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吧 关注:9,284贴子:35,550

回复:宇宙第一奸邪之王爷笔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其实一开始刘启和他姥爷一直开的那个贯穿全片的重卡的浮球式方向盘特别吸引我。
我也是瞎猜,是磁耦合的液压控制系统还是什么呀?影片里加点儿硬核科普就更好看了!
其实我也是直觉感受瞎猜,都21世纪末期了,连燃烧石头里的重元素聚变做能量,定向推动地球逃离太阳系都做出来了,机械动力系统也应该有别的高科技了吧?
另外,一开始我以为全球1万多座发动机是均匀分布在全球,因为地球在旅途中还要自传,所以中控系统会有一个精准的轮流点火-休眠-启动-休眠的控制程序,就是地球在保证自传的基础上,在向阳面也就是逃离方向的反方向一面上,永远保证这一面上的发动机在启动运行状态,当某台发动机进入远日面也就是逃离方向的正面时,就休眠。
哇!逃了17年还未到达木星,而即使逃离了太阳系在抵达目的地之前还需要加速和减速的操作,全球所有发动机的能耗和废料处理问题都不比人类的日常生活、生存问题容易啊!
但后来看到杭州城已完蛋,救援队改变方向要去印尼赤道转向发动机时,要经过“晨昏线”进入永夜,这似乎意味着原本的赤道线就是新的“晨昏线”,北半球是永昼,南半球是永夜。这样的话,地球的磁极和地轴都改变了,地轴线将于逃离轨道平行或者重合,就是说南北极被放倒成了“水平线”?有意思。
而看上海的冰冻程度,似是在发动机一开,地球脱离绕日公转轨道并且停止自转的一瞬,地壳板块运动以及地表水体和大气仍保持地球自转引起的惯性,整个沿海地区被高达3、400米的疯狂巨浪吞噬并被无法想象的飓风造成的低温瞬间冰封住的。
也似乎在这一瞬,地球连我们的卫星月球也抛弃了。因为没有了抵近天体的潮汐力,所以一下子死掉了30多亿人,其他的人就应该是提前分批转移至地下城了。看起来地下城的电梯很小,数十亿人的大转移还怕是开始于数十年前吧?


IP属地:上海77楼2020-03-30 22:28
回复
    综合这些,停止对日公转和自转的地球,也失去了太阳月亮等天体的恒定作用力而形成的正常的潮汐,海洋生物基本灭绝,即使是标本也昂贵不已,地下城即使人工模拟太阳光谱,与地表5公里的距离要换气、制造循环水源,处理生活和工业废料垃圾,即使挖掘依赖地底熔岩能量,但要大面积种植各种农作物,豢养各类陆生动物,要养活35亿人,怕也不太现实。所以,能看到压缩饼干,吃个肉串也是不得了的奢侈品,特别日本救援人员想死米饭了。哈哈哈哈哈哈
    所以,我真的好奇刘启和他姥爷那辆重卡的动力及控制系统。那么重的机车,要节能也就得靠液压动力系统比较好吧?在地表零下85度的低温下,到底是啥动力系统啊?好奇死了。
    而这辆重卡的制造材料也是高科技。最后结尾,刘启和中澳合资开车冲进印尼苏拉威西发动机的机核安装“火石”,从外部地表零下85度的低温一瞬间冲进零上120度的发动机机核,前后温差200摄氏度,这款重卡的机车材料引起了我强烈的兴趣:外壳、轴承,真的很牛!
    另外就是武器。我记得救援队要冲出快要倒塌的上海中心的时候,某队员花了大半天轰开冰封玻璃的M134加特林minigun,额!为啥不用激光武器切割?更快、能耗更低、更省钱?


    IP属地:上海78楼2020-03-30 22:29
    回复
      都得靠压缩饼干苟活的时代了,成本意识一定是社会方方面面第一位的!科研成果,不管是军用还是工业民用,成本因素也是第一考量!看着那一大堆的7*51子弹壳堆成山,朕这个超级奸商真的肉疼啊!灰灰灰灰灰灰
      而且,那个救援队的任务是偏“工业”或者“工兵”,但基本装备却偏军警类,缺乏随身必备的工业或者工军两用的工具。我看到了武器、看到了攀岩装备,没怎么看到“维修工具”,以及“医疗设备”。
      再就Moss被一瓶带入太空的酒就轻易烧掉……作为“流浪”计划以及“火种”计划,保存有全人类全地球数据资料的总控室,应该有伪装、有备份、有防御,还要分层级。就是即使进入核心,也有不同的应急预案防护设计以及自启动或者自爆设计:从结构、材料、程序、权限。
      但《流浪》的特效确实也是达到了史诗级的观感。这点真的超赞!
      硬核科幻,这些硬核都是特别有意思的点,我也特别期待《流浪》更牛叉的续集或者更多的牛叉《流浪》的出现!一起来帮忙下一部的诞生来吐槽呀!灰灰灰灰灰灰


      IP属地:上海79楼2020-03-30 22:30
      回复
        2018.8.31
        本好学鸨鸨又肥来啦!鼓掌,鞠躬。
        对啊对啊,本鸨鸨年少无知,既不懂瘟疫也不懂水利嘛!但是,现在不懂,并不意味着即使读书也学不会,对不对?
        所以!本鸨鸨的第一个问题就是:
        既然
        “对这次灾害,山东正在组织专家组进行评估,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专家组专家组认为,一周内连续2次超强降雨是造成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潍坊市水库调度做到了提前预警,最后一次预警较洪峰到达提前6小时,使受威胁群众能够及时转移,水库调度符合调度方案规定”,
        那么!
        就是以后还是按照现有操作执行就可保万无一失咯?但是近几十年来地球生态环境恶化,极端天气频发,“天灾”不会是偶发事件。
        那地方和国字头专家组是否也认为以后再遇天灾,寿光继续被淹也将是正常的咯?***说的“人定胜天”?瞎扯!
        那么…………还要水利局和防汛办干嘛呢?一切都是老天说了算,我等小民本来就穷得内裤都穿不上,要不干脆把这两个部门给撤销了吧!裁了一大批人,省下一大笔银子呢!
        从下面九张图来看,其实令人费解的地方很多:
        读了读书,粗略公式是: 泄洪流量=泄洪口截面积*泄洪口水流速。
        泄洪口截面积就是水库出水口闸口的截面吗?是固定的死数咯?
        水流速比较难测,有专门的程控监测仪监测即时数据呢?还是人工固定时点近似测试数据用于计算,取均值还是?
        但从另一个角度,水库嘛,也是基建工程项目吧?在设计初期,想必会有一些重要技术参数的规定咯?
        不知道有没有: 基于闸口的尺寸和材料的最大承压、使用寿命这些数据所最终确定下来的“最大泄洪流速”这个数据呢?
        可别笑我,刚学嘛,用词不准、问题幼稚是可以原谅的,对不对?这不在虚心求教嘛,因为我听说过“主动脉最大流速”、“管道最大流速”,都是流体,所以瞎猜泄洪貌似应该有这么个“最大泄洪流速”的设计数据咯?毕竟超过这个最大值,闸口就爆裂,水库就垮坝了吧?呜呜呜呜呜呜
        有了“最大泄洪流速”,也就有了“最大泄洪流量”,那么,台风暴雨天气时:
        X=决堤漫溢水量=上游最大流入总量-(最大库容-原有库容)-最大泄洪流出量
        嘿嘿嘿嘿嘿嘿,先别看我的用词不专业,这个逻辑理解得对吗?


        IP属地:上海83楼2020-03-30 22:54
        回复
          ~~~~~~~~~~~~~~~~~~~~~~~~~~~~~~~~~~~~~~~~~~~~~~~~~~~~~~~~
          作者:(接过话筒)是的,是这样的。关于《Maps》的舞蹈设想是这样的:假定舞者Jackson Yi是在一个看不见的、无形的长方形柱子里演绎整首《Maps》,这个长方形的无形之柱边长1米,也就是要在面积1平方米,高度2米的无形之柱里面表演街舞。
          HBO:(很困惑地)恩,这个想法真的是,恩,额,很让人意想不到。我很好奇,要表演什么呢?
          作者:(微微一笑,在椅子上换了下姿势)关于场地的设定,还有一点,就是要在这个狭窄的无形之柱里面的前半部分放置一架落地支架麦克风。而对于舞者的要求就是,要在这样的一个空间里表演街舞。舞蹈的元素也必须是多样化的,Punking、Hiphop、Raggae、House、Lomo、Popping、Breaking等等。而且在段落衔接处,还要求融入东南亚以及印度的舞蹈元素,以及部分宝莱坞舞蹈特点。
          HBO: (惊讶地) Woooooo! 这真的是太复杂了,但是听起来似乎是非常令人着迷的表演!
          ~~~~~~~~~~~~~~~~~~~~~~~~~~~~~~~~~~~~~~~~~~~~~~~~~~~~~~~~~~~~


          IP属地:上海90楼2020-04-06 17:33
          收起回复
            ——“苏颜早对玺郎心存爱慕,这些年追随左右,更为郎君绝代风华所折。苏颜本想陪伴玺郎一生一世,但如今情非得已,唯有一死,才可打消中山王继续加害郎君之心,也算是全了苏颜对玺郎的一片痴情!”

            ———— 这他娘的都哪一年写的?貌似2015年初于某南部小城吧?噗!


            IP属地:上海91楼2020-04-06 17:42
            回复
              “你真是疯了!怎么说走就走?”源有点儿气急败坏,“我们还没有向组织报备!尤其是凯,他还没有收到安防处的正式指令,这样会让他上军事法庭的!而且,“方寸阴阳”呢?”
              “嘁!人生本来就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程~~~~~~”千之鹤压根儿没理他,自顾自地哼着歌。等她转过脸来的时候,脸上立马换成一副阴森森的表情:“简直是笨!这两年国情局养尊处优的生活让你智商下降了还是怎的?等一切都按部就班,A国的空中拦截早就在前面的玛旁雍措副峰上空等我们了!你想见佛陀吗?”
              “即使是这样,你有什么把握能够安全通过这片地带?还有,遇到那个移动区域怎么办?另外,再问一次,“方寸阴阳”在哪里?”源不屈不挠地继续追问。
              老段子了,老段子了。。。。。。


              IP属地:上海98楼2020-04-06 21:53
              回复
                2018.4.17
                Then, what is the exact evidence that Syrians are still using chemical weapons, Your Excellency the Prime Minister? The school bag washed with water and smelled of irritation? Since Trump didn’t instruct you, why didn’t you make your own decision to launch a single attack?
                @环球网
                英国首相特蕾莎·梅议会激辩:空袭叙利亚才不是受特朗普指使的,这都是我们英国自己做的决定!你们反对党不要搞错,跟美国人什么的一点关系都没有!


                IP属地:上海99楼2020-04-07 22:34
                回复








                  IP属地:上海102楼2020-04-08 20:36
                  回复
                    2015.10 (《小王子》上映日期是2015.10.16,但这篇评论怕是要晚些,也是当月,但实在记不清了)
                    《小王子》观后感:
                    恩,大陆配音的版本真是看了好多遍!最初也抱着很壕的想法,票子都买好了,实在不可能全部看完,就赠票出去好了,都是支持票房嘛!想完了,又肉疼!我的一件装备又被我给败掉了!如果被家里的老头子们知道了,非得马上把我召回回炉不可,他们眼里的我可并不是这样。
                    好好,不罗嗦了,就来谈谈中文配音的《小王子》吧!我一场英文配音的都没看过,但凭着对原著的熟悉,我觉得只看中文的就足够了,即使是看了法文原版的又如何?曾经觉得自己触摸到了改编者的内心,但是过后想想,觉得自己又过于轻率,不管看多少遍,我也只能大致描述出自己对于这个改编后作品的部分感受而已。
                    《小王子》小说不是很长,内容也算可以,但确实还无法支撑一部电影所要求的全部细节。而且如果完全忠于原著去改编,以影像和声音技术都无法更好地还原出小说中大量的隐喻、哀伤与清醒,电影终究是过于简单的表现。这可能就是改编者需要以一种新的视角来进行再创作的起因吧!
                    我看到的电影,还是以小女孩和飞行员为主线,只是把《小王子》小说中的经典段落和内容以更为精炼的方式,嵌套进了这个故事主线。但这个只是表面形式,改编者仍想通过故事主线来试图向观众解说、阐述或者挖掘他对于《小王子》的解读,以及他对于现实的思考。
                    不管是故事主线,还是“小王子”的故事,我都没有把他们看成某种现实的映射或者映像,我个人觉得:给我更多的感觉,像是改编者所讲述出来的一种意象、一种象征。
                    现实世界虽然也是层次分明、等级森严,大多数人也是在刻板教条地遵从“社会秩序”生活,但也远远没有电影中那种可怕的程度:暗黑的背景、阴影与机械声的大量运用、WALKING DEAD(行尸走肉)般生活着的人们。我想,相反地,改编者也是认同维持现实世界运转的“秩序”的,没有“秩序”,人类社会何以发展到现在?
                    或者改编者更想要以过度化的电影呈现,来表现出现实世界中人们的内心:你看,他并没有把小说中小王子所经历过的所有的人物全部嵌套进他的新故事里,只选取了“国王”、“自大狂”和“商人”。
                    或者,改编者更想要提醒人们的是:看啊!不是你的身体在行尸走肉般地生活,而是你的内心已经像WALKING DEAD了!你的内心,满布阴影与晦暗,你把自己的内心囚禁在了有着红绿灯的十字路口,囚禁在了表格做成的“人生大计”之中,囚禁在了无休无止、暗无天日的摩天大楼里面。十字路口、人生大计、摩天大楼,都是现代社会规则与秩序的映射,也是人们心底主动或者被动欲望的意象。
                    你是不是以这些为衡量成功的标准?你是不是以这些为准绳来裁定你的行为和奋斗目标?你是不是在一步步地迈向这些东西,而沿途不断又不自知地丢弃了一些什么?
                    现实生活是你制造出来的,但最终,你不是被现实生活所囚禁,你是被自己所囚禁!你无限量地释放出你内心深处的一些东西,你像“国王”一样固执、傲慢,有着强烈的征服欲和统治欲,你又像“自大狂”一样虚荣和唯我独尊,你在像“商人”一样斤斤计较着点点滴滴,然后又在内心深处继续滋生出更多的“国王”和“自大狂”,以及“商人”自我。
                    你终于把自己轻易地推进了那台社会机器,把内心深处的希望和纯净之星全部都关闭了起来,只把自己锻造成一堆垃圾般的曲别针(曲别针这东西,在商业化的社会里应用真是广泛,就是这东西别起了成摞的文书,这东西是不是也是一种现实生活对于人心桎梏的象征?我只是这么猜想)。
                    我看到的这部改编过的电影,不只小王子的故事是一个虚幻的梦境,连小女孩的故事也像是一场梦境与现实的交织,你分不清哪些是现实,哪些是梦境。当我看到现实中的某些映像而笑出声,或者无聊到打哈欠时,很快镜头的切换或者飞行员那到位的声音又把我拉进梦境的感觉。
                    甚至对于“小王子”到“王子先生”的改编,也是梦与现实穿插进行。对于“王子先生”,我感受到的,电影也并没有很明显的只有一种反面情绪的表达,比如:嘲弄、痛斥、哀伤什么的,也会有其他的情绪反应:他仍是个“孩子”啊!这点从对“王子先生”的身高的设计能大致看得出。被称为“先生”,有了一份正经工作,就已经是一个“大人”了,包括他的声优的选择(成年人声优),但这个形象的身高还是一个半大小子,介于小女孩和那一大堆的WALKING DEAD般的“大人”的身高之间。


                    IP属地:上海103楼2020-04-09 21:18
                    回复
                      我记得在小说中,小王子从来没有正面称呼自己是“小孩儿”,而在电影中,也只有小女孩明确的称呼过自己是“小孩儿”。那么,什么是“大人”,什么是“小孩儿”或者“孩子”?我觉得更多的还是一种意象,对于人们内心的意象,而非生理的标准。
                      小说中的“小王子”,其实形象更为丰满,字里行间随时能够感受到他的喜怒哀乐,他的直接,他的尖刻,他的执着,他的困惑,他的哀伤,他会厌倦,他还发脾气。而在电影的嵌套故事中,因为全部都是经典段落或者句子的节选,“小王子”这个形象更像是一个旁观者、局外人,但又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怎么说呢?就是游离在故事之外,但又是故事核心所在的那么一个形象。
                      这真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设定,看得多了,我自己都有些恍惚。我想这或许就是导演认为易烊千玺的声音是最契合的原因之一吧!说实话,电影“小王子”的第一句配音台词“给我画一只绵羊”,声音刚出来的时候,我真的出戏了,易烊千玺的声音清凌、冷峻又疏离,我有些没反应过来,这是“小王子”的配音,也是因为对他的声音太过熟悉,越发让我没有反应过来。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也是他录的第一句台词。不过,后面随着情节的推动,能够听的出来,渐入佳境。后来,我想,是不是因为改编的东西,只把经典节选出来,没有情节的连贯和深入,所以会有这种感觉?毕竟我对小说太熟了,进入影院,我还是以书迷的第一身份进去看的,而不是易烊千玺的粉丝。
                      后来看的多了,不断地在改编者所营造出来的梦境与现实中穿梭,我开始感受到,他的声音确实是最契合的——我是在看电影,不是在看书啊!在电影中,改编者需要这么一个灵魂人物,却又要以一个游离在现实与梦境之间,还要对于现实有所疏离的形象来将小说与他自己的故事进行衔接,这个形象既是讲故事的人,也是被故事的人。是不是很有意思的想法?这个就是我自己对于电影这部作品,而非小说的感受。
                      至于电影的结尾,是一个Happy Ending,而且我还觉得是改编者留的一个开放式的结尾。改编者还是很清醒的,因为现实总归是现实,梦总有醒来的时候,逝去的终将逝去,人无法真正地回到过去。这从飞行员“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被猴面包树吞噬、已经衰落的B612小行星,躯体一触即碎的玫瑰花——现实总是存在的,也总是残酷的(朝阳初起的光芒将暗灰的猴面包树染成瑰丽的血红,B612小行星恍然像是海底妖异的血红珊瑚海。我也曾经觉得自己是不是太灰暗了,不过这一部分真的很奇怪,不论我看了多少遍,我的这种悲伤的感受一直存在。如果是要表现希望,这个血红色实在过于诡异)。
                      不过,希望仍在,就是幻化为朝阳一般的天空中的玫瑰花。在这希望之光下面,王子先生也终于回归为“小王子”。或者这也是一种意象:梦总会醒来,在这荆棘密布的现实世界中,我们还将继续前行,但我们总归是把自己的心找回来了,总归是把自己的心从玻璃罩子里解放出来了。至于怎么找回来的?方法只有你自己知道,任何人也帮不了你。这就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局,改编者不需要也不可能提供什么答案:一切都取决于观影的你。
                      看完了回来,觉得这部电影真是让人着迷,一遍又一遍地去看,一层又一层地去体会和领悟,不过也必须承认:确实不适合给“小孩儿”看。哈哈哈哈哈。


                      IP属地:上海104楼2020-04-09 21:19
                      回复
                        剩下的,说点题外话:黄渤的声音给我的震撼。
                        因为看他的作品很少,对他的背景也不了解。他的声音确实让我震撼,不仅有扎实的基本功,而且让人意想不到的:对于角色身份、年龄、动作以及心理活动的揣摩与拿捏,如此到位,真是太厉害了!从头到尾,一字一句与飞行员的一举一动无一不契合得完美,我完完全全地陷入到“飞行员”这个角色中而没有清醒地意识到配音演员的什么什么。片尾曲的演绎以及曲子本身也是完美无缺,作为结尾,烘托主题,拨动心弦,几乎全都做到了。看全片我没有哭过,但每次到了片尾曲都会红了眼眶,我的眼泪都被攒到了最后。真是太厉害了!
                        由黄渤的声音,倒是让我想起了一件事,其实也有点扯远了:将来也会接古装剧的吧?其实我真是不喜欢看大陆的古装剧,无论投资多么大,演员阵容多么强,服装道具多么精美。就是一点就让我没有胃口:演员的声音!不是说演员的声音多么难听,而是指演员的语速与语调。语速接近现代语速,语调也多为上扬的语调。也就是说,演员嘴里吐出来的都是现代人的感觉,没有古人的节奏。古人什么节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生活状态决定了生活节奏的缓慢,也造就了语速的平缓,不会过于的抑扬顿挫。
                        尤其还有贵族人物,即使文化教育水平不高,但是大家出身就是大家出身,雍容与端和的气韵,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这些都是传统文化环境造就的。我可能还要扯得更远一点,就举我最喜欢的蔡少芬来说好了。
                        一直觉得她很美,很可爱,但是具体的地方我又说不出来。看《甄嬛传》,我就想:或者就是她比别的所有的演员略慢了那么一点点的语气和语调,完全符合大家出身的皇后的形象。要知道,清代的皇后,必须是要从“上三旗”(满清统治采用“八旗”制度,“上三旗”多为皇室贵族)中遴选,身份不够的还要由皇室费尽心机地来抬旗。满清的皇后们文化教育水平未必很高,但一定要出身高贵,所以很少有行动带风、语快三分的做派,而这些都是现在古装剧演员里很少能够演绎出来的。但是蔡少芬做到了。有时间可以比较一下《甄嬛传》中,她与其他演员的一些表演,也是很有意思的一种体会。
                        最后就是,恩,今晚确实话很多。今天还看了一篇帖子《盘点才华被淹没和浮夸的明星》。倒不是这篇帖子有多么公允,而是又让我想了很多。娱乐圈浮浮沉沉,才华和名利也并不是对等的,但也不是绝对的。只是觉得:只要你想清楚就好,不是想清楚你将来想要什么,而是想清楚几个问题,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心里的“艺术家”的定义是什么?很期待你光芒万丈的那一天,但是那一天之后,你还想要什么?不管是做“小王子”,还是做“王子先生”,你的生活状态不能说明什么,我在意的只是你的内心。


                        IP属地:上海105楼2020-04-09 21:19
                        回复
                          又冷又困。我记得负面清单那会儿写过一些东西的,怎么就是找不到?又冷又累,心情不好。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06楼2020-04-12 20:48
                          回复
                            朕最近真的太忙了,刚刚找到一些以前就写过的东西,那会儿是负面清单卖国,现在又是全面开放政府条例卖国。
                            先发出一部分,其实我都没整理,等忙完这阵儿,好好理理思路。其实这个思路没什么变的,毕竟跟“国家、民族、民生”有关的东西,你要是思路整天跳来跳去、颠三倒四、朝令夕改,那中国和中国老百姓,也就快离完蛋差不多了!
                            朕不管在国外,还是在国内,这些话都没变过,也清空了两个手腕子等着戴镯子~~~~~~
                            Note that: 要是哪天没有更新了,记得清明给朕多烧点儿纸,省得朕在老家逍遥快活、缺钱花!!!!!!


                            IP属地:上海107楼2020-04-15 22:56
                            回复
                              咦?怎么又把朕骂老卖国贼的那一开头给删了?
                              反正也卖得差不多了,卷包跑路吧,省得被活活气死!朕可不想把大房子给别人继承!
                              先看会儿足球消遣消遣,然后开始举家搬迁!
                              2018.6.27
                              为了阿根廷,我把阿尼、冰克和法丹三场球都看完了,以后要总这个么打法,老子非得英年早逝不可!
                              明明是左撇子,但这场梅西的右脚再一次让人惊叹,不愧是天才全能选手!临门一射,视野和判断都很准确,右脚出脚果断,力量刚猛,球都进门了还保持高速旋转,比他后面那个丢了的左脚任意球有力多了,换谁都拦不下这个球。
                              尼日利亚貌似对阿根廷有心理阴影似的,上半场好好地把个352全攻全守队形打坏了,都踢了些什么鬼?动不动前卫全跑到后防去了,中场空白,前场连个能传过来的球都没有,一次像样的“反击”都没组织起来,***去“防守”了!
                              但下半场回过味儿来,中场终于组织起来了,就好看多了!而且因为体能和速度明显要优于阿根廷,真是给阿根廷前场制造了不少压力,只不过确实经验不如阿根廷, 错失了几个极好的破门机会。相对的,阿根廷有经验的人多,靠经验在机会不那么多的情况下也很善于抓住机会,第二粒罗霍进球即是如此。
                              但讲真,阿根廷的体能以及配合在这次世界杯上恐怕会是个大问题。
                              保守起见,
                              第一战术:以442的基本队形保持不被冲散或者自己不跑散,再加强后防的配合和反应能力,提高与中场的联系。
                              第二战术:全员配合梅西。
                              根据对手的不同,随时灵活调整后防和中场球员,能更多增强前锋的攻击力。
                              毕竟法国一直在保存体力,跟阿根廷会用心用力去打。他们的球员体力和速度也是要优于阿根廷,而且好用的候补也足够。但同样的,他们的配合默契度还并不是很高,全场也缺乏一个灵魂人物。
                              所以,阿根廷可以保持自己最习惯的队形,并且保证队形紧凑,不要拉开得太长,缩短球员之间不必要的距离,保证传球和配合能快速到位,以免被法国的高速度冲散,而且以梅西为关键时刻的核心,或许能弥补阿根廷在体能和配合迟钝上的不足。
                              拜托了,让梅西先扛到大力神杯再回家种地吧!
                              不过,还是再赞一下新换的门将,在终场前最后一次威胁差点儿让我跳起来,他的表现全场都很不错。


                              IP属地:上海112楼2020-04-20 21: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