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之剑吧 关注:55贴子:8,110

回复:史海钩沉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史趣逸闻】
齐白石不喜欢照相。上世纪30年代中期,郑景康到他家中为其拍照,照了12张像,白石老人送郑一幅虾图。后来,周维善为白石老人画了一张像,老人送周一幅《东方朔偷桃》人物画。过了几天,老人在客厅中写了个牌子,说“双方不合算”,表示以后再有人照相、画像,概不应酬。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44楼2020-12-01 05:22
回复
    【史趣逸闻】
    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皆乐酒善饮,两人英译《红楼梦》,一口酒,一行字。杨左手一杯酒,右手一杆笔,当面一本书、一沓稿纸,一个上午,酒喝了大半瓶,稿纸写了一大沓。戴亦如此,只是杨喝大曲,戴饮兰姆酒或黄芪酒。老报人、古典文学专家张友鸾有句云:“看他斗酒译千行,夫妇《红楼梦》里香。”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45楼2020-12-02 06:59
    回复
      【史趣逸闻】
      曾国藩和左宗棠都是晚清重臣,朝廷多以“曾左”并称他们两人。曾国藩曾经提拔过左宗棠,但左宗棠为人非常自负,从没有把曾国藩放在眼里。一次,左宗棠很不满地问身旁的侍从:“为何人都称‘曾左’,而不称‘左曾’?”一位侍从大胆直言:“曾公眼中常有左公,而左公眼里则无曾公。”侍从的话让左宗棠深思良久。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46楼2020-12-11 05:50
      回复
        【史趣逸闻】
        清代思想家魏源15岁时,在县试中认识了小他一岁的竞争对手石昌化。石昌化感到自己的见识与学问与魏源还有一段差距,于是开始给自己加码:魏源读到三更,他就读到五更,魏源读到五更,他就通宵熬夜。由于过分刻苦,石昌化患风寒引发痨病,身体垮了,学业也就无从继续,这个早年与魏源站在同一起跑线的神童,因为过分苛求自己,失去了参加殿试的机会。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47楼2020-12-13 05:42
        回复
          【史趣逸闻】
          公元964年除夕,后蜀国君孟昶让手下在桃木板上写两句话,作为桃符——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两句话的头尾嵌入“新春”二字,中间嵌入“嘉节”两个字,合起来“新春嘉节”,非常巧妙。这被认为是我国有历史记载的第一副春联。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48楼2021-01-12 07:27
          回复
            【史趣逸闻】
            魏征曾对唐太宗讲:“愿陛下让我做良臣,而不做忠臣。”唐太宗惊讶地问:“两者有什么区别吗?”魏征说:“稷、契、皋陶,君臣一心,俱享尊荣,这是良臣。龙逄、比干,面折庭争,身诛国亡,这是忠臣。”言外之意就是说,听我之忠谏,你就是治世明君;不听我忠谏,你就会成为亡国暴君。这样一来,唐太宗一旦对他做出不利之事,就会蒙受刚愎拒谏之恶名。正因为如此,唐太宗屡次暗中声言要杀掉魏征,可一旦面对他时,却不免恭敬有加。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49楼2021-01-13 17:17
            回复
              【史趣逸闻】
              国学大师章太炎誉满天下,他每次上课,都有五六个弟子陪同,有马幼渔、钱玄同、刘半农等,都是一时俊杰,声名在外。章国语不好,便由刘半农任翻译;引经据典,便由钱玄同写在黑板上;而一旁的马幼渔则负责倒茶水,可谓盛况空前。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50楼2021-01-28 05:37
              回复
                【高冷一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应该这样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正确读法应该是: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意思是皇上依照上天的旨意,对你下达一些需要执行的命令。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51楼2021-01-29 08:50
                回复
                  【史趣逸闻】
                  李白所作《客中行》提到“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其中的“郁金香”并不是指荷兰的国花。它来源于中国一种失传的酒名,这种美酒颜色紫红、透明,饮之醇香,甜中带点酸味。诗中所说“郁金香”,实际是指这种美酒有中药“郁金”的香味。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52楼2021-02-01 05:49
                  回复
                    【史趣逸闻】
                    “澳门”这个名字清代才有,由它的地理环境而来。明代时澳门叫“壕镜”,据《澳门纪略》记载:壕镜澳之名著于《明史》。所谓“澳”是海湾可停船的地方。其名澳门,以澳南有四山离立,海水纵横贯其中,成十字,曰十字门,故合称澳门。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53楼2021-02-04 08:05
                    回复
                      【史趣逸闻】
                      在古代,考试落第才叫“倒楣”。《说文解字》曰:“楣,屋边联也。”为求吉利,临考前,不少家庭在自家门前竖起一根旗杆,就像屋边联一样,这根旗杆被称作“楣”。考试后,榜上有名的学子家人觉得很光彩,门前的“楣”照竖不误;谁家的学子落榜,这家人会自觉把“楣”放倒撤去。这就是“倒楣”。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54楼2021-02-11 06:18
                      回复
                        【史趣逸闻】
                        “王府井”因何得名?王府井大街本名“十王府街”,亦称“王府街”,因明代这条街上有10座王府、3座公主府,清依明制,亦在此街上建王府。1905年重新厘定地名,因街南端有一口甜水井,故与王府合称改名为“王府井”。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55楼2021-02-13 08:15
                        回复
                          【史趣逸闻】
                          教育家陶行知曾为他亲手创办的晓庄师范学校的礼堂撰写一副对联:“和马牛羊鸡犬豕做朋友,对稻粱菽麦黍稷下功夫”。联语从《三字经》中摘取“马牛羊、鸡犬豕”和“稻粱菽、麦黍稷”的成句,巧嵌在联中,构思巧妙,耐人寻味。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58楼2021-02-23 07:52
                          回复
                            【史趣逸闻】
                            俗话说“正月十五闹元宵”。据民间传说,元宵节起源于汉代,人们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祈祷来年好收成。隋、唐、宋代更盛极一时,狂欢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传达出百姓的美好企盼,所以“闹”元宵的说法便沿袭至今。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59楼2021-02-27 06:52
                            回复
                              【史趣逸闻】
                              戴望舒所作的《雨巷》众所周知,令其有“雨巷诗人”之称。其名从字义上使人产生一种诗与远方的想象力,“望舒”二字在《楚辞》中是指古代神话中的月神,后用作月亮的代称。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60楼2021-03-04 08: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