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为 2017年左右 大连市,对于中考录取的说明,仅供参考
下面例子说的13辆公交车,是因为市内有13所省示范高中。
金普只有5所,所以大家可以自动脑中带入5所大巴。自行理解
下面说的统招30%,指标70%, 金普现在是统招20% , 指标80%。大家知道就好
正文:
“中招录取如同上公交车”
每一所示范性高中相当于一辆硕大公交车,车的座位数与招生计划数相同。这辆公交车分两个门,一个门(A门)上统招学生(30%座位),一个门(B门)上指标学生(70%座位)。
1先看统招学生怎么上车
中招录取开始时,13辆公交车(13所示范性高中)一字排开,停在招生广场上,全部车辆将A门打开准备接待学生上车。广场是封闭的,学生暂时不能进入,学生先在广场外等候。
随着广场指挥人员一声令下,中考排名第一的学生首先进入广场,广场大门暂时关闭,广场每次只接待一名学生。该生可能手持一辆车的票,也可能手持两辆,也可能是三辆车的票。这个学生有几张车票取决于他填报志愿情况,只报一所学校就只有一张车票,报两所学校就有两张车票,报三所学校就有三张车票。此时所有座位全空着,他一定会选择自己志愿排第一位的车上去,落座后,他手中的所有票作废。此时,广场大门再次打开,轮到排名第二的学生进入广场持手中的车票上车,依此类推。理论上讲,中考排名非常靠前的学生都会很快找到座位座好。随着进来的人数的增多,名次越来越靠后,有的学生持某种车票从A门上车一看,已经没有座位了,只好下车。
此时有两种可能:一种情况是他手里没有其他车的票,也就是只报一所统招学校。此时广场工作人员直接将该生暂时送到广场外,等候从B门上(指标生)或者上普高的车(非指标生)。
另一种情况是他手里还握有其它车的票,再上其它车的A门看看,有座就上去了。如果还是没有座,就得下来。依此,有三次机会,如果每次都没有找到座位,广场工作人员还是把该名学生暂时送到广场外,等候从B门上(指标生)或者上普高的车(非指标生)。
按照这样的办法,广场上13辆车A门的座位全部坐满人。
2再看指标生怎么上车
此时,在广场外的学生自觉分成了两类,一类是等着从B门上的学生(指标生)。一类是等着上普高车的学生(非指标生)。
我们只说从B门上的学生(指标生)。这部分学生有三次上车的机会。
机会1:指标到校(35分分差)
享受指标的学生们很自觉地在自己初中学校的位置上按照名次排好队伍,有多少个初中就有多少支队伍。这时,广场上的13辆车,开出广场,依次来到各初中的队伍前,各车的B门打开。
由于事先各车已经给了各初中B门的票。学生们手持某一车的票,待与手持车票相同的车开过来,学生依次上车,高兴地坐下来。这时,乘务员告诉大家,你可能只是暂时坐一坐,因为我们这辆车对身高是有要求的,达不到标准你还得下去。
果然,车基本上把所有的初中都走了一遍,乘务员把各个初中上来的最矮的同学组织在了一起,比了一下身高,从这些“矮子”中挑选出身高最高的甲同学。乘务员宣布,凡是身高比甲同学低35分的同学请下车。
于是,乘务员走到某同学面前,跟他说“对不起,我们这辆车的乘客的身高最低不能低于甲同学35分,你没有达标,请下车,你的座位得空出来我们还有别的用处”。某同学无奈的下车了,等着命运再次的选择。
机会2:校内服从
就这样,13辆公交车的B门座位基本满员,但是,前面说的空出的座位,还得上人。这一次,13辆公交车再次来到你的初中学校队伍前,看看是否有手持指标校内服从车票的学生(考生一定要慎重选择这种车票,因为你有这种车票可能被你并不喜欢的学校挑走)没上车。
如果有,这13辆车由A门上车的乘客质量决定谁先挑选,质量最好的最先挑选(前提是有空座),但挑选的标准仍然是不能低于甲同学35分,依此类推。符合条件的指标校内服从的学生落座。
机会3:指标统调
经过前面两轮挑选,车上的空位已经所剩无几。此时,还没有上车的学生要重新排队。这次排队不再分哪一个初中了。
全市范围内手持同一学校指标车票的同学按照成绩从高到低排成一队,等着这所学校的公交车再次过来,大家依次上车把空下的座位填满。
至此,13辆公交车全部满员驶离广场。相信,接下来的录取故事大家都会编写了。
录取顺序
统招→指标→校内服从→指标统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