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弄清楚刘邦是否参与了灭赵,其实很简单,就是看看韩信攻赵时,刘邦在哪做了什么。
《史记》中《高祖本纪》说“三年,魏王豹……反为楚”,而《曹相国世家》《淮阴侯列传》均为二年六月,《汉书 高帝纪》为二年五月,故取二年六月。八月,刘邦派韩信灭魏。同月,“汉王遣张耳与信俱,引兵东,北击赵、代。”《淮阴侯列传》,而《汉书 高帝纪》为九月,根据记载可知,代国在九月灭亡,故韩信受命伐赵、代在九月初或八月末,故韩信伐赵最早在九月末,《汉书 高帝纪》载“三年冬十月(岁首),韩信……下井陉击赵”,而刘邦正在荥阳收韩信精兵距楚。《高帝纪》“十一月,随何既说黥布,布起兵攻楚,楚使项声、龙且攻布,布战不胜。”据《高帝纪》《高祖本纪》,随何说黥布是二年四月,故十一月的事件为“布战不胜”。而在《高祖本纪》中“是时九江王布与龙且战,不胜,与随何间行归汉。汉王稍收士卒,与诸将及关中卒益出,是以兵大振荥阳,破楚京、索间”,写英布兵败在京索之战前而且亡归出汉并与之败楚兵,是错误的,彭城之战项羽曾屡次遣使责英布,英布反后派龙且攻淮南,这都要长年累月,《黥布列传》载“数月”可证,而刘邦从下邑回荥阳在一月左右,故英布兵败在十一月。“十二月,布与随何间归汉,汉分之兵,与俱收兵至成皋”《高帝纪》(见证于《淮阴侯列传》蒯通语“败荥阳,伤成皋,遂走宛、叶之间”)从此可知,刘邦在此月已经出荥阳走成皋了。刘邦是怎么出荥阳的?项羽绝断刘邦甬道,刘邦求和不成用计逃出了荥阳。据《高帝纪》载“三年夏四月……汉王请和。五月,汉王出荥阳,至成皋。”和荥阳失守周苛被杀同时,而史记的《高祖本纪》和《项羽本纪》都记载汉王出荥阳在先,周苛被杀荥阳失守在后,两者差了六个月左右。综合以上记载,很明显,刘邦在十一月末或十二月初已经出了荥阳而非班固认为的次年的五月,故以史记为是。之后刘邦经成皋入关,接着出武关走宛、叶,与黥布收淮南逃过来的散兵。项羽听说刘邦在宛,也引兵进攻刘邦,后因彭越大败项声项羽回救,刘邦于是引兵至成皋一带。“汉益分布兵而与俱北,收兵至成皋。”《黥布列传》”项羽已破走彭越,闻汉王复军成皋,乃复引兵西,拔荥阳,诛周苛、枞公,而虏韩王信,遂围成皋。”《项羽本纪》
而此时,韩信在做什么呢?韩信在灭赵。三年冬十月(岁首),开始攻赵。此役汉军是两路出击合围灭赵的,韩信担任北路军主帅,顺井陉而下,南路军主帅是由靳歙但任,从河内进攻。有些人认为南路军主帅是刘邦,可能么?这关键得从时间上分析,韩信十月征赵,而此时刘邦还在被项羽包围在荥阳,刘邦十二月才逃出荥阳到成皋,也就是说韩信攻赵差不多三个月了,刘邦还在河南岸,请问他能是南路军主帅?之后刘邦入关中再出武关走宛叶,然后到成皋,最后渡河,渡河之时韩信的军队已经到了黄河北边的修武了,和成皋只有一河之隔,请问刘邦何以做南路军主帅?请看刘邦的路线:荥阳——关中——武关——宛叶——成皋。还有人钻牛角尖说史书载靳歙曾从某人攻赵,从的是刘邦。
据《靳歙列传》载“别之河内,击赵将贲郝军朝歌,破之,所将卒得骑将二人,车马二百五十匹。【从攻】安阳以东,至棘蒲,下七县。别攻破赵军,得其将司马二人,候四人,降吏卒二千四百人。【从攻】下邯郸。别下平阳,身斩守相,所将卒斩兵守、郡守各一人,降鄴。从攻朝歌、邯郸,及别击破赵军,降邯郸郡六县。”从攻就一定是从刘邦?谁定的规矩?韩信作为大将军,同时也是伐赵大将,节度诸将,于情于理,靳歙从的无疑是韩信。在时间线上靳歙也从不了刘邦,除非后者有影分身术。
同样的,有人也拿“东绝甬道,从出度平阴,遇淮阴侯兵襄国”《周諜列传》来说事,绝甬道应该就是项羽绝汉甬道的那次,从上文可知绝甬道最晚在三年十一月。从出度平阴当为先后行动,从出和度平阴是两个动作,从刘邦出荥阳,然后周諜度平阴,平阴即平阴津,洛阳以北的黄河渡口。可见,此处亦证明不了刘邦渡河北上,只能证明周諜参与了伐赵。
还有人拿“以骑渡河南,送汉王到雒阳,使北迎相国韩信军於邯郸”《灌婴列传》来说事,为什么灌婴渡河南?因为韩信伐魏灌婴也以骑将的身份参与了。后来刘邦出荥阳,至成皋。从上文知,灌婴收到命令后率骑兵南下掩护刘邦撤退。灌婴将刘邦送至洛阳,然后刘邦又命令灌婴北上接应韩信大军于邯郸,这不很明了的意思吗,请问怎么证明了刘邦也北上了?
从以上数段记载来看,只证明了周諜、灌婴、靳歙参与了灭赵,并证明不了刘邦也北上,希望某些人不要再意淫了。
总之,韩信灭赵,刘邦一直在黄河南岸转圈,到刘邦渡河之时,已经是三年夏六月,而此时韩信已经移师到与成皋一河之隔的修武了。(此贴分析的已经很清楚了,有疑问的,大可在下面评论)
《史记》中《高祖本纪》说“三年,魏王豹……反为楚”,而《曹相国世家》《淮阴侯列传》均为二年六月,《汉书 高帝纪》为二年五月,故取二年六月。八月,刘邦派韩信灭魏。同月,“汉王遣张耳与信俱,引兵东,北击赵、代。”《淮阴侯列传》,而《汉书 高帝纪》为九月,根据记载可知,代国在九月灭亡,故韩信受命伐赵、代在九月初或八月末,故韩信伐赵最早在九月末,《汉书 高帝纪》载“三年冬十月(岁首),韩信……下井陉击赵”,而刘邦正在荥阳收韩信精兵距楚。《高帝纪》“十一月,随何既说黥布,布起兵攻楚,楚使项声、龙且攻布,布战不胜。”据《高帝纪》《高祖本纪》,随何说黥布是二年四月,故十一月的事件为“布战不胜”。而在《高祖本纪》中“是时九江王布与龙且战,不胜,与随何间行归汉。汉王稍收士卒,与诸将及关中卒益出,是以兵大振荥阳,破楚京、索间”,写英布兵败在京索之战前而且亡归出汉并与之败楚兵,是错误的,彭城之战项羽曾屡次遣使责英布,英布反后派龙且攻淮南,这都要长年累月,《黥布列传》载“数月”可证,而刘邦从下邑回荥阳在一月左右,故英布兵败在十一月。“十二月,布与随何间归汉,汉分之兵,与俱收兵至成皋”《高帝纪》(见证于《淮阴侯列传》蒯通语“败荥阳,伤成皋,遂走宛、叶之间”)从此可知,刘邦在此月已经出荥阳走成皋了。刘邦是怎么出荥阳的?项羽绝断刘邦甬道,刘邦求和不成用计逃出了荥阳。据《高帝纪》载“三年夏四月……汉王请和。五月,汉王出荥阳,至成皋。”和荥阳失守周苛被杀同时,而史记的《高祖本纪》和《项羽本纪》都记载汉王出荥阳在先,周苛被杀荥阳失守在后,两者差了六个月左右。综合以上记载,很明显,刘邦在十一月末或十二月初已经出了荥阳而非班固认为的次年的五月,故以史记为是。之后刘邦经成皋入关,接着出武关走宛、叶,与黥布收淮南逃过来的散兵。项羽听说刘邦在宛,也引兵进攻刘邦,后因彭越大败项声项羽回救,刘邦于是引兵至成皋一带。“汉益分布兵而与俱北,收兵至成皋。”《黥布列传》”项羽已破走彭越,闻汉王复军成皋,乃复引兵西,拔荥阳,诛周苛、枞公,而虏韩王信,遂围成皋。”《项羽本纪》
而此时,韩信在做什么呢?韩信在灭赵。三年冬十月(岁首),开始攻赵。此役汉军是两路出击合围灭赵的,韩信担任北路军主帅,顺井陉而下,南路军主帅是由靳歙但任,从河内进攻。有些人认为南路军主帅是刘邦,可能么?这关键得从时间上分析,韩信十月征赵,而此时刘邦还在被项羽包围在荥阳,刘邦十二月才逃出荥阳到成皋,也就是说韩信攻赵差不多三个月了,刘邦还在河南岸,请问他能是南路军主帅?之后刘邦入关中再出武关走宛叶,然后到成皋,最后渡河,渡河之时韩信的军队已经到了黄河北边的修武了,和成皋只有一河之隔,请问刘邦何以做南路军主帅?请看刘邦的路线:荥阳——关中——武关——宛叶——成皋。还有人钻牛角尖说史书载靳歙曾从某人攻赵,从的是刘邦。
据《靳歙列传》载“别之河内,击赵将贲郝军朝歌,破之,所将卒得骑将二人,车马二百五十匹。【从攻】安阳以东,至棘蒲,下七县。别攻破赵军,得其将司马二人,候四人,降吏卒二千四百人。【从攻】下邯郸。别下平阳,身斩守相,所将卒斩兵守、郡守各一人,降鄴。从攻朝歌、邯郸,及别击破赵军,降邯郸郡六县。”从攻就一定是从刘邦?谁定的规矩?韩信作为大将军,同时也是伐赵大将,节度诸将,于情于理,靳歙从的无疑是韩信。在时间线上靳歙也从不了刘邦,除非后者有影分身术。
同样的,有人也拿“东绝甬道,从出度平阴,遇淮阴侯兵襄国”《周諜列传》来说事,绝甬道应该就是项羽绝汉甬道的那次,从上文可知绝甬道最晚在三年十一月。从出度平阴当为先后行动,从出和度平阴是两个动作,从刘邦出荥阳,然后周諜度平阴,平阴即平阴津,洛阳以北的黄河渡口。可见,此处亦证明不了刘邦渡河北上,只能证明周諜参与了伐赵。
还有人拿“以骑渡河南,送汉王到雒阳,使北迎相国韩信军於邯郸”《灌婴列传》来说事,为什么灌婴渡河南?因为韩信伐魏灌婴也以骑将的身份参与了。后来刘邦出荥阳,至成皋。从上文知,灌婴收到命令后率骑兵南下掩护刘邦撤退。灌婴将刘邦送至洛阳,然后刘邦又命令灌婴北上接应韩信大军于邯郸,这不很明了的意思吗,请问怎么证明了刘邦也北上了?
从以上数段记载来看,只证明了周諜、灌婴、靳歙参与了灭赵,并证明不了刘邦也北上,希望某些人不要再意淫了。
总之,韩信灭赵,刘邦一直在黄河南岸转圈,到刘邦渡河之时,已经是三年夏六月,而此时韩信已经移师到与成皋一河之隔的修武了。(此贴分析的已经很清楚了,有疑问的,大可在下面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