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风矜素服宴比干
那夜风矜得以敞开心扉,大半功劳得都益于摘星台博得了美人欢喜。
于是帝辛几道指令下去,着人加紧对摘星行宫的修建。他打算在年末之前将整个王宫搬去鹿台,便于风矜常住。
这个决定可谓劳民伤财,下旨初期也确实有几个不和谐的声音,但在帝辛的雷霆手段之下,很快便尽数消灭。
全朝上下也未觉不妥,毕竟王后娘娘是王上心头的朱砂痣,于朝歌子民而言,又何尝不是。
众人总是盼着风矜娘娘能够安好的。再说国家正值盛世,大建行宫罢了,不值忧虑。
帝辛也是如此作想的。
于是当丞相比干回朝,通禀他江南属地大举反叛时,他也只是停笔一瞬,头也不抬地淡淡说道:“孤的手下败将而已,不值一提”。
比干未料他是这种反应,向前膝行几步,行大礼谏言:“王上莫要大意,江南属地素来丰饶,实力不容小觑。伯邑考半年来网罗了不少能人异士,更是危险呐!”
帝辛见他一心为商朝考虑,谅其鞠躬尽瘁多年,心下不忍,于是亲自上前扶他起来,安抚道:“孤自然不会放任宵小,十日内孤便派大将军黄飞虎带兵前去镇压,丞相莫要过于忧虑”。
没想到比干并未放松半分,他端整的脸上浮现出欲言又止的神情,随即咬牙下定决心,俯身再拜,冒死进谏:“听闻王上近半年来征丁赋税,国库大半用于修建摘星鹿台,兹事体大,臣私以为……”
“够了!”帝辛闻弦知意,未免自己的心腹大臣说出大逆不道的话来,他拂袖挥去比干呈上的诉书,厉声呵止。
“孤征战多年,亲自统一这华夏大陆,何曾惧过谁!你如今因区区小事便忤逆孤的决定,丞相可知,自己已经逾矩了”。
羊皮卷被狠狠掷于膝盖边,比干的双眼直直盯着地面,神色不明。
半晌,他拾起那状诉书站起身来,脊背挺直如松,直视自傲狂妄的君王,目光如炬:“王上付诸千金博美人一笑,到头来却枉顾这天下。待君不复君时,不知美人可还愿看君一眼”。
待君不复君时,不知美人可还愿看你一眼。
诛心之语掷地有声,此言一出,大殿内忽地寂静如死。帝辛脸色蓦地阴沉如水,居高临下看着比干,杀意四起。
比干此时也恍若大梦初醒。他与帝辛非是没有分歧的时候,若是从前,他总会冷静理智地说服帝辛。而方才恶毒之语脱口而出,实非他本意,不知为何,这段时日……
他变得有些不像自己了。
君臣于方寸之地相对,却如隔江。比干哑然,自知不宜再说,遂捏紧手中诉状,抱拳离去。
帝辛抽出佩剑,转身斩断后方案牍,胸口起伏不定,心魔肆虐,怒难自控。
躺在地上的权柄之剑锋芒一闪,静静倒映着他的脸。帝辛死死盯着上面那个赤目修罗,心里反复品着那句话。
风矜,风矜,风矜。
帝辛闭眼调息,念着风矜的名字平静下来。他想,自己现在戾气太重,还是发泄尽了再去陪着那人,免得失控,做出什么不可挽回的事情……
(比如qiu jin play?叉掉没有,受发狂可,自己憋着)
他收剑入鞘,招来宫人收拾狼藉,问道:“天牢中死囚几何?”
宫人答:“死囚三十有二,生囚五十有六,共八十八人,不知王上有何吩咐?”
帝辛摩挲着剑柄上的龙纹,半晌,嘴角勾起一抹嗜血的笑意:“午后传召所有囚犯于地牢刑堂,孤要亲自行刑……”
而后花园中秋色正承佳兴,枫叶荻花随浩风日下,落了满地金华。
风矜着一身火云蜀锦织造的曳地长袍,羽冠轻拢长发,腕挎竹篮,行于这万灵谢幕的挽歌之中,似是为它们做一个见证。
所谓秋池不自冷,临死燃芳华。这景有多美,情有多美。
风矜钟爱这种染血的落幕,因为这是华丽的腐烂,亦是穷极一生的绝唱。
他闭上眼,将垂落的发丝挽在耳后,微微昂首,任由它们亲吻自己的脸颊和发梢。
闲庭信步时,风矜一手托着宽大的袖袍,细细挑选着漫天落红里最受秋神厚爱的枫叶。待听过宫人来报大王去向后,他也只径自拈花弄叶,颔首表示自己知道了,便挥退众人。
“就是你了”,一片完整均色的枫叶出现在风矜眼前,他将其置于掌中,抬手拔下了冠间发簪,黑发如瀑坠落在肩头。
簪尖轻轻刺上叶面,摆腕写下一行邀约。
“来人”,在末尾署上风矜二字后,他收簪轻唤,将枫叶放入木盒中交与宫人,勾唇吩咐道:“快马送去丞相府”。
高府深院内,安神香袅袅而生,身着月蓝官袍的男人正肃穆地坐于后堂,沉目静心,执笔而书。
言事者不知民间疾苦。丞相比干于半年前承王命巡游天下,访自宫中十二差府派往各级的领主,查府州县上下所设官员。所为之事,不尽是清肃有官而如盗、有君而无父等人间地狱之事。
比干奋笔疾书,字字珠玑,将自己半年所见用穿透纸背的力道和锋劲诉诸笔墨。如今商朝外有敌患,内有近忧,既王上心有魔障,他作为一国首相,自当殚精竭虑,以慰百姓之苦。
那夜风矜得以敞开心扉,大半功劳得都益于摘星台博得了美人欢喜。
于是帝辛几道指令下去,着人加紧对摘星行宫的修建。他打算在年末之前将整个王宫搬去鹿台,便于风矜常住。
这个决定可谓劳民伤财,下旨初期也确实有几个不和谐的声音,但在帝辛的雷霆手段之下,很快便尽数消灭。
全朝上下也未觉不妥,毕竟王后娘娘是王上心头的朱砂痣,于朝歌子民而言,又何尝不是。
众人总是盼着风矜娘娘能够安好的。再说国家正值盛世,大建行宫罢了,不值忧虑。
帝辛也是如此作想的。
于是当丞相比干回朝,通禀他江南属地大举反叛时,他也只是停笔一瞬,头也不抬地淡淡说道:“孤的手下败将而已,不值一提”。
比干未料他是这种反应,向前膝行几步,行大礼谏言:“王上莫要大意,江南属地素来丰饶,实力不容小觑。伯邑考半年来网罗了不少能人异士,更是危险呐!”
帝辛见他一心为商朝考虑,谅其鞠躬尽瘁多年,心下不忍,于是亲自上前扶他起来,安抚道:“孤自然不会放任宵小,十日内孤便派大将军黄飞虎带兵前去镇压,丞相莫要过于忧虑”。
没想到比干并未放松半分,他端整的脸上浮现出欲言又止的神情,随即咬牙下定决心,俯身再拜,冒死进谏:“听闻王上近半年来征丁赋税,国库大半用于修建摘星鹿台,兹事体大,臣私以为……”
“够了!”帝辛闻弦知意,未免自己的心腹大臣说出大逆不道的话来,他拂袖挥去比干呈上的诉书,厉声呵止。
“孤征战多年,亲自统一这华夏大陆,何曾惧过谁!你如今因区区小事便忤逆孤的决定,丞相可知,自己已经逾矩了”。
羊皮卷被狠狠掷于膝盖边,比干的双眼直直盯着地面,神色不明。
半晌,他拾起那状诉书站起身来,脊背挺直如松,直视自傲狂妄的君王,目光如炬:“王上付诸千金博美人一笑,到头来却枉顾这天下。待君不复君时,不知美人可还愿看君一眼”。
待君不复君时,不知美人可还愿看你一眼。
诛心之语掷地有声,此言一出,大殿内忽地寂静如死。帝辛脸色蓦地阴沉如水,居高临下看着比干,杀意四起。
比干此时也恍若大梦初醒。他与帝辛非是没有分歧的时候,若是从前,他总会冷静理智地说服帝辛。而方才恶毒之语脱口而出,实非他本意,不知为何,这段时日……
他变得有些不像自己了。
君臣于方寸之地相对,却如隔江。比干哑然,自知不宜再说,遂捏紧手中诉状,抱拳离去。
帝辛抽出佩剑,转身斩断后方案牍,胸口起伏不定,心魔肆虐,怒难自控。
躺在地上的权柄之剑锋芒一闪,静静倒映着他的脸。帝辛死死盯着上面那个赤目修罗,心里反复品着那句话。
风矜,风矜,风矜。
帝辛闭眼调息,念着风矜的名字平静下来。他想,自己现在戾气太重,还是发泄尽了再去陪着那人,免得失控,做出什么不可挽回的事情……
(比如qiu jin play?叉掉没有,受发狂可,自己憋着)
他收剑入鞘,招来宫人收拾狼藉,问道:“天牢中死囚几何?”
宫人答:“死囚三十有二,生囚五十有六,共八十八人,不知王上有何吩咐?”
帝辛摩挲着剑柄上的龙纹,半晌,嘴角勾起一抹嗜血的笑意:“午后传召所有囚犯于地牢刑堂,孤要亲自行刑……”
而后花园中秋色正承佳兴,枫叶荻花随浩风日下,落了满地金华。
风矜着一身火云蜀锦织造的曳地长袍,羽冠轻拢长发,腕挎竹篮,行于这万灵谢幕的挽歌之中,似是为它们做一个见证。
所谓秋池不自冷,临死燃芳华。这景有多美,情有多美。
风矜钟爱这种染血的落幕,因为这是华丽的腐烂,亦是穷极一生的绝唱。
他闭上眼,将垂落的发丝挽在耳后,微微昂首,任由它们亲吻自己的脸颊和发梢。
闲庭信步时,风矜一手托着宽大的袖袍,细细挑选着漫天落红里最受秋神厚爱的枫叶。待听过宫人来报大王去向后,他也只径自拈花弄叶,颔首表示自己知道了,便挥退众人。
“就是你了”,一片完整均色的枫叶出现在风矜眼前,他将其置于掌中,抬手拔下了冠间发簪,黑发如瀑坠落在肩头。
簪尖轻轻刺上叶面,摆腕写下一行邀约。
“来人”,在末尾署上风矜二字后,他收簪轻唤,将枫叶放入木盒中交与宫人,勾唇吩咐道:“快马送去丞相府”。
高府深院内,安神香袅袅而生,身着月蓝官袍的男人正肃穆地坐于后堂,沉目静心,执笔而书。
言事者不知民间疾苦。丞相比干于半年前承王命巡游天下,访自宫中十二差府派往各级的领主,查府州县上下所设官员。所为之事,不尽是清肃有官而如盗、有君而无父等人间地狱之事。
比干奋笔疾书,字字珠玑,将自己半年所见用穿透纸背的力道和锋劲诉诸笔墨。如今商朝外有敌患,内有近忧,既王上心有魔障,他作为一国首相,自当殚精竭虑,以慰百姓之苦。