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吧 关注:13,235贴子:105,795

回复:红楼梦里 多处提及看戏演戏 二十三回 读西厢妙词定情 听牡丹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动作很贴切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720楼2020-07-14 03:30
回复
    这折春香闹学最好看了
    连熊大 熊二都搬个小板凳在前排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722楼2020-07-14 03:35
    回复
      在众多的闹学里
      楼主选了四个最能闹的春香
      给她们排了个名
      谁在场上更有活泼劲儿
      谁往前面排
      陶红珍说
      我最活泼了
      我排第一
      魏春荣反驳道
      大师版里的春香多闹啊
      必须是我第一
      苏州传习所的汪钰怯怯的说
      谁排第一不都一样啊
      你们两个在我前面好了
      苏昆的杨寒刚刚从练功房出来
      来迟了一步
      见前三甲已定
      只得屈就第四位了
      至于唱腔
      有周铨庵先生在前
      大家都说比不得
      并列第二得了
      众人拍手称好
      第一闹 魏春香


      来自Android客户端728楼2020-07-16 19:58
      回复
        第二闹 陶春香


        来自Android客户端729楼2020-07-16 19:59
        回复
          第三闹 汪春香


          来自Android客户端730楼2020-07-16 20:04
          回复
            第四闹 杨春香


            来自Android客户端731楼2020-07-16 20:06
            回复
              电影还魂记里的小春香
              总是浮现在楼主的脑海里
              扮演她的
              是仅有十八岁的
              江西省赣剧团的邹莉莉
              你看
              她在当年的电影里
              引得师父
              咕咕的学雎鸠叫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734楼2020-07-16 23:09
              回复
                这个春香和师父一起咕咕呢
                苏剧里也有闹学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737楼2020-07-17 22:41
                回复
                  掀起桌围偷鞋子
                  舞台导演挺有创意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738楼2020-07-17 22:49
                  回复
                    这个更有创意了
                    学生打起先生来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739楼2020-07-17 22:50
                    回复
                      苏剧和昆剧都出自吴地
                      却大不相同
                      苏剧没有笛子的清音
                      二胡成了主乐
                      呼啦呼啦的
                      唱腔上 念白上
                      和锡剧像是一个模子倒出来
                      用的都是吴地方言呢
                      当年的苏昆剧团
                      很多演员既能唱苏剧 又能唱昆剧
                      这也是昆乱不挡吧
                      这一折闹学
                      念白加了很多“介”字
                      凸显苏白的味道
                      楼主倒被逗引出兴趣来了
                      且要听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743楼2020-07-18 22:08
                      回复
                        生于苏州的徐露
                        到了台湾以后
                        成为梅派的名旦
                        也和梅兰芳一样
                        擅演昆曲
                        楼主私淑
                        即使在大陆
                        她也算顶尖的曲家
                        培养了大批的昆曲观众呢
                        怪不得大陆的昆曲剧团
                        九十年代去台湾
                        有那么多的观众
                        你听
                        徐露的一江风
                        比起周铨庵来
                        也只是略略争差而已


                        来自Android客户端746楼2020-07-19 06:14
                        回复
                          第六出 怅眺
                          按这一出韩秀才的说法
                          他是韩湘子的嫡派呢
                          韩湘子在红楼梦里有脚踪吗
                          还记得芳官唱的邯郸记里的赏花时吗
                          邯郸记第三十出合仙
                          煞是好看
                          里面下八洞神仙全出来了
                          韩湘子也出来了
                          在吹笛子呢
                          原来天生是位曲家
                          (二十二)


                          来自Android客户端748楼2020-07-19 21:50
                          回复
                            第六出 怅眺
                            这一出
                            还提到了汉高祖
                            红楼梦二十九回也提到汉高祖
                            清虚观打醮
                            神前拈戏
                            头一本便是白蛇记
                            演的是汉高祖斩蛇起首的故事
                            和贾府从龙起家的家史相印
                            作者为什么把贾府安排成武臣之家呢
                            谚曰 武臣贵而不重 文臣重而不贵
                            要写出诸多的富贵气象
                            只有让宝玉生在世代簪缨的公侯之家
                            你看
                            冬天喝茶要先用温水过了茶碗
                            再倒茶喝
                            这样子吃茶真是琐碎死了
                            却也让人心生富贵之心
                            如果生在寒儒之家
                            即使科甲荣身也没有这些讲究的
                            为官三代 才懂穿衣吃饭啊
                            范进中举以后
                            肯定还是觉得臭豆腐好吃
                            讲究不起来
                            底子薄啊
                            (二十三)


                            来自Android客户端750楼2020-07-20 03:37
                            回复
                              第七出 闺塾
                              “蚁上案头沿砚水
                              蜂穿窗眼咂甁花”
                              陈师父的定场诗多有趣啊
                              学诗的香菱最喜欢这种诗了
                              她向黛玉言道
                              最爱陆放翁的这两句
                              “重帘不卷留香久
                              古砚微凹聚墨多”
                              说的真有趣
                              慌的黛玉忙道
                              这种浅近的诗断不可学
                              入了这格局再出不来
                              谁曾想
                              红楼梦的作者读了闺塾
                              便留了心
                              把这浅近的意味
                              引用到四十八回来了
                              (二十四)


                              来自Android客户端752楼2020-07-22 05: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