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吧 关注:475,129贴子:740,684

回复:道门指引----隐仙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十法界
无论是此娑婆世界,还是无论他方世界,是修佛还是道家,以及世间何教何派,其所证所现之因缘法,无不是包含在十法界里面,即六道,声闻,缘觉,菩萨,佛。当然在道家所立名字不同,比如说天仙,金仙,天尊。但凡三教所有证果的,具有无碍神通的祖师,高人,绝不疑惑十法界之理,因缘之理,一切唯心现量之理。十法界之中,天仙,金仙,菩萨,乃至佛或天尊,以实证本心真我为目的,直至功德圆满具足,皆同归于一真法界之不生不灭圆满究竟解脱境界。
历来凡有成就者,皆是理证圆满,通教与通宗,基本的求道圆满成就框架,无不是了解熟悉。否则,心里没底,方向不清,修到哪里都不知,没师傅又没有善知识领引,修个昏天黑地,修到猴年马月。但凡是修真有得的,有所感悟的行者,基本上自然的发现,一些祖师的取证路程,修行方向,修真理论,与自己同出一辙,翻看往来经典也多有相应之处,丝毫无差,则说明修证之路走对了。
故常听好多大德,一些高人这么讲开示,好好修,到时候自然什么都懂了。也就是抱定心法一门,向心内观去,在心性上下功夫,打却一切牵挂,专心长久用功,时候到了,一切的智慧自然会在心中显现,到那时再来细细读经看论,见一句便可知百句,解一理自可通百理,融会贯通,一蹴而就。众生本具本心真我,因妄想而难显,本心真我本就含藏无量无碍智慧,只需深入观心,嵌入真心,智慧自然源源不断而来。如电脑一般,搜索一词,立即可显现无量知识。
出世法之一切教授,无量善知识之教授,开启小中大之法门,其最后目的都是相同。像佛门有小乘罗汉果,针对个别行者暂时根基不够,方便施设的法门,为了行者因一时无法切入本心真我,故先使其脱离三界,不受轮回,在此基础上,根基上,再来切入真我,那就快得多,方便得多。故说,道家大德言:解脱三界生死是第一步,在道家也只算是小目标,最后的大目标,无非亦是证取一即一切的本心真我境界。凡是两家在同一高度的大德,其所知所言自然是不差分毫的,换个叫法而已。
故无论修证何种大道,修炼何种丹道,参悟何种法门,一切都应该建立在取证本心真我,悟道圆满的基础上。离开心门真性之根本法,向外求驰,逐妄妄取,自无益多。故说以狭隘之心,门派之别,带着分别心去修证圆满,只会让自己固步自封,所知法理智慧受限,带有有色眼镜去甄别善知识,只会断了自己的证道之路。故修行人,心要广大,圆融,凡有正理,凡有师训,凡有真法,皆应虚心学习,取长补短,融会贯通,以利益自身顺利成就一切道果。


88楼2019-11-07 11:45
回复


    91楼2019-11-08 11:33
    回复
      儒道佛
      三丰祖师曾在论著里开示了三教的根本,儒家在于阐道,道家在于藏道,佛家在于悟道,相互圆融,缺一不可。

      儒者,阐道。阐,开启,开启至善之门的最初教化,皆是因人而开启。只要有人在的社会,一旦人道极恶,不堪忍受的时候,一定会向好的方向发展,从心里发起一丝想要向善向乐的愿力。但凡有一人悔改,回头,接着定会去教化其他人向善,就这样反复,风气自然越来越好,自然形成了礼义廉耻孝等儒家正理,并且接着社会慢慢稳定,在人心向善的基础上,人开始向自然探索,又接着向内心求索,便有了道,更有了悟道,传道,修道。

      道者,藏道。藏,集合,集合了各种技能,技巧方法,皆是无数古人在历史的演变进化中,反复求索,取证,研究,实验,总结而成的各种道理,包含物质与精神的所有道理。如果把大道之理比作一颗大树,道家就像是在很长时间进化里,把所有的枝叶,探究了个遍,方法用了个遍,直到摸到了大树的根,摸到了悟道的根,才完全明白了大道之树的全貌。故道家的修证,集合了无数人辛苦长久摸索的结果,有其独到之处。

      佛者,悟道。悟,觉悟,圆满地开演了所有宇宙中一切真理。作为与老子同一类再来人的智慧者,先不说其伟大的圆满之处,至少住世讲法了49年,对于所有的道理,以及徒弟所产生的问题,毫无保留地大部分给与了讲解,讲小乘,讲大乘,讲般若,讲方等,讲唯识等等,包含了一切法门,涉及了一切理论,基本上完满的把所有的法传了下来。不去争辩道家和佛家的差别,至少在经典的圆满方面,毕竟是佛陀花了49年的经验,其传道基础自然坚不可摧。相比道家,客观的讲,经典各出大家,各抒己见,非是出于同一觉者所言,难免会在境界上出现偏差,所知所讲,自然有不到位的情况。
      故说在悟道圆满,求取本心智慧之中,佛道无所不包,无所不容,利益广大。而在技巧方法上,原理判别上,道家有其方便之处。特别是命功之修证,即四禅八定的修证,经验丰富,可以相互借鉴。
      故说,儒道佛,本是圆融,本是一家,名相叫法不同而已。道家在性功不得力,可以向佛家学;佛家命功不得力的,可以向道家学;两家启蒙不利的,也可以向儒家学。只要恪守本分,在力行本宗传教义务的基础上,只要有益于修行证道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博之,采之,利用之,发扬之。真正大道之法,无不是出世法入世法,无不兼容,无不圆融。凡有觉者,为了度脱一切各种根基的众生,必须做到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方能方便利益教化一切众生,解决众生的一切问题,从各种渠道实证大道,这才是最圆满的教化,最彻底的教化。


      92楼2019-11-08 21:46
      回复
        健肾粥-------请每天吃一碗!
        每天都坚持喝一碗,不仅白头发不见了,而且皮肤变白皙和光滑,气色也会比原来好了!
        好东西要大家分享!!
        其实熬这个粥很简单。
        黑豆(1小把)薏仁(3把)大米(2把)黑芝麻(1小把)核桃(2个) 红糖,另外核桃也可以换成花生米。
        以上是两个人的量。
        每天中午就把这些放碗里泡好,晚上洗碗的时候就开始熬粥,大概10几分钟水变粘稠的时候就可以了,关火,盖上盖子闷。第二天早上加点水,放红糖,热两分钟就ok了!
        据观察,喝了这个粥三周多以后,人指甲的小月牙变多了,说明肾气足了。另外孩子喝粥以后,脸上开始变红润了,身体变结实了好多。
        自己好好收藏吧,以后留着用。脸上的一切瑕疵以及衰老的痕迹,都是可以通过强悍的肾脏来抹去的,世界上唯一有能力让时间扭转、青春永在的最强有力的器官,就是肾脏。
        肾脏不好,极易衰老。修炼从吃素,食补开始,净化和强健身体,打好一个坚实的修道基础。


        96楼2019-11-09 13:56
        收起回复


          97楼2019-11-10 08:45
          收起回复
            一位得道高人的修炼全过程【一】
            【楼主按:大小周天之通虽然仅仅算色身小成,后面还有性功之究竟参悟,即无为法的修证,其修法基本上不再在身体上下手,而是主要在心性上去悟道,慧光圆通,方能远离生死轮回。但色身小成至少对心性的清净有所利益,有辅助之力,不可缺少。例如精满不思淫,气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能大幅度的加强性悟的修行进度。下面的高人修行历程,主要讲述命功的入手法要,至于后期的炼神还虚,炼虚合道的修证,还需因缘,福德,悟性,慧根所决定,或者说重在心授口授了。】
            张苏辰老先生生于一九0三年八月,为道家龙门派内丹功二十代传人。他涉足丹功,本是出于重痾之下对生命的无限眷恋。然而在经过五十余年的修为之后,他却参破了生命之奥,环顾“过去的友人已无一在世”,乃有了云归之意,遂端坐而化。这真是一个奇妙的生命轮回!
            他留下的在“道”中散步的足迹,走进了自古以来“传药不传火”的禁区,如夜空并不熄灭它所有的灯一样,留下一盏蟾光,为逆旅间来往的人指路。
            编者按:本篇为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八十六岁人张老苏辰所作。张老练功三十余载,打通了大小周天,现将其练功经验娓娓道来,言筒意赅,对丹功修习者多有启发,故从《气功》杂志转载于此。
            古来丹经道典汗牛充栋,不得其真诀,看似十分繁复;得其真诀,则十分传单,故有“一言半句妙通玄,何用丹经千万篇”之叹。
            练丹功必须阶段节次井然,每个阶段各有显景,作为此一阶段功夫的标志。如果弄乱了,便成为一笔糊涂账,自己打通周天也未?究竟到达何等水平?也弄不清楚,功夫就很难有进展。
            本功诀要自出自崂山逸叟史从龙著《道乡集》(见邱陵撰《中国古代气功选注》一书,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读者可以参阅。所宝贵者为张老实践功成,有所补充和发挥。
            我今年八十六岁,已练功三十余载。初练因是子(蒋维乔)静坐法,练了三年后,终因镇不住命门之精而失败。之后,得到道门传授,用目光摄取阳光来补助体内阳气,练习三个月。就通了小周天,把精水化成气团,周流上下,终未再泄一次精,得到大周天通运,养神还虚,我因为证实了大、小周天的运动,才坚信此功简易可行。现在结合自己的练功体验,来谈谈练功的四个阶段(筑基、练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及注意事项,愿广大爱好者亦来试验。


            99楼2019-11-10 11:59
            回复
              一位得道高人的修炼全过程【二】
              一、筑基
              将根基建筑牢固,才能完成练功,本阶段功夫有此重要,故名。人体的根基在肾,据祖国医学的理论,肾为一身水火的根本,如同天地间水火,万物赖之生成的道理一样,肾气充足,身体自然康强。肾气不足,在于壮年人房事耗精过多。壮年人应当至少隔七天才房事一次,要珍惜精水,老年人要下决心断绝房事,以上为储精。精水积满,外阳必举,要用炼精的方法,控制外溢,使其还精补脑。
              炼精的方法是,外阳举起时,立即闭目内视前后阴之间的会阴穴,吸气,用意念相引,将气从尾闾提起,如忍大便状,好像举重物似的,上升于脑。随着用目光上视脑中,停一会儿,用意念从两眉中间,引向下行,落入脐下腹中(下丹田)。这样一升一降为一周。不论旋转多少周,以外阳自缩为止。丹经上称作“采小药”(精为药),“采药归炉”(下丹田)。“封炉温养,谨固牢藏”,才能炼精化气。《道乡集》说:“小药为外药采于外,用有为有作之法采之”。
              要注意:采小药只用在外阳冲动举起时,如不冲动举起时锻炼它,比如锅里无水光烧火,就干锅了。水火得不到既济,就容易出偏。因为小周天是武火烹炼精水的功夫,若无精可炼,会出偏而发生口干舌燥,头晕等症。
              《黄庭经》说:“急守精室(下丹田)勿妄泄,闭而宝之可长活”。
              可见精水是练气功的宝贵药材、但是闭住精不外泄,在人们生活中是很难做到的事,据我练功体验,泄一次精,内气就消失,必须有坚强的意志,才能断绝房事。可是梦中房事,不易断绝,必须不怕失败,继续加强练功。日久定有成功之时。以上谈的筑基办法,也是我的体验功夫。
              二、炼精化气
              在空闲时间,端坐在椅子上,两腿垂地,两手放膝盖上,把双眼张开,向前平视,把目光凝视于两眼之前的正中处,目珠尽量保持不动,摄取阳光补我元气,待杂念基本肃清,心身安泰后,感觉眼珠发胀,好像有气充实时,即可慢慢地收回目光,闭眼,内视两眉中间祖窍穴。内视一会儿,稍觉内气充盈,再将意念轻轻地引向下行,落入脐下腹中,内视腹中一个虚空境地,要朗彻其光。朗则神清,朗则气爽,就不至于昏沉,如同天空无云遮蔽时太阳照射大地一样。凝神也应如是。这叫凝神于气穴(下丹田),也叫心肾相交。朗照力在静功中具有夺天地造化的巨大作用,是练功的总枢。故《阴符经》说:“机在于目”。如失去朗照力,神即他驰,杂念丛生,性光不能聚于气海,虽日坐数次,也无好处。
              初学练功的人,每次练坐凝神气入15分钟,即目光、意念均凝于气穴,则呼吸之气亦自然归于气穴。神意与气三家合在一处,形成了息息归根,就不从鼻孔呼吸了。
              能做到如是练功,练习日久,能坐一小时,腹中受目光照射,自生暖气,蠕蠕欲动,融融自旋,这是静极生动,微阳萌生。什么是微阳呢?就是腹中精水受目光煦照后化成的小气团,如同太阳蒸晒海水,化成云气一样。
              发现微阳萌生景象以后,仍要坚持内视,它的活动会越来越大,仍以目光煦照动处,这是初步功夫积累内气的要诀。比如室中香烟一缕,若火不绝,其烟渐渐充满室中,而积累内气也应如是,开始腹中气动微小,渐渐通达四肢百骸,皮肤状如虫行,如加紧练功,定能达到气足神充,浑身舒畅。真是“三十六宫都是春”了。迨至发现眼前有光闪,四肢温暖,周身似醉,耳际有风的景象,这是炼到内气旺盛已极,自然有气冲过尾闾,上升脑中;略停一会,从两眉中间降入口中,化成津液,咽入脐下腹中,如同空中云气化成水珠,降入地下,滋润万物一样。这炼精化气,属小周天。这时内气呼吸是一升一降,息息归根,即呼吸离不开丹田气根。丹经上说:内气呼吸是用武火炼精化气的功夫。因为从此神气相抱,气谓风,神谓火,风吹火旺,故能炼精化气。
              待续!


              100楼2019-11-10 12:10
              回复
                一位得道高人的修炼全过程【三】
                三、炼气化神
                小周天炼到外阳内缩,马阴藏相时,眼前有光闪过,过几天又有光闪过,这是精已化尽的景象,无精可炼了,即可停止炼小周天。《道乡集》:“火止于阳光二现,不止伤丹。”这就是说丹已结成,不行周天火候了。以下是采大药。
                什么是大药?就是炼气化尽,结成内气一团,伏于气穴,蟠聚不动,采而后生。怎样采而后生?小周天停炼后,仍要凝两目之光,朗照脐下腹中,静等大药活动,不可少离,一离则火散神驰,大药不能出炉(下丹田)。应以内气呼吸聚散法,促其活动。具体方法是:用意念呼吸,呼气使扩散,吸气使聚敛的功法,使其愈动愈旺,迨至静观七天,眼前又现闪光.这是采大药的时间已到。
                忽觉内气团(大药)大动起来,上下涌动,上冲于心,又下奔会阴,感觉两肾热如汤煎,口齿叩动,身涌鼻搐,显此景象,要用采的方法。
                具体方法是:急摄谷道(肛门),意守尾闾,内中向上提起的方法。《道乡集》说:大药为内药,采于内,采而后生,引出大药,则进行过关服食。
                过关服食的过程是:用意念将内气团从尾闾向上提起,冲过尾闾,上升于脑。这时舌舐上鄂,静守一会儿,内气团降入口中,要紧闭口唇,以防渗漏,有鹫鸣之声,降入中丹田(膻中穴),收而藏之。感觉中丹田气满,要一意静守。这就是过关服食,归于黄庭(中丹田)的景象,以下练大周天通运。
                在一意静守中,忽觉有两道动气,从两脚心同时上升,至尾闾穴合成一团,升至夹脊,停止不动,一意静守,待其动机。当动过夹脊,动气分两道,沿两上肢,流入两个掌心,停止片到,回升至玉枕,合成一团,再升至泥九(脑中),复降入中丹田。
                从此中丹田有个大气团,充满中下二田,这就是大周天通运的景象。
                大周天练通以后,要将中丹田和下丹田守成一个虚空境界。此际用功,纯是无为的寂然朗照,就是丹经上说的“沐浴温养”。与小周天有为有作的不同。寂照至极处,自有天然的火候,自然运动,不须神驭,不须息吹,如天地之气自行运转不息一样。惟寂照时,元神居于中丹田,必合下丹田化成一虚空境界,形成一个大圆镜子,光灼灼、圆陀陀,只存一寂照的元神,这是涵养元神的要诀。若仅滞于中丹田,不连合下丹田,则二田之气不能生发。如失于寂照,则二气不畅不旺;二气不畅不旺,则不能资养元神。是以寂照为炼气化神的根本,炼气化神功夫全凭寂照,将昭昭之神与中下二丹田,成一虚空境界,浑浑融融,无人我之相,熙熙嗥嗥,无散乱之机。愈寂愈妙,益定益微。万脉归源,形成了寂照大定。此乃炼气化神的真功。什么是寂照?就是用寂静的目光,照射中下二丹田的虚实境界。在寂照中要防危虑险,如见到美色和宝贵的东西,勿以为真。无论见到何等稀奇之物,可欲之事,均应一切扫尽。稍有喜爱,便着魔障。破坏真功,也就是疏漏了寂照,不能纯其阳明之神,不能证其圆明之果。最破坏真功的事,是梦中女色扰身,切记切记!
                待续!


                101楼2019-11-10 12:13
                回复
                  一位得道高人的修炼全过程【四】
                  四、炼神还虚
                  在寂照大定中,显出雪花纷飞,这是气足神全的景象,要进行炼神还虚的时节已经到了。
                  炼神还虚的具体方法是:把意守部位迁到上丹田(祖窍穴),与中下二丹田化成一虚空境界,存养全体。无人我之相,也无大地山川之形。纯观无相,与太虚浑为一体,太虚即我,我即太虚,寂无可寂,照无可照,只昭昭一灵,超绝万古。
                  五、注意事项
                  1.炼到小周天内气成形时,脐下腹中有个气丘,越炼越旺,口中津液增多,在练功时从嘴角流出,这叫“漏丹”。要紧闭口唇,咽入腹中,滋润五脏。因它是肾水化生的物质,对人体有益,古人称它是“津丹”。
                  2.练气功为了康复体质,百疴不生,可是各人练功功效有别,体质强者功效快,体质弱者功效慢。因此,不须急于求成,只有把筑基功夫练成,才有日新月异的效果。
                  3.练气功要按阶段次序进行,每个阶段有显景,不见显景,不能进行下一个阶段。因此,显景是阶段功夫成就的标志。早则不及,迟则过之。
                  4.大小周天练通以后,不须故意练功。因功有动静之机,均须顺其机而为之。动则运转,静则定住;不动,运之无益;不静,定之有损。要听其自升自降,这是我在体验中证实的。
                  5.练功忌昏睡,昏睡则气散。每遇昏睡时,要停功睡觉,睡足神清时,再静坐练功。先令神蛰于内,不使目光泄于外,自然清虚之气氤氲于内。如此凝神,自得其妙。若目光未能凝入,虽日坐数次,也无好处。
                  6.练功忌着相落空。入坐任其无为,则流于枯寂,属于孤阴,没有造化之机。练功虽重视无为,而在无为中尚须知有为。譬如内视寂照腹中,空洞洞地制止杂念乱生,这就是无为中而有为。心有专向,定于此,不外驰。着相就是心生形相之念,凝滞不散,则内气不能氤氲和霭,流通一身,这是练功的大病。
                  7.练功忌急躁,心躁则生火,火燥则水沸。或谓之神不可躁,躁则水枯。
                  8.练功忌烟酒,烟不可吸,邪火扰乱真气,酒不可饮,酒气伤人性情。
                  9.微阳初动,万勿搬运周天。微阳是内气的嫩芽,尚无结丹,要知升降周天有一定的时节,早则不及,迟则过之,使神气充足,自有天然之机,上升三关,以成自然妙运。如冬至阳生,虽欲其不生行吗?明白此理,还丹可结。
                  10.气穴就是下丹田,也叫气海、气根、精室;还有称作火炉的,它的部位是在脐肾相对的中间,膻中穴就是中丹田,也叫黄庭,它的部位在心窝里边。祖窍穴就是上丹田,也叫印堂、山根,还有称作鼎的,它的部位是在两眉中间。
                  11.我练的静功,先用目光摄取天空阳光之气,反回目中,辐射腹中,点化体内阴质,资养元阳之气,则内气生发得快。因此练功必须在阳光明亮之处,夜间练功必须在灯光明朗之处,禁忌在阴暗地方练功,因为这对温养元阳之气没有帮助。
                  完。


                  102楼2019-11-10 12:18
                  收起回复
                    感谢堂主默默分享法义。菩萨者,但问耕耘,莫管前程。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3楼2019-11-10 16:33
                    收起回复
                      一味酢浆草治尿路结石效果好

                      酢浆草又名黄花草、黄瓜草。此草根茎叶花都带酸味。又“醋”和“酢”古为通用字、醋本酸味,故有人又称其名酸浆草。此草性味酸凉。其功能多多、可用于感冒发热,肠炎,尿路感染,尿路结石,神经衰弱;外用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痈肿疮疖,脚癣,湿疹,烧烫伤等症。对感冒咽喉炎症,我用过颇有效益。对尿路结石,我有几个实例,现记录于下:一个是我的家乡双罗村刘某,他是一个教师,数年前他患输尿管上段结石,服中药十余剂后,结石进入膀胱后堵塞在上段尿道内,引起排尿不通,患者即住进县人民医院,人民医院医生用输尿管往上推,这结石又进入膀胱,尿路是通了,然结石仍在膀胱内,这教师也只得回家再想法治疗。后经我治疗,嘱患者每日服鲜酢浆草五十到一百克、服用此药一月余,这颗结石自然排出。十多年前,另一个患者也是双罗村的一个姓唐的中年妇女,这妇女患右肾结石且积水,因当时新宁县尚无打结石的碎石机,患者丈夫就带她到邵阳市去打结石,到了邵阳市,因当天是星期日,邵阳市人民医院碎石打结石的医生未上班,后由医托哄骗到一家私人诊所花了二百五十元钱抓了一袋子不值钱的草药回到家中,这袋草药她服用了二十余天,未产生任何效果。后来、我嘱她每天煎服酢浆草、该患者服用了一个多月后、终于排出了一粒有三个剌凸的结石出来。其疾全愈。我平生治尿路结石也不乏其人,酢浆草性味酸凉、对尿路疾患其消炎止痛之效颇佳,此药似还可增强肾功能,因此许多尿路感染或尿路结石患者我都要其服用过,都收到一定效果。此药对打结石它确是一种很好的药。(论萬物皆药)
                      --这篇文章日后肯定有用--
                      果断转载 果断收藏


                      105楼2019-11-11 21:35
                      收起回复
                        九品丹道与四禅八定
                        盖道佛修行,证果得位,都不离圣贤之道。圣贤的真实确定,在佛门无非是声闻缘觉二小乘,菩萨大乘,以及佛之正觉圆满最终乘;道家与之相应的叫法不一样,谓天仙小乘,金仙大乘,以及大罗金仙最终乘。凡入此圣贤之道,方算作了脱生死,远离了三界轮回;不证圣贤者,其余六道不得了脱。
                        一切圣贤的修证都是建立在定与慧的基础上,缺一不可,亦要定慧等持。少定多慧或少慧多定者,若缺戒行,惹犯根本四性戒,如杀盗淫妄,入魔入邪,必定无疑。比如三界之欲界最上天,即魔界他化自在天,其魔民都是如此,虽有定慧少分,正见不足,信奉邪见,戒力缺失而入魔道。
                        不管是九品丹道还是四禅八定,都必须受戒,守戒,持戒摄心,摄心为戒,以戒入定。九品丹道与四禅八定无二,四禅八定完成后,接着便是灭尽定修证,合起来就是九次第定。灭尽定者便是炼虚合道之虚空粉碎。虚空粉碎者在定为灭受想处,在慧为无我无生智,入漏尽通。只有证入无生智,行灭尽定方能出离生死,即小乘解脱。故说九次第定即是九品丹道。
                        无论九品还是九定,都必须从最基础的开始,第一要持戒,第二要有正见。也就是首先要按照戒定慧三无漏为指归,来行持,再则就要按照三十七菩提解脱道品来取证小乘解脱;若是离开三十七道品,绝无解脱的可能,这是正法与外道的差别,正见与邪见的区别,正修与盲修的不同。
                        九品丹道,第一品就是性灭,性灭者从心中隔断犯四种性罪的行为,远离贪嗔痴慢疑,使心归于清净。然后在此基础上来筑基,达到真正的修定基础完备。否则基础不牢,即使是通了大小周天,心性不过关,后面的炼神阶段就无法上进,易入邪道。大小周天之通,仅仅只能算作初禅,二禅的境界相,后面还有三四禅等定要完成,全在深入清净,完善寂照之功,使心越来越清净,越来越清醒,妄想分别越来越少。故说。凡有入四禅者,取证初果,二果,三果,只需一个因缘就能证入,这是无定者不可想象的事。
                        纵观所有修法,无非顿渐。对于心杂乱者,先从止观之定入手,或丹道,或止观,或白骨观等等,深入定境,开发智慧,成就定慧等持。对于根器佳者则无为入道,就如张道长所说,以先天入手较好。有的师兄,天生慧足,淡泊清净,能顺应自然之道,只在平常中用功,不谈丹,不讲脉,轻轻松松的通了大小周天,乃至上座一下子就能深入各种定境,皆是善根使然。故说,丹道修证有为无为皆是入手,全在根基。
                        在九品丹道和四禅八定的修证中,古来大德在修到一定的定力以后,有两条路可走。一先求大乘明心见性,后再修完所有丹品禅定。二先修完九品禅定,离生死,再来求证大乘明心见性。但是不管是哪一条路,都必须完成大乘的明心见性,而且必须建立在回小向大的慈悲心上,否则易入小乘根性,得少为足,驻步不前,那么就与金仙无缘了,与极果无缘了。
                        通过一代一代祖师的总结和努力,凡有教授九品丹道,必须要发心求证大乘明心见性,这是道佛大德必定的教诲,不可疏忽,不可忽视。在修证丹道中,必要进修佛门大乘般若智慧,深入经典,参悟禅理,以便不失方向。故说,怀疑祖师的话,诽谤大德的开示,是末法时代之人的弊病,先不说其智慧有限,就单单拿神通来讲,能和祖师,大德相比的,世间有几个。故知,末世一般人的非议之举不可信也,应一切以祖师教诲为根据,依教奉行。


                        107楼2019-11-13 19:26
                        收起回复
                          九品丹道与四禅八定-------补遗【一】
                          一切修行的根本
                          一切修行无非了生脱死,远离三界轮回,乃至求证最圆满的道果。在道以天尊为名,在佛以世尊为名。那么怎么来修证取得。无非就一个---断烦恼。烦恼一远离,妄想执着就没了,自然远离了因果受报,三界轮转。断什么烦恼?第一个是每一次轮回中分段烦恼,以断我执为重,既是所谓的见思惑;第二个是断随眠烦恼,即无量劫以来所执的习气种子,需要在应缘中慢慢断尽,既是所谓的尘沙惑。唯有断了这两种烦恼,才是圆满证果,才算是见性圆满,返归真我。
                          故说,有的人说,我定力好,我可以长生,我可以不老,我可以神通变化,我可以智慧如海,可是一旦遇到善恶境缘,习气烦恼马上就暴露无遗,有人骂心生怨恨,有人夸心生高慢,有人讥讽反生争辩,有人诽谤连生诅咒,凡是种种八风吹来,五欲诱惑袭来,心里连连生起贪嗔痴慢疑等种种烦恼习气,妄想执念慢慢积累,你说如此的结果,又怎么能脱离生死,怎么可能不轮回呢。
                          向来道家的丹道修行多是止而定,与佛家止而观不同,大部分行者最后落在定上。一般的丹道禅定只能暂时伏住习气业力,没有慧力与福德相配合断除,最多取证于天人,脱不了三界。当然,历来道家大德通过实践,慧根福德具足的人,还是能够突破束缚,以止入观,在符合三十七菩提道品的因缘下,悟无生智,得漏尽通,烦恼初步断,远离生死。
                          故说丹道禅定修到最后,想要解脱非慧力和福德具足不可,离开了正见,离开了正道,解脱根本谈不上。道家向来崇尚长生,但是大多数人不知什么是真的究竟长生。想要究竟长生,最少也要证天仙道果,否则什么秘药长生,炼气长生,除三尸长生等小术,与证果无缘,也只是有量的长生,无有意义,到最后依然死路一条。陈樱宁对于长生最后的结论就是-----真长生必须改命。至于怎么改,那就是必须证果,断烦恼习气,得漏尽通,以天仙为起步,不然都是瞎胡闹,徒劳无益。故说很多人修道欲长生,试问可曾证果没有,命改了没有,一概未得,谈什么真长生。


                          108楼2019-11-14 17:59
                          回复
                            九品丹道与四禅八定-------补遗【二】
                            其实说白了,道家的真实解脱丹法,都离不开九品丹道的范畴,无论是伍柳,还是少阳,或是隐仙。唯一区别的地方就是性悟,至于命的部分绝无差别。性功的差别在于悟道的不同,与佛门大小乘悟道之差别相同。在大,悟本心真我,见自真性,得始破无始无明烦恼根本智,谓无生法忍,为无余涅槃;在小,悟了无我空,得一念无明烦恼漏尽通,谓无生智,为有余涅槃。仅仅这一个区别,一个大悟,一个小悟,证量那真是地与天的区别,故说【维摩诘经】中讲,很多小悟的阿罗汉,都无言无颜面对维摩诘大士的诘问,难于企及一个大悟本心大菩萨的智慧。可见在性悟这一关,不是难么容易的。
                            看黄元吉祖师的事迹,其以精通儒佛教义为先,然后禅悟得明心见性,是谓大悟,不是一般的声闻小悟,自然其智慧与成就不同凡响。可以这么说,祖师的佛理所精,所证,大大助益了使其更快明白道门的义理,以及减轻了修证丹道的难度。祖师在性功成就以后,再配合命功丹道【四禅八定】的进修,使得定慧均等,牢关可破,生死来去可以自由选择,其果位证量也稳定牢靠,唯有性命皆达圆满,方是真成就,即定与慧缺一不可。故说四禅八定【丹道】是一切乘类,无论何道何派的共法,定力之所习,缺之不可。
                            九品丹道在进入性功阶段,前面有讲,有两条路可走,第一,具备初级丹道功夫,先明心见性,再来修完丹道禅定入合道修,进入断除烦恼习气的过程。第二,先修完丹道,入炼虚合道修,断一念无明烦恼,再来发心明心见性。这两条道的选择,还在看个人根基,但是最好的方式是具备了一定的根基以后,选择第一条是最稳妥。因为一个明心的人,在修证的过程中,其中道智慧故,妄想分别少故,极不容易被魔境邪见业障所干扰。可是不明心的人在修证过程中,不是执有就是执空,烦恼习气难于去除,再加上完全是自力为之,特别是道家或小乘行者,向来是一不靠经誥之力,二不求诸师之力,三不仗灵咒之力,四不取戒德之力,定会修证中出现诸多危险,诸多干扰,在无师指导下能顺利完成丹道修行的了了无几。
                            其实九品丹道就那么几个步骤,熟悉了以后也不难修证,难就难在行者的资粮够不够,试问道心够不够,福德够不够,业障轻不轻,正见明不明,戒行严不严,等等,这些才是阻碍行者成就的根本原因。古来师傅收徒授意,必须再而三的考验,千般的锤炼,只等根基扎实,善根具足,再来切入丹法,便只剩下下苦功的事了。
                            很多人读【道德经】,大都不如实理解其究竟义理。在理上讲,很多人都认同大道无德无相的境界,以及悟道之下手功夫--守窍。但是恰恰忽略了一个真义,道德经者,以理道和行德为最上;即佛家言;佛者两足尊也,是谓福慧圆满,唯有福慧圆满方是正觉圆满。也就是说,一方面要知真理之义,另一方面要广集福德,慈悲为怀,舍小我执德之相,入无我利他离德相之大德,规避回大向小的自利心,升起回小向大的同体大悲,无缘大慈之心,如此方是真道德,真经义,真圆满之修行之径。
                            【道德经】是菩萨之道,不是小乘自利之道,因其经也是菩萨所著。汉土三圣无不是释迦所遣再来菩萨所立所授,自不离一切菩萨之道,福慧究竟教义;菩萨者乃觉有情,忘我利他是其本怀,所说所作无不是以利益一切众生为重,也是道佛大德们,成就者们,所向导的教义,凡有行者若不是甚深领悟,虚心领受,真实真修,定失真道,与圆满绝缘,与极果无干。


                            109楼2019-11-15 09:37
                            收起回复


                              112楼2019-11-16 19: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