘书,任职期间因时时为人排解纠纷而声名远播。
                              七七事变后包炎民鉴于日军野心勃勃,大有燎原之势,富庶之东南沿海各省恐陷其手,因而组织炎汉社,号召爱国义士,鼓吹民族意识,开忠义救国军之先声。
                              之后奔走各省结交抗日志士,于1938年7月返乡,组织地方自卫队近千人响应戴笠将军成立之“忠义救国军”,随后受命为忠义救国军第5支队教导大队长。从事游击战及敌后破坏工作。
                              1939年整年将军率部袭击日军之交通建设及夺取物资,均有相当收获,又联合各军突击新四军总部,卤获甚多。
                              1940年2月因功受任忠义救国军京沪路驻澄锡虞政治特派员兼江阴县长持续派员前入日军及G军活动区域从事特工活动。


                              158楼2019-11-02 15: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